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個投資者投資一隻股票
A. 假設一個投資者隨機選擇一隻股票,然後隨機加入另一隻股票,且投資比重相同,那麼
這個要看大勢,像前段時間大盤連續幾周暴跌,你再怎麼絞盡腦汁組合,也是沒有用的,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首先要看大勢,有反彈波段就做波段,目前行情放不了長線。以前行情好的時候閉著眼睛隨便你怎麼組合都賺錢,賺多賺少是運氣問題,所以懂分析形勢最重要。
B. 假定某投資者准備購買b公司的股票,打算長期持有,要求達到 10%的收益率(即折現
歷史上每次發出類似信號都得到了應驗,包括近期8月4日、9月5日、9月24日、11月6日都應驗了。從量能方面來看,持續巨量後,市場賺錢效應越來越小,股民也需要提防資金派發成功後,不需要權重股護盤而帶來的斷崖式調整的風險。
C. 假設某投資者投資於A、B兩只股票各50%,A股票的標准差為12%,B股票的標准差為8%,A、B股票的相關系數為0.
設標准差為A的標准差為σ(a)=12%,B的標准差為σ(b)=8%,組合的標准差為σ(ab),投資比例為a:b=50%:50%,相關系數為p=0.6,則求投資組合標准差,有以下公式:
σ(ab)^2=a^2σ(a)^2+b^2σ(b)^2+2abσ(a)σ(b)p
依題意得:
σ(ab)^2=50%^2*(12%)^2+50%^2*(8%)^2+2*50%*50%*12%*8%*0.6=0.008079999961
推出:σ(ab)=0.008079999961的開二次方,即約等於0.08988882=8.99%
答案是A,
D. 假設一個投資者隨機地選擇一種股票,然後隨機地加入另一種股票,且投資比重相同,那麼投資組合的收益和風
投資組合並不能分散風險,那隻是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是錯誤的。
E. 某投資者將一隻股票加入某一資產組合中
新組合的標准差將降低,只要相關系數小於1,就降低.
F. 假設一個投資者隨機選擇一隻股票,且投資比重相同,那麼投資組合的收益和風險會發生
第一個問題,因為只有一隻股票,那麼組合的收益和風險和那隻股票的收益和風險是一致的。
第二個問題,加入剩餘的股票,由於比重一樣,那麼加入的股票越多,風險和收益將趨向投資組合中股票的平均水平。
G. 美股壟斷情況下假定你是投資者,購入股票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如何作賬務處理
美股研究社科普:
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 銀行存款
購入時支付交易費用借: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為了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處置等業務,企業應當設置「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等科目。企業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時,借記「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H. 假定你是一位股票投資者,在分析公司財務報表時你會重點關注公司哪方面的財務信息請詳述其理由
1,凈資產收益率。理由是得知道這家公司的凈資產是否在增長。就算其他數據不大好看,但資產增長是實實在在的。
2, 扣非凈利潤和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經營現金流金額應該大於或等於扣非凈利潤的,表明賺到的錢是實實在在的人民幣,並不是賺了存貨或是賺了固定資產或是賺了什麼沒用的東西,現金流不會說謊。
3,毛利率,凈利率。公司競爭力的表現。
I. 跪求大神解答!請教一個r軟體的問題,假定一個投資者持有1200萬人民幣的股票組合
你這不是要跪求了。而是該高額懸求。
J. 假定你是一個投資者,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投資方式
估計你是問個人的理財方式,也可以說是個人的投資方式。
投資方式可以說不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投資組合,投資組合就是投資方式的組合。
投資界一個普遍認可的原則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
一些專家認為人們在進行個人理財時,要進行多種投資組合,廣開「財路」,最適合普通家庭的投資組合是:40%銀行儲蓄、30%買債券、10%買保險、10%買股票、10%用於其他投資。但是,我們應當看到,任何模式都不是絕對的真理,對於不同的人,由於各自的財務狀況不同,每個人的理財目標不一樣,家庭責任也不一樣,他的風險承受能力、目標、資產的情況都不一樣,他不應當一成不變地遵循這種比例。到底有多少雞蛋,把多少雞蛋放在什麼樣的籃子里,是因人而異的。
一般說來,理財規劃一般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清理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你目前有多少資產,多少負債,以及你未來收入的預期又是多少,知道你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在國外,理財師的工作主要也是根據客戶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按照其設定的目標進行生活方案的設計並幫助實施。不要以為自己沒多少錢,不值得清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並不清楚,過日子也不懂得精打細算。其實,這也非常簡單,嘗試自己製作兩張家庭財務報表,就會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一目瞭然,這同時也對我們普通家庭合理安排收支非常有幫助。一般來講,家庭理財報表通常包括收支表,資產負債表兩張表。
第二,理清自己的理財目標。設定這個目標是非常關鍵的,否則,我們的理財就是盲目的,無的放矢。然而現實中許多人甚至不清楚自己在未來的幾年有一個什麼樣的目標。比如五年內買電腦、買車,或買房,或資產達到多少,這些都可以算作具體的理財目標。同時量化你的目標,需要多少金額,預計多長時間。
第三,清楚你的風險偏好是什麼樣的,風險偏好是客觀的分析而不是一味的主觀的好惡。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人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其實他沒有考慮到他有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就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做戰略性的資產分配,然後是投資品種、投資時機的選擇。
第五,做績效的跟蹤,績效也就是投資的效果如何。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我們的財務狀況,收入水平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應該經常對我們的投資績效做一個評估,把我們的財理一下。這樣就可以實現財務安全、資產增值和財務自由的境界。
目前,比較流行的理財手段有儲蓄、保險、國債、股票、基金、期貨、外匯、房地產、珠寶、郵票、古玩字畫、錢幣及拍賣品等。無論哪種理財手段,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及不可替代性。這其中無所謂孰好孰壞,風險與收益並存。到底選擇哪種投資組合,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不同的人應當制定不同的理財計劃。
反正,理財絕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有錢人需要理財,沒錢的人更需要做好良好的財務規劃。甚至零資產的人也需要理財。比如一個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他的財務規劃就應當重在自身實際能力的提高而不是投資,他可以通過取得各種證書,通過努力工作以及積極發展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薪水更高的職位和工作。獲取高薪收入應當是其現階段財務規劃的主要目標。
又比如一對儲蓄只有兩三萬元,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階層夫婦,他們每月的收入都要全部花光,沒有結余,並且他們的孩子又馬上要上大學。那麼怎麼用這有限的資金既養活父母,又能供孩子上大學,同時又能滿足生活的各項必需呢?這就要我們進行很好的理財。
根據這個家庭實際的財務狀況,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財務規劃:在教育方面,可以為小孩進行教育儲蓄,採取每個月存的方式,存兩年,等孩子上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可以把教育儲蓄的錢取出來,享受優惠的利息,利率比正常的存款利率高25%。另外,他們有房產,可以用房產做抵押,做教育貸款,這樣小孩第一年上大學就可以取得2萬元錢的教育貸款。同時一定要考慮財務安全的規劃,比如夫婦兩人應當作一些基本的醫療保障、基本的定期保障的規劃,這種保障對他們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家庭的生活支柱,一旦他們有問題的話,孩子的教育就沒有辦法實現,老人就沒有辦法贍養。現在很多家庭只是一味給小孩買這樣那樣的保險,而忽略了對家庭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的安全保障,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對這樣的家庭,一定要對收入來源做好充分的保障,讓這個家庭非常安全。這實際上就是個人理財。
再比如對於一個月收入在六千元上下的小康之家來說,雖然夫妻雙方單位都比較穩定,效益較好,並參加了醫療保險,繳納了養老保險金。但這個家庭的理財方案同樣也應當以財務安全為首要。除去一定儲蓄外,他們的理財結構中還應該有保險類的投入,比如對商品房的商業保險,為家庭成員購買適量的人身保險。可以考慮購買適量的人身保險,以及家財保險和分紅保險,這樣,除享受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果、分得紅利以外,還可以使家庭的意外損失減少到最低。
另外,雖然家中孩子還在讀小學,但如今教育消費水平逐年上漲,孩子數年後升學擇校的費用將高達數萬元,上大學的各種開支更大。因而夫婦倆還可以考慮為孩子進行教育儲蓄。教育儲蓄具有不納利息稅、利率較高的特點,六年期教育儲蓄的年利率為2.79%,而零存整取的最高年利率僅為1.584%(稅後),他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惠政策,到銀行為孩子開立教育儲蓄賬戶,每月固定存入260元,孩子上高中時可取回本息二萬多元,從而實現儲蓄收益的最大化。至於其他的理財品種,比如炒股、炒匯以及房產投資等,則一定要在財務安全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實際的財務狀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進行投資組合。
不要問別人選擇怎樣的理財(投資)方式,關鍵是找適合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