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美國保險公司主要投資的股票行業

美國保險公司主要投資的股票行業

發布時間: 2021-08-16 15:29:37

Ⅰ 美國國際集團AIG是從事什麼行業的

AIG發家史

不可思議的成功

這是一組令人稱奇的數字:年利潤93億美元,股東權益828億美元,年收入813億美元,總資產6783億美元。這就是美國國際集團(AIG),1919年創立於上海,目前總部位於紐約,涉足領域包括保險、退休金管理服務、金融服務的美國最大的工商保險機構。它的第二任CEO,在美國保險界不可一世的漢克·格林伯格(Hank Greenberg)是個獨具魅力的人,堅毅、急躁、意志力強硬、不知疲倦等性格在他身上一覽無遺。

他擔任AIG的CEO長達37年,在AIG公司工作長達45年。在職期間,他讓AIG的市值飆升最高至1730億美元,每股收益率平均每年上漲17%。我們總是能從美國友邦保險公司的宣傳畫上看到格林伯格彷彿戰無不勝的和藹笑容。

格林伯格出身低微,他的父親在紐約東邊開了一家糖果店,卻在漢克5歲的時候去世了。他母親改嫁給一個紐約州北部的農場主,他的童年記憶中於是充斥著天不亮就起來擠牛奶以及誘捕麝鼠和貂的經歷。1942年格林伯格用了一張假造的出生證明應征入伍,那時他17歲。他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在歐洲和韓國戰區服役,並多次差點喪命。而他也從未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得到了高中學歷之後,他進入了邁阿密大學,最後畢業於紐約法學院。

1953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在曼哈頓歐洲傷亡理賠辦事處與一個員工主管吵架時奠定了他未來要走的路。格林伯格認為那個人過於粗魯,自己也在副總裁的辦公室狂暴地咆哮,罵那個歐洲籍的員工主管是「瘋子」。頗為意外的是為此他得到了周薪為75美元的保險業新員工的工作。10年後,他成為公司主管意外與健康險的助理副總裁。

1960年,格林伯格被保險行業內另一家公司Cornelius Vander Starr挖走,這家公司正是AIG的前身。27歲的加州人斯達爾於1919年在中國上海設立的小型的保險辦事處,也是當年第一個向中國人提供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他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業務也很快推廣至亞洲、拉丁美洲、歐洲及中東地區。但是在美國,斯達爾的業務卻遲遲推展不開來。他收購了銷售量大的公司,並向市民與小公司推銷保險,但仍未見起色。於是他便將希望寄託在格林伯格身上。

格林伯格拋棄了傳統的模式,選擇了類似經紀公司布網的銷售模式,接受企業成為會員。1968年斯達爾的心臟開始衰竭,去世時,他將格林伯格定為其繼承人。格林伯格接手一年後,AIG上市,當時市值為3億美元。

他視自己為保險這個沉悶行業中的游戲叛逆者。1960年代,在人們普遍認為保險行業不要指望有什麼創新時,格林伯格卻認為「創新是可以做到的」。AIG開始以為非傳統風險提供有條件保障,注重免賠額等手段吸引了市場的注意。之後AIG的新險種業務不斷得到挖掘——其中頗具新意的就有網際網路身份被竊險、劫機險、海上油田保險,還領先同行於2003年推出黑客保險業務。

那時互聯網公司大都認為自己公司的防護措施已經足夠好了,不用再花額外的錢投保。AIG黑客保險業務剛剛推出的時候也頗受冷遇。但當2003年底一系列著名網站雅虎、亞馬遜和eBay等相繼被黑客侵襲之後,互聯網保險業務馬上熱門起來,AIG當月的保險業務就增加了四到五倍。

AIG的產品創新能力為格林伯格贏得巨大聲望,並成為推動AIG迅速擴張的重要因素。AIG的高層管理者皮特·伊斯特伍德(Peter Eastwood)曾這樣評價自身的創新能力,「我們在經紀商和客戶身上花費了大量時間,直接詢問他們關心的事情、面對的事務以及現有保險市場的不足……憑此我們在很多領域中確立了統治地位。」

為將AIG的這些險種推廣到世界各個角落,格林伯格將運營網路遍布世界。AIG屬下的成員公司,通過多種銷售渠道,觸角遍及全球130多個國家及地區。格林伯格花費了很多時間環游世界,簽訂了很多重要的協議。AIG的一個前任高管人員說,「我在過去的10年到過中國48次,有多少個公司的高管人員能超過我的這個次數?」

在AIG的網站上曾經掛出「We know money(我們懂得金錢)」的標語。也許,金錢對於AIG 來說,只是一個他們玩弄於股掌的數字游戲而已。看一下AIG的版圖,就不得不為格林伯格的巨大野心嘆服。

AIG集團旗下有四大業務,通用保險和人壽保險是最大也是時間最久的兩塊業務,財務服務、退休金服務和資產管理兩大業務也在穩定增長中。

在每一個主要市場中,AIG都有代表性的公司。主要的通用保險附屬公司有美國家居保險公司、新罕布希爾保險公司、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國家聯合火險公司,及其一系列附屬公司。在人壽保險領域,友邦、美國國際再保險、美國國際擔保公司(百慕大)、中國台灣南山人壽保險、 AIG Star 人壽保險、 AIG 養老保險公司、AIG美國通用壽險公司和SunAmerica 人壽公司等都被AIG收入囊中,在全球擁有數百萬客戶。國際金融租賃公司、AIG 金融產品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美國通用金融及其附屬公司都是AIG的金融服務公司。主要提供航空保險、資本市場、客戶財務以及保費財務。退休金儲蓄和資產管理業務是由Variable Annuity 人壽保險公司、AIG SunAmerica 資產管理公司、AIG SunAmerica 人壽保險公司、AIG 全球資產管理集團以及附屬公司或相關公司進行,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股票、定息證券、地產及其它投資管理服務。

在2003年報告中,格林伯格指出,AIG的領導地位,來自於其承保能力、保險產品創新能力、金融能力、出色的服務和處理能力。通過遍布在130多個國家的分支機構,AIG實現了它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格林伯格具有極強的操控能力和生意嗅覺,玩弄金錢和法律規則的技巧已經爐火純青。多年來,他與競爭對手和監管部門爭斗不休,得到了好戰的名聲。他熟悉華爾街的規矩,曾經有人評價,「為了股票價格,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一個長期與格林伯格打交道的華爾街人士對他的評價是:「公司里就連一塊石頭落地的聲音也逃不過他的耳朵。」他對公司的內部審計已經達到狂熱的境界,專門僱傭了100個人尋找AIG的錯誤做法。他們的意見直接抵達公司高層,並且需要得到眾人的立即回應。另外,格林伯格每年秋季需要花50個小時集合25個不同機構召開預算會議,每一個機構都需要帶來他們的商業計劃。而首席財政官,CFO霍華德·史密斯( Howard Smith),必須按照他的規定準確無誤地讀完這些商業資料。

格林伯格一個大學同學評價他:「他每天幾乎24小時都在工作,也許更多,36小時。但是他就喜歡這樣。」

縱觀AIG的歷史,正是格林伯格痴迷的工作態度以及「在最廣泛的領域滿足所有人的任何要求」的野心,推動AIG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保險公司,世界上市場價值最大的金融集團之一。他設置復雜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機制,開創了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型保險產品,現在看來,這些為人津津樂道和令人羨慕的財技同時也成為他控制公司、掠奪財富和逃避監管的工具。

Ⅱ 全球最大的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保險公司AIG現在的股價值多少RMB

美國國際集團(AIG),該集團是美國享負盛名的國際保險及金融機構,亦為美國最大的工商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的成員於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及地區經營產物險、意外險、水險、人壽保險、金融服務保險,以及一系列金融服務。2.AIG1919年由史帶先生創立於上海,總資財2004年底已達到7987億美元,業務遍布全球130多個國家與地區,AIG在2005《福布斯》全球最大2000家企業中名列第三,2005〈財富〉美國公司排名第九。3.美國國際集團(AIG)是美國最大的工商保險公司,是世界市值第三大的金融機構,僅次於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截至2000年底,美國國際集團總資產達三千零三十億美元,全球職員人數達四萬人。美國國際在紐約股票市場上市,是道指成分股之一,其後分別在倫敦、巴黎、瑞士與東京的股票市場上市。2004年公司凈利潤達111億美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美國保險股的估值標准

股票並不存在統一的估值標准,更沒有所謂正確的估值標准,。中國股市做價值投資的不多,多是投機行為,特別是做短線的,所以股票沒有估值標准,只要有資金進場推動股價,不管什麼垃圾公司的股票價格都能發飆,所以我們小散就不要管那麼多,盡管去找那些有強庄的股票去做。學習資料可以去看看:唐能通著的《短線是銀》,黑馬王子著的《量柱擒漲停》等對初入市者有很大的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美國 保險公司 出資

1、美國商業實體的形式
美國境外投資者可以選擇多種公司形式在美國經商。主要形式有:公司、不是美國公司的美國子公司、非美國公司在美國的分支機構、有限責任公司(LLC)、合夥、無限責任合夥的公司、有限合夥的企業、有限責任合夥的企業。合資企業是由兩個或多個非關聯企業共同投資設立的商業企業。合資企業可以採用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合夥的形式。個人單獨投資或夫妻投資可採用另一種模式,即"個體企業"。
2、選擇企業形式時須考慮的主要問題
選擇企業形式時須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下:有限責任(即投資者對新的美國實體的債務、稅收及其他責任所應承擔的個人責任應被限制在何種程度上,以使得債權人只能向美國實體的資產求償)、管理和控制、資本和信貸要求、稅收方面的考慮、組織和運作的難易、所有權的可轉讓性和存在的連續性。
3、公司
A.公司是外國投資者在美國設立商業實體所採用的最普通的形式。公司有以下兩種模式:
在美國設立新公司(或收購現存的美國公司)。如果這家新的美國公司的所有者為另外一家非美國公司,則該美國公司就被稱為非美國公司的美國子公司。
在美國設立非美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在這種情況下仍是該非美國公司在美國進行商業活動。從公司法的角度來看,並未形成任何新的法律實體。但從美國稅法的角度來看,該分支機構是一個獨立的納稅人。
B.性質。一家美國公司是根據美國五十個州中某一州的法律所設立的一個法律實體,亦是獨立於其所有者、控制者、管理者及運作者的一種法律上的存在形式。公司以公司的名義簽訂合同、收購、持有並轉讓財產;公司是一個獨立的納稅人;公司對其債務和其他責任負責;並可以公司名義提起訴訟或被訴。公司向出繳資金或其它資產(即資本或所有者投資資金)的投資者發行股票,然後公司再將這筆資本金用於開展業務。股東有權分享公司所派發的紅利,並有權在公司被清算時,收回公司在還清所有債務後所有剩餘的公司資產。
C.有限責任。大多數商業實體採用公司形式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限制公司所有者對公司債務、稅務和其它責任所應承擔的個人責任。通常來講,公司股東對公司債務不承擔個人責任,因此他們所承擔的責任通常以其為獲得公司股票而向公司投資的資本金金額為限。例外:盡管並不常見,但在某些情況下,公司所有者須對公司債務負責,這就叫做"揭開公司的面紗"。該例外有可能在如下情況發生,例如:公司所有者未能遵守公司的設立形式或未能維持公司的獨立存在;或在相當於欺詐或對債權人不當交易的情況下,公司的資本金(所有者的錢)遠遠少於負債資金(借來的錢),又稱"資本薄弱"。同時,一些特殊法律也規定某些個人對特定的公司債務承擔個人責任,例如,在某些情況下,公司管理人員有義務從員工工資中代扣聯邦所得稅,如果該管理人員未能按要求代扣並代繳給稅務機構的話,他須對美國的稅務機構承擔責任。
D.其他主要特徵。公司的管理權集中在董事會。董事會由股東選舉產生,負責制定公司的政策。公司管理人員由董事會任命,負責公司的日常運作。
公司的所有權表現形式為股票。除非股東另行協議規定,股票通常可以自由轉讓。但股票通過廣告形式向公眾發售、或發行、轉讓的方式須受聯邦及州證券法律的管轄。
除非公司憲章性文件另有規定,公司可持續性且永久性存在。公司股東的變更不會影響公司的狀況。公司股東的資不抵債、無行為能力或死亡不會導致公司的解散。
E.公司的設立在美國,公司(或其它私有的法律實體)必須依照五十個州中某一州的法律設立。每州都有其各自的法律。盡管各州在細節上有不同規定(這些細節上的規定有時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些法律的總體結構實質上卻是相類似的。外國公司在美國設立公司最青睞的三個州是加利福尼亞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原因就在於法院有許多解釋法律的判決使得這三個州的法案和指導性比較靈活。就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而言,另一個原因還在於其作為美國商業中心的重要性。各州的公司法皆包羅萬象,涉及有關公司內部運作的所有方面,例如,股東的法定最低人數、董事的許可權、管理人員的人數和任命、以及資本金最低限額。不過,公司法在措辭上往往使用一般性的和允許性的用語,以使公司的運作盡量少地受到政府的干涉。與其它國家相比,在美國設立新公司的程序具有省時、省錢和相對而言非正式的特點。公司組建過程往往在2至5天內就可完成。下文介紹在加利福尼亞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公司的程序。
F.公司注冊證書。注冊公司應向有關州政府,通常為某一州的州務卿辦公室,備案公司注冊
證書(在一些州,該文件亦被稱為"公司成立條款",有時也被非正式稱為"公司規章")。通常由投資者的美國律師在與投資者磋商後負責起草公司注冊證書。該律師同時也擔任"公司發起人"之一,這個角色既是正式的、也是臨時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向州務卿辦公室備案公司證書。除其它條款外,公司注冊證書通常必須包括下列內容:
G.公司名稱。所選擇的公司名稱不得與其它已注冊的公司或已預先注冊的商標名稱相似。建議由美國律師經電腦查詢公司名稱注冊記錄來確認所選擇的名稱的可使用性,以避免將來出現麻煩。公司名稱對於公司的形象和讓公眾了解公司營業范圍都十分重要。投資人選擇自然的、非描述性或與眾不同的名稱,以便獲得商標或服務標識。各州對公司名稱也有一些其它的規定。公司名稱中必須包括"公司"、或"有限公司"或其縮寫。同時,許多州也規定,除非經有關州主管機構的批准,公司名稱中不得包括"銀行"、"金融"或"保險"等一些字樣。
目的。以前,對公司設立的目的必須詳細說明。但現在,加利福尼亞州和紐約州也如同大多數其它州一樣,允許概括的描述公司的目的,例如根據公司法,"公司可從事任何合法的活動或業務",某些行為和活動需要獲得特別批準的除外。
H.資本金。公司注冊證書中必須列明核定股本數量及其說明。每個公司應至少具備一個種類的具有表決權的"普通股",即股票的最基本類型。公司也可有"優先股"。與普通股相比,在派發紅利時或在公司清算時,優先股具有特定的優先權。普通股和優先股也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種類中還分為不同組。每一種類或每一組股票都有其特定的表決權和特徵。這些都應在注冊證書中詳加規定。最簡單亦典型的初始資本金是只有一種"普通股"。加利福尼亞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都沒有最低資本金限制。因此,投資者可僅出繳名義資本來設立公司,例如1000美元,該資本金應存入公司的初始銀行帳戶。後續資金可根據需要而追加。公司注冊證書一開始就應靈活擬定,即便追加資本金也無需修改注冊證書。每種股票必須或具有規定的"票面價值"(即名義基準價)、或聲明無票面價值。購買該種股票應至少支付規定的票面價值。現在的通行做法是規定票面價值,如1美元。投資者支付的超過該票面價值的金額在財務報表中稱作"溢價金"。例如,公司注冊證書規定公司經授權可發行不超過100股普通股、每股1美元。實際上公司會按照公司(由董事會代表)和股東協商同意的金額,向首批股東發行不超過100股的股票,前提是所支付金額至少不會低於票面價值。
指定送達文件的注冊代理人或地址。加利福尼亞州和特拉華州要求公司有州內的注冊辦公地址以便送達文件,同時還要求指定一名位於該辦公地址的代理人。特拉華州規定代理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在州合法營業的任何實體。但加利福尼亞州規定代理人只能為個人或在加利福尼亞州注冊的公司或有限責任制合夥人。紐約州並未要求指定在州內注冊的辦公地址及代理人,但紐約州公司的注冊證書必須指明一個州內或州外地址,一旦權利人向州務卿送達文件,州務卿可將該文件(如訴訟文件)送達至該紐約州公司。另外,公司也可以指定紐約的注冊代理人接收送達文件。
如在紐約注冊,注冊證書還應註明公司辦公室所在的郡縣。
其它規定也可根據需要寫入注冊證書中,例如,董事因違反其職責而造成公司或股東的某些損害時,限制其對公司或股東承擔個人責任的條款。
一經向州秘書辦公室備案注冊證書、交納注冊費,並經該州秘書辦公室接受後,公司就正式成為了一個法人實體。
I.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規定公司內部運作基本程序的公司內部文件。通過公司章程是州法
律的要求,公司章程也應符合州公司法的各種規定。公司章程大體上包括如下內容:董事會的設立和職能、管理人員及其職責、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例會及特別會議的程序、確定會計年度、股票轉讓程序、及公司管理的其它基本事項。一般來講,公司章程由公司發起人經與首批投資者磋商後通過。公司章程可由股東大會或經授權的董事會修訂。
J.董事會。公司發起人經與首批投資者協商後便可任命首屆董事會。董事最少為三人,但特拉華州和紐約州,不論股東人數,公司可以只有一名董事。在加利福尼亞州,如果只有一名股東,公司可以只有一名董事;如果只有兩名股東,公司可以只有兩名董事;否則董事最少應為三人。董事必須為個人,但並無董事必須為美國公民或永久居留者的要求。董事會可在美國境內或境外舉行。並不要求股東、雇員或勞工代表參加。股東有權自行任命董事會成員,及按照適用的州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有因或無因的免除董事的職務。董事的任期通常至下一屆股東大會時結束,屆時股東選舉(或再選舉)下屆董事會。美國並非普遍接受允許董事通過授權代表或其它董事在董事會上進行表決的情況。但董事可以通過所有與會董事通話的電話會議的形式參加董事會,也可以通過簽署一致通過的書面決議的形式來採取公司行動。
K.董事組織大會。一經任命首屆董事會,董事們應召開組織大會。這個大會的活動包括:
任命行政管理人員。通常管理人員指總裁、一個或多個副總裁、財務主管和書記員。許多國家通常使用的主管董事或管理董事在美國並不常見。行政管理人員無美國公民或永久居留者的要求。董事會有免除或替換行政管理人員的自由裁量權。通常行政管理人員在董事會年會上被任命或重新任命。
L.接收首批股東的股票認購。董事會有權發行股票。在董事會的會議上,通常會收到並接收首批股東的股票認購書,並授權簽發股票及股票證明,作為股東已出繳認購資金的證據。出繳形式可以是現金、財產或服務、或董事會認為適當的其它形式,但前提是其價值必須至少相當於股票的票面價值。加利福尼亞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無股東的最低人數要求。一名股東即可。股東可以是個人或其它公司。通常股東主是美國人或美國公司或外國人或外國公司(但在少數特定領域,如航空、通訊、電力供應、運輸、特定采礦、銀行及保險業等,某些法律限制外國投資者的參與)。
授權開立銀行帳號。經董事會(通常為董事會組織大會)決議通過,公司開立最初銀行帳戶,並指定經授權使用該帳戶進行商業運作的人員。一般情況下,選定的銀行會有一些特定的決議表格需要董事會通過,但如需要可對該表格做出修改。
記錄、檔案及帳簿。
M.公司會議記錄。用正式的書面形式來記錄所有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所通過的決議對證明公司
在法律上的獨立存在是至關重要的。該會議記錄通常由公司書記員或法律顧問保管。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應按時舉行,即按照州法律的規定至少每年召開一次。
N.股票登記簿。所有股票的發行、收回及轉讓都應記錄在股票登記簿上。股票轉讓通常由表明所持股票數額的股票證明來證明。
O.公司印章。盡管公司法未作規定,但習慣上公司仍經常使用印章。與公司交易的第三方,如銀行等,也經常要求公司使用印章。公司的法律顧問通常會負責保管上述記錄及印章。
聯邦稅號。新公司必須採取的首要步驟之一是從美國聯邦稅務局獲得一個聯邦稅務識別號(也稱為僱主號碼)。負責組建公司的律師將負責填寫一份表格,並應知道如何以最快捷的方法來獲得該稅號。
P.帳簿和其它記錄。美國公司通常可自行決定保留日常運作的各種文件和記錄,如會計帳簿、發票、收據等。但在實踐中,公司應保留正式的會計帳簿、正常的發票和收據及商業記錄,以備聯邦、州及地方稅務機構進行審計。公司應聘用一名會計師來協助處理上述事務和納稅申報,也可視公司業務量大小聘用外部的獨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
Q.開設銀行帳戶。公司可以為了不同的目的、今後的資金需要和國際貿易的需要,而探索建立多種適當的銀行關系,包括開立支票帳戶。公司一旦組建後,就應該開立銀行支票帳戶,以便存入首批股東支付的股票認購金額,並收支其它資金。公司須向銀行提交董事會(如有限責任公司或合夥,則為其它有權機構)授權開立該帳戶和其簽署人的決議副本、按照銀行提供的格式製作的有權簽署人簽名的卡片、公司聯邦稅務識別號碼、及其他銀行要求的有關股東(或成員或合夥人)的情況,以便銀行用於確認公司的所有權、其所有者及其相關業務。實際上,由於美國聯邦法律要求銀行必須"了解其客戶",銀行對於公司應提供的資料的要求已越來越嚴格。
R.稅務申報。除申報聯邦所得稅外,公司也必須在公司設立地所在州提交年度稅務報表。如適用的話,也需申報地方所得稅。不論收多少,公司每年須支付一個最低數額的州稅費和特許費,但每州所規定的額度不等。另外,如果任何美國公司在稅收年度的任一時期,由至少一個外國股東直接或間接地(通過表決或實際價值的形式)擁有25%或以上的所有權,且有按下述規定應上報的交易的話,該公司就應在申報美國聯邦所得稅的同時,在5472表上填寫年度報告。該報告包括了上報公司及其直接或間接擁有25%以上的公司股份的外國股東的情況,同時也記錄了公司同其直接或間接擁有50%或以上的股份而與該股東和上報公司有關人員的交易。應上報的交易通常包括存貨、其他有形資產及無形資產的銷售和購買;租金和特許使用費;收支的傭金和利息;及借貸資金。
S.在其他州營業的資格。公司在某一州(如加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設立,就只能在該州從事商業活動。如果公司希望在美國的其他州從事商業活動,必須以"外國公司"的身份向這些州提出申請。"外國"在這里指的是在另一個法律管轄范圍(包括在美國的另一個州或其他國家)設立公司。為了使公司能根據某一州的公司法具備從事商業活動的資格,或為了使公司能根據該州的規定申報稅收,法律顧問應對什麼情況會被視為"從事商業活動"提供法律意見。公司法和稅法對"從事商業活動"的標准不同。根據公司與該州的交往程度,不同標准所產生的結果也會不同。申請在其他州從事商業活動須支付申請費,並須指定一個該州居民為接收送達法律文件的代理人,公司還應向該州申報稅收。如公司未能按要求獲得在另一州從事商業活動的資格,公司將不得在該州行使其合同和其他權利,也有可能受到懲罰。
T."股票由少數人控制"的公司。"股票由少數人控制"的公司為僅有少數股東的一種常見的公司形式。一些州的公司法對"股票由少數人控制"的公司有專門的章節作出規定,通常會允許該公司在管理結構上享受很大的靈活性。例如,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不設董事會,而由股東直接管理公司。在有關"股票由少數人控制"的公司的章節中還有其他的一些規定,如解決股東之間爭議或僵局的方法等。
U.非美國公司的美國分支機構。設立分支機構後,非美國公司實際上便具備了在該州從事商業活動的資格。通常情況下,設立分支機構的該非美國可以與按該州法律所設立的子公司一樣,在相同的條件下從事相同的活動。從非美國公司的責任方面來看,非美國公司要對其美國分支機構的行為和業務產生的索賠,訴訟和直接義務承擔法律責任。相比較而言,如果非美國公司在美國設立子公司的話,非美國公司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毋須對其美國子公司的行為和業務承擔責任。正因如此,大多數外國投資者都傾向於選擇美國子公司、而非美國分支機構的形式在美國從事商業活動。在選擇是以子公司的形式還是以分支機構的形式在美國從事商業活動時,稅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4.、有限責任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根據美國五十個州中某一州的法律而設立的非法人商業實體。通常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所有者,稱為"成員";但在一些州,如加利福尼亞州、特拉華州和紐約州,也允許一人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員可以是個人或實體,美國人或外國人皆可。有限責任公司成員人數並無上限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是美國各州法律規定的一種比較新的公司模式,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了一種大受歡迎的所有權形式。
5、合夥
A.合夥由兩個或多個人通過合同、即合夥協議的方式而設立。合夥人可以為個人或任何類型的實體,美國的或外國的皆可。合夥根據美國某一州的法律設立。各州法律都十分相似,只是在細節上有所不同。在起草合夥協議時既要注意到協商同意的問題,也要考慮到聯邦和州稅收的規定。盡管口頭合夥協議只要包括所在州法律要求的各方面,就可具有法律效力。筆者仍建議合夥人簽署一份書面合夥議,尤其應由美國律師起草,並附上相關的合夥法和稅法建議。
B.合夥協議至少應包括如下內容:對合夥的出資(各合夥人應以何種財產向合夥出資?出資金額多少?何時可要求合夥人追加資金?);出繳資產的估價、利潤和虧損如何在合夥人之間分配、何時及以何種方式合夥人可以退出合夥、合夥人是否及何時應就向合夥提供的服務或資金獲得報酬以及如何處理所有權的變更。通常來講,合夥具有存在期限。除非合夥協議另行規定,如任何合夥人死亡或從合夥中退出,合夥即終止。這與公司的無限期存在形成鮮明對比。而且,根據大多數州的法律的規定,無論合夥協議如何規定,合夥人或合夥本身的破產都會導致合夥的解散。合夥可分為三種:無限責任合夥、有限合夥和有限責任合夥。
C.無限責任合夥。無限責任合夥是由兩個或多個無限責任合夥人為獲得商業利益而組成的聯合。
6、合資企業
合資企業通常是合夥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具有特定項目或目的、經營期限有限的合夥。每個合夥人和"合資人"可根據其實力和技術,以及對利潤分享和風險分擔的期望來出繳資金、產品及專業技術。合資企業這種模式的主要優點在於沒有手續上的約束,以及方便合資人分擔財務風險並從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具有合資任一方單獨所不具備的實力)中獲利的靈活性。合資人之間的合資協議通常應規定合資人財產或服務的出資、合資的目的及期限、管理模式、利潤分享和損失分擔的方式、所有權的可轉讓性或限制及終止和爭議解決方法等。作為一種臨時合夥,合資企業受到合夥法律的管轄,合資人承擔無限責任,且適用合夥稅法。盡管任何個人或實體都可成為合資人,合資企業通常由兩個或多個公司設立。一般來講,並無合資人必須為美國籍的特別規定。將合資企業法人化也是可行的。如法人化,合資企業應受有關的州法律的管轄,並具備公司的有限責任和稅收方面的特徵。
7、個體企業
個體企業是由單獨的個人(或夫妻)設立立並擁有的一種非正式實體。所有者對企業的債務和其他責任承擔個人責任。同其他商業形式一樣,個體企業也要求從當地獲得營業許可和執照。所有者通常會擔任管理職務。所有權可以轉讓,如所有者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個體企業則終止。外國人也較容易設立個體企業。然而,由於個體企業主的所有人資產有用於清償企業債務和其他責任的可能性,如果業務活動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或存在任何特別的責任風險的話,設立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會更為明智。
8、稅務
美國稅務在對待"公司"和"合夥"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公司是一個獨立的納稅實體,就其應納稅收入交稅。當公司向股東派發紅利或進行其它分配時,該股東也必須就其紅利收入納稅。這就是的公司"雙重納稅"。相反,合夥本身並非納稅人。合夥的納稅義務"轉移"給了合夥人,使其成為合夥中的唯一納稅人。享有"合夥"納稅待遇的公司必須申報聯邦稅和州稅,但該申請只是為了提供信息而已。在該申報中,合夥要申報每個合夥人的收入或損失、稅額抵免等。合夥人在其個人所得稅申報中也要申報該等項目。因此,如果外國公司是一傢具有"合夥"稅收待遇的美國公司的合夥人,該外國公司應受美國稅法的管轄,在美國報稅。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美股投資五年了,今天聊聊投資股票為什麼選擇美股

作為美股投資首先說買美股的好處:相對低的整體市盈率,相對低的風險,能買到一些非常優秀但是A股買不到的公司的股票,比如阿里巴巴,同時有機會能買到超低估的股票,比如去年4月前的AMD。。。


美股監管更嚴,金融犯罪的成本更高,所以市場會相對規范一些。
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相對低的整體市盈率導致整體波動遜於A股美股投資來分析美股研究社講到相比較於A股選擇美股更讓人放心一些;而且美股交易時間是在中國的晚上,操作不便,雖然有諸多下單類型幫助你追蹤股市變化,但是畢竟用各種追蹤單還是不如自己眼睛看的好。而且美股市場上,機構投資者多,專業投資者佔比高,你在A股市場上能戰勝大媽們,不代表你能戰勝美股的專業級對手。


綜上,我選擇買美股,就買自己很了解的行業,相對了解的公司,並且長線投資。少做短線可以盡量避免與市場的專業機構正面交鋒


假設一個中國投資者僅希望投資於自己所了解的中國企業,那麼當他只在A股投資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互聯網新經濟的代表公司是基本缺位的。比如:網路(祝早日倒閉)、阿里、騰訊(謝天謝地,他在H股)、攜程等等。這些公司都是中國投資者非常熟悉的,然而A股完全沒有同等對應。因為天朝的IPO規則限制,拿了境外美元投資,搭了境外架構的公司很難在境內上市。而現在方興未艾的互聯網企業恰恰是早年境外美元基金集中投資的對象。當我看好這一類企業的時候,我可能只能出海投資。



把假設再放開一點,假如一個中國投資者希望投資於他自己熟悉的中國經濟(而不僅僅是中國企業),那麼他將更加依賴美股和港股市場。前面提過的互聯網公司就不再贅述了。當我們想投資中國經濟的時候,我們會發現A股缺了兩端,一邊是我們缺少的資源類公司,一邊是外資滲透比例很高的下遊行業。我們有河鋼和寶武,可是除了一個規模很小的海礦之外,鐵礦石股去哪裡買?只能去美股買淡水河谷。當我們想買消費品的時候,你會發現除了家化之外,寶潔和聯合利華都不在A股。如果要買個奢侈品行業的公司,A股索性絕跡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相應的標的卻都在海外。更不要說博彩股(當然,主要在H股)這一類受到國內法規限制卻主要來自中國需求的奇葩了。



另外,美股還有很多中概股,也是比較容易了解到的。簡而言之,無論一個投資者僅僅想投資自己熟悉的中國公司,還是希望投資於蓬勃向上的中國經濟,A股市場都不可能完全滿足他的需求。

Ⅵ 美國保險資金運用概況

保險資金運用是保險公司經營上的重要課題,而各國政府都把它列為保險業管理的重要部分。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基本原則是: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行業分類標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反正我是看不懂 具體的網址是http://www.willrich.cn/dev/wfrmDocView.aspx?czid=311070624174202375
由於字數限制沒法完全復制到這里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Ⅷ 國內基金、保險公司的股票交易員和國外股票交易員有什麼區別

其實在國內外基金經理及保險投資都會分基金、投資經理和交易員;設計、管理投資組合只是基金經理的其中一項工作,而交易員的工作也不是買賣那麼簡單,必須用技術方法跟蹤投資合,發現每個產品的異動,選擇正確的買賣時間和價位。
當然,各個基金公司授予交易員的許可權也不同,巴林銀行就是被一個交易員搞垮的。

Ⅸ 美國的保險市場現狀分析

美、英、日三國領先

在網路化、信息化背景下,保險業如何融入互聯網浪潮以實現新的發展,是全球保險業密切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互聯網保險指傳統保險企業或者其他具有資質的金融機構,基於大數據技術搜集的信息,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保險產品,並通過互聯網平台為消費者提供保險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部分或全部保險業務流程網路化的經營活動。

與傳統保險的代理人營銷模式不同,互聯網保險是一種新興的以互聯網平台為媒介的保險開發和營銷模式,基於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保險業帶來變革的沖擊。

目前,美、英、日三國互聯網保險發展走在全球前列。其中,美國是全球保險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是最早出現互聯網保險的國家。20世紀90年代,美國國民第一證券銀行最早推出在互聯網上銷售的保險產品。2007年,美國所有的保險企業都開展了互聯網業務。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後,美國保險企業的互聯網業務又向移動端傾斜。其中,美國財產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公司在移動業務上領先,尤以汽車應用程序占統治地位。健康保險公司方面,隨著大型醫療改革的進行,醫療保險公司正在測試與保健應用程序結合,新的發展潛力得以發掘。在人壽保險領域,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多移動服務程序,人壽險公司不太熱衷移動業務。

盡管美國移動保險的廣泛傳播和使用率漸增,但仍有一系列的困難妨礙客戶使用移動保險,如保險互動頻率過低、缺少感知價值、年輕用戶購買保險比例低、技術困難等。



未來前景依舊廣闊

歷經了逐漸起步和初步發展,全球互聯網保險行業已具備相當規模,革命化的技術發展和大眾化的網路普及為互聯網保險行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未來全球互聯網保險行業前景依舊廣闊。

一方面,不斷壯大的全球網民規模及其對保險行業的密切關注為互聯網保險業務積淀了廣闊的潛在客戶群體,給整個行業調整發展模式、迎合多樣需求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互聯網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信息技術網路的日益成熟以及各國法規環境的日益完善都為全球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長遠發展開辟了道路,在客觀上為實現更便捷、更高質量的線上服務提供了條件。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Ⅹ 美國的保險行業發展歷史

萬能保險(簡稱萬能險),萬能保險是指包含保險保障功能並至少在一個投資賬戶擁有一定資產價值的人身保險產品。萬能保險除了同傳統壽險一樣給予保護生命保障外,還可以讓客戶直接參與由保險公司為投保人建立的投資帳戶內資金的投資活動,將保單的價值與保險公司獨立運作的投保人投資帳戶資金的業績聯系起來。大部分保費用來購買由保險公司設立的投資賬戶單位,由投資專家負責賬戶內資金的調動和投資決策,將保護的資金投入到各種投資工具上。對投資賬戶中的資產價值進行核算,並確保投保人在享有帳戶余額的本金和一定利息保障前提下,藉助專家理財進行投資運作的一種理財方式。
萬能保險具有較低的保證利率,這點與分紅保險大致相同;保險合同規定交納保費及變更保險金額均比較靈活,有較大的彈性,可充分滿足客戶不同時期的保障需求;既有保證的最低利率,又享有高利率帶來高回報的可能性,從而對客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提供了一個人一生僅用一張壽險保單解決保障問題的可能性。彈性的保費繳納和可調整的保障,使它十分適合進行人生終身保障的規劃。
萬能保險的概念最早由國外傳入,指的是可以任意支付保險費以及任意調整死亡保險金給付金額的人壽保險。也就是說,除了支付某一個最低金額的第一期保險費以後,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時間支付任何金額的保險費,並且任意提高或降低死亡給付金額,只要保單積存的現金價值足夠支付以後各期的成本和費用就可以了。而且,萬能保險現金價值的計算有一個最低的保證利率,保證了最低的收益率。
萬能壽險之「萬能」,在於在投保以後可根據人生不同階段的保障需求和財力狀況,調整保額、保費及繳費期,確定保障與投資的最佳比例,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萬能險是風險與保障並存,介於分紅險與投連險間的一種投資型壽險。所繳保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保險保障,另一部分用於投資賬戶。保障和投資額度的設置主動權在投保人,可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調節;賬戶資金由保險公司代為投資理財,投資利益上不封頂、下設最低保障利率。
1979年,世界上第一款萬能壽險在美國應運而生。由於繳費靈活與保障可調等特點,萬能險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青睞。根據LIMRA(美國壽險協會)統計顯示:美國市場1985年萬能險佔比為38%,此後一直保持在25%左右;在2003年第一季度,萬能險市場佔比又提升至32%。從80年代中期開始,萬能壽險在歐洲各國也顯示了強大的市場生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搶佔了英國、荷蘭等國的保險市場。在萬能壽險登陸亞洲市場以後,也迅速風靡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成為市場銷售的主力險種之一。萬能壽險在中國已經經過了若干年的發展,保險監管部門為此出台的各項有關萬能險的法律法規顯示出政府對萬能險的監管正更加規范。可以說萬能壽險在中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正面臨著歷史最好的機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熱點內容
慕尼黑股票交易市場 發布:2025-08-22 20:32:48 瀏覽:428
中輝期貨交易軟體怎麼登錄 發布:2025-08-22 20:10:31 瀏覽:137
如何考清華金融學博士 發布:2025-08-22 20:08:52 瀏覽:901
退市股票怎能交易 發布:2025-08-22 19:54:29 瀏覽:93
怎麼看股市內幕消息 發布:2025-08-22 19:53:34 瀏覽:621
19年買銀行股票有投資價值 發布:2025-08-22 19:35:15 瀏覽:97
處於禁止股票交易的窗口期 發布:2025-08-22 19:26:30 瀏覽:919
不會影響股票價值的因素 發布:2025-08-22 19:24:26 瀏覽:110
簡述大數據在金融行業有哪些應用 發布:2025-08-22 19:17:24 瀏覽:692
熱卷期貨保證金怎麼計算 發布:2025-08-22 19:14:46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