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經濟投資的股票市值
① 上市公司投資項目與股票市值有關系么
股票市值與上市公司資產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股價短期來說是隨著市場的冷熱度而定的。長期是根據公司的賺錢能力。
股票總市值是指所有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價值總和,一家上市公司每股股票的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即為這家公司的市值,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如某一投資組合的總市值,就是按某一時刻的價格計算出來的所有股票的市值總和。如投資組合(A、B、C、D,1、1、1、5),現股票A、B、C、D的價格分別為1.5元、3元、6元和2元,則這個投資組合的市值為:
1.5×1+3×1+6×1+2×5=20.5(元)
② 中國是世界的第二個大經濟體,股票總市值居全球第二 ;為什麼中國股市在2010至2011年漲幅排名全球
中國股市還在發展中,必然有很多問題,可以采訪下中國證券管理層。
③ 中國排名前十的股票有哪些
1、截止到2015年8月22日,中國股市中,股價排名前十的主要有:
2、高價股是由於價位太高,這種股票甚至出現交易困難。不同市場上高價股概念差距很大,英國市場上有高達800英鎊的股票,遠遠高出中國市場上的高價股。
3、中國證券市場運行的時間還不長,但股價差別很大,高價股在200元/股以上,低價的也有大量跌破了3元大關,對於投資者來說,高價股和低價股只是一個心理概念,和投資者心理承受水平有關,有的投資者認為50元/股算是高價股,有的投資者認為10元以上就是高價股,通常成熟投資者一般以20元/股作為界限,簡單判別高價股和低價股的區別。
④ 現在中國股票市值排名
公司名稱 市值(億)
中國石油 23170
工商銀行 16133
建設銀行 12946
中國銀行 10458
中國石化 9658
中國人壽 7758
中國神華 5596
交通銀行 3944
中國平安 3350
招商銀行 2846
其市值計算皆以2010年3月15日收盤為准。
⑤ 中國內地股票市值全球第幾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周銳)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30日在此間表示,目前內地股票總市值居全球第二,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已逐步成為與中國經濟地位相匹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市場。
⑥ 查詢我國2008年到2019年的GDP與對應的股票總市值
2019年中國的GDP總額為99萬億元,A股的股票市值佔GDP的60%以上,美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66%,日本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20%,德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6%,法國股市總市值佔GDP總量約109%。
通過對股票市場上證指數(SHANGZH)、國內生產總值(GDP)之間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股票市場與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GDP)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也不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這說明從長期來看,我國的股票市場還沒有完全反映國民經濟增長「晴雨表」的功能。這也能從我國這幾年的股市走勢中看出,2001年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每年都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水平,但股市卻連年下跌。由此也可以驗證上述模型結果的正確性。
第二,貨幣政策過多地顧及股票市場不僅會喪
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且會影響正常市場秩序的建立。無論是在美國、日本,還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貨幣當局(或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越來越受到股票市場的影響,尤其是在低通貨膨脹期間。但無論如何,中央銀行絕不能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決策的參照指標,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的作用應是中性的。
第三,目前我國股票市場還處於幼稚期———無論從市場的交易品種、組織機構、投資結構,還是從市場規范化程度、市場監管水平來看,我國股票市場距離成熟的市場還有較大的差距。今後,我國股票市場應該在規范中發展,重點應放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要注意防止和消除股市泡沫,弱化股票市場的融資或「圈錢」職能,強化股票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促進企業改制和加強企業監控功能。此外,要盡快推出創業板市場,完善三板市場,恢復櫃台交易市場,健全市場推出機制,逐步解決國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以股票指數期貨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金融期貨市場。
⑦ 現在所有股票的總市值有多大2005年以後上市的股票市值有多大拜託了各位 謝謝
現在的市場信心很脆弱,股民的信心很難恢復,不是一個簡單的利好就可以企穩的,信心需要時間恢復,建議起穩再買入為好,個人認為市場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時間解決。 9.16號再度低開破位大跌,的確,市場比我們想像中還差,作為從業多年的筆者,經歷過中國股市幾乎所有的動盪,見過熊的、卻真的沒見過這么熊的。上期報告我們預期在宏觀數據相對理想、在面臨2100點、2000點兩大整數關口的支撐,至少會短線橫一下,給市場投資者一個喘息思考的時間,很可惜,我們又錯了,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股市到底怎麼了?在跌幅超過66%、現在面臨兩大整數關口支撐的情況下,連橫都橫不住!這樣的市場顯然已經失去了理性分析的意義。 面對上述市況,我們無言以對!要知道這是已經打了股價兩三折以後的再度暴跌,中石油從48元到現在的10元,中國平安從149元到現在的39元,我們還能講什麼價值!我們只能說在中國股市,博弈才是最本質的東西,藍籌指標股已經僅僅具有交易價值了,可能已經淪為砸盤的工具,這對市場的長遠傷害是極其巨大的。我們曾經說過由於股改徹底失敗,政策面又不肯糾錯,這使得市場出現嚴重倒退,這樣的判斷正在逐步實現,盡管筆者並不想看到這一幕。 很多藍籌指標股都在今天破位了,照這種跌法,2000點根本沒任何招架之力,1800點能否守住還是個未知數?究竟是誰利用指標股來砸盤的呢?有人判斷是境外力量,有人說是大小非,有人說是基金保險等國內機構,我們認為探討這些都沒有用,關鍵是找導致這種局面的成因,根本就在於政策面的軟弱!連救市都不敢提、明知股改政策需要調整卻不作為,這讓國內投資者怎會有信心?怎能不讓砸盤者膽大妄為! 現在中國股市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股災,市場本身的規律和功能已經遭到嚴重破壞,想扭轉這個局面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必須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應及時糾正股改政策,啟動緊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險為夷,否則,只有看著市場自由落體吧,等著大小非都不想拋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這個底是殘酷的!因為它意味著中國股市再度推到重來。 今年以來市場呈崩盤式下跌走勢大大出乎市場的意料,進入八月份市場跌跌不休,股指越走越弱,盤中始終難有像樣的反彈出現,應了那句老話,弱勢不言底,本輪跌勢非常恐怖,目前股指累計跌幅已66%,股指已快接近10年均線區域,已達到投資者10年的投資成本線,有部分個股已屢創歷史新低,大多數股票被打了三折,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廣大散戶都傷痕累累,市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跌幅這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是很罕見,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大小非成為市場下跌的罪魁禍首,而以銀行股為首的權重股則充當了市場的領跌品種,投資者信心嚴重缺失,市場在投資人氣無氣大傷後,要想恢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希望能引起管理層的密切關注,目前市場處於最難熬的時候。 反彈時只能輕倉參與,歷史上每一個重要的整數關口,都有較強的支撐。而2000點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關口,可以預見,在向下跌破2000點的過程中,必然有一些護盤資金會死守該點位,特別是跌破2000點之後,大盤有可能出現一波反彈。 不過,較高的估值,決定了2000點將無法阻擋大盤下跌的趨勢。目前,市場對於上市公司業績見頂的預期已經是空前的一致,雖然靜態的市盈率已經在16倍左右,但是動態市盈率反而會在20倍甚至更高,更重要的是,目前平均市凈率水平仍超過2倍,而大盤位於998點時,這一數據僅僅在1.5倍左右。 當前市場我們認為,在市場真正找到大底之前,市場可能會出現一波反彈,但是力度不會太大,極限將可能在2245點附近,甚至還難以達到2200點之上。因此,投資者可參與的空間並不大。如果要參與,倉位一定不能重,而且一定要設好止損點,一旦市場重新走弱,就應盡快出局。 技術上分析,2100點經過短暫的震盪爭奪後,周三盤中很快被輕松擊穿,股指回歸2000時代,目前10年均線在2040點區域,後市仍有繼續調整壓力。現在來預測底部在何處已無任何意義,盡管股指已嚴重超跌,但因為左右市場運行格局的系統風險仍在不斷釋放當中,而管理層也遲遲難有實質性的重磅利好組合拳來救股指於危難之中,新低之後還有新低,導致市場人氣異常低迷,市場最終能否走強還要看管理層的決策。 兩大因素或削弱利好效應 對於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業內人士認為有兩點需要引起關注。一是貨幣政策的改變是針對證券市場還是針對實體經濟領域的。在證券論壇中,不少網民們對這一組合性政策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是極大的救市政策,似乎表明下調存款准備金率與下調貸款利率是直接針對證券市場的。殊不知,這一組合性政策是針對實體經濟,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間接的,是需要通過上市公司環節來發揮效用的。也就是說,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首先得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然後再看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之後才能談及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從而使得這一「利好」效應有了一定的折扣。 二是這一組合貨幣政策是否可以扭轉市場一度存在的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趨勢。就此點來說,似乎並不樂觀,一方面是因為此組合性貨幣政策本身存在著對沖的特徵,比如說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對中小市值商業銀行股或將帶來積極的影響,因為其意味著這些銀行股的貸款規模或將增加,從而帶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趨勢。但也存在著利淡的信息,因為貸款利率的單方面下調,意味著銀行股的存貸差或將收斂,這明顯不利於銀行股在2009年的業績增長預期。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研究機構本來就對銀行股在2009年的業績增長持不樂觀的預期,所以,此次貸款單方面下移將更強化這一不樂觀預期。所以,銀行股在今日的走勢將難有積極的預期,尤其是存款准備金率並不下調的交通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股更是如此。如此就可能削弱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對股市盤面的正面引導作用。 謹慎看待中期拐點論 當然,由於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部分樂觀者仍將帶來積極樂觀的預期。一是因為這一政策的出台就意味著從緊貨幣政策有所松動。而眾所周知的是,在去年10月份,A股市場見頂回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持續出台的從緊貨幣政策措施,所以,時隔一年之後,從緊貨幣政策的積極松動信號或將帶來A股市場的中期拐點。二是因為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或將改變A股市場的資金面以及改善市場參與者對A股市場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的預期,這也有利於凝聚市場人氣,從而產生一輪行情的拐點。 不過值得指出的是,市場中期拐點論仍需要兩個因素的配合:一是成交量是否迅速放大,因為成交量一旦持續放大,則意味著市場參與者對組合性貨幣政策的詮釋結論是相對積極的,更多的資金將湧入市場,從而推動著A股市場的逞強;二是組合性貨幣政策能否改善當前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比如說房地產價格能否企穩彈升、汽車銷售量能否回升,再比如說出口形勢能否企穩彈升等等,這些信號的出現方才能夠確立中期拐點論。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這些信息未出現的話,建議投資者謹慎看待中期拐點論,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時,市場由寒冬轉為春天,也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聚集春的能量。更何況,當前A股市場所存在的大小非減持、新老劃斷後的限售股在解禁後的減持等信息也將弱化這一組合性貨幣政策的做多效應。也就是說,後續走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預期。 市場短線有望企穩 當然,就短線走勢來說,仍存在著企穩的預期。一是組合性貨幣政策的出台的確意味著從緊貨幣政策出現拐點的趨勢,這對證券市場的利好效應是長久的,從而將極大地改善基金等機構資金對未來貨幣政策的擔憂。二是組合性貨幣政策對地產股等周期性股票也有積極的刺激作用,從而推動著A股市場的短線走勢相對活躍的預期。
⑧ 中國當前A股市場所有流通股的總市值是多少
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8月17日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流通市值新報166748億元,較上周末(8月10日)「縮水」2.54%。
同期,滬深股市總市值報216627億元,一周減少2.66%。兩市股票平均價格為6.88元,一周下跌2.82%。
截至17日,滬市流通市值報121596億元,一周減少2.38%;深市流通市值報45152億元,一周減少2.99%。同期,滬市總市值報146269億元,一周減少2.43%;深市總市值報70358億元,一周減少3.13%。
近期亮相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令投資者擔憂情緒加劇。受此影響,本周滬深股市總體上呈現震盪下行格局,兩市成交則持續在「地量」徘徊。金融服務行業領跌,交通運輸、醫葯生物、餐飲旅遊、紡織服務和房地產等行業也出現了較大的整體跌幅。
全周上證綜指收報2114.09點,周跌幅為2.52%;深證成指收報8883.60點,周跌幅為3.84%。
⑨ 新股申購中的新規定 有股票市值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投資者才能參與是什麼意思
具體含義如下:
⑩ 如何計算滬深股市總市值
1、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資者為單位,滬深市場的市值標准為:
滬市:T-2日(T日為發行公告確定的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賬戶中上海非限售A股股票的日均持有市值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每一萬市值對應1000股申購額度。
深市:T-2日(T日為發行公告確定的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賬戶中深圳非限售A股股票的日均持有市值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每一萬市值對應1000股申購額度。
2、 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並計算。
(10)中國新經濟投資的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16000筆交易。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