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投資方股票
① 蔚來汽車市值超賓士寶馬,現在買蔚來汽車股票是好時機嗎
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很多老百姓手中都有大量的金錢,這個時候買車成為了很多人比較關心的事情。蔚來汽車市值超賓士寶馬這個消息引起了我的關注,一個新能源汽車居然能超越賓士寶馬的市值這讓我感到非常意外,很多股民問現在買蔚來汽車股票是好時機嗎?我想了很久,作為股票經紀人,我談談我的看法,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投資股票要注意什麼。
股票投資是非常專業的理財計劃,一定要拿閑錢來買賣股票,因為股票有波動,風險比較大,只有用閑錢買賣才不會造成對生活的影響,如果因為股票虧損導致家庭出現問題真的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② 蔚來汽車用股票抵薪水 員工是賠還是賺
蔚來用薪資換股票的「巧」辦法,對於員工來說究竟是賠還是賺?
作者?|郭岩?????編輯?|王鑫
●?●?●
2月13日,有消息爆出蔚來汽車調整了內部員工的薪資發放日,並對員工提出用公司股票兌換員工十三薪的替換方案,該消息發出後立即引發媒體關注。
「錢包抵工資」成了當日輿論同情蔚來員工的一句玩笑話,只不過「錢包抵工資」是過去皮革廠員工的無奈之舉,股票換薪水卻是蔚來對內的一波主動操作。
那麼此次薪水換股,蔚來員工是賠還是賺?
根據蔚來汽車提供的置換方案,員工需要出於自願的基礎上才可將十三薪全部或部分置換成股票;蔚來則在員工申請置換金額的基礎上給出1.1系數的股票溢價。
根據該方案,假設A員工在蔚來的月薪為2萬元,那麼接受股票置換條件後將獲得價值2.2萬元的等價持股數。雖然從實際收益的角度看,員工短期內獲得了超出薪資基礎的溢價,但既得的利益將與蔚來接下來的經營情況直接掛鉤。也就是說置換成股票的2萬元薪資,「今天」還值2萬元,但「明天」的實際價值是多少就不一定了!
汽車預言家對比此前使用過工資置換股票的案例後發現,大多數企業在股價波動大的時期,會以結算當月股票平均價或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作為參考價為員工進行結算並置換。兌換價格的選取方式不同主要由公司近期股價波動的幅度決定。由於近期蔚來汽車股價上漲勢頭弱,加之此前蔚來股價出現過1美元觸底的情況,這成為蔚來員工對此次工資換股票的最大擔心。
一位蔚來員工透露:蔚來股價在近一個月內都維持在3.7-5.1美元之間,前日的結算價也基本停在一個中位數的位置。所以從置換政策看,如果蔚來給出的限制性條件不嚴格,股票到手即拋,那所有參與換股的人都穩賺不賠,但如果限制條約規定太長的行權期,那對大家來說都有「摩托換單車」的風險。
相比員工對蔚來股票長線持股的存在風險,某證券公司汽車行業分析師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近期蔚來股票交易量較大,但價格波動小。盡管不排除有投資人套現的行為,但頻繁的買入和賣出也證明了蔚來股票具備一定活力。」至於蔚來股票的投資價值,他認為散戶中長期投資蔚來收益大於風險。
既然股票收益大於薪資價值,蔚來為什麼還提出用股票換薪水?對蔚來前景始終持樂觀態度的李斌又為什麼默許薪水換股票的提議?該分析人士指出,蔚來資金吃緊是其選擇這一薪資發放方式的主要原因。
采訪中獲悉,2019年底蔚來汽車曾因內部管理原因調整一次工資發放日期。如果根據蔚來此前三季度報中所表示在2019年底將人員壓縮至7500人以內來計算,蔚來於3月6日待發放的人員薪酬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事實上,蔚來內部資金吃緊從去年發布的3季度報中就已經凸顯。當時蔚來汽車的凈虧損就達到25.217億元(約合3.528億美元),且蔚來汽車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用途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9.607億元(約合2.743億美元)。
就在2月14日當天,蔚來又發布公告稱已完成1億美元可轉債融資項目,但相比目前薪資發放情況看,有相關人士判斷,蔚來薪資問題直接導致此次蔚來融資資金活力將被大大降低。雖然蔚來官方表示了「其他融資項目仍在進行」,但現金短缺仍是目前蔚來汽車無法迴避的問題。因此短期內能幫助企業減少開支且分攤資金壓力的措施是蔚來汽車的現實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蔚來汽車市值是多少
2021年1月12日收盤,蔚來股價上漲6.42%,報62.70美元,市值977.43億美元,盤中股價一度來到66.99美元,市值一度沖破1000億美元。目前已超越大眾汽車集團,市值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的公司。
關於蔚來汽車的高市值,網上有人這樣評價。說蔚來汽車所有的業務模塊都可以分開上市,所以它不是車企。而是BBA(豪華汽車)+中石化(三位一體的補點體系)+微信(APP社交)+京東(電商)+海底撈(高端服務)+易車(二手車)的超級綜合體。這是高估值的源泉。
這樣對蔚來汽車的評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因為其他的業務,比如說社交,電商,二手車,都是僅僅針對蔚來汽車的車主來說的。
但2020年,蔚來汽車全年交付量僅僅43728輛。雖然蔚來汽車有社交,電商,二手車業務,但也實在是太少了。哪怕今後蔚來能發展壯大,累計銷量達到100萬輛的規模。那麼圍繞這100萬人開展的社交,電商,二手車,也很難支撐起千億美金的估值。
(3)蔚來汽車投資方股票擴展閱讀:
蔚來汽車能夠上漲是因為整個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想一下如果今後有三分之一的汽車被新能源汽車取代,那麼蔚來汽車想像空間就非常大。
因為新能源汽車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很多國家和政府都在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這給新能源汽車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現在新能源汽車占傳統汽車比例非常非常低,處於剛剛發展階段,如果准備持有3到5年,我認為這次調整就是長線投資者買股票的好機會。
④ 蔚來汽車是上市公司嗎
肯定不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制公司。
⑤ 騰訊增持蔚來:累計持股數量達1.59億股,成第二大股東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處獲悉,騰訊已通過旗下HuangRiver基金向蔚來汽車增持168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據悉,騰訊本次的增持行為共花費1000萬美元,在增持完成後,騰訊對蔚來汽車的持有股份達到了1.59億股普通股,持股佔比15.1%,成為蔚來汽車目前的第二大股東。
編者說: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汽車無疑是其中發展最為迅速也是最為成功的一家車企,憑借著出色的產品力及服務,蔚來可以說是已經在高端純電市場中站穩了跟腳,結合此前獲投70億以及換電項目獲得扶持來看,蔚來在未來還將繼續高速前進,馬太效應的福利也將在蔚來身上持續作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新年伊始 蔚來汽車被資本大鱷拋棄
剛剛公布完2020年1月份銷量後,蔚來汽車又上了熱搜。一是蔚來汽車2月17日宣布再獲1億美元的融資,預計將在2月19日前完成。加上一周前蔚來汽車1億美元的融資,本月蔚來汽車已經有了2億美元的融資;再者就是蔚來汽車的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從2019年12月31日起,已經不再持有蔚來汽車的股票。
作為國內的資本大鱷,高瓴資本從2015年起領投蔚來汽車A輪融資以來,在蔚來汽車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無論怎麼說,現實是,高瓴資本的清倉,讓蔚來汽車來雪上加霜。
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對於極度缺錢的蔚來汽車來說,路,還得走下去。再難,也得撐著!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哪個基金買蔚來股票
因為蔚來是在美股的股票,所以呢你要購買投資海外市場的基金了。
⑧ 蔚來汽車今年已融資2億美元 推行員工十三薪置換成限制性股票計劃
在宣布完成1億美元融資一周後,蔚來汽車在融資層面又有了新消息。2月14日,蔚來汽車宣布與兩家與其無關聯關系的亞洲投資基金簽訂了可轉換債券認購協議。根據協議,蔚來將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購買方發行和出售本金總額1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該交易預計不晚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蔚來汽車已於2月10日開啟復工。同時,蔚來發起了一項員工自願參與的十三薪置換成限制性股票的計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蔚來認購蔚來中國6億美元新增資本 持股達86.5%
財經網汽車訊?蔚來6億美元認購蔚來中國新增注冊資本。
蔚來近日通過其全資子公司簽署價值6億美元的協議,以認購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的新增注冊資本,後者是蔚來中國的法律實體。
在完成此次資本認購和此前宣布的股票贖回後,蔚來將持有蔚來中國總計86.5%的控股股權。
蔚來汽車表示此次收購已經在上次增發的時候提過,現在是報一下進度。
9月18日,蔚來汽車宣布公司以5.115億元與蔚來中國股東之一合肥建恆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簽署協議,贖回該基金持有的蔚來中國50%股權,相當於蔚來中國8.6%股權。
蔚來(安徽)控股有限公司在9月27日出現工商變更,蔚來汽車的注冊資本增加至58.17億元人民幣,同時蔚來汽車旗下三家公司NioNextevLimited、NIOUserEnterpriseLimited和NIOPowerExpressLimited合計持股達86.4755%,其餘戰略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安徽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合肥建恆新能源汽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安徽金通新能源汽車二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先進製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合夥)分別持股2.4044%、7.5136%、0.6011%和3.0055%。
2020年4月,蔚來與合肥的一批投資者就對蔚來中國的戰略投資達成了最終協議。根據這些經過修訂和補充的最終協議,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公司及其指定關聯公司有權單方面認購蔚來安徽新增注冊資本中不超過6億美元的資本,認購價格與合肥戰略投資者對蔚來安徽的投資價格一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