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好的公司股票為什麼能賺錢
『壹』 股票賺錢的原理是什麼
股票是上市公司發行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可以在二級市場中進行自由的買賣和交易,持有股票的人即代表著擁有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權,因此也就擁有了這部分股權所對應的收益。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會受到公司盈利能力的影響,公司如果盈利能力強,股價自然也就會上漲。
所以歸根結底,股民買股票轉到的錢,其實還是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獲得的利潤,公司賺錢了,作為公司的股東,股民自然也會跟著賺錢。
對於中長期投資者來說,可以買入股票長期持有從而分享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帶來的收益,如果一家公司盈利正常,一般每年都會進行分紅,如果股民認可一家上市公司,覺得它在未來會有很好的發展,那就可以長期持有股票,做公司股東,從而來分享公司的成長收益,這也是一種股票賺錢的方式。
(1)投資好的公司股票為什麼能賺錢擴展閱讀:
股票選擇
1、長期橫盤成交量突然放大透露的買進信號。一般來說,成交量代表著一隻個股的活躍程度。當一隻個股長期縮量橫盤之後,突然出現連續巨量且股價小幅上揚的情況,此時,這只個股是值得買入的,且大概率後市會有不錯的一波漲幅。
2、KDJ隨機指標透露的買進信號。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的K值和D值也透漏著短期的買進信號:即當K值在20左右,向上交叉D值為短期買進信號。
3、BOLL指標三條軌線透露的買進信號。BOLL指標,即布林線指標,其利用統計原理,求出股價的標准差及其信賴區間,從而確定股價的波動范圍及未來走勢。因此,當BOLL指標的上、中、下三條軌線同時向上運行,那就表明該股處於強勢,短期內會繼續上漲。
4、認真分析公司的公告。
『貳』 為什麼一隻股票,很多資金流入後,投資者就能賺錢
因為資金流入就是買入股票,就會推高股價,前面買入的就會賺錢,並不是都賺,誰接最後一棒,就會虧錢。
資金凈流入(net capital inflow)是一個金融學術語,與其相對的是資金凈流出,它們用來描述資金流向的,舉個通俗的例子,一個水池有一個進口,一個出口,假設進口流入1立方的水,出口流出2立方的水,相對於水池來說,水凈流出1立方,反之水凈流入1立方。
『叄』 投資股票是怎麼賺錢的
股票是股權憑證,你持有股票就是擁有公司的股權,公司需要將它的利潤按你持股的比例分配給你。你的股票如果是每股10元錢,而公司每年平均利潤是每股1元錢,那麼你十年後就可以收回成本,而十年後你可以選擇繼續持有股票,也可以賣出股票。而當你擁有股票的時候,你將享有你作為股東的權利。電視上的那些董事長通常就是因為擁有的股權比例比較高而可以控制公司的。所以投資股市實際就是投資公司,選擇一個好的公司進行投資,即使是熊市,公司第年給你的利潤分紅也可使你不致於虧損。而業績差的公司其股價的上升帶有投機的因素,等投機一過,股價又會打回原形。
股票具有流通性,在證券市場流通,因為個人與個人對某個公司的認可程度不一樣,對公司創造業績的速度和公司的發展前景看法不一,那麼如果你擁有某公司的股票還是10元錢,但你覺得讓你等十年太久,你就在9元賣掉,而買了你的股票的人,如果再碰上一個認可這股票的人,他也許就可以在10元再賣掉,於是股票就這樣漲漲跌跌。
通常在成熟市場中,股價並不會突然大漲或是大跌,但現在的中國股市因為諸多原因,如五年熊市,人民幣升值,流動性過剩,以及公司業績增長很快,大家都將錢放入股市,當錢多了,有限的股票就必然會漲。你10元買,人家買不到就會出11元,你賣掉後,又有人繼續接棒,股價也就一直向上了。
股票與股票所代表的公司不同,有的公司業績好,有的差,股價不一。但不是高價股就是好的,低價就差,這要看幾個方面原因,如兩個公司規模相同,都是十億資產,但甲公司發行了一億股,那他股價就是十元,乙公司發行兩億股,它的股價就是五元了。還有如果甲公司業績年增長速度是100%,而乙公司是50%,那兩公司的股價又會有不同。
『肆』 為什麼股票交易能賺錢
1、股票交易能賺錢,為什麼股票會被人買來買去呢?
股票被人買是因為股票價格以後會漲可以賺錢
可是被人賣就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已經賠錢了,怕賠的更多賣掉了,一種是賺錢了,但以後股票的走勢不太樂觀就見好收場賣掉手中股票
2、股票不是代表一種企業的所有權嗎?買的人不是為了利用它進行分紅嗎?
股票可以說是企業的所有權,但買的人不是為了分紅,(分紅針對雇員來說)而是為了股票存在的潛力,也就是以後該公司增長的潛力。
3、為什麼股票會漲會跌?跌了的話為什麼很多人會那麼傷心甚至自殺,就算賣不出好價錢,利用股票進行年終分紅不也照樣賺錢嗎?有那麼恐怖嗎?
漲是因為有很多人買,比如你有一塊錢買的股票,我出兩塊,你賣嗎,不賣的話我就出三塊,總會出到你想要賣的價格,所以股票和貨物的道理基本相同,因為你有我沒有的,我也需要,所以就漲了。跌的原因和手裡賣不出去的實貨一樣的道理。至於傷心自殺有許多原因,沒有真金白銀的投入是體會不出來的。
4、還有,如果一種股票買的人多了就會漲價,那為什麼很多漲勢很好的股票會突然之間下跌呢。影響它突然之間漲和跌的因素是什麼?
此問題同上邊一樣,因為許多原因,比如利好呀利空呀之類的,但最主要的是突然有一個傻瓜變成最後一個買股票的人,後邊沒人比他更傻的去以更高價買股票了,所以一下就會跌下來。
5、還有,經常看電視說,炒股能把一家業績優良、各方面都穩定的企業一夜之間炒垮,到底是為什麼啊?
這個問題有許多方面,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打個比方,企業再穩定也會有貸款之類的,他的貸款也會是拿公司股票抵壓。但股票再十塊錢時,公司可以拿一定比例的股票貸一億,但是突然跌到一塊,他就需要拿十倍的股票再繼續抵壓,如果股票全抵壓了還不夠,所以公司也就垮了,因為資金鏈斷了。他必需還錢。
『伍』 股票是怎麼一回事怎麼算賺錢和虧本
AAA公司發行股票,1月1號的股票價是10元.張三當天去買股票,投資10000元(不算手續費)應該可以買1000股吧?是
那麼如果到1月3號股票漲到11.2元的時候,張三賣掉,手續費除外的話是不是張三就賺了1200元呢?是
如果到1月3號不是漲.而是跌到8.8元的時候,張三賣出,手續費除外的話是不是說張三就虧掉了1200元呢?是
那這樣張三就還有8800元啊,也沒虧多少,那為什麼有些人跌一點點就說「虧死了」呢?每個人虧損承受能力不同,況且大家炒股都不是來當活雷鋒的,都是以增加財產性收入為目的.
『陸』 發行股票的公司怎麼通過股票賺錢
公司發行股票主要是籌集資本,不管是任何企業,要進行運營,要進行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資金一般有兩個來源:1、投資者投入資本;2、通過發行債券等借入的資本。而通過發行股票,可以籌集資金,有了資金以後,就可以投入生產,甚至擴大規模,擴大生產,這樣,公司即可獲得盈利,所以說,公司發行股票是間接盈利的。
另外,股票購買者可以通過公司分紅進行盈利,以及在股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賺取差價的方式進行盈利,所以,公司經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
『柒』 為什麼炒股票能賺錢
所謂炒股就是指股市投機者在認為股價較低的時候買進,妄圖別人以更高的出價買進該股票時賣出,從而賺取差價。
例如某股票現價10元,某股民認為該股票價格較低,於是買進了該股,另外一部分股民同樣看好該股,繼續買進,股價便一步步走高,當股價上漲至11元或更高時,某股民賣出該股票,從而賺取了其中上漲的差價——賺錢了。看起來很美,但是千萬不要忘記,若10元買進後股價節節走低,他就虧錢了。
由於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幅度較大的市場,吸引了像您一樣很多人的「眼光」,悲歡故事時時刻刻在上演,但是請一定記住,炒股最終的結果(3—5年的時間)就是虧損累累。為什麼?因為人類根本不具備預測未來的能力,更不可能具備預測短期股價漲跌的能力。所以如果選擇股票交易,就不能炒股(即投機),而應選擇股票投資。
『捌』 為什麼炒股可以賺錢
股息紅利與投資回報
獲取股息紅利,是股東投資於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上市公司對股民的主要回報。但股息紅利並不是上市公司給予股東的全部回報,而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從1995年滬深股市分紅情況來看,上市公司的分紅率(平均每股分紅派息額/平均每股收益)一般約為70%,剩下的稅後利潤(總數的30%)都充實到了資本公積金中,成為企業的發展基金。所以西方股市分析中單純地只將股息紅利作為上市公司對股民的全部回報是片面的,只要是上市公司實現的利潤,它都是對股東投資的回報,因為資本公積金的增加也就是股東權益的增加,它增強了上市公司的經營實力,為未來的經營奠定了基礎。
因為股息紅利不是收益的全部,所以將分紅派息額與平均每股凈資產相比較,上市公司資本回報水平一般都比較低,1995年滬深股市約為7%左右,遠遠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或國債利率(11%左右)。而實際上1995年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約為11%。
在論述股票的收益性時,人們都認為股票的收益要高於銀行儲蓄或國債。而在實際中,由於股票的價格與其所包含的凈資產數量相脫節,股票的投資收益要遠遠低於儲蓄利率或國債利率。若用平均股價來衡量,滬深股市的平均股價收益率(平均每股稅後利潤/平均每股股價)只有3%左右,也就相當於一年期的活期儲蓄。
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比較中應用了不同的基數。在論述股票的收益率時,人們一般是將股票的收益與其面值相比較,如滬深股市1995年的面值分紅率(平均每股的股息紅利/股票面值)為17%,它遠遠高於當年的定期儲蓄利率或國債利率。而實際的投資回報是以實際投入為基數計算的,它不是以股票的面值為分母,而是以平均股價為分母,所以股票投資的實際收益要低得多,如果將股民在交易中所消耗的交易稅、費計算在內,股民的收益還要低。
業績增長與投資回報
股民的回報來自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業績好,股民的回報就高;若上市公司經營不善,股民的回報就少,甚至沒有任何回報。
在談及上市公司的發展時,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是經常被用來論證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一些投資價值報告也常應用這幾個指標的增長率來說明公司對股東的回報。
實際上,營業收入是一家企業在一年中取得的收入之總和,它是一家企業的經營規模。對於一家生產型的公司,營業收入是銷售額;對於一家服務性企業,它是所提供勞務的總收入。如果將股民比著一家企業,營業收入就是一年中股民賣出股票的總交易額。所以,營業收入表示的是一種銷售規模,銷售的越多,營業收入就越大,而對於一家貿易公司來說,資金周轉的越快,營業收入也就越大。
由於營業收入是一家企業的毛收入,它沒有扣減經營支出即成本,它不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所以經營收入的增長與否,還談不上是對股民的回報。對於同一家企業來說,即使今年的營業收入比往年有成倍的增加,但如果成本上升更快,企業的利潤有可能比往年要低或發生虧損。所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增減與它對股民的回報沒有直接的關系。
凈利潤是一家公司在一年的經營成果,它是股息紅利的最高限額。凈利潤高,股民能分得的股息紅利就高,所以凈利潤的增減就影響股東的投資回報。但在將凈利潤用來考證上市公司對股民的回報時,應該注意股民的投入是否增加了,如果股民的投入增加了,凈利潤的增長就是理所當然的。如某上市公司現有1000萬的凈資產,這幾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都維持在10%,這就是說,某一年的凈利潤為100萬。如果在年終分紅時,上市公司將這100萬的利潤都回報了股民,則來年的凈利潤還是100萬;如果公司在本年度不分紅,很顯然,由於其凈資產額達到了1100萬,明年的利潤就應該達到110萬,比今年增長10%。事實上,這10%的凈利潤增長並不是公司經營有方所致,而是股東增加了投入。
在我國滬深股市,由於上市公司頻繁配股,且配股比例高達30%,企業的經營資本一年比一年雄厚,相應地上市公司凈利潤的增幅每年也應在30%以上,上市公司經營的擴張主要是股民投入增加的緣故,而並非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增強了。
衡量上市公司回報能力的最好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它是每個單位凈資產的獲利能力,因為它是一個效益指標,就很容易用它與其它領域的投資收益作比較。如我國滬深股市上市公司1993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1994年為13%,1995年約為11%,當股民購買股票的價格與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值相當時,股民的收益回報(不包括價差)就等於凈資產收益率。
在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時,如果其凈資產收益率沒有提高,就說明是由於加大了投入而引起的利潤擴張,如果在凈利潤增加的同時凈資產收益率也有所提高,就說明公司的經營能力增強了,其對股東的回報也實實在在地提高了。
『玖』 上市公司為什麼發行股票,靠什麼賺錢我實在不明白
融資 做實業
擇機套現,A股目前溢價比較高,尤其比H股高很多。賣出後就是廣大的投資者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