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為什麼選擇投資股票
1. 為什麼要堅持股聖巴菲特的股票投資策略
因為目前中國的股市,正在走向成熟,價值投資的趨勢已經形成,且基本不可能會有倒退的可能性。
業績出色或潛力十足的企業,才能在股市中獲得資本青睞和支持,這樣的股市才是健康的。股市的功能就是幫助有實力的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巴菲特就是目前最出色的價值投資者,數十年堅持研究企業的狀況,並根據其實實力和前景買入股票後長期持有。連續40多年保持了23%左右的收益率,可謂股票界的奇跡。
2. 巴菲特為什麼被稱為股神
他的主要投資策略是價值投資,也就是說從公司和行業前景來分析其股票的價值,如果覺得該公司在未來將有大的發展,那麼就大資金買入並持有,待時機成熟時賣出。
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一是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二是信息肯定是跟不上,一般散戶如果像巴菲特那樣到某家知名企業去考察,不被哄出來才怪呢!所以成功人士的方法只能參考,不能照搬,最好摸索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3. 巴菲特為什麼成股神
為什麼巴菲特投資回報率這么高?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秘密,誰要是知道了一定能成為最富有的人。然而巴菲特被稱為華爾街的「股神」,他是靠股市暴富的世界第二大富豪,他的公司股票近期創下天價,每股價格超過12萬美元。巴菲特取得這么高的成就,我們應該去看巴菲特是怎麼做,我們應該去看巴菲特的成長史和奮斗史或許能得到一些結果。巴菲特為什麼成股神?我們來看巴菲特成長和奮斗過程:

巴菲特為什麼會成為股神?為什麼投資回報率這么高?或許都是因為投資而獲取到的,投資是一門高深藝術,投資需要一個神奇大腦。每個人投資方向不同,每個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樣。巴菲特就是因為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所以最後才取得成功。擁有獨立思維的人並不一定是異類,只是因為他們不因循守舊,所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立刻打開電腦用網路或Google去搜尋答案,而是先靜下來想一想,自己遇到了這種事情會怎麼樣。
也許你會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難題,包括周圍人的習慣思維以及懷疑的眼光,這樣也不要怕,巴菲特正是這樣做,擁有」獨立思考「能力,不顧很多人的反對買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後取得成功的,所以獨立思維是關鍵!
4. 金融危機爆發時,巴菲特為什麼選擇投資高盛優先股而不是普通股股票
1.累計優先股
2.不參加分配的優先股
3.可轉換的優先股
4.固定股息10%,就是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除了破產),那麼必須支付投資額的10%的利息,50億美元就是每年可以獲得5億美元的股息,相當於固定10%利率的無期債券了
補充:
這個就好像債券一樣,不是說你虧了就可以不支付利息的,巴菲特就是看重這點和可轉換股票的條件才會出手的
5. 巴菲特為什麼選擇高盛優先股股票
「(投資了高盛的優先股)高盛每秒鍾給我們支付15美元,」巴菲特在2010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會上這樣說道:「滴答、滴答、滴答……手錶的聲音變得如此悅耳。」
那麼,在A股的「優先股時代」開啟之時,我們能從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案例中學習什麼?巴菲特又是如何玩轉優先股的?
秘訣一:退可守
事實上,巴菲特從未特意撰文表述自己投資優先股的「心得」,但通過其投資優先股的案例,以及他在各種場合發表的對於優先股投資的看法,我們仍能總結出一些思路和邏輯。「進可攻,退可守」可以比較好的歸納為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秘訣」。
以投資高盛優先股為例,當時的情況是高盛受次貸危機沖擊,經營面臨巨大壓力。此時巴菲特與高盛達成協議,由巴菲特向高盛投入50億美元,購買其股息率為10%的優先股。此外,巴菲特還獲得「今後5年內任意時間購入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的認股權,價格為每股115美元」。
不難看出的是,該筆投資首先就具有「退可守」的特徵——高盛當時面臨經營危機,令其前景被普遍看淡,巴菲特的資金注入可以緩解高盛的經營壓力,但高盛能否就此扭轉局面也是個未知數。不過,「優先股」的游戲規則設定可以保證巴菲特該筆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不會遭受損失:高盛在當年有盈利的情況下,必須首先按照10%的股息率向巴菲特支付股息,在分派了巴菲特的股息之後,高盛才能向其它普通股股東支付股息。而假設高盛若某個年度出現虧損,當年無法派發股息(包括優先股股息和普通股股息),那麼在下一年如果實現盈利,高盛還會補足此前所欠的優先股股息並派發當年優先股股息之後,才能向其他普通股股東派發股息。
換言之,只要高盛能夠在次貸危機中「緩過一口氣」,巴菲特該筆投資就不會面臨太多的風險,就「退可守」的特徵而言,具有相當高的安全邊際。
秘訣二:進可攻
那麼,巴菲特在投資高盛的案例中是否僅僅是沖著10%的優先股股息率而去的呢?也不盡然。
我們再來看看「進可攻」的條款:以115美元購買50億美元高盛普通股的認股權。這是在高盛能夠迅速恢復元氣,實現經營扭轉的情況下,巴菲特擴大盈利的一個條款。即假設高盛此後能夠度過次貸危機,經營重歸正軌(在此種情況下,高盛的股價勢必也會上行),那麼巴菲特直接行權就可以有高額的行權收益。
真實的情形是,到了2011年,高盛度過了次貸危機恢復元氣,以10%的溢價,即55億美元向巴菲特贖回了這批優先股。
而綜合起來看,巴菲特在投資高盛優先股時充分考慮了兩種情境:若高盛經營一時難以扭轉局面,同時引發股價繼續下跌,那麼因為持有優先股,在股價下跌時優先股股息可以增加抄底的「彈葯」;若高盛迅速扭轉局面,同時股價上漲,那麼就可以行使認股權坐享收益。這種投資優先股的邏輯充分體現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原則。
投資標的與投資時間很重要
對高盛優先股的投資算得上是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經典案例,而巴菲特對優先股的「情有獨鍾」是由來已久:在1989年則是買入過吉利、所羅門、冠軍國際三個公司的優先股;在次貸危機期間,巴菲特還買過箭牌口香糖、通用電氣、道氏化學、瑞士在保險的優先股,加上投入高盛優先股的50億美元,當時一共在優先股上投入了211億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市場上的「優先股」歷史悠久,品種也很豐富,巴菲特也並不是逢優先股必買,在其多個投資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其選擇優先股投資標的的特徵,即仍然是購買具有「護城河」的公司,同時持股周期也相當的長,在這一點上,其「選股方式」和「持股時間」與投資普通股時是一致的。
以投資吉利(刀片)為例,1989年,巴菲特投資6億美元買入吉列可轉換優先股,起初每年可以分享8%的固定股息,同時還約定了一個可轉換普通股的轉換價格。直到1991年吉列公司的股價超過了約定轉換價格時,巴菲特將可轉換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此後一直持股不動,到了2004年底,其持股市值增長到43億美元,投資收益率高達6倍以上。
不管是吉利、箭牌口香糖,還是通用電氣或者高盛,都是具有相當寬廣的「護城河」的公司,並且在這些公司的經營歷史中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了市場競爭能力,這是這些公司的優先股「值得投資」的大前提,也是巴菲特的首要考慮。
其次是投資的時間,巴菲特在投資上述具有優秀市場競爭力的公司時,並不是這些公司經營的鼎盛時期,而通常是這些公司因為某種原因遭遇一定的市場困境時,這樣的投資時機也意味著較低的買入價格,這也是巴菲特投資優先股時容易被形容為「趁火打劫」的原因。
可以預見的是,A股進入「優先股時代」後,優先股會帶來很多的投資獲利機會,也許A股的中小投資者並不能像巴菲特那樣因為資金優勢和頭頂上的光環而獲得很多投資優先股時的優厚對價條件,但巴菲特投資優先股的思路和邏輯才是其獲利的根本核心,分析其經典案例,或為A股投資者把握「優先股時代」打下基礎。
6. 股神巴菲特是怎麼思考做投資的
一、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准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准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
二、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凈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著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產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隻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如果你在股市裡換手,那麼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7. 巴菲特為什麼說,指數基金是投資股票最好的方法
最大的優勢就是低成本。所有指數基金只要機械地復制其指數走勢就可以,不需要人為去判斷,也不需要基金經理做大量調研工作,所以在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等各項費用中都明顯優於常見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其次,指數基金通常由50-100隻股票組成,可以有效地防範風險。
最後,省時省力省心
對於指數的了解可以通過各種便捷渠道獲取相關消息,並且指數基金相當透明,所有成分股定期調整並公開,可以有效測算指數基金的當前走勢及估值情況。
8. 巴菲特在投資股票的時候,為何他不選擇做短線呢
巴菲特是世界公認股神,巴菲特大部分的財富都是通過股市獲取的,尤其是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一戰成名,但巴菲特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全球首富,全球首富就是不缺錢的人;而股票市場本身就是資產市場,玩的就是比誰有錢,有錢又有策略的人就是老大。
再有就是巴菲特大家並不陌生,巴菲特的炒股風格就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價值投資成就了股神巴菲特。
遵從趨勢而為之,比如A股是投機市場,只能靠做短線投機取巧賺點錢,真正A股想做價值投資非常困難,因為價值投資的股票就沒幾十隻,大部分股票常年都是下跌的,做長線只會虧的一塌糊。
綜合三個方面的因素,巴菲特走價值風格、資金太大短線受到限制、以及遵從美國股市價值投資之路等,這些就是讓巴菲特在股市不做短線的真正原因。
總之一句話,在股票市場炒股只看盈虧的結果,不管以哪種方式炒股,只要能賺到錢就是成功的,就是股市勝利者,就是股市最大的贏家。
9. 巴菲特為什麼會選擇投資比亞迪
將來新能源汽車絕對是一個發展的趨勢,所以巴菲特為什麼會選擇投資比亞迪。而且現在世界是也只有比亞迪敢往外賣新能源的電動汽車,F3DM雙模電動車是可以用油也可以用電的,一次充電能跑160公里,家用220V的充一晚上電就可充滿,去加油站的充電樁15分鍾就可充80%,而且費用是用油的大概三分之一。
在2008年9月份,巴菲特花費18億港元按照每股8港幣的價格認購了2.25億股的比亞迪股份(01211),這是巴菲特對於汽車在出現向電動汽車轉化的趨勢投資的行為,在進入亞迪之後同行美國公司特斯拉才剛上市。到現在2019年比亞迪股價53港幣,成為在巴菲投資組合之中除美國市場之外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利潤在最高的時候超過了10倍。
10. 巴菲特的公司為什麼能投資股市
為什麼不能
中國也有很多企業拿其資產與利潤去再投資的 其收益就直接反映到其賬面利潤上
巴菲特的也一樣 本身是上市公司 其一階段的投資收益也直接反映在報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