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資方增發股票持有比率下降
① 一個企業如果發行新股,那個對於原來大股東他們控股率不是下降嗎
對. 發行新股,再融資.對原有股東的控制率會下降, 因為總股本增加,新進了一批股東. 融資增加了公司的凈資產增加.每股股東權益隨之增加。
大型公司可以成立子公司,拆分上市. 可以出現一家公司里擁有多個上市子公司.
② 被投資單位的股票價格下跌對投資方長期股權投資有影響嗎
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有兩種方法:成本法和權益法。
一、採用成本法核算的情況:
(一)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一般占股比例超過50%,就認為能對其進行控制)
(二)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且沒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一般占股比例不超過5%,就認為是此種情況)
二、採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
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
三、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可以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前三者是指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但有活躍市場、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投資
四、根據上題的題干,可以判斷出應對其以長期股權投資核算,並且應該採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單位產生凈利潤或凈虧損時,投資者應按照享有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當宣告發放股利時,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貸記「投資收益」。
五、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確認因為股票價格變動而造成的損益
③ 被投資方增發股票,導致原投資方持股比例稀釋
2007.1.1日,A公司以1100萬取得B公司25%的股權,總計400萬股,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為4000萬元,2007.1.1-2007.6.30,B公司實現凈利潤800萬元。2007.7.1日,B公司以2000萬元向C公司定向增發400萬股,C公司佔B公司20%的股權,A公司持有的B公司股份從25%降為20% 。
④ 增發股票是什麼意思會不會影響原來股東的利益
股票增發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再融資手段,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缺錢了,就可以申請增發,獲得批准後就可以實施了
.
增發分為公開增發和定向增發,公開增發是面向市場的所有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但是老股東有有限購買權,剩餘的部分才向其他投資人發行;定向增發是指向特定的投資人(一般是機構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原股東和普通投資人不能參與.
如果增發價格低於市場價格,那麼可以想到的是,增發之後股價會下降,那麼流通股東的利益受損(如果他不買增發股的話),所以他一定會買增發股。對於非流通股東,只要增發價格高於每股凈資產,他就無所謂了。但股改之後,變成了有限售條件的股東,所以也會參與增發。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期望一個高的增發價格來募集更多資金,但是承銷商期望價格不要太高,否則會導致滯銷,風險上升。
⑤ 增發和配股對投資者的影響
1、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增發與配股是上市公司為了融資而再次發行股票的行為,配股是對原有股東,增發是可以對原有股東也可對所有投資者。
2、增發,一是為了解決資金困難的局面,二是可能向其子公司注資,向外拆錢。就是說子公司賺了錢並不歸上市公司所有,三是發展新的項目,或開新的公司,反正增發的錢只會有一點點流入上市公司的財務中。股在增發價之前,公司會同機構勾結,抬高股價,當增發價定下來之後,其股價就不會搞高了。所以,增發的股要看其時機擇機而進,並不是所有的增發都能帶來利潤。
影響:
配股並不建立在盈利的基礎上,只要股東情願,即使上市公司的經營發生虧損也可以配股,上市公司是索取者,股東是是付出者。股東追加投資,股份公司得到資金以充實資本。配股後雖然股東持有的股票增多了,但它不是公司給股民投資的回報,而是追加投資後的一種憑證。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所折價格是為了鼓勵股東出價認購。當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時候,確定配股價是非常困難的。在正常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價格按發行配股公告時股票市場價格折價10%到25%。理論上的除權價格是增股發行公告前股票與新股的加權平均價格,它應該是新股配售後的股票價格。
增發後對散戶們的影響有利有弊。因為鎖定期的存在,短期看對散戶的利益影響不大,而且公司手中現金增加還會提高公司的財務現狀,對股價一般是利好。增發新股是上市公司增資擴股的一種基本方法。增發新股的規模限制在市場對企業股票需要的范圍內。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絕對沒有一定是利好還是利空,一切基於市場基本面和大盤走勢以及大經濟環境來看。
⑥ 「被投資單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降時,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減少」,是什麼意思
被投資企業的其他綜合收益增加,它的所有者權益就增加了,那麼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擁有的權益比例占的份額也就增加了,就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了。
⑦ 假設一個企業投資持股比例低於10%且不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財務管理,那麼企業將會承擔哪些風險
第一 不參加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財務管理 意味著 你除了等分紅沒有干預該公司任何事物
這樣的情況對於一個企業來說 沒有多大意義 A公司收購B公司股權 大多是 擁有懂事席位的 也就是說 有干預能力的 10%股權算大股東了 公司投那麼多錢 而只要分紅 這本身就是風險
第二 你不知道 什麼時候 賺錢 賺了多少 什麼時候虧錢虧了多少 甚至公司資產轉移 變成皮包公司你都不知道 因為你沒有干預權
第三 有些公司是有保密合同的 合同內容是有效的 但是不公開 你更不可能知道
第四 你有10%股權 你可以干預的只有 分紅 和增發內部股 還有優先收購內部股權 前提是有人賣
總之 除了想弄財團 或者 集團公司 採用交叉持股 形成產業鏈 之外 沒人這樣弄
風險大於受益
希望能幫到你
⑧ 公司股票增發,持股比例被動稀釋是利好還是利空
就被動稀釋來說,持股比例較低的大股東,遠期有控股權易主的想像而已,實際上,善意的大股東易主,多是友好協商,出現大股東變化的公司,也很少。
在二級市場大肆收購,因為持股比例變更,事實上的二股東(可能是多個賬戶的聯合體),要求大股東交權,很罕見。
整體來說,這個因素可以不必理會,遠期股權爭奪往往利好股價,但那是遠期的或有事件,可遇不可求。
還是看業績走向,能夠實現增發,就是利好,後期跟蹤項目落實,看能否符合業績預期,股權比例變化,對市場在短期內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公司業務正常,股價表現就良好。大股東地位就穩定,哪怕比例低一些。
當然,這個隱患,大股東當然會注意到,現在很多公司定向增發給大股東,就是在主動築牢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