引入戰略投資者股票會長嗎
『壹』 引路戰投後的股票後續會漲嗎
引入戰略投資者的目的
①提升公司形象,提高資本市場認同度;②優化股權結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戰略投資者可以分散公司控制權、參與公司管理);
③提高公司資源整合能力,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戰略投資者可帶來先進工藝技術和廣闊的產品營銷市場);
④達到階段性的融資目標,加快實現公司上市融資的進程。
股價從短期來看,漲和跌都有可能,不能以此作為依據。但從長期來看,上市公司有比較好的發展預期,所以股價看漲。
『貳』 江淮汽車欲引入戰略投資者 股價5天4次漲停
財經網汽車訊?江淮汽車近期股價異動,戰略投資者或將浮出水面。
5月27日,5天4次漲停的江淮汽車(600418.SH)再度跳空高開,目前漲7.36%報7.44元,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暫成交3.21億元,最新總市值141億元。
5月26日晚,江淮汽車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江汽控股正在籌劃引進戰略投資者的相關工作,目前處於初期商議籌劃階段,尚未形成最終方案,因此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針對本次引進戰略投資者,江汽控股與交易對方未就該事項簽署任何意向書或相關協議,交易對方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付告訴財經網汽車,今年江淮汽車銷量下降,引入戰略投資會投入研發領域,以期更好的轉型升級。
另據路透社報道,有消息人士稱,大眾汽車集團正處在與中國電動汽車公司達成最大投資協議的談判最終階段。
知情人士表示,大眾汽車准備以至少人民幣35億元的價格收購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的股權。
2019年4月,就有消息稱大眾汽車正考慮收購江淮汽車大量股份。隨後,江淮汽車公告回應稱在新能源乘用車合資合作的基礎上,雙方一直就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探討。截至目前,尚未形成任何正式的方案。
財經網汽車為此聯系了大眾汽車方面,對方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相關的官方消息。
江淮汽車和大眾集團早有合作。早在2017年6月,江淮汽車與大眾集團就合資成立了新能源企業「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此後,同年12月28日雙方又簽署備忘錄計劃成立輕型商用車合資公司。
兩者的合作進展並不十分順利。以備受期待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為例,建廠至今目前只推出思皓E20X一款車型,延遲上市之後銷量也不甚樂觀,根據江淮汽車2019年年報,江淮大眾項目當年虧損3.6億元。
另外,江淮汽車是蔚來汽車兩款車型的代工方。
今年4月29日,蔚來官方宣布,與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簽署關於投資蔚來中國的最終協議,並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就蔚來中國總部入駐達成協議。
根據投資協議,戰略投資者將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蔚來將向蔚來中國的法律主體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注入中國范圍內包括整車研發、供應鏈與製造、銷售與服務、能源服務等核心業務與相關資產。
江淮汽車的主體江汽控股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持有,注冊資本25.9507億元人民幣,實繳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
有媒體報道,同屬安徽的蔚來汽車有可能參與到江淮汽車的混改中。
對此蔚來汽車對財經網汽車表示並不清楚此事。
2019年,江淮汽車終於扭虧為盈,然而扭虧的原因並不是企業轉型的成功,而是得益於政府的補貼,2019年江淮汽車扣非凈利潤依然為-9.78億元。
2020年一季度,江淮汽車營收同比下滑37.68%,凈利潤虧損3.56億元,同比大跌650.70%。公司表示,業績不佳是受疫情影響公司汽車銷量下滑所致。
銷量方面,2020年一季度江淮汽車銷量為8.33萬輛,同比下降35.53%。其中,SUV銷量為9997輛,同比下降61.44%;MPV銷量為7498輛,同比下降35.68%;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4926輛,同比下降67.18%。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引入戰投是否考慮以後股本盤子大小的問題
引進戰投,主要考慮股本比例,股本規模的大小不影響公司的估值和發行價,發行價只與利潤有關系,但是股本規模最好不要太大,考慮每股收益的大小。
『肆』 定向增發的股會漲還是會跌
定向增對上市公司有明顯優勢: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立竿見影的業績增長效果;也有可能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由於「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發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因此,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定向增發應該是利好。
同時定向增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因此,定向增發對相關公司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好者可能漲停;不好者,可能跌停。判斷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是增發實施後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發過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情景看好的項目定向增發,就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這勢必會帶來股價的上漲。反之,如果項目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則會受到投資者質疑,股價有可能下跌。
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其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明顯優於公司的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則為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股價操縱行為,則會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關公司很可能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構成利空。反之,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跌破增發底價,則可能出現大股東存在拉升股價的操縱,使定向增發成為短線利好。
因此判斷定向增發是否利好,要結合公司增發用途與未來市場的運行狀況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具有以下定向增發特點的公司會比較保險:一是增發對象為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進而帶動二級市場股價上漲;二是增發對象是集團公司,有望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消除關聯交易;三是增發對象是大股東,其以現金認購,表明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發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較好且建設期較短的公司;五是當前市價已經跌破增發價或是在增發價附近等,且由基金重倉持有。
『伍』 股東增持股票會漲嗎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非常多,也非常復雜。股東增持會讓該股價上漲但是我們股民知道股東增持的消息往往是滯後的,就是說股東可能是再最近幾日或者最近幾個月買入了該股票,甚至更惡心的是一些股東故意發出這樣的消息刺激股價上漲,而自己悄悄出貨。所以短線的話根據消息買股的股民往往會虧得很慘。
『陸』 股東定向減持,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好事,還是壞事
應該屬於好事,因為引入戰略投資者,他們一般不會輕易的做出減持計劃,他們是看好了才會買這家公司的股票的
『柒』 控股股東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對於股票是不是利好
利好沒有錯,但是對股市的價格影響在短期內不會很大
『捌』 為什麼要有戰略投資者
一 強強聯合,戰功投資者一般有發行公司不具備的優勢
二 穩定股權。
三 便於成功發行,保駕護航,尤其是大公司。
『玖』 某上市公司增發股票,其股價會受影響嗎漲還是跌
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有明顯優勢: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立竿見影的業績增長效果;也有可能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由於「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發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因此,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定向增發應該是利好。
同時定向增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因此,定向增發對相關公司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好者可能漲停;不好者,可能跌停。判斷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是增發實施後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發過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情景看好的項目定向增發,就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這勢必會帶來股價的上漲。反之,如果項目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則會受到投資者質疑,股價有可能下跌。
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其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明顯優於公司的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則為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股價操縱行為,則會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關公司很可能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構成利空。反之,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跌破增發底價,則可能出現大股東存在拉升股價的操縱,使定向增發成為短線利好。
因此判斷定向增發是否利好,要結合公司增發用途與未來市場的運行狀況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具有以下定向增發特點的公司會比較保險:一是增發對象為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進而帶動二級市場股價上漲;二是增發對象是集團公司,有望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消除關聯交易;三是增發對象是大股東,其以現金認購,表明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發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較好且建設期較短的公司;五是當前市價已經跌破增發價或是在增發價附近等,且由基金重倉持有。
『拾』 定向增發的股票是不是比較容易漲
不一定,視情況而定:
定向增對上市公司有明顯優勢: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給上市公司帶來立竿見影的業績增長效果;也有可能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由於「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九十」,定向增發基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因此,對於流通股股東而言,定向增發應該是利好。
同時定向增發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因此,定向增發對相關公司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好者可能漲停;不好者,可能跌停。判斷好與不好的判斷標準是增發實施後能否真正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以及增發過程中是否侵害了中小股東利益。
如果上市公司為一些情景看好的項目定向增發,就能受到投資者的歡迎,這勢必會帶來股價的上漲。反之,如果項目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則會受到投資者質疑,股價有可能下跌。
如果大股東注入的是優質資產,其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明顯優於公司的現有資產,增發能夠帶來公司每股價值大幅增值。反之,若通過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進入了劣質資產,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主要形式,則為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股價操縱行為,則會形成短期「利好」或「利空」。比如相關公司很可能通過打壓股價的方式,以便大幅度降低增發對象的持股成本,達到以低價格向關聯股東定向發行股份的目的,由此構成利空。反之,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跌破增發底價,則可能出現大股東存在拉升股價的操縱,使定向增發成為短線利好。
因此判斷定向增發是否利好,要結合公司增發用途與未來市場的運行狀況加以分析。一般而言,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投資具有以下定向增發特點的公司會比較保險:一是增發對象為戰略投資者,定向增發有望使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進而帶動二級市場股價上漲;二是增發對象是集團公司,有望集團公司整體上市,消除關聯交易;三是增發對象是大股東,其以現金認購,表明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發展的信心;四是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較好且建設期較短的公司;五是當前市價已經跌破增發價或是在增發價附近等,且由基金重倉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