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產財富投資股票
⑴ 股票崩盤,為什麼說中國的財富縮水
股市崩盤,就說明股票價格全面下跌了,通常就是比你買進價還要低,那你的財富不就縮水了嘛
至於這些財富到哪去了,有一部分被人賺去了,很大一部分是被蒸發掉了。也許有點很難理解,我具體給你舉個例子。假如我在30塊的時候買了中石油,後來呢漲到了40塊,40塊呢是成交價,說明有人願意在這個價位買進,並不是說每個人都是在這價位成交的,比如我就是在30塊的時候買的,為什麼會漲呢,因為有些沒眼光的看好這股票,後來呢,大家又覺得這股票不值這價,某些人就開始賣了,那有人開始賣,有部分人就跟風了,一下子把股票砸到了20塊。我是在30塊買的嘛,結果現在變成了20塊,我的財富就縮水了。你想想這過程,開始賣的那些人是不是賺到了,而我的財富呢就蒸發掉了10塊,因為市值縮水了。
⑵ 中國中產,財富被消滅是大概率事件
過去兩年的繁榮,都是靠房子拉起來的。這是一個居民端瘋狂加杠桿的過程。這是一個藏債於民的過程。
中國經濟要為企業去庫存,去產能,去債務,尤其是房地產和基建產業鏈。因為他們的產能、庫存和債務需要消化,2009年四萬億之後積壓了太多過剩產能。
只是這個去的方式,
不是說:你們這些企業趕緊關停並轉。
而是說:居民你來買單。
中產階級,在過去幾年裡,壓力和慾望並舉,資產和債務齊飛。房子,只是勾引中產慾望、消化中產財富的一個領域。
中產被消滅的兩大原因:超出風險承受力的負債,超出認知能力的投資。
1、居民端瘋狂加杠桿的典型案例:「兩套房貸兩個娃,38歲被迫辭職入不敷出」
題目悲壯。實際上是個38歲男,地道青年。因為背負兩套放貸兩個娃面臨失業難以為繼的窘境。
雖然比起任正非「44歲被騙200萬、被離職被離婚拖家帶口」,不能算慘,但當前壓力遠甚於30年前。
38歲男出身農村,在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工作了十年。老婆沒工作。
2010年辛辛苦苦攢錢在坂田買了套二手房,120萬、月供6000元;
2015年底深圳房價大漲,手裡幾十萬餘款,在關內又買了一套學位房,300多萬、月供1.7萬。
第二套房因為首付不夠,把首套房抵押又貸款70萬,每月還款7000多。
兩套房貸+抵押貸每月需還款3萬多。
收入:兩萬多的工資+獎金+分紅。勉力維持。
公司安排出國不想去,被要求離職。隨之而來的是難以承受的壓力:
最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我們這三十大幾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也很少,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稅後房貸都不夠,有的還看不上我。
目前看只能把學位房賣掉了,但眼下比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學位房也不好賣,急著賣的話350萬可能只能賣300萬,還了貸款雜七雜八的剛好沒有了。
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來在公司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社會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成本壓力同樣很大。我們農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兒育女有房有家已經不錯,當然還有個標志307。
這么多年來,我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工作,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離職,入不敷出。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業給我的待遇不好么,還是房價帶來太高生活成本?
這是過去兩年居民端瘋狂加杠桿的典型案例。
收入不低,支出不誇張,沒有亂花錢。還是被裹挾進杠桿瀕危的境地。只是因為多買了一套小戶型房。
只能說,中國的購買力沒有很多人想像中那麼強,即使在一線城市。
悅濤曾總結2014年「930」以來的樓市和信貸狂潮。
在樓市放水新政之下,2014年個人購房貸款增加1.72萬億元,略超2013年;2015年房貸增加2.66萬億,同比大增。2016年房貸增量達到逆天的5萬億!
中國個人住房貸款從1998年到2009年的累計余額也不過是4.76萬億。2016年一年的增量就超過了中國房貸前12年的總額。
到今天,明面上的住房貸款余額已經從2013年底的9.8萬億暴增到2016年底的近20萬億!
中國經濟從2012年開始降息、漸次放水、定向刺激,一直到2014年針對房產的「930」新政出台之後才逐漸顯效。
是因為企業債務太高了,過剩產能和債務必須有一個最後買單人,也就是藏債於民:轉移過剩產能和債務,居民端負債飆升。
很多中產在這一波房價暴漲過程中加杠桿進場。
這是一種恐慌性買入。是對「未來買不起房」的恐懼,而不是建立在自己的支付能力和風險承受力之上。
子彈打盡之後,中產抵押的並不是房產,而是自己未來的現金流。個體是沒有償債能力的,實際的償債能力都命系企業的存續能力。
當華為都開始考慮從人工上節約成本的時候,沒有多少企業不去考慮這個問題。
民營企業和民間資金鏈,是中產和資產泡沫的命門。承擔了最大量就業和最高的金融成本。資金鏈已很脆弱。
中產的恐慌性買房和投資,耗盡了余糧,沒有能力提升消費。大多數消費品是民企提供的,缺乏消費需求,民企只能縮減投資,甚至裁員。
緊縮效應一觸即發。
2、中產焦慮症和應運而生的騙子經濟
中產的焦慮來自於勞動增值的財富太慢,而相比房價物價,財富稀釋得太快。
還來自於他們要用勞動換取未來的養老、醫療、教育、住房,上一代的老人,下一代的孩子,作為計劃生育的一代,「四二一」的家庭結構,中間的承擔了現在和未來的壓力。
過去20年,「四二一」中的四,老人是出錢幫忙的角色,以後他們會成為需要錢贍養的人。
因房價和負債帶來的生存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會傳導到物價上。
通脹,既是消滅中產儲蓄的方式,又是中產追逐「高收益投資」的動力。
中產的儲蓄最強勁的需求,不是消費,而是增值。當存款利息不足以保值時,只有尋求增值渠道。
然後,坑來了。
實體回報不佳+中產追逐「高收益投資」,導致「騙子經濟」大肆蔓延。
悅濤以前的統計是:國人每年被騙逾萬億。
包括傳銷、網路、金融、電信等各種類型的詐騙。
其中金融投資類騙局佔了越來越高的比例。各種無資質、無風控、無監管的金融平台仍在此起彼伏。
比如以「MMM金融」為代表的各類「金融互助平台」,屢次崩盤之後,在線上仍然有大量的變種形式和參與者。
無限復活能力的MMM金融和那些被騙者
如果說房子給了中產超出風險承受力的負債,這些金融騙局則勾引中產進入一個個超出認知能力的投資陷阱。
3、高成本、高杠桿、高慾望的不歸路
這些年來的中產階級,一方面是壓力疊加的過程,一方面是慾望釋放的過程。
塑造出的中產狀態是:高成本、高杠桿、高慾望。
生存成本持續走高之下,想在城市成為有產階級、獲得安全感,必須加以高杠桿。勞動產出跟不上財富稀釋的節奏,又催生出不切實際的慾望。
沒有資源、沒有專業能力、沒有內幕消息的他們,在投機食物鏈里只能成為最底層的動物。
某個金融互助平台,悅濤親身感受到參與者的焦慮和瘋狂。面對月息30%的收益,他們明知是一場賭博游戲,但仍然心存僥幸,願意相信自己在「大逃殺」里能提前逃離。
股市、樓市、創業大潮里,又有多少人是這種僥幸心理和賭徒心態?
93歲的查理·芒格,前些天這樣評價中國:
「我喜愛中國的一點,在於有很多公司已非常強大,但仍以低價出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中國勞動者非常優秀,而且能成為出色的雇員。」
芒格同時指出,在這個國度,有太多人相信運氣和賭博,「這是缺陷所在。」
正是因為這種缺陷,把慾望勾起來,把杠桿加起來,把資產接起來,中產是心甘情願的。
他們仍然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勞動者,但被載入的高成本、高杠桿、高慾望,一半因為壓力,一半因為貪婪。
在這個慾望奔涌的年代,看清自己的能力、不貪婪,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所以,中產的財富被消滅,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
⑶ 中國有多少股票投資機構
這個比較多了
首先是基金,到目前為止,可查的股票型、指數型、債券型、混合型、保本型、LOF、ETF(QDII不投資國內市場,除去不算)等共計950家左右,而且數量一直在上升,每家基金資金規模幾個億到幾百億不等
然後是私募,這個比較難查了,因為只要成立個投資公司就可以了,或大或小均可,估計在上萬家左右,但是這些私募均和散戶一樣以營業部開戶的方式投資股票,這樣算來,全國近3000家證券營業部,以平均每個營業部10億的可投資規模(包括散戶和私募)累計資金3萬億
還有是QFII,這個數量雖不及私募那樣說,但是資金實力也很雄厚
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這個數量不多
⑷ 中國正規理財公司排名
所謂的理財產品排行榜,基本每個月都會出台新的排名,不同的第三方網站評級方式也不同,排名判定標准不一,導致排名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迷信於排行榜。
不管選擇哪種理財方式之前,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測試,或者說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是屬於哪種理財偏好,適合什麼樣的理財方式,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葯」。
比如我個人在理財平台上的測試,是屬於保守型,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上,更應該選擇安全穩健型的理財方式。
根據理財偏好和風險,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
(1)投機型
典型代表:期貨、博彩
特點:超高風險,超高回報(回報率幾乎為0)
這種方式其實不能算是理財,賭的性質大一些。
(2)成長型
典型代表:股票、股票類基金、外匯
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過山車,就是這種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險理財、基金、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耗時長,回報慢
安全性較高,門檻一般。但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須持幾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夠的自信。
(4)穩健型
典型代表:信託、固定收益類理財
特點:收益可觀、安全穩健
這類方式比較看好。10%左右的年化收益,安全性高,靈活性強,適合保守理財、偏好穩健的朋友。比如以穩健著稱的無界財富平台來說,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適合小白理財。而且通過貴賓專屬注冊投資,還能免費領500元京東購物卡。活動隨時結束,大家不妨試試:領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只有通過此頁面,才有這個獎勵。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壽保險、銀行存款
特點: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這種理財方式比較傳統,和生活息息相關;但按銀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贏通脹的風險,「錢越來越不值錢」。
所謂靠譜的理財,其實可以說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所以各種宣傳的排行榜只能說是一個參考信息,並不能成為我們選擇理財方式的絕對信息。
啰嗦了那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另外,這些理財知識可以了解一下:
(1) 理財,不熟悉的領域別碰,輕易別碰,先去了解一番。
(2) 不要復制任何人的理財方式,理財和成功一樣復制不來。
(3) 理財不等於賺錢,要有損失預判。
(4) 沒有一本書、一個人可以成為理財範本,不要過分依賴。
(5) 初級理財建議進行個人職業投資,你的工作是僅次於房產的不動產投資。
(6) 投資不以降低生活質量為代價,任何降低生活質量的投資都是劣質投資。
(7)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它可以幫助你建立科學的消費習慣。
(8) 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永遠不要相信低風險帶來高收益的宣傳。
(9) 理財方式錯了,立馬止損,猶豫是理財大忌。
(10) 收益穩定且成熟的理財,可適當負債。
(11) 保險是理財的渠道之一,有風險!先做保障後理財。
(12) 你要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比如朋友圍的理財信息,直接忽略99%錯不了。
(13) 如果不懂銀行大堂經理推薦的儲蓄理財,乖乖存錢總是錯不了的。
(14)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是「分散風險」的有效方式。
(15) 重疾險就是我們無能為力的偽中產階級為了自己有朝一要拖累家人的重要理財。
(16) 你理財,要知道財去哪裡,了解財的用法可適當降低理財風險。
(17) 理財不要假借他手,親自操作探尋理財方法。
(18)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⑸ 請問中國買股票的人的比例是多少
4500萬空賬戶 八成股民虧損
中國股市有多少股民?一般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7000萬!」這個答案放在4年前沒有一點問題,但現在,錯了!隨著年底的臨近,不少媒體與機構對全年的數據做了統計,而統計出來的數據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國內滬深兩市空賬戶居然高達近4500萬!加上業內估計的至少7成休眠賬戶,7000萬股民實際上可能不到千萬,僅剩一成!
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信息:截至11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A股賬戶7021.787萬戶,其中持有證券余額為零的賬戶4471.1866萬戶,佔比高達63.68%。 對於證券余額為零的賬戶,市場通常稱之為空賬戶。
分析人士認為,長達四年多的持續熊市,股市喪失財富效應是眾多股民逐漸退出市場的根本原因。
據有關統計顯示,今年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總體收益呈現八虧一平一盈的格局,77%的投資者虧損嚴重,12%的投資者略有盈利,11%的投資者基本持平。
對於眾多股民出現虧損的情況,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孫鵬分析,入市心態、缺乏專業知識和投資理念的錯誤是造成投資者直接虧損的原因。
首先,大多數中小投資者都是在一輪牛市的末期進入股市的,由於當時市場流傳著各種財富「神話」,因此人們都希望自己也能夠在股市中一夜暴富。而正是這種急於求成的心態,造成投資者越來越遠離自我,漸漸走入投入—虧損—再投入—再虧損的惡性循環中。其次,中小投資者當初是在財富效應的吸引下進入股市的,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對市場漲跌的原因搞不清楚。因此在操作方式上不能適應市場節奏,該買的時候不買,該賣的時候不賣,這樣一來,基本無法控制市場風險。最後,投資理念的不成熟,是造成中小投資者虧損的另一原因。許多中小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投資意識淡薄,投機心態較重,沒有一套完整的價值理念,因此在跟風炒作中屢屢虧損。。。
⑹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都有哪些
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在國內炒股相對厲害的有以下幾位:
楊百萬:
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⑺ 中國三大財經網是哪些
和訊網:http://www.hexun.com/
和訊網是目前國內惟一一家同時擁有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及證券投資咨詢資質的網站,月均覆蓋用戶超過六千萬,全年覆蓋用戶過億。和訊網精準聚焦正在崛起的新興中產階層,在不斷豐富完善股票、基金、銀行、外匯、期貨、保險、黃金等財經資訊和理財服務的同時,順應中高端用戶日益增長的多層次財富生活的需求,打造出中國第一個兼具財經資訊信息、投資理財工具及金融數據產品的價值互動平台。
東方財富:http://www.512200.cn/onClick_showurl.asp?id=1575
東方財富網是中國訪問量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財經證券門戶網站之一。 東方財富網致力於打造專業、權威、為用戶著想的財經媒體。2004年3月上線。多年來,憑借權威、全面、專業、及時的優勢,東方財富網持續位居中國財經類網站第一位,並不斷擴大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鞏固優勢地位。
財富在線:http://www.untvceo.com/
財富在線是立足深圳深圳,深耕於南方財經思想,溶智於全球化金融理念的新銳財經網路門戶,公司始終以「傳承投資智慧」為宗旨,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最受信賴的金融理財超市」。
⑻ 手上有點閑錢,是投資生意好還是投資股市呢
一旦有點閑錢,做啥?存銀行定期,收益太低,活期才千分之三多一點。
後來余額寶和微信理財,讓屌絲也知道了貨幣基金,這貨幣基金不錯,讓活期存款達到了4-6%的年化收益率。不得了,這是銀行活期利率的15-20倍!之前無本萬利的人,現在恨馬雲恨得咬牙切齒。這個不管,總之,屌絲的理財終於在互聯網大佬的突圍中有了出路。
接著,貨幣基金和央行逆回購,畢竟也就年化5%上下的收益,還有更高的去處不?
馬克思導師說過:資本有10%的利潤就會到處被運用,有20%的利潤就會活躍起來,有100%的利潤就會殺人越貨,有300%的利潤就會……可見資本的貪婪。你畢業後有了幾萬塊十幾萬或者幾十萬,你必定尋求更高的收益。表面上看,是你去打理自己的財富,叫做投資理財;實際其本質上,是資本控制了你,控制了你的野心、貪婪、慾望……
那麼,也會有人問「股市也是一個投資渠道,目前不炒股,那麼究竟啥時可以炒股呢?」簡單,當「炒股」變成「買股票」的時候,也就是投機變成投資的時候,這就可以再入股市了,類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那種。現在顯然還不成熟,不能入。
當然,有人說:「我有100萬,你說拿出來做什麼呢?創業行不行?」算了吧,這種情況如果你不願意穩健理財的話,要麼還是炒股。畢竟,100萬跌去50%你還有50萬;而創業,無論哪個行業,已經不比以往九死一生10%的成功率,現在不到2%,創業損失就是血本無歸,還不如炒股。
如果你非要去股市一試身手,我建議你可以改變下思維。中國既然是炒股,也就是買賣股票變成了一種純粹的低買高賣的操作技巧,這就是說明中國股市是一種投機,你就應該用投機的方式來對應投機的股市,比如長期觀察某一隻股票的行情,到了你認為的低點,可以少量資金進去,漲一點立即出來,跌一點繼續加倉一點,這才能賺錢。此後,一旦有個10-20%的收益,趕緊走人,歷時幾天幾周。也就是,將成年12個月的股市投資,變成短期幾周半個月的投機,這才能在中國股市賺錢。
⑼ 國內主流財經網有哪些
1、騰訊網財經頻道
騰訊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
騰訊網是中國最大的中文門戶網站,是騰訊公司推出的集新聞信息、互動社區、娛樂產品和基礎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門戶網站。
騰訊網服務於是全球華人用戶,致力成為最具傳播力和互動性,權威、主流、時尚的互聯網媒體平台。通過強大的實時新聞和全面深入的信息資訊服務,為中國數以億計的互聯網用戶提供富有創意的網上新生活。
2、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創建於1999年8月,經過近10年的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球華人的首選財經門戶。
作為國內大型財經網路媒體,新浪財經打造高端新聞資訊,深度挖掘業內信息,全程報道80%以上的業界重要會議及事件,是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平台。
同時,新浪財經也開發出如金融超市、股市行情、基金篩選器、呼叫中心,金融產品在線查詢等一系列實用產品,幫助網民理財,是最為貼心實用的服務平台。
除此之外,新浪財經為網友搭建互動、交流、學習的財經大平台。財經博客、財經吧、模擬股市、模擬匯市等均成為業界最早、人氣最旺、最知名的財經互動社區。
3、和訊網
和訊創立於1996年,是中國最早的專業財經網站之一,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在線及移動財經服務提供商。除財經以外,和訊還提供獨特的網路社區服務和在線理財、商務、休閑娛樂服務,以求滿足中產階層的全面消費需求。
和訊擁有的眾多的財經專家、數據分析系統、專業背景的采編隊伍,這讓和訊網的資訊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基礎上整理分析得出的更具價值的資訊。
和訊目前提供包括互動交流、虛擬投資體驗、投資指導、理財咨詢等內容的中國第一財經網路社區——「財道俱樂部」,力圖將其打造成為集交流、休閑、理財、培訓於一體的具有個性化、交互性、娛樂性的大型財經網路互動社區。
4、東方財富網
東方財富網始終堅持網站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打造中國財經航母。網站內容涉及財經、股票、基金、期貨、債券、外匯、銀行、保險等諸多金融資訊與財經信息,全面覆蓋財經領域,每日更新上萬條最新數據及資訊,為用戶提供便利的查詢。
5、鳳凰財經
鳳凰新媒體於2006年在原鳳凰網基礎上重組上線,首創中國跨平台跨媒體的聯動傳播模式,秉承中華情懷,全球視野,兼容開放,進步力量的媒體理念,堅持「使全球華人零距離」的服務宗旨,為全球主流華人提供互聯網、無線通信、電視網三網融合無縫銜接的新媒體優質體驗。
鳳凰新媒體專注一億高端網民,通過旗下綜合門戶鳳凰網和手機鳳凰網,網台聯動,組合傳播,提供含文圖音視頻的全方位綜合新聞資訊、深度訪談、觀點評論、財經產品、互動應用、分享社區等服務,滿足主流人群瀏覽、表達、交流、分享、娛樂、理財等多元化與個性化的訴求.
6、網易財經
網易和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並成為「中國四大門戶」。網易在開發互聯網應用、服務及其它技術方面始終保持中國內業界的領先地位。目前提供網路游戲、電子郵件、新聞、博客、搜索引擎、論壇、虛擬社區等服務。
7、搜狐財經
搜狐財經有非常鮮明的個性。它率先啟用專業財經記者跟蹤業界動態,向讀者傾力報道各行各業的最新資訊;它重點打造「星空財經評論」,以專業的視角、敏銳的觸覺、人文的關懷,為讀者提供不同於其他媒體的聲音;
它的「記者俱樂部」不但提供知名記者的優秀作品,同時講述記者采訪背後的故事。它的「中國經濟思想庫」強調分析性和邏輯性,以公眾的利益為立場,為公眾提供可信可靠的經濟問題解決方法。
搜狐財經最與眾不同的是,專設「在線315」欄目,把消費者和廠家這兩個消費主體通過網路連接起來,並為他們提供在線的信息溝通、和解服務。在「在線315」里,網友可以提交消費意見,並與他人分享維權經驗。企業則可以通過在線注冊,查看、回復、處理網友對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意見。
8、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是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之一,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以經濟報道和經濟信息傳播為主,致力於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經濟類綜合門戶網站和中國最權威的經濟數據中心。
中國經濟網最令人稱道的是它的特色欄目。CE指數:協同權威調查機構全面統計國內100多家平面媒體和40家電視台數據信息,推出汽車、電腦、手機、飲料、化妝品、影音設備六大熱點消費品市場活躍度指數。
CE圖表:從宏觀經濟、財經證券、產業市場到新聞圖表,用最為直觀的方式向您傳達、幫您解讀統計數據,權威披露各項經濟數據。中國經濟網的產業市場欄目涵蓋醫葯、房產、汽車、家電、服裝、旅遊、通訊、IT八大行業,並擁有權威行業資料庫。
9、金融界
金融界創建於1999年,由美國IDG、新加坡VERTEX、CAST集團等共同投資興建,是中國權威的、為普通股民提供在線證券軟體和證券投資綜合服務的專業財經網站。金融界網站將Internet的先進技術和金融產品相融合,為投資者提供實時財經資訊,以及系列智能投資工具。
金融界網站為用戶提供下載版和WEB版兩種證券分析工具。其中下載版軟體包括:大參考證券分析系統、大風暴證券分析系統、大浪淘沙證券分析系統、股市X檔案;WEB版分析軟體包括:自選股雷達、股市快槍手、短線之王。
2004年11月,金融界入選德勤2004年度亞太區高科技高成長500強企業,成為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地區備受矚目的企業之一。
10、華訊財經
華訊財經為大連華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原大連恆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咨詢證號ZX-0153)旗下財經網站,是以提供股票投資咨詢服務的大型財經類門戶網站。
華訊財經網創建於2007年3月,是目前中國最權威最專業的財經即時分析門戶網站,也是中國最知名的財經網站之一。創建以來,華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依託的經營理念,始終處於穩健、高速發展的狀態。
華訊財經是國內最權威、最專業的財經即時分析門戶網站。擁有兼具專業性和實戰性的獨立證券投研中心及研究團隊,更有國內權威分析師和財經評論人士坐鎮實時點評。
幫助用戶輕松分析各項股市重要數據,及時、精準把握大盤走勢,抓住市場脈搏,明確投資方向,是為個人投資者定製的一站式服務終端。
公司成立以來,以「國內最優秀的財經信息服務商」為企業願景,構建了「研究、咨詢、網站、產品」四大模塊。獲得了眾多獎項,被譽為「炒股必上的十大財經網站」之一。
⑽ 富人買債券,中產買股票,這么說有什麼道理嗎
其實這句話完整是這樣子的,‘富人買債券、中產買股票、窮人買期貨’,這句話原本是用來調侃窮人的,因為窮人沒有資產去進行投資和理財,通過購買期貨這一萬丈深淵的捷徑去獲取財富,面臨的風險還有收益其實是不可預測的。
“富人買債券、中產買股票、窮人買期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原本是一句調侃的話,主要是用來調侃窮人的,窮人沒有那麼多資產,滿足基本生活需要都成問題,更別說有閑錢可以用來投資理財了,所以說窮人想要投資理財那就只有步入萬丈深淵,選擇炒期貨的方式和捷徑去獲取財富,面臨的風險還有收益被比喻成萬丈深淵,那就是一種不可預測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