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中個人投資者的心理與行為
㈠ 個人金融行為中的看法與態度的含義
有限理性
理性人假設主要有以下幾個含義:一是市場各參與主體在進行決策時都以實現預期效用最大為准則;二是風險規避;三是他們都能夠根據所得到的信息,對市場未來做出無偏估計;四是沒有基於情緒的判斷歪曲;五是效用函數具有穩定性,理性人把全部決策建立在其效用函數的基礎上,根據相對於實際財富資本的變化,計算所有可能選擇的預期效用值。在考察期內,其偏好是穩定的。
Frideman據此提出了「資產價格是由理性投資者決定的」論斷。這一論斷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正在受到越來越強有力的挑戰。一方面,這一論斷沒有嚴格的推敲和論證。假定市場上有兩類投資者,一類是理性人,另一類是准理性人。他們都想盡可能做出正確決策,但由於能力有限,會出現預測失誤。還假設市場上有兩類金融產品X和Y,它們內在價值相同,但相互之間不可轉換。再假設准理性投資者認為X比Y資產價值高,而理性投資者知道兩者是等值的。在這樣一個市場中,如果X和Y的市場價格要達到相同,即完全由理性人決定,市場就必須滿足以下幾個必要條件:一是准理性投資者不能太多;二是要允許無成本賣空,以便在資產價格過高時,理性投資者能通過賣空機制將資產價格打壓下去;三是只允許理性投資者賣空,否則當X和Y價格相同時,准理性投資者便會賣空Y,因為他們認為X比Y價值高,市場便沒有均衡;四是在某個時刻T,所有投資者必須認識到兩者是等值的;五是理性投資者持有X和Y的時間必須足夠長並包含T。顯然,這個條件是非常難以滿足的。
另一方面,大量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完全更改的。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更多的是根據其對結果的盈虧善的主觀判斷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這種對更改決策的偏離是非常普遍和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人們在許多基本領域偏離標準的決策模型,這些領域可簡單分為三類:
1、個人沒有遵循VNM的理性規則來評價有風險賭局。相反,在評價這些賭局時,人們不是看其最終能獲得的財富水平,而是看相對於某一參考點的收益和損失,並且表現出厭惡損失,即對損失比收益更加敏感。
2、在預測不確定結果時,個人系統偏離貝葉斯規則和其它概率論公理。例如,人們常利用短期歷史數據,尋找這一短期歷史代表著什麼樣的更長期的圖形模式,從而預測未來不確定事件。在關注這種代表性時,他們常常沒有充分注意到近期歷史可能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他們構建的模型產生的。這種直覺(heuristics)在許多生活情境中非常有用,能幫助人們辨別數據中的模式,節省計算,但也許導致其嚴重誤入歧途。
㈡ 我國股票市場中的散戶投資者具有怎樣的特徵
我國股票市場中的散戶投資者具有的特徵:
散戶並非如通常所設想的那樣表現出低專業水準,在他們的理解范圍內往往能對上至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行業政策,下至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具體的高級管層講話闡述翔實的個人觀點,某些特別敬業的散戶除時常切磋看盤技巧外,甚至會飛到上市公司做實地調研,作風特點頗類似於投資機構研究員。
莊家與散戶的區別:
莊家在做一隻股票前,對該股要作長時間的詳細調查、研究、分析,並制訂了周密的計劃,等各項指標調整到位,才敢慢慢行動;散戶看著電腦屏幕,三五分鍾即可決定買賣。
莊家用幾個億、十幾個億做一隻股票,散戶用十萬、幾十萬做十幾只股票。莊家一隻股票做一年甚至幾年,散戶一隻股票做幾周甚至幾天。莊家一年做一二隻股票,散戶一年做幾十隻股票、甚至上百隻股票。
莊家喜歡集中資金打殲滅戰;散戶喜歡買多隻股票作分散投資,有的賺,有的賠,最終沒賺多少。莊家喜歡一些較冷門股,將其由冷炒熱賺錢;散戶喜歡一些熱門股,將其由熱握冷賠錢。
莊家雖然有資金、信息等眾多優勢,但仍然不敢對技術理論掉以輕心,道瓊斯理論、趨勢理論、江恩法則等基礎理論,爛熟於胸;散戶K線理論都沒能很好掌握,就開始宣揚技術無用論。
莊家非常重視散戶,經常到散戶中去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動向,做到知己知彼,並謙虛地說現在的散戶越來越聰明;散戶對莊家的行動和變化不屑一顧,常常說這個小庄、這個弱庄、這個傻庄!
莊家做完一隻股票後就休假,說忙了這么長時間,也該讓錢休息休息了;散戶做完一隻股票嫌沒賺多少,不知疲倦繼續做,絕不休息。
散戶對於股市就是沙漠和沙粒,一滴水水永遠改變不了海洋。
㈢ 個人投資者投資心理研究論文大綱怎麼寫
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1
1.導論11-17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目的11-12
1.2 文章的結構12-13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創新13-14
1.4 行為金融學的發展狀況綜述14-17
2.投資決策過程中的認知、情緒及意志偏差17-26
2.1 投資者投資決策過程中的認知偏差18-22
2.2 投資者投資決策過程中的情緒偏差22-23
2.3 投資者投資決策過程中的意志偏差23-26
3.對巴菲特價值投資行為的分析 #16——基於行為金融關於心理偏差研究的理論成果26-35
3.1 對巴菲特投資成果的分析27-28
3.2 巴菲特投資策略簡析28-31
3.3 對巴菲特如何在投資中避免心理偏差進行理性投資的分析31-33
3.4 巴菲特給我們的啟示33-35
4.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非理性行為表現35-40
4.1 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非理性行為的宏觀表現35-37
4.2 我國證券市場投資者非理性行為的微觀表現37-38
4.3 中國股市投資者的非理性特徵對投資者的啟示38-40
5.對中國股市個體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建議40-50
5.1 價值分析投資策略中容易產生的心理偏差分析40-43
5.2 投資實踐中幾種典型行為投資策略分析43-46
5.3 應用行為金融對心理偏差的研究成果對投資過程進行管理46-50
5.3.1 投資的准備階段46-47
5.3.2 資產組合管理階段47-49
5.3.3 業績評估及投資者休整49-50
㈣ 中國股票市場里,個人(或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特點是什麼
這個真沒有辦法回答。什麼時候都有人買。有買的就是別人賣的。但是不管什麼價買進去的人都是覺得還能漲,但是賣出的人是覺得漲不了了,最後買的人沒有了,價格就只有下來,下來又有人買,價格就是這樣平衡的。漲跌也就是這樣來的,決策過程那就繁雜了。自己悟去吧
㈤ 中國股票市場里,個人(或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特點是什麼詳請點進
當股市上漲或下跌的時候,投資者更傾向於買入股票和拋出股票。當股票價格過高或過低的時候,投資者傾向於賣出股票和買入股票
㈥ 心理分析:股市投資者需要具備哪些心理素質
股市投資者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1、自律
很多人在股市裡一再犯錯誤,原因主要在於缺乏嚴格的自律控制,很容易被市場假象所迷惑,最終落得一敗塗地。所以在入股市前,應當培養自律的性格。
2、愉快
身心不平衡的人從事證券投資十分危險,輕松的投資才能輕松地獲利。保持身心在一個愉快的狀態上,精、氣、神、腦力保持良好的狀態,使你的判斷更准確。
3、果斷
成功在於決斷之中,許多投資者心智鍛練不夠,在剛上升的行情中不願追價,而眼睜睜地看著股票大漲特漲,到最後才又迷迷糊糊地追漲,結果被」套牢」,叫苦不迭。因此,投資人心中應該有一把」劍」,該買就按照市價買入,該賣就按照市價賣出,免得吃後悔葯。
4、謙遜、不自負
在股票市場中,不要過於自負,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了解任何事情,實際上,對於任何股票商品,沒有人能夠徹底地了解。任何價格的決定,都依賴於百萬投資者的實際行動,都將會反映到市場中。如果因一時的小贏而趾高氣揚,漠視其他的競爭者存在,則禍害常會在不自覺中來臨。
5、有認錯的勇氣
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證明投資方向錯誤時,應盡快放棄原先的看法,保持實力,握有資本,伺機再入,不要為著面子而苦掙,最終毀掉了自己的資本,到那時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所以失敗並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而是經由適當的整理和復原,可以使人振作和獲取經驗。
6、獨立
別人的補品,往往是自己的毒葯,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投資大眾往往是盲從者,跟著」瞎眼」的後面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了解主力所在,跟隨主力有時是上策,有時卻是陷阱,試著把自己作為主力去分析行情的走勢往往有極大的幫助,真正能成為巨富的人,他的投資計劃往往特別獨行,做別人不敢做的決定,並默默地貫徹到底。
7、靈感
股票市場中的高手常常能夠通過觀察、感覺產生預測未來的想像力。人類擁有視、味、觸、嗅、聽五種感覺,均是可以實體感覺到,唯有靈感來自不斷地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從而達到領悟到預測股市走勢的能力。
8、不怕
股票買賣不外乎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賺,另一種是賠。只要自己的指標出現買點即毫不猶豫地買,出現賣點時,即毫不猶豫地賣。否則一方面怕虧本,另一方面又嫌賺得太少,又怕獲利回吐。如果是這樣,一定成不了氣候。
9、不悔
看破風塵值千金,把輸贏看成是兵家常事,下決心設立獲利點及停損點,別人怎麼說,都應置之不理,這就是不悔的真正意義。要想當一個成功的投資人,需要學習能夠在虧本時,不感到自尊心受到創傷,並且能夠保持情緒穩定。這樣定能踏上成功之路。在贏利時,不驕傲,才志得意滿。
10、不貪
①不貪買賣多種股票。
②量力而為,不超出自己的資金能力。
③行情賺八分飽。
④心中價位到立即到市場中去買賣,不貪一點點差價。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㈦ 股民的心理特點表現有哪些
平均值謬誤,「替罪羊」效應,賭徒效應,痛苦最小化傾向,沒有規律的規律,信息迷戀症等。
㈧ 高分懸賞!新股民誠問:我這樣的炒股想法與心態正確嗎
看了你的想法,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既然你是明白人,針對錯誤的思想觀念進行反駁也不會開罪於你。你看到的報道70%以上的散戶是虧損的,這種報到也是錯誤的,在股市中任何思想和行為都是有意迷惑人們的。就拿虧損一事來說,因為股民看到身邊的人都是虧損的,沒有見到過有人在股市中賺錢,但是聽說有人還是會賺錢,習慣上,心理就會這樣想,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真還有那麼一些人會賺錢,只是自己沒有見到而已。這樣就給人一種懸念,唉,原來是自己沒有本事,還是有人可以戰勝股市,只要自己多多努力,總有一天能贏的。對於一個股民來說就種想法誘惑他進入了連環計之中。迫使他繼續輸錢。現實中,我看到在股市中幾乎百分之百的散戶是虧損的。我炒股五年,沒有見到過有人贏錢,只見到過一批又一批的人離開股市。第一批老股民我也接觸過好多人,他們十多年來只輸不賺錢,他們能堅持到現在的原因是只用一兩千元炒股,隨便玩玩而已。意思就是下的注小,基數小,輸得不多而已。
那為什麼人們無法戰勝股市呢?這方面的原因太多,書中自然有好多解釋,現在我只針對你的1%來進行說明。如果股市反過來讓你輸百分之一,而不是讓你賺百分之一,結果又會怎樣呢?從概率上,股市只准許你有百分之一的機會贏你這百分之一時,你又怎樣能賺錢呢。某一天股市交易,當你看到上漲的有一千家,漲停的有兩家,下跌的有五百家,平盤的有五百家。這天人們買入的股票結果會是怎樣的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想買到漲停股只有千分之一的機會。想買到獲利的股票只有百分之十的機會。今天,你獲利,明天你的股票就出現下跌而讓你虧損,這不是危言聳聽。你可能要問,有一千家股票上漲,為什麼機會只佔百分之十呢,原因是這一千家上漲的股票提供的上漲空間無法操作,大多數人不可能抄到每一隻股票的最低位,這些股票的平均漲幅在一兩個點之內,除去交易費用0.4%。實際上95%的人都是沒有獲利的。這一天下來,實際上百分之95以上的人已經輸了。這樣好的交易日不是多的喲。多數時間還沒有這樣好。沒有人知道每一隻股票能漲多高,更沒有人知道每一隻股票能跌多深。買賣依據全部是錯亂的,操作全部是亂猜的。股市中的二八定律就沒有人踏得過去。
股市中不能賺錢的另一層含意是政治因素。假如股市中的錢能夠輕松賺得的話,那麼有誰還願意去工作,游手好閑,千方百計從股市中淘金的人多的是。這些人什麼也不幹,天天閑在家裡。既然沒有人去上班。物質財富由誰去製造,誰去生產。政治家們能否容忍一億多人去炒股,這一億多人不勞動,誰又去養活他們。股市的本質是融資,融資的實質是叫人們拿出錢來做貢獻,因此,才會出現沒有人賺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