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私募投資的股票解禁必須清倉嗎

私募投資的股票解禁必須清倉嗎

發布時間: 2021-08-18 20:17:33

A. 誰知道股票解禁是利空還是利好

一般來說,股票解禁是利空。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還是減倉操作,或者清倉觀望,因為以前我就被解禁的消息坑過很多次,確實基本上有解禁的話,都會回調一陣子。
歡迎交流,如果有意向超低佣開戶的話,看我主頁標簽。

B. 我持有的股票將有大量解禁的,我該怎麼辦

解禁一般是利空。但是不是所有的解禁都將馬上跌,如果看著股票走勢還好,最近題材又多,可以根據解禁當天走勢考慮,實在不行可以先賣出等解禁風頭過後再買進

C. 股票解禁股價一定下跌嗎

您好
您說的解禁: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2007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需要咨詢我的話,可以看我的網路個人資料裡面有聯系辦法, 我盡力幫您解決,
http://jingyan..com/magazine/16281
http://jingyan..com/magazine/16423
http://jingyan..com/magazine/16418
http://jingyan..com/magazine/16424
http://jingyan..com/magazine/16645
http://jingyan..com/magazine/17696

D. 解禁股票是什麼意思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市值解禁的對象

解禁是指原來限售的股票在渡過了鎖定期之後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限售股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類型: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規定,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後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後流通,也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會控制它循序漸進地進行。

2.IPO限售股;股改後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也需要鎖定一段時間後才能流通,是為了防止股東在公司上市後立馬套現的現象發生,保持公司股價穩定。

3.增發限售;公司實施定向增發新股,也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IPO發行的時候向特定投資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市值解禁的影響

限售股市值解禁對公司的影響需要結合不同的情況來分別討論。

一般來講,如果解禁股的股東是大批自然人小股東,通常他們的意圖就是通過上市套現獲得收益,在股票上市後通常都會獲得數倍的收益,這方面尤其以股改限售股為甚,因為其成本非常低,套利空間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投資者們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也可能不會繼續持有。而且還存在主力為了逼出散戶故意砸低股價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股價下跌。

如果解禁股的股東是機構投資者或者國資股等情況,則股價一般會比較平穩,甚至微微上漲也可能發生,因為他們的目的都是繼續保持公司的控制權,有將公司做大做強的決心,所以在解禁期到來時不會大量拋售股票。

而定向增發解禁的話,通常增發的機構在定增時會享有一定的折扣,這些優惠的目的就是在解禁之後能賣個好價錢,機構投資者會有很強的賣出慾望,所以這也會造成股價的下跌。

就投資者心態而言,如果當前股票價格過高,那麼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是持有者認為後市會有很好行情的話,反而不會急於變現,對股價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對於主力而言,就要考慮到主力是否有足夠的籌碼,或者是否有建倉的想法。

所以說到底市值解禁只是一個放大鏡,真正能對股價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在關注股票解禁相關的信息時,也要關心個股本身的質量和限售股的結構。投資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做決策前應當仔細分析所有的數據,做到理性投資,才有盈利的機會。

E. 私募基金要不要設置止損線與清倉線

有實力,就不怕設線

陽光私募基金運行初期,信託公司並沒有明確規定產品止損要求。但後來為了提高陽光私募管理人的風險控制能力,開始出現止損線。

止損的要求一般在凈值0.5-0.8元之間,而結構化私募產品的止損線會高些,業內一般將凈值0.7元當成清盤警戒線。

但有些中小私募為了能夠發產品,為了能夠吸引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將清盤線設置得更高來給予投資者更多安全感,同時也彰顯自己信心。

曾有業內人士透露,有小私募發產品會將清盤線設置得相當高0.92,同時動用自有資金杠桿達到資金凈額,在操作開始時,凈值回撤達到0.98,劣後要求提前清算。這樣的清盤線設置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沒有客戶會容忍虧損,特別是在投資初始時虧損過多。

如果凈值從10回撤到5最多質問一下怎麼會回撤如此嚴重,而當凈值從1虧損到0.5時,客戶絕對會急的跳腳 ! 這個意義上來說,同樣是虧損50%卻完全不同,這也是設置止損線、清盤線的初衷,「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在情緒影響下的賭徒心理導致血本無歸。

規定清盤線,對行業發展有促進作用,是為了讓私募基金對風險控制的要求更加嚴格,但在賺取業績與風險控制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也給私募基金經理帶來了考驗。

這種考驗是全方面的,投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甚至投資者篩選能力,當止損線設置合理的時候,如 0.5-0.8 的常規設置,除非出現股災等極端情況,一般並不會對確實有實力的基金經理產生壓力,「緊箍咒」也就無從談起,而且還能通過再討論重新設定,畢竟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自由」。

F. 什麼情況下手裡的股票會強制清倉

首先說明,對於個人普通賬戶來說是沒有強制清倉這一說的。對於融資融券的信用賬戶才有強制平倉制度。
強制平倉權是指在投資者信用賬戶內資產未達到規定標準的情況下,證券公司通知投資者補充保證金,如投資者未及時補充,證券公司可強行平倉,將該投資者賬戶中的證券賣出,以所得資金和投資者賬戶中的其他保證金用於清償融資融券債務的權利。通常,強制平倉的過程不受投資者的控制,投資者必須無條件接受平倉結果,如果平倉後投資者仍然無法全額歸還融入的資金或證券,還將被繼續追索。
《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實施細則》第39條規定,「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時,會員應當通知客戶在約定的期限內追加擔保物。前述期限不得超過2個交易日」。
例如,投資者張某信用賬戶中有現金100萬元作為保證金,經分析判斷後,選定證券A進行融資買入,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在不考慮傭金和其他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張某融資買入了200萬元的證券A(融資買入40萬股證券A,成交價為5元/股),此時賬戶維持擔保比例為150%(資產300萬元÷負債200萬元=150%)。之後證券A價格連續下跌,第四天收盤價到3.8元/股,資產為252萬元(40萬股×3.8元/股+100萬元=252萬元),融資負債仍為200萬元,賬戶維持擔保比例為126%,低於130%,證券公司立刻發出補倉通知,但是張某既沒有賣券還款也沒有增加擔保物,2個交易日後,證券公司根據合同將張某信用賬戶中的證券A全部或部分賣出平倉。

G. 為什麼解禁後股市就會下跌

解禁: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2007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H. 限購股解禁,意味著什麼呢 漲

股票上市的時候會限制一部分股東把手上的股票出售,這樣做是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和使公司對股票擁有掌控權,這部分限制出售的股票一般為公司員工所持有。一般限制期為一年到三年,視公司情況而定,在期限過後,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這個時候就叫限售股解禁。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短期來說應該是利空,但也要視情況而定.
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
中非:似乎這種說法不多,可能理解為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介於大非和小非之間的非流通股.
關於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時間關沒有明確的確定,只是業內一種通俗的說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去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限售股解禁是利好還是利空?先說基本面比較好的股票,估值又不高。這種股票限售股對股價一般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有套現的就看好的大資金接貨。
再來說說其它的大眾股,在解禁的時候無論是大非還是小非都有套現的慾望。哪怕股價估值並不高。但是大家都知道它的成長性不好,也就是對未來的預期不好。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落袋為安」。
當然有特殊的例子除外。比如「消息股」。但這也只是暫時的。消息一出就會見光死。長期看,一定是價值決定價格的。

I. 請問股票解禁的相關規定

解禁股是指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國企),有相當部分的法人股。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權,但成本極低(即股價波動風險全由流通股股東承擔),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開市場自由買賣。後來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企業所有股份自由流通買賣。
法規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股改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影響
解禁股是大小非,股價,所以它會通過下調價格達到這種平衡,另則是因為大小非的成本極低,以股票價格來講有極大的獲利空間,也使它有較強的拋售意願,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決於供求關系,一旦大小非拋售,其它的投資者不願意接盤,就會出海通證券那種連續跌停的走勢. 除了國家股沒有太大的拋售壓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後多數採取的措施,實事就是這樣的,特別是限售股解禁後使現有的流盤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熱點內容
優秀的基金經理都買哪些股票 發布:2025-08-21 17:30:12 瀏覽:681
25家金融機構有哪些 發布:2025-08-21 17:21:09 瀏覽:941
為什麼科技類基金一直下跌 發布:2025-08-21 17:00:07 瀏覽:117
微信如何查看股市行情 發布:2025-08-21 16:33:07 瀏覽:274
阿里巴巴股權為什麼中國人不購買 發布:2025-08-21 16:32:56 瀏覽:278
股票分割的影響降低每股盈餘 發布:2025-08-21 16:27:06 瀏覽:129
入股權證青苗如何補償 發布:2025-08-21 15:45:00 瀏覽:827
社保基金用什麼方式賣出股票 發布:2025-08-21 15:36:25 瀏覽:488
中石化股票能退市嗎 發布:2025-08-21 15:22:48 瀏覽:538
房地產股權合作如何退出 發布:2025-08-21 15:22:45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