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投資家的股票投資經歷

投資家的股票投資經歷

發布時間: 2021-08-15 14:25:18

⑴ 投資五十萬炒股是種什麼體驗

個人認為,用50萬元左右的資金投資於股市,是最合適,也是最舒服的。

要知道,在我國有近8成的股民的資金是不足10萬元的,而資金超過50萬元的,更是少之又少。能使用50萬元超過,說明你已經站在了廣大散戶隊伍的前列。

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中,50萬元的資金可以讓我們開通如科創板、創業板、期權交易、滬港通等各類的許可權,充分的豐富了我們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手段。

深入學習

學習和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和判斷能力,永遠是最為關鍵的。50萬的資金不比5萬資金,任何的失誤,都會放大相應的虧損,因此,更需要我們深入的學習。這里建議,盡量少看一些網紅的投資學的書,多看看那些稍微專業一些的書,提高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思路。同時,要認真全面的記錄我們每一筆交易的細節,包括自己是如何做出的判斷,以便於後期我們回過頭來,根據實際情況分析當時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一方面夯實自己的基礎能力,一方面不斷發現自身的不足,才能的得到提高。

用50萬的資金炒股,利用好了,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利用不好,就不僅僅是不好的體驗了。

最後,給大家兩個小建議:

  1. 對於新手來說,強烈建議不要用過高的資金入市,很容易血本無歸,最好循序漸進,待逐漸成熟後,逐步增加投資。當然,如果50萬的資金對你來說就是零花錢的話,算我沒說。
  2. 50萬的資金入市,已經開始需要佔用我們一部分的精力了。如果平時忙於工作,精力有限,建議分出一部分資金,投資於基金中,相當於僱人替你打理你的資金。

本文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祝大家投資順利,股票長紅。

⑵ 本人夢想成為偉大的投資家(股票)請問如合踏入這個圈子!謝謝

「偉大」的投資家不是靠一份學歷
或者通過弄到的學歷在某個圈子混
而是靠獨立的深入鑽研思考產生的與眾不同的投資眼光

⑶ 中國民眾投資者從中國有股票以來經歷了哪些變化

中國民眾投資者從中國的有股票以來,經歷了股市大震盪,黑色星期五金融風暴一些變化。

股票投資心得

逆向思維操作,對於新手來說,成功率比較高。
你很想買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買,
很想賣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賣。

切忌,無論如何不要相信內幕和小道消息。
不要相信任何網站上的個股推薦。

⑸ 陳鎮洪的投資經歷

陳鎮洪擁有3年的投資銀行和16年私募投資從業經驗。2000年至2007年間,他擔任集富亞洲的投資委員會成員,並擔任集富亞洲董事總經理及北亞區主管。他成功發掘並扶持了許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包括BENQ、寶姿時裝、加拿大太陽能、LDK及上海PPG等。加入集富亞洲之前,陳鎮洪曾在私募投資行業,包括蘇伊士亞洲、建力企業和匯豐直接投資(亞洲) 任職9年。他也曾在渣打亞洲投資銀行部任職3年。
陳鎮洪成功發掘並扶持了許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包括BENQ、寶姿時裝(香港主板上市)、3721 (被雅虎收購)、中國無線(香港主板上市)、國人通訊 (納斯達克上市:GRRF)、加拿大太陽能(納斯達克上市:CSIQ)、LDK (紐約上市),璽誠傳媒(被分眾傳媒收購)及上海PPG。在此之前,陳鎮洪在渣打亞洲投資銀行部任職3年。 用3年的時間,陳鎮洪在眾多國際VC一片看空中國VC業的呼聲中,「逆勢」在這個市場投入了17個項目。
在眾多海外VC還在大談在中國做風險投資有多麼糟糕的時候,集富VC卻開始加大對這個市場的投資力度。該公司亞洲董事兼執行副總裁陳鎮洪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就是在許多人都注重風險而沒有進入的時候,這個市場的機會才會是最多的,一旦海外VC大舉進入,這個市場的競爭將會日益激烈。」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美國VC市場,可以說已經是一個透明的、公開的市場,雖然投資高科技項目收益倍數非常可觀,但是VC競爭異常激烈,成本也是其他市場所不可比擬的。
2004年,中國VC業曙光顯現,國內外VC再一次快速聚集並不惜重金投入,對於集富VC來說,蟄伏三年,累計投入的17個項目都將陸續的進入資本收獲期,3721公司成功實現海外上市,拉開了這個序幕。
3年17個項目
1998年,集富日本集團高層通過國際獵頭公司找到陳鎮洪,並熱情的向他發出邀請——主管集富VC亞洲科技基金投資北亞地區業務。
在進入集富VC之前,陳鎮洪用四年的時間供職於蘇伊士亞洲亞洲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董事一職,蘇伊士亞洲管理基金達4億美元,陳鎮洪負責投資北亞洲地區,並且陳鎮洪有著管理大型基金的經驗,他在就職於建力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期間就已經開始管理六千三百萬美元的基金。
但是,他認為這些經驗還不足以使集富亞洲VC快速的發生化學裂變。「投資銀行並不是VC,VC資金的投入和銀行對企業的貸款完全不同,銀行將錢貸給企業,就可以坐收漁利,而VC投資受益則更多的是和被投公司的成長細細相關。」但也就是這一點區別,讓陳鎮洪看到了集富VC在北亞的發展策略:投資的後續手段就是將被投公司推向全球市場,藉以快速實現企業的發展。
經過大面積的人事重組後,集富亞洲VC經歷了一年的蟄伏期:陳鎮洪帶領他的團隊潛心研究亞洲各國的VC業發展和動態,不斷的在尋找機會,但是,這一年沒有進行投資。
2002年,集富VC開始登陸中國。雖然,在這一年裡大多數全球性VC還都普遍看淡中國VC業。但是在這一年,集富VC先後投資6個項目公司。隨後,集富VC的中國之行進展迅速,2003年投資5個項目公司,2004年截至到11月初已經投資5個項目公司,另外還有3個項目已經看好,很快要進入到投資階段。
迄今為止,集富亞洲已經投資了16家公司,其中包括3721公司、北京艾德斯、上海訊達信息、上海新進半導體、美國光橋網路、爾朗科技、兆日科技、宇龍通信、科盾網路、優創科技、大連海輝科技等,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五大類行業,分別是通訊、網路/計算、半導體、軟體及IT服務和一些如消費電子裝置、終端產品、新材料、環保技術開發等產業。
投資3721香港公司,是陳鎮洪來到集富VC所做的第一單生意。2002年,集富VC開始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當年集富VC一次性投入近500萬美元持有3721公司20%的股權。2004年3月,由於雅虎(香港)公司與3721公司達成收購協議,3721公司以1.2億美元(上限)身價被雅虎公司收購,集富亞洲VC作為3721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在賣出所持有股份後,便完全退出了3721公司的業務。整個談判過程中,各持3721香港公司20%左右股權的IDGVC和集富亞洲VC均非常配合。此外,3721香港公司兩大風險投資商IDG和集富均全部套現退出,獲利達5倍。集富VC在這一單上的投資收益至少在2200萬美元以上。這也是集富VC在中國的投資最先實現退出環節的一個項目。 在互聯網泡沫後的市場低迷期,擔任集富亞洲北亞主管的陳鎮洪帶領團隊,在中國接連挖掘出已為集富亞洲創造不俗業績的系列公司,包括3721、國人通信、飛博創等項目。
2008年下半年,陳鎮洪再次上演「火中取栗」,在投資人都捂緊錢袋的時候,與常州民生投資(6.30,0.57,9.95%)共同出資千萬美金,入股上海英碩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英碩」)。
2007年,為集富亞洲效力7年的陳鎮洪毅然離開,與亞洲股票投資家及Penta基金創始人John Zwaanstra合作,創建天泉投資(Spring Capital)。「投資這個東西還是一個很個人的行為」,陳鎮洪認為,對於英碩的投資,經濟危機並未在「投與不投」的問題上給他帶來影響。
英碩是上海一家專業從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有三大系列產品,包括建築保溫、防水和塗料。
2008年2、3月份,英碩決定引進風險投資,並陸續接觸境內外的投資機構,包括復星、達晨等。
在英碩接觸的投資機構中,天泉算是比較早的一個。
陳鎮洪早前就認識英碩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辛春華。但「不是因為認識她就投她」,陳鎮洪強調,「我還是投人。」
2003年,辛春華發現,中國的房地產發展迅速,進入建築材料市場應該是個不錯的機會,隨後創立英碩。
那麼進入建材領域的門檻有多高呢?在上海北蔡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和上海大東建築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的內部人士看來,行業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並不高。有人戲稱,「一個包工頭,搞台機器,就可以做了。」
但辛春華不這么想。
「這種行業進入門檻看上去並不是很高,但品牌還是有作用的,真正要上升到一定的品牌還是要靠實力。」
公司成立伊始,辛春華就以「科技為本、創新為先、產業發展和資本運作兩翼並進」為發展戰略,其在研發投入上,每年研發費用都佔到公司銷售收入的10%以上。
在公司的團隊建設上,辛春華頗費心思。
2003年任英碩總工程師的烏力吉目前是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英碩的活性硅激發改性技術是他的獨創,並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依靠該技術生產的建築外牆外保溫節能系統也已成為英碩的拳頭產品。
在英碩的員工隊伍中,擁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數超過80%。而辛本人也是武漢大學管理學博士、復旦大學MBA和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後,兼任上海市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能力建設促進會理事等職,同時還擔任多家高科技公司董事。
相比建材企業參差不齊的創業團隊,辛春華的團隊素質在天泉投資那裡為英碩加分不少。
不過,在陳鎮洪那裡為英碩加分的還有英碩團隊的穩定性。2003年跟隨辛春華創立英碩的三個副總、總工程師和財務經理目前全部在位。
而這也是辛春華在投資人面前頗感自豪的一點,「我們6個合夥人加起來合作年限超過60年了。」
投資人的誠信也很重要
有投資人將經濟危機的「機」解讀為投資的價格更便宜了:好時候拿10倍PE的公司,經濟危機下拿四五倍的價格就很不錯了。
2008年下半年,在經濟危機的影響日益顯現的時候,陳鎮洪決定要投資。
英碩最初是以防水、防裂產品起家的。不過,它很快發現,防水材料的市場不是很大,花出去的投資和精力沒有換回預期的業績。
2005年,隨著國家開始對建築節能越來越重視,已通過法規形式強制要求建築節能。
早在2005年,辛春華就覺得,節能市場在未來是有機會的,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保溫材料配方。
外牆外保溫的節能材料已經佔英碩銷售額的90%以上,英碩已有控股子公司6個,辦事處15個,並發展了60多家代理商。
據上海建築材料行業協會新型牆體和建築節能材料分會張先生透露,2005年建築節能這個市場很大,同時做建築節能材料的企業也很多,僅上海就有不少,競爭比較激烈。
競爭激烈是陳鎮洪思考的一個問題,但他認為,「這個行業還是有機會的」。
投資以後,陳鎮洪的想法是,幫助英碩做一些行業並購,並藉助自己的知名度等幫英碩再融資,而自己還會跟投。

⑹ 求一個故事'說一個搞股票的投資者'在路上聽見乞丐都在議論股票'他就當日把手上的股票全部

沒聽過呢,估計應該是28定律什麼的,賺錢的永遠是少數,07年那麼好的行情還有很多賠錢的呢!做股票時要學會逆向思維,別人都覺得好的不一定是好!

⑺ 想找一些關於股票投資的感悟、心得或者是投資的格言。

買但斌的<時間的玫瑰>,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這兩本書來看吧!

⑻ 楊寶忠的投資經歷

楊寶忠1988年至1993年在朝陽門經營一家小煙酒店,還在上班的楊寶忠每天早晨5點多鍾開始經營,上班時把生意交給年邁的母親看管,下班後又經營到晚上十點多鍾。5年的經營楊寶忠取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3年1月盲目進入股票市場。痴迷技術分析,三年時間虧損的一塌糊塗。在其感到徹底絕望的時候1996年1月24上海證券報發表了題目為《證劵投資巨擘——華倫·布費》的文章。從此楊寶忠痴迷於巴菲特思想的研究與實踐。通過與朋友和家人的合作不斷在股票市場尋找投資機會。2011年在積累了一定資本後又開始投資房地產。
北京電視台·百姓炒股秀節目是這樣介紹楊寶忠的——「在15年的炒股過程當中,這位股民的資產已經達到了幾千萬元,能有這么好的成績,還要得益於他結識的一位投資大師。這位大師給他的投資帶來什麼樣的智慧指引呢 ?」楊寶忠常說:是巴菲特偉大思想和智慧挽救了我。我希望通過宣講巴菲特偉大思想和智慧從而改變更多人的命運。使更多人成為股票市場長久的贏家。
楊寶忠常說自己能夠從圖表分析,猜漲跌的可怕賭博泥潭中擺脫出來,轉變成一名價值投資者。並取得驕人業績的動力源泉,全部來自於心目中的英雄——沃倫·巴菲特。是巴菲特給了我無窮的知識、智慧、和力量。楊寶忠說在股票市場猜漲跌頻繁交易,是一種變相的瘋狂賭博行為,已經造成了無數的家庭悲劇。而賭博一旦成癮,戒賭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困難程度遠遠超出了常人的想像,為了戒賭,楊寶忠在購買了價值被大大低估的股票後,像遠離毒品一樣盡量遠離股市。楊寶忠說他多年來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呆在自己獨處的書房裡靜靜的研究巴菲特思想。楊寶忠說巴菲特關於投資方面的精彩論述常常令我感動。就像一種鎮靜劑吃的越多自己狂躁的心就越平靜。研究巴菲特思想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楊寶忠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變成了一種興趣和愛好,楊寶忠說就是這種興趣和愛好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人生轉機。
2002年楊寶忠在證券市場周刊第94期第96期以小名國強的名義發表了題為《尋找能輕松跨越的股市柵欄》的文章。總結了自己人生轉變的過程。在文章中楊寶忠指出:「巴菲特思想非常博大精深,其價值就像大海行船時的指南針。任何人只要將巴菲特有關書籍系統地讀上二十遍,不難得出和自己一樣的看法。 楊寶忠曾是朝陽門地鐵口小煙酒店的老闆,1993年1月盲目進入股票市場,前3年痴迷技術分析,損失慘重。從1996年1月他開始痴迷於巴菲特價值投資思想的學習、研究、與實踐,開啟了價值投資之門,通過與朋友家人的合作,在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輾轉騰挪,14年間個人資產獲得了幾百倍的增長。
穿著老式皮大衣的楊寶忠是年初來《百姓炒股秀》做節目的,他語出驚人:「我並不試圖越過七尺高的柵欄,我到處尋找的是我能跨過去的一尺高的柵欄。」這是我一生的投資指南。在2010年1月19日和20日連續兩期節目中,楊寶忠坦然講述了自己十幾年間的投資心得,並一再強調,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對確定性的東西下注 。 2010年11月7日天下財經·百姓炒股秀節目首次亮相北京金融國際博覽會,舉辦了投資明星觀眾見面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在全國首次發起並成立了民間證券研究院,在這次活動當中節目組向首批民間證券研究員楊寶忠、路雷頒發了證書 。天下財經·百姓炒股秀民間證券研究院正式成立。
楊寶忠在投資明星觀眾見面會上發言指出::「用40美分買價值1美元的證券就叫價值投資,我追隨巴菲特十多年了,我最大的體會是在證券市場里搞投資,不學巴菲特是非常可惜的。 楊寶忠2011年2月23日做客北京電視台,天下財經股民幫助股民節目。楊寶忠指出:「一個人無論在哪個領域,要想獲得成功都應當向這個領域里最成功的人學習。巴菲特是投資領域最成功的偉大投資家。
從投資的角度看,購買股票就是做生意,做生意講的是「生意不熟不做」所以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對企業有一個透徹的了解。 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個通過投資股票成為世界首富的沃倫·巴菲特,但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理解、認同並踐行巴菲特股神的投資思想精髓。《巴菲特思想在中國》的作者楊寶忠,可以稱得上是股神巴菲特在中國的忠實追隨者。楊寶忠在學習巴菲特經典語錄過程中的體會、感悟很多,主要有:
一、是關於遠離股市,就是說要與股市保持適當的距離,牢記市場先生的寓言故事,不要沉溺太深。
二、是關於股市預測,巴菲特不相信股市預測,你不可能靠風向標致富。他只看重股票的內在價值。
三、是關於生活,巴菲特說:「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確選擇了你心中的英雄,你是幸運的。我建議你們所有的人,盡你們所能地挑選出幾個英雄。沒有什麼能比得上正確地選擇自己的英雄
四、是關於獨立思考,這與追隨英雄並不矛盾,追隨英雄不是爬在英雄腳下,而是站在英雄肩上。
五、是對人性的優點和缺點的洞察,巴菲特說:「事實在於,人們充滿了貪婪、恐懼或者愚蠢的念頭,這一點是可以預測的。而這些念頭導致的結果卻是不可預測的。 」 2012年2月13日楊寶忠做客《財經名人匯》節目,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楊寶忠回答說:需要過「三關「
第一,就是知識關:充分理解內在價值這個概念。內在價值的定義很簡:「它是一家企業在餘下的壽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
第二,就是態度關: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巴菲特說: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家股票十年,你就不要考慮持有它十分鍾。
第三,就是方法關:遠離股票市場不要整天看股票行情。巴菲特說:我認為奧馬哈是一處更能使人心智健全的地方。我過去常常感到,當我返回紐約去工作時,哪裡太多的刺激會使我終日心神不寧,只要你有常規量的腎上腺素,你就會對這些刺產生不適,這樣過一段時間可能導致瘋狂的行為。」這段話說的是巴菲特1956年離開紐約返回家鄉奧馬哈開創自己事業時的親身感受。從此巴菲特遠離股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種做法是最值得我們學習,也是大多數人難以做到的。只有闖過這三關才有希望成為一名合格的價值投資者。

⑼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投資家

要做一個優秀的股票市場投資家,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熟知股票的基本知識(以下列舉)

股票的概念與特徵、股票的種類、股票的作用、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股票與儲蓄的區別、股票的價值、股息與紅利的來源、股息與紅利的發放方式、除權與除息、送紅股的利弊、配股的利弊、股息紅利與投資回報、業績增長與投資回報、股份公司的概念、股份公司的設立程序、股份公司的組織、股份公司的重整與合並、股份公司的解散與清算、實行股份制的意義 、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股票市場的概念與地位、股票市場的性質與職能、股票發行市場、股票交易市場、證券機構概覽、證券交易所、我國的證券交易所、我國股市的基本特點、開戶、委託買賣、成交、清算與交割 、過戶、股票的交易方式、深滬股市的股市行情表、「股市有風險,入市須慎重」、風險的種類、風險的成因 、風險的度量 、風險的防範方法 。

第二:了解股市內的糾紛、恩怨、以及由股市衍生的附屬品

第三:在中國的股市中獲得自由的權力

在大多數人眼中,所謂自由就是不被限制人身行為,享有自由生活的權利。事實上,自由的意義遠非如此簡單,在現實生活中,自由的權利往往被各種因素所制約,其中最主要的制約是來自於金錢的匱乏,沒有金錢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失去自由。
當我們渴望與家人長相斯守,生活的窘迫會迫使我們背井離鄉賺取微薄的薪金;當我們渴望從遙遠的異鄉回到闊別已久的家,卻常常因生活拮據無法成行;當我們希望和朋友一起度過一個輕松的周末,卻為獲取一份薪金養家糊口而放棄。這都是因為金錢的匱乏造成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失去自由。在未來的生活中,沒有金錢,失去的自由的程度將會更高。因此想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必須找到獲取金錢的最佳途徑--即獲取成功。
什麼是成功?成功的定義很難界定。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認識並不相同,但是通常有三種理解。多數人認為所謂成功,就是一個人可以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有文憑,事業有成,有社會地位,就叫做成功人士。或者就是一個人達到了他的人生目標,不論這些目標是什麼,不論是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還是一國的元首。還有人認為成功的意義就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論任何時候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不隨波逐流,這才叫成功。成功通常是一種感覺,而不應是僅僅被大眾所認同的,我不能輕易地對成功下一個定義,因為成功有時往往只是一種感覺。但我想對於所有的人來講,成功伴隨而來的是金錢的獨立,和安逸的生活,這應該不會有什麼疑問。而金融市場正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只要我們通過不懈追求。
有時盡管沒有極佳的機遇,個人的努力不能創造巨大財富,依然可以使我們的成就超越常人,生活安逸。大富由天,小富由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逐步改善自身的缺陷,以待時機來臨。
未來中國的股票市場,必然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市場,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只要我們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就必然能夠擁有成功,並以此獲得追求自由的權利。

第四:把握好心態。態度決定一切,有很多股林高手最後都死在這步上。

證券市場對於很多人來講是夢想的世界,冒險家的樂園,彷彿只要找到正確的經文,念一聲芝麻開門,財富就可以滾滾而來。
正是為了迎合這樣的心理,中國證券市場短暫的歷史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小丑一樣的人物,他們不是聲稱自己找到了投資的訣竅,就是急不可耐地跳出來對證券市場評頭論足,全然一幅專家模樣。有人聲稱自己發明了一套理論准確性極高;人聲稱自己的工作室預測和跟蹤了最近幾年所有的牛股,並連續出書四處吹噓自己的理論;還有人大言不慚號稱股神,聲稱自己最近幾年如何如何了得,沒有一隻股票虧損,百戰百勝想賠錢都很難;還有人宣揚自己運用xx測市,成績如何出色等等。還有一些分析人士發明了各種分析股市的方法,並加以各種奇異的名稱,什麼股市三十六計,制勝多少招,還有人甚至稱自己的方法一年能獲利十倍。這些繁雜的理論名稱仍華麗,但卻華而不實。書讀百遍,仍然一無所獲。事實上世上本沒有什麼股票操作的秘訣寶典,更沒有一套絕對有效並能夠迅速掌握的股市絕招。
一個理論在成熟市場是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觀察分析,運用上百年的資料加以統計,再經過幾十年時間驗證它的准確性,才逐漸成形。比如說道氏理論,它的形成幾乎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晶,從查理士·道爾到威廉彼·得漢·米爾頓,到羅伯特·雷亞,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嚴謹的觀察,才有了現在的構架。中國證券市場成立的時間非常短,只有12年時間,並處在幼年不成熟時期。這就造成了我們驗證和統計資料的困難。比如說旗形走勢,在我國證券史上一共出現過幾回?一個完整的牛市和熊市一共才出現過幾次?我們從僅有數據中尋找到的規律,往往蒼白無力。而這些人用自己僅有幾年的投資經驗,再根據證券市場僅有幾年的數據輕率地下定結論,就聲稱自己的理論是如何准確,自己是如何的百戰百勝,是多麼滑稽可笑。
正當他們吹得熱火朝天時候,真正專業且握有大量資金的券商們,正忙著將資金投入一級市場申購新股。沒有任何人能夠掌握一套戰無不勝的仙招,也絕非用幾個公式就可以盈利,不論在任何市場,沒有任何人能夠在一夜之間成為經濟巨人。我們看看那些成熟市場中出現的成功人物,不論是垃圾債券之父麥克爾·米爾肯、還是金融殺手索羅斯、或者股神沃倫·巴菲特,都是經過幾十年的財富積累,通過日積月累逐漸成為巨富。在中國,因為市場的不完善,既沒有賣空機制,又不能夠透支,而且交易范圍很小,取得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可是他們卻口出狂言,是多麼的可笑。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遵循著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原則,而不是一日暴富所產生的。
盡管如此,還是有那麼多投資人急功近利渴望迅速成功,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投資人。他們在市場熱烈的時候被暴利傳聞所吸引,希望踏上淘金浪潮,將資金剛剛劃進帳戶,不具備一點點投資知識,就急忙將所有的資金憑感覺或輕易地聽信他人意見買進股票。有的人甚至即使只剩下兩三千元,也要將他們買成基金或低價股,直到剩下的資金已經不能再進行任何的投資才心滿意足,好像今天是最後的買進機會了。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很多投資人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但是他們也同樣在經歷了短暫的獲利之後,很快陷入了套牢的泥潭,長期在其中掙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入市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沒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和投資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投資知識就投身股市,簡直就像瞎子開車一樣,是十分危險的。
事實上證券市場上的成功不是取決一些什麼奇怪的因素,或者一個人智商的高低,而是與其他行業一樣,是對於從事事業的興趣。換言之,就是狂熱的程度。
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成功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真正所關心的不只是金錢的波動,而是對股市運作規律產生的興趣,成功就是狂熱迷戀編織的產物。我們必須要有將證券投資作為一項事業去做的認識與決心,而不是當作一個獲取暴利的場所。
如果你所希望的只是在證券市場碰運氣,或者希望在自己最近無所事事的生活中做一點點綴,等有正式的事再離開,這些想法是十分危險的。證券分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在真正的掌握之前,不但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而且常常要付出高昂的學費,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以股票為終身職業的話最好離開。很多人認為我危言聳聽,因為畢竟現在有很多投資者剛剛入市就已經有所獲利,這一點我不想過多爭辯,事實勝於雄辯。
如今,社會的進步之所以日新月異,就是在於分工,只要做好我們最擅長最熱愛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而不是到處撒種最後廣種薄收。我們要做的不是面面俱到地掌握所有的掙錢方法,而是將熱愛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擁有成功的一生。
如果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依然選擇這個行業,那麼首先我要祝賀你,因為你已經具備了正確的態度。但在真正開始投資之前,你還必須要有充足的准備,從心理上的到專業知識方面的,而不是急於投資。

第五:巔峰之路

表面上看,證券市場僅僅是一個交易的市場,實質上是人生的縮影。股市中充滿了貪婪的慾望,充滿了人性的弱點,人類所有的丑惡本性和優秀的品質無時不在市場中閃現。一個能夠在證券市場上成功的人,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他們能夠在行情暗流涌動風雨飄搖的底部滿懷信心,在市場最狂熱的頂部做到世人皆醉唯我獨醒。
股票的投資是一門藝術,市場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的修煉,和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一個僅僅沉迷於市場的投資者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擺脫人性的弱點,站在市場的外面看市場,才能真正明白股市的真諦。沉迷其中,最終只會被市場的每一個細微波動所左右,最後迷失方向,成為待宰的羔羊。正像古人那描寫廬山的千古佳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功者經過千辛萬苦的長途跋涉,歷盡風雨,在淚水與懊悔中逐步成長,逐步成熟。人們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輝煌和陽光的笑臉,而他們背後的艱辛、勞碌、失敗的痛苦,人們卻熟視無睹,甚至不屑過問,這委實是人類的悲哀。對股票的認識過程,就像人的一次重生,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在痛苦中成熟,在磨難中成長,最終升華為人生的理念。只有在整個生活中逐步升華,忽視個人的得失,才能最終伴隨我們走向顛峰。只要我們能夠戰勝自己,就會最終戰勝市場並擁有成功的人生。
最後,當你真正登上成功的巔峰,回頭再看,你會發現,生活就是股市,股市就是生活。

⑽ 投資股票的心得

高手與散戶的區別在哪裡,我自己分析認為從宏觀上講:一流高手用境界,二流高手用趨勢,三流高手用技術,普通散戶用迷糊。最高境界的人在講心境如何,什麼也不看,只用感覺就能炒好股賺錢。我說一流高手是走過了迷糊階段┰攪思際醯魘坪蟠鐧攪艘恢中木?。用趨勢的人說趨勢無敵,看明白了趨勢你就能賺錢,用技術的人說,你什麼也不信,踏踏實實的學好技術,你就能賺錢,惟有許多散戶沒有自己的方法,沒有自己的主張,聽這個也好,那個也好,最後不只那個好,什麼都用,什麼都用不好,只有迷糊虧損。

高手與普通散戶的具體區別有這么五個方面:

一是高手要追的是確定無疑的漲勢,要殺的是明白無誤的跌勢。而許多普通散戶自以為看的明白,在認為漲跌之前就行動,往往是錯誤的。
二是高手在行情不確定和跌勢時選擇絕對的空倉觀望,不急於操作,趨勢明朗快速進場。而許多普通散戶頻繁操作,不斷的有損失,碰上兇狠的主力,損失就更大了。
三是高手善於空倉,空倉時間大大多於持倉時間。而普通散戶基本天天滿倉,一天不滿倉就不舒服,晚上就睡不好覺,第二天又急急忙忙滿倉,好象一不滿倉就會失去賺大錢的機會。
四是高手善於等待再等待。等待大機會的光臨,然後全力出擊,而普通散戶沒有等待,不浪費時間,天天耕耘。一天不動便手癢難捱,投機至上的原則深入骨髓之中,隨波逐流成為習慣行為,一有風吹草動便不能自持。
五是高手看盤的水平比普通散戶要高,出錯的幾率比普通散戶要少。而且修正錯誤的反應速度要比普通散戶快,不是絕對不出錯,錯了也不找借口。
這五個問題都顯示一般散戶技術和心態的功力還不到家。要解決這些問題,唯有努力學習、學習、再學習;思考、思考、再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打造自己股海制勝的心態。
你看股市十幾年來,後浪推前浪,前赴後繼,多少高手曾馳騁股場,應變自如,戰果輝煌,名揚股海,至今卻不見蹤影,能在股市中生存下來的很少,你可以想像到股市的殘酷性。我想成功者有成功者的素質,你適合干什麼,你在那方面就有創造性,就能取得常人難以取得的成績,股市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的地方,新股民可能很聰明,干什麼都行,但股市這個「智斗」的場所,深淺難測,你在其它行業中可能很優秀很成功,並不代表能在股市中成功,在這里拼搏多是苦澀的回憶。
你要想成為高手,就一定要向高手學習,普通的散戶多數沒有什麼好的經驗,有的也是一些平凡的經驗,不能指導你走向高手,只有高手才有一般人沒有的特別經驗和方法,他們才是散戶中賺錢的群體,他們才是股市中的贏家,向成功者學習,有助你快速走向成功,只有高手才能幫助你成為高手。但不要太迷信高手, 高手炒股的經驗方法不是天生的,是在實戰中磨練出來的,也是賠出來的,高手大多經歷過比較大的虧損,從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付出了非常高的學費,然後才到賺錢的過程,還有不少散戶雖已付出了非常高的學費還沒有得到方法,我感覺是沒做好總結的事。
《賣油翁》這個故事向人們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對於股市中散戶邁向高手有深刻的借鑒意義。古代有個叫陳堯咨的人,擅長射箭,以此自矜。而賣油翁只略表贊許。他把一個油葫蘆放在地上,用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將油通過錢孔灌入葫蘆中,錢孔卻不曾濺上一滴油。真可謂妙哉。陳堯咨的超人本領和賣油翁的絕技,是天生就有的嗎?非也。賣油翁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股市高手能辨別股市風雲,清楚個股漲跌,善於抄大底逃大頂,獲得讓人羨慕的收益,散戶可能在心理發出贊,真是了不起,我什麼時候也能如此。豈知所有這些,都是長期實戰經驗的積累,曰夜思考的結果,精力和心血的結晶。有一些散戶不能夠專心鑽研股市,又想獲得好的炒股方法,我想那是永遠不可能的。任何人的本領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經過勤奮的努力才能獲得,此所謂:「業精於勤。」 散戶只要肯下功夫,深入到股市之中,全心研究,經過長期的努力,一定會明白股市中的許多奧秘,熟練掌握炒股的方法和技巧,炒起股來就會得心應手,那是多麼愉快的事情。
散戶不要羨慕高手,高手也不過是「無他,唯手熟爾。」記住「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天下成功者的道路上灑滿的是汗水和心血,成功的唯一捷徑是勤奮,天道酬勤,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付出別人幾倍的精力,瞄準高手這個目標,不斷向高手邁進,就一定能成為高手。
無論做什麼,想要成為高手,你僅僅喜歡做還才行,要熱愛,喜歡僅僅是感興趣,而熱愛是有很深的情感。比如炒股,如果你不熱愛炒股,而只是追求金錢,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炒股是多麼的單調無趣,而且錢來得也遠不如你想像的容易。你很快就會因虧損而失去信心。著名炒家傑西力物莫說的,「炒股是極其艱難的行業,想在這一行中立足,你或者全心投入,或者很快就從這一行消失。」只有熱愛炒股才能全心投入,才能專心致志,你才可能成為高手。
炒股的人千千萬萬,你要做得比他們更好,你如果只是正常的做八個小時,那隻會是普通中的一員。要想比普通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只有依靠八小時以外的努力,我的觀點「要想做事出成就,八個小時遠不夠」,勤奮是你通向高手的唯一道路,當然要方向正確,否則「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自己對邁向高手的一點認識,意在鼓勵散戶只有,努力就能成為高手。每一個人的精力有限 只有團結分工,才能做強做大, 群體的力量就是官方的智慧, 畢竟賺錢才是硬道理 可做錯100個 也不錯做1個 真正的職業投資者是從學會做空倉開始的希望新手通過交流學習不久能成為高手

r

熱點內容
回購股票對所有者權益無影響 發布:2025-08-23 02:07:29 瀏覽:338
期貨倉儲費用是多少 發布:2025-08-23 00:38:25 瀏覽:489
兒童基金會每個月多少號扣款 發布:2025-08-23 00:29:13 瀏覽:630
股票交易稅算個稅嗎 發布:2025-08-23 00:29:07 瀏覽:43
橡膠期貨是什麼東西 發布:2025-08-23 00:14:12 瀏覽:286
做空機制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8-23 00:06:06 瀏覽:63
基金分紅為什麼沒發放到余額寶 發布:2025-08-23 00:04:25 瀏覽:427
廣場協議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8-23 00:03:18 瀏覽:35
騰訊在美股市值多少 發布:2025-08-22 23:40:23 瀏覽:530
期貨分時圖成本線如何加箭頭 發布:2025-08-22 23:16:58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