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者盈利性指標
A. 怎樣利用獲利比例指標進行股票投資
1、當一隻股票當天的收盤股價的獲利比例在0%——6%時,那麼就是一個股票的超跌區。一隻股票的獲利比例在6%以下的時候,那麼就是一個買入點。只要你在這個時候買入,就可以安心持股了。就算它第二天繼續下跌,獲利比例從5%變成4%也不用怕,因為它已經是超跌了,你現在要做的只是持股等待反彈。當然了,假如你買到一隻股票的獲利比例是接近0%時,那就幾乎是完美了。
2、當一隻股票當天的收盤股價的獲利比例在6%——20%時,那麼就是一隻股票的反彈區。一隻股票當下跌到一定程度,獲利比例在20%之下時,那麼這只股票就會有反彈的動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出兩種選擇:1、少量籌碼試盤。輕倉介入,假如這只股票在接下來的一個交易日獲利比例上升,那麼十有八九這只股票就會向上反彈,尤其是一些備受市場推崇的的題材股票,這個時候我們再正式進攻不遲。2、繼續觀望。因為在反彈區間下方還有一個超跌區,一些積弱已久的股票,尤其是大盤股,就算到了反彈區也不會反彈繼續下移到超跌區,就算有反彈也不牢靠,往往是一天行情。
3、當一隻股票當天的收盤股價的獲利比例在20%——50%時,那麼這就是一隻股票的弱勢區。這是我們做股票必須要避免去碰的。一隻股票,無論市場多麼看好它,它的前景有多美好,只要你發現它的股價的獲利比例一直是在20%——50%徘徊,這樣的股票我們絕對不能碰,就算它在期間某一日突然拉個漲停板,而獲利比例卻沒有走出這個區間,也很可能只是一日行情,我們絕對不能參與。此外,當一隻股票下跌,使我們被套的時候,到底什麼時候應該止損賣出還是持股等待反彈解套呢,這也可以利用獲利比例來操作,當它的獲利比例從90%之上急速下跌,沒有跌出50%這個臨界點時,我們都可以持股觀望,當跌出了50%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果斷賣出。
4、當一隻股票當天的收盤股價的獲利比例在50%——80%時,那麼這就是一隻股票的強勢區,也可以叫做持股區。一隻股票,假如股價上升,獲利比例從50%之下上升到50%之上,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安心持股,就算中途有調整下跌,只要它一直維持在獲利比例50%之上,我們都無需驚慌,這有可能是市場短期獲利盤的消化整理或者是主力故意洗盤所為,我們要做的就是持股等待,因為你這個時候賣出,可能就要錯過日後這個股票的再創前期新高的機會了。當然了,假如你之前錯過了低位介入的機會,在這個時候也可以進去做一波短線。
5、當一隻股票當天的收盤股價的獲利比例在80%——100%時,那麼這就是一隻股票的獲利區,同時也是風險區。這個時候你就不應該介入了,因為你已經錯過了最佳參與的買入點,再追風險很高。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獲利比例80%之上就不能買,只要你具備較好的短線操作能力,或者整個大盤的趨勢向好,也可以參與進去做一波超短操作,設置好盈利點和止損點,只要到了自己的設定的目標,快進快出,絕對不能超短做成了長線。其*別要注意的是,當獲利比例高達95%之上,甚至100%時,你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買股票,因為要獲利的人都基本都獲利了,你再進去就是在高位接人家的賣盤,這就叫主動買套。很多人追高買股票,高位被套,很多都是因為在獲利比例95%之上的時候,跟風買入的。
B. 股市交易過程中,只用兩三個指標或者技巧,能達到盈利的目的嗎
炒股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用兩三個指標或技巧達到盈利目的。這當然不可以,投資股票要從全局去考慮操作,僅憑兩三個技術指標或技巧去進行選股容易以偏概全。也許會有幾次幸運選中的機會,但想要次次盈利,這是不可能的。
在股票投資中,技術性指標只是作為輔助的工具,標的基本面才是決定性因素,並且市場上的技術指標層出不窮,針對不同的標的有些技術指標完全沒有價值。
所以,投資者還是應該多花時間研究個股的特性,根據基本面先做判斷,然後再選擇恰當指標進行確認,才能夠增加盈利的概率。
股票投資做不到完全准確,標的走勢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投資者可以以圖形、趨勢、均線和量價為主,再結合其他指標,最關鍵是針對不同類型的標的選擇其適合的分析指標,提高投資分析的正確率。
綜上所述,要想通炒股實現盈利,僅僅關注幾個指標是不夠的,投資者必須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充分了解市場,掌握股票漲跌的趨勢和規律,建立自己的操作模式。從基本面出發,結合市場偏好,進而擇時擇股,技術指標作為輔助可以提高選股的成功率,但不值得依賴。
C. 股票有哪些常用財務指標 股票投資價值測算公式
常用財務指標
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經營態勢和發展前景,是股票投資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要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作出判斷,就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常用的財務指標。這些財務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資產總額、凈資產或股東權益、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1.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是一家公司在某一時段內通過生產、銷售或提供服務等方式所取得的總收入。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內銷售了各種家用電器共2萬台,平均每台價格2000元,則這家電器商店的營業收入就是4000萬元;一家旅館,全年收住宿費300萬元,這300萬元就是它的營業收入; 一家工廠,每年產銷鋼材200萬噸,每噸價格3000元,則其營業收入就為60億元。
一些初入市的股民往往容易將營業收入與凈收入混為一談,其實營業收入只是一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收的帳款,它未扣除成本消耗及應交的稅收等;而凈收入是一定公司在經營中扣除各項成本開支及稅項後的凈得。一旦企業開始營運,它總能取得一定的收入,所以營業收入總是正數,而凈收入則有可能是負數。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營業收入間的關系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盈虧。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
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3.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所以營業收入總是正數,而凈收入則有可能是負數。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營業收入間的關系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盈虧。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
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3.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80×(1-33%)=254.6(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15%時,其凈利潤為:
380×(1-15%)=323(萬元)
很明顯,所得稅率低時,企業的盈利就大。對於同一家公司,其稅利潤在享受15%的所得稅率時就比33%的所得稅率要高26.84%。
4.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是一家公司進行經營時所能動用的資產總和,它包括公司自有資產與借貸資產。
如一家股份公司,在建設時以每股2元的價格發行股票500萬股,所籌集的1000萬元都用於廠房的建設及生產設備的購置。在正式開始生產時,該企業又向銀行貸款200萬元購買原料。這家股份公司的資產總額就是1200萬元,它包括自己的資產1000萬元與借貸而來的200萬元。
5.凈資產。凈資產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資本,而對於股份公司來說,凈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財產,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股東權益。凈資產就是資產總額減去公司對外的負債。如上述股份公司,那1000萬元就是其凈資產。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中每一個單位股份所攤得的凈利潤或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7.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為每一單位股份所攤得的凈資產,它是每一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凈值,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公司凈資產(股東權益)/總股本
8.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的權益(公司的凈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凈資產/資產總額)×100%
9.負債比率。負債比率是公司的負債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的百分比,其計算公比為:
負債比率=(公司負債/資產總額)×100%
因股東權益與負債之和為公司的資產總額,所以股東權益比率與公司的負債比率之間的關系為:
股東權益比率+負債比率=1
10.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單位凈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凈收益,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
凈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
若前述股份公司在第一年盈利150萬元,計算該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及凈資產收益率。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150/500
=0.3(元/股)
在年末時,由於該公司獲盈利150萬元,所以其凈資產(股東權益)就比年初增加了150萬元,是1150萬元,所以:
每股凈資產=公司凈資產/總股本
=1150/500
=2.3(元)
這個數值比發股票時增加了0.3元,主要是由於經營獲利所致。但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規定,在年度報告中計算凈資產時,不能將當年的盈利加上,因為這部分凈資產屬於待分配利潤,所以在現在的上市公司年報中,每股凈資產不包含當年所實現利潤這部分。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凈資產/資產總額)×100%
=(1150/1350)×100%
=85.18%
在股東權益的計算中也包含上述問題,若不將當年所實現利潤計入,股東權益比例將要小一些。
股東權益比率=(1000/1200)×100%
=83.33%
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
=(150/1000)×100%
=15%
第三節投資價值的測算
3.1市盈率的定義
股票投資與儲蓄存款及購買債券有所不同,儲蓄存款或購買債券都是直接給出利率,其投資價值一目瞭然。而股票則不然,買入的價格不一,其投入成本就有差距,其收益水平就大不一樣。所以測算投資價值,決定買賣的時機,就成為股票交易的關鍵之一。 投資於股票的收入有兩部分,一是股票的股息紅利,二是炒作的價差。對於整個股市來說,價差的總和是零,因為一個股民所賺的必是另一人所賠的,且對於單個股民來說,價差的收益是飄浮不定和難以預測的,時而正、時而負,所以一般也不把價差算到股票的投資收益中。
雖然絕大多數股民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的動機是價差而不是股息紅利,但許多股民都把股息紅利的多寡作為入市的主要參照標准。沒有人敢預言自己不被套牢,但若套牢後所分得的股息紅利能達到相當水平,能與其他投資工具如儲蓄等相比擬,則套牢並不可怕,捂住不賣,坐享紅利即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長期投資。 股票的紅利來源於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每股紅利的最大值就是每股稅後利潤。而即使不分紅,稅後利潤都留存在上市公司再投入生產,增加了凈資產數額,實現了凈資產的增值,所以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實際上就是股民的總收益。分紅,股民得到了實惠;不分紅,股民擁有的權益增加了。所以在計算股票收益時,通常都是將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作為股民的總收益來計算。
股民購買每一股股票的投入就是該股票的價格。而每一股的收益就是每股稅後利潤。這樣,股民購買某種股票的收益水平就可用每股稅後利潤與股價的一個比率關系來表示,這就是股價收益率,其公式為:股價收益率=每股稅後利潤/股價×100%
這個公式實際上就是一個投資收益率公式。通過計算股價收益率,股民就可將股票投資的收益水平與儲蓄或債券投資相比較,如現在的儲蓄年定期利率為7.47%,若購買某隻股票的股價收益率低於儲蓄利率,則購買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定期儲蓄。在股市上,實際上常用的是另一個指標,這就是市盈率,它是股價收益率的倒數,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股票的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的含義是股票投資的回收期,若將股票的稅後利潤作為購買股票的收益,市盈率就是返還投資所要花費的年數。如某股票今年的每股稅後利潤為0.50元,股價為10元,其市盈率就是20倍。如現在購買該股票,若今後每年該只股票的稅後利潤不變,則需要20年才能返本。市盈率的概念使用得比較頻繁,一般的證券專業報刊及雜志每日都根據股票的收盤價格登載股票的市盈率,但股民應注意的是,市盈率Ⅰ與市盈率Ⅱ有所不同,市盈率Ⅰ所用的稅後利潤是上一財會年度的指標,所以市盈率Ⅰ表示的是上一年度的收益水平;市盈率Ⅱ中使用的稅後利潤是本年度稅後利潤的預測指標,它是本年度投資收益的一個預測指標,能否實現,要看上市公司是否能完成利潤計劃。
3.2市盈率與投資價值
用市盈率來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原則如下:
市盈率高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低;市盈率低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高。
當將股票與其它投資工具相比較時,可使用下列公式:
P=市盈率×其它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當P大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高,股票的投資價值要小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
當P=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適中,股票的投資價值與相比較的投資工具相當。
當P小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低,股票的投資價值將會高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具有了投資價值。
應用市盈率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市盈率是一個靜態指標,不論是市盈率Ⅰ或市盈率Ⅱ,它衡量的僅是股票某一個年份的投資價值,而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是隨著經營環境或管理水平等因素而變化的。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一隻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首先要考察上市公司經營的歷史,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比較穩定,就可用市盈率來估算投資價值。如果上市公司正處於經營的鼎盛時期或某種偶然因素導致經營水平提高,即使市盈率較低。買入這種股票也不一定合算。如某上市公司1995年產品非常暢銷,其稅後利潤達到每股1.5元。
到1996年,由於生產同類產品的項目紛紛投產,使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該上市公司效益急速下降,其稅後利潤估計只能達到每股0.7元。如果股民在1995年根據該股票的盈利水平而在10倍市盈率的價格水平上購買該股票,而到1996年該股票的市盈率就會上升到20倍了。而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出現暫時的困難,即使市盈率很高也不一定就不能購買該股票。如滬深股市的部分上市公司1994年的每股稅後利潤只有幾分錢甚至不到一分錢,這樣的股票即使在其面值以下購買,其市盈率也將達幾十倍甚至百倍。而一旦這類上市公司克服暫時的經營困難,其市盈率就會很快地降下來。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時會出現一些偏差,股民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投資選擇。
3.3股民投資價值的度量
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會出現一定的偏差,但用市盈率來衡量整個股市的投資價值仍不失為一種簡明的指標。上市公司的業績雖然參差不齊,有些股票的市盈率特別高,而另一些又比較低,但通過平均的方法,可將這些超常因素予以綜合和抵消,從而較為准確地反映一個股市的投資價值。 計算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其一是將個股的市盈率簡單地進行平均,其計算公式為: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1)
其二是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2)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的簡單平均法,雖然計算出的市盈率會有一些偏差,但由於證券類的報刊每天都公布有各種股票的市盈率,所需採集的數據比較方便,在實際中應用得非常廣泛。 從理論上講,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買下股市所有流通的股票所需的投入與這些股票產出的稅後利潤之比,而買下所有股票的投入就是股市流通股的總市值,故股市平均市盈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股市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3)
一般地,相應的專業報刊在每日都將公布流通股的收盤市值,而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在上市公司的年報公布完畢之後也會出現在一些文章之中,只要讀者留心,獲取這些數據並不困難。 假設某股市共有五隻股票A、B、C、D、E,其總股本、每股稅後利潤、某日的收盤價、市盈率分別如下表,計算股市的平均市盈率。
股票 A B CD E
總股本(萬股)1000 800 700500 200
稅後利潤(元A股) 0.3 0.58 0.700.21.00
收盤價(元)3.007.05 6.283.7515.00
市盈率(倍)10.01 2.15 8.971 8.7515.0
1.用簡單平均法計算。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
=10.0+12.15+8.97+18.75+15.0/5
=12.97
2.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
=(10.0×1000+12.5×800+8.97×700+18.75+500+15×200)/(1000+800+700+500+200)
=13.07
3.用理論公式計算(假設所有的股票都流通)。
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
(=3×1000+7.05×800+6.28×700+3.75×500+15×200)/(0.3×1000+0.58×800+0.70×700+0.20×500+1.00×200) =11.52
掌握了投資價值的計算以後,股民就可根據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來選擇時機進行股市投資了。如股民要求股票的收益能達到一年定期儲蓄的水平(7.47%),那麼其投資於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不能高於它的倒數(13.4倍)。超過這個水平,股市的投資價值就低了,其投資收益率就要低於股民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了。
D. 股票里都有什麼指標
股票投資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為兩大類: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
析。投資者經常爭論哪一種方法更好。本課中將討論為什麼兩種方法
對成功投資都至關重要。
如何看待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之爭?
就我個人的經驗,這並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在分析的時候,
你必須對這兩個方面都作出考慮。一方而,要運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
考慮公司的競爭力、經營情況、產品和技術情況,另一方面,也要運
用技術分析的方法來判斷該股票當前的市場表現。
基本面分析是你購買每支股票的基礎,它是你區分良莠的保證。
基本面分析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發現,公司的贏利能力是影響該公司股價的最重要因素
之一。這意味著你應當只買這樣的股票:持續的贏利增長、銷售增長、
高利潤率和高股東權益收益率。每股收益可作為衡量公司成長性和贏
利能力的指標之一。
根據對過去最成功的股票的分析和我們多年的投資經驗,我們發
現它們大多數是成長型公司的股票,在其股價達到峰值之前,其平均
每股收益的過去三年年增長率在30%以上。因此,應當集中投資於
這種類型的股票。這是我選擇股票的一條最重要的原則。
如果某個公司沒有三年的贏利記錄呢?
過去十年內某些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並沒有公開的連續三年的
盈利增長記錄,但實際上它們大多數是有盈利的。相關資料可以在公
司的公告信息中找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家公司過去六年來每個
第四季度的盈利增長都保持在50%以上,這種投資對象應該是理想的。
我對那種虧損或是一般的盈利情況在將來會得到改善的許諾不感興趣,因為大量的歷史經驗表明那些成功的公司在其股價出現大幅
增長之前都有極高的利潤增長率。
其他重要的基本因素是什麼?
比如,銷售額在過去幾個季度中應當有加速增長或比上年同期有
超過25%的增長,這些因素也同等重要。在相同條件下,我更傾向
於選擇那些在近期的銷售量、利潤增長率、股東權益增長率等方面始
終在行業內位於領頭羊的公司。
什麼是"股東權益收益率"?
股東權益收益率是一項財務指標,它可以衡量某一公司運用資金
的效率。
我們分析發現,股價表現優異的公司,絕大部分的股東權益收益
率在20%以上,並有管理者持股,亦即管理層持有公司股權的一定
份額——這種做法有利於實現績效掛鉤。
一家公司必須有比別人獨特的產品或服務,這一點也很重要。作
為投資者,你應當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生產什麼或從事哪些業務。
該公司應該有實力強的機構投資並處於支柱行業。你可以利用操
作良好的共同基金、銀行和其它機構投資者的研究成果,頂尖的機構
通常會在買進大量股票時對該公司作徹底的基本面分析。
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有何不同?
技術分析主要是通過圖表對市場運動作分析、研究和判斷的。圖
表分析師以股票交易的價量作為重要指標並以此來反映股票的供求
情況。
你應當學會使用那些同時反映了股票價格和交易量的日表或周
表。通過使用圖表,你可以形象地看到某支股票的市場運行是否正常,
是否有機構正在建倉,買賣時機是否適宜。
技術分析的過程也是學習與鑒別有效的價格渡動模式的過
程。
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缺一不可
在基本面發生變化之前,量價圖表將會提示我們潛在的問題或投
資機會。
交易量是使你能正確判斷某支股票的供求關系的重要指標之一。
你必須了解你的股票價格上漲或下跌時,其交易量與通常情況相比是
萎縮還是放大。這一點很重要,也是我們為什麼在《投資者商報》上
提供「交易量比例」的原因。
交易量是大機構可能正在買賣你所持有的股票的信號,這會給該
支股票的價格帶來沖擊。重視它等於重視你的身家性命。
最好的機構投資者總是同時使用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以作出
投資決定的。
E. 選股必看哪幾個財務指標
如何正確地選擇股票
很多年來人們創造出各種方法,可以歸納為基本的幾種投資策略。
一、價值發現:是華爾街最傳統的投資方法,近幾年來也被我國投資者所認同,價值發現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運用市盈率、市凈率等一些基本指標來發現價值被低估的個股。該方法由於要求分析人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對於非專業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困難。該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價格總會向價值回歸。
二、選擇高成長股:該方法近年來在國內外越來越流行。它關注的是公司未來利潤的高增長,而市盈率等傳統價值判斷標准則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採用這一價值取向選股,人們最傾心的是高科技股。
三、技術分析選股:技術分析是基於以下三大假設:(1) 市場行為涵蓋一切信息;(2)價格沿趨勢變動;(3) 歷史會重演。在上述假設前提下,以技術分析方法進行選股,通常一般不必過多關注公司的經營、財務狀況等基本面情況,而是運用技術分析理論或技術分析指標,通過對圖表的分析來進行選股。該方法的基礎是股票的價格波動性,即不管股票的價值是多少,股票價格總是存在周期性的波動,技術分析選股就是從中尋找超跌個股,捕捉獲利機會。
四、立足於大盤指數的投資組合(指數基金):隨著股票家數的增加,許多人發現,也許可以准確判斷大勢,但是要選對股票可就太困難了,要想獲取超過平均的收益也越來越困難,往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的效果也就和大盤差不多、甚至還差,與其這樣,不如不作任何分析選股,而是完全參照指數的構成做一個投資組合,至少可以取得和大盤同步的投資收益。如果有一個與大盤一致的指數基金,投資者就不需要選股,只需在看好股市的時候買入該基金、在看空股市的時候賣出。由於我國還沒有出現指數基金,投資者無法按此策略投資,但是對該方法的思想可以有借鑒作用。
F. 股票投資的24個關鍵財務指標的內容介紹
1.價值與風險。企業的價值與風險總是並存,投資者在股票投資分析中需要對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知道企業的資產與負債之間的關系,以及資產結構是否與企業經營發展相吻合,是否存在資產的結構性風險,是否值得冒險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反映企業價值與風險的關鍵財務指標有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市凈率、Altman Z 指數等。
2.運營效率。運營效率的關鍵財務指標是反映經營者利用企業各項資產的效率,以及公司的整體管理能力。它包括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指標。
3.盈利能力。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對股價產生影響的最直接的指標,也是股票市場中備受關注的內容,但是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真實性是無法從單一的財務報表中得到結果,而是要對其盈利的實質進行分析,通過對市銷率、市盈率、營業利潤率和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本利比與獲利率、股利保障系數等關鍵財務指標的有效分析,才能夠對一些弄虛作假的行為進行了揭露。
4.盈利的質量。企業的盈利是否真實可靠,股價是炒作還是真實的表現,通過企業相關的現金流關鍵財務比率指標就是檢測它們的掃描儀。這些指標包括現金流量結構比率、每股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收現比率、凈利潤現金含量比率、自由現金流量等指標。
5.前景與評估。在關鍵財務指標分析中,對企業的成長性和股價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是股票價值投資的關鍵,企業的成長性越好,股價的上漲動力越足,同時投資者獲得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也會越多。這部分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以及評估股票未來增長的現金流量折現值等。 大商股份(600694)應收賬款周轉率分析
前面我們已經對大商股份進行了初步的分析,現在我們再通過應收賬款周轉率等指標對該公司做進一步深入的評估。
報告期 營業收入 應收賬款凈額 應收賬款周轉率
2011年 3040378萬元 243876648 151.11
2010年 2434345萬元 158517576 213.54
2009年 2116315萬元 69477513 470.88
2008年 1884966萬元 20410041 1014.05
2007年 1496876萬元 16767088 849.82
2006年 1066354萬元 18461068 583.80
2005年 857656萬元 18070419 417.38
表2-9 大商股份的營業收入、應收賬款凈額及應收賬款周轉率
根據上表製作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折線圖,如圖2-10所示。
圖2-10
在這七年裡,從收賬款周轉率的走勢看,大商股份的該項指標出現了一個較大的轉折,轉折點是從2009年的該項指標突然出現了大幅度下滑。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該項指標的大幅變化呢?是企業出現了大量應收賬款還是營業收入大幅下降?為了查找原因,我們分別對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進行對比,如圖2-11。
圖2-11
從圖中可以得知,這兩項數據基本都大於零,說明營業收入和應收賬款都處於增長中,但其增長的幅度出現反向的變化,在2009年前,當應收賬款加速上漲時,營業收入卻出現增速放緩。在2010年以後,應收賬款增發放緩,營業收入增長率卻在增大。2009年是一個轉折期,大商股份的銷售收入增長率出現大幅下滑,而應收賬款增長率大幅上升,這就是造成應收賬款周轉率快速下滑的原因,是應收賬款快速增加和營業收入增速放緩的雙重作用。
在這種雙重壓力下,企業的經營和創收一定會受到影響,我們來看看下圖2-12的凈利潤的變化情況。
圖2-12
顯然,在2009年,企業出現了嚴重虧損,不過從圖中可以看出公司很快就從2009年的低谷中走了出來。
大商股份是怎樣來扭轉種局面的呢?首先要找到引起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影響公司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增幅下降,這從圖2-11中可以看出,公司的銷售增幅從原來25%上方下跌到10%左右;公司的銷售毛利率也發現了問題,當年該指標下降了4.83%,而銷售費用卻大增62.43%,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前期購置和建設新店過多,擴張較快,導致管理沒跟上,裝修、推廣和人工費用等都相應增加。企業的存量老店經營增長速度也出現放緩,大量店鋪持平甚至下降,這也與公司過快的擴展政策有關系。
找到原因後,公司首先就要擴大銷售,恢復老店的增速,加快已建新店的投入運營。其次要放緩擴張速度,鞏固現有店面經營管理。圖2-11也反映出2010年和2011年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在恢復。該圖也同時可以顯示大商股份加強了信用政策,提高銷售收現率,增加現金流量,以降低企業流動風險。
圖2-13是銷售收現比率的變化情況。圖中顯示自2010年以後,銷售收現比率上升,關於銷售收現比率可以參考後文中的該項指標內容。
圖2-13
企業實行了更加嚴厲的信用政策可能與其較積極的財務政策相關。企業為了盡快從2009年的陰影中走出來,採取更加積極的經營策略,增加負債率,加大財務杠桿作用。2008年度,大商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分別是66.14%和0.687,2010年的這兩項指標為73.17%和0.794。從這兩組數據的變化中,我們可以認為,公司增加了資產負債率,加大了流動性,這也說明了企業加大銷售收現力度的原因,增加負債率,防範流動性風險,提高銷售收現比率也是必然的措施。
公司實行一系措施後,其效果還是明顯的,各項指標都出現了好轉,營業收入、凈利潤恢復增長,而且更可貴的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出現了快速增長,2010年企業的該項指標增長幅度為41%,2011年更是達到57.3%,這說明企業在加大銷售力度的同時也注意到收入的質量。
通過對大商股份的分析,我們對該公司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公司經歷了2009年的陣痛後在快速恢復,從價值投資角度看,該股具備恢復性成長投資機會。
G. 股票價值投資需要參考什麼指標
股票價值投資需要參考市盈率、毛利率、資產收益率等指標
(一)對有價值投資股票的定義
有價值投資的股票就是指公司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穩定,產業發展處於上升周期,投資這樣的股票在1-3年或者一個經濟周期內能夠取得較好的投資收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來研判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①低價低位。價值投資一定要選擇那些低價低位的股票,如果股價已經經過長期、較大漲幅,到了歷史高位,即使他盈利能力再強,這時候的風險已經遠遠大於投資價值。例如貴州茅台在經歷了2013年下半年的一波調整後一路上漲,持續上漲了4年,漲幅達1055%,股價最高點到了792.5元,此時介入風險就遠遠大於收益。
②低市盈率。市盈率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直接反應,市盈率越低公司的投資價值就越高。但在使用市盈率時我們最好選擇滾動市盈率(TTM),滾動市盈率能夠反應公司最新的經營狀況。
③高毛利率。這個財務指標經常會被大家忽視,其實毛利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核心指標,毛利率是公司利潤的來源,毛利率高的公司市場競爭力就強。
④資產收益率高。該財務指標反映了公司的成長性,但要注意,凈資產收益率也不能太高,因為太高的凈資產收益率是不可持續的,通常保持在4%-10%為宜。
(二)選股步驟
第一步:利用系統自動選股。我們在選股器中輸入以下條件:1.滾動市盈率小於20;2.現價小於10元;3.毛利率大於25%;4.凈資產收益率大於4%;5.上市時間大於3年(去除次新股)6.除去ST類的股票。
第二步:人工篩選。要人工排除兩類股票:一類是股價雖然小於10元,但卻在高位的股票;一類是每股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有後是虧損的。
第三步:排除有負面消息的股票。散戶收集基本面信息是有難度的,我們可以藉助智能投顧系統輔助進行。
(三)注意事項
①我們不是機構投資者,沒有專門的投研團隊到上市公司實地調研,我們只能依據上市公司已公布的資料分析;
②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不等於立即就能買入,還要等待技術圖形走好,等待底部形態確認;
③有投資價值不等於股價一定會上漲,股價上漲還涉及到技術面走勢、市場資金關注、題材概念等問題,如果一直不被市場認可,沒有資金願意進場,盤面走勢依然會不溫不火。
H.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有哪些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股份變動後持有期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股息與股票買入價格(每股原市價)的比率。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
股利收益率是挑選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參考標准,如果連續多年年度股利收益率超過1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股利收益率越高越吸引人。
(8)股票投資者盈利性指標擴展閱讀
持有期收益率假設也較為靈活、寬松,持有期內的股利收入可用於購買股票,也可以存入銀行賺取利息,同股利收入再投資相關的中介費和其它成本也可以計算在內。一般地,計算復雜程度越高,所得的結果也就越有用。
但是,由於投資者的自身情況及其偏好存在著不確定性,往往也難以作出准確的預測;同持有期收益率一樣,持有期本身也具有不確定性.另外,投資者持有一種股票僅僅是因為它的業績比其它投資機會要好。
雖然中國預先確定投資者持有期成功的機會很少,但投資分析人士一直都在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到期收益率一樣,持有期收益率為投資者簡化現實投資業務復雜的分析過程提供了有用的手段。
I. 股票盈利能力指標有哪些
1、目前,股票盈利能力指標有: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乖離率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在股市應用中長盛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還在不斷涌現。包括: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DMI趨向指標(趨向指標)DMA EXPMA(指數平均數)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BRAR CR VR(成交量變異率)OBV(能量潮)ASI(振動升降指標)EMV(簡易波動指標)WVAD(威廉變異離散量)SAR(停損點)CCI(順勢指標)ROC(變動率指標)BOLL(布林線)WR(威廉指標)KDJ(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MIKE(麥克指標)
2、股票指標是屬於統計學的范疇,依據一定的數理統計方法,運用一些復雜的計算公式,一切以數據來論證股票趨向、買賣等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動量指標、相對強弱指數、隨機指數等等。由於以上的分析往往需要一定的電腦軟體的支持,所以對於個人實盤買賣交易的投資者,只作為一般了解。但值得一提的是,技術指標分析是國際外匯市場上的職業外匯交易員非常倚重的匯率分析與預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