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顧問公開點評股票
1. 證券投資分析師推薦的股票可以要求賠償嗎
不能要求賠償的。推薦的股票只是證券投資分析師對於股票的一種分析判斷行為,並將判斷的結果匯成一份報告和建議供投資者進行參考,並不是強制投資者必須進行購買該股票,買或不買的權利在於投資者。股市是風險很大的投資,在做出任何一筆投資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能因為看了一些推薦的股票就輕易購入。
2. 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可以提供股票的買賣的操作建議嗎並收取服務費用嗎
證券投資咨詢公司不能夠提供股票的買賣和收取服務費,但是很多這類公司都在干這種事。
3. 一般證券業務跟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有什麼區別
投資咨詢業務主要是能分析點評股票,主要是獲取這個資格。否則你是沒有資格做股評的。
4. 證券公司給予上市股票的評價有幾個級別分別推薦到何種程度
證券公司將股票投資評級一般分為:買入--增持--中性--減持--賣出
股票評級標准,股票評級系數:1.00~1.09強力買入;1.10~2.09買入;2.10~3.09觀望;3.10~4.09適度減持;4.10~5.00賣出
由於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並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常看到不同分類的股票評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後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於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於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於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隻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後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採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迴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於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於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並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5. 證券投資顧問和證券分析師的區別重慶東金公司給人推薦股票的是投資顧問還是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和證券投資顧問是證券行業中的兩個不同崗位,工作內容和面對人群差別很大,同一人員不得同時申請注冊登記為證券投資顧問和證券分析師。
證券分析師和證券投資顧問區別如下:
券商分析師的業務目標是做出投資報告和市場分析,一般會專注某個概念或某個行業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證券分析師一般不用直接面對客戶,但做成的投資報告一定會傳達到最終用戶手中,因此分析師的水平可以說是一家券商的門面。分析師直接接觸的是企業,頻繁的企業調研和同行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業務不正規或心術不正的分析師,會通過自己的投資報告來影響市場觀點。
證券投資顧問的職位基本是直接面對客戶的,而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使客戶多做交易,頻繁交易,從而使營業部獲得傭金收入。而方法就是通過給予客戶一些投資方面的建議,例如資產配置、行業配置、倉位建議等等。當市場行情上升時,證券投資顧問的業務很好完成,但市場一旦下行,客戶減少交易,對於證券投資顧問來說就比較難堪了。
至於本公司推薦的股票,是經過投研團隊,經過科學甄選流程,所推選的股票。
6. 證券公司的投顧怎麼樣,推薦的股票如何
賺了是他的功勞,虧了他換家公司繼續做,其實很多投顧自己也不懂,公司會聘請幾個分析師,每天選出股票放出去推薦,但這些分析師水平參差不齊,所以不要輕信!
7. 證券分析師和投資顧問都能推薦股票嗎
證券分析師不能推薦股票
投資顧問也不能推薦股票
只有投資顧問掛靠在擁有投顧牌照的公司下面,才可以推薦股票
8. 證券投資的股票分析點評論文
要求很清楚,照做就是了,恩
9. 證券公司投資顧問可以推薦股票嗎
證券公司投資顧問是可以推薦股票的,是受到證監會監管的。
10. 跟著證券咨詢公司做股票是靠譜的選擇么
在股市裡賺錢與否是要看市場環境的。在牛市裡,別說是什麼證券咨詢公司,就算是小散自己隨便選個股,一路持有,也會有很不錯的利潤,比如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哪個股不是翻幾翻?就算這次起於7月2日的行情,又有哪個股沒漲?;但在熊市裡,特別是在主跌浪中,無論水平有多高,都難逃虧損,比如自2007年的6124點跌到1664點,由於市場的極度恐慌,所有的技術理論,估值體系全部失效。多少人是牛市中途入場,幾個月之內賺了幾倍的都有,但之後的下跌,只要你沒有徹底退出股票市場休息,哪個不是血本無歸?在牛市裡,證劵公司推薦的股當然可以賺錢,因為牛市裡所有的股票都會漲,想賠錢都難,問題是一般在熊市即將來臨的初期,市場中的大多數人(包括咨詢公司)都會判斷為牛市中的回檔,他們會建議你買進,可是當你買入後股票不會再漲,這時你就會被套,然後在之後的主跌浪的急跌中你根本就無法賣得出手中的股票,因為通常這時候是大多股票都是連續跌停的,而且,有許多散戶是怕漲不怕跌,漲的時候小有利潤就賣出,但跌的時候反而麻木了,一味的持有等股票上漲,以致於越虧越多,一段時間之後,再看看自已的股票原來己在山頂。將之前在牛市所賺的利潤全部賠光,而當下一輪牛市來臨時,這些人不是已經在低位斬倉,實實在在巧損出局,就是已經深度套牢,別人在股價上漲的時候是賺錢,而他們在大牛市裡只能等著解套,這就是大多數散戶輸錢的根本原因。
本人以為,股票市場就像是一個戰場,只有將自己武裝好,才能保護自已的資金穩定盈利,以有償支付方式獲得的信息,其准確率,其實都是依賴於大盤的走勢方向上,還是那句話:在牛市中,不需要咨詢公司,一樣可以賺錢;而在熊市中,咨詢公司可能會累得你血本無歸,因為這時根本就不應該操作,但是你不操作,咨詢公司又何來利潤可賺呢?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學點股市的操作技術更實在!! 這是本人十幾年股市浮沉中的深徹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