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與股票投資
⑴ 如何做好股票投資的財務分析
一、對目標公司進行基本分析
1.對公司概況進行分析
對公司概況進行分析,主要通過:①了解公司經營史的穩定性,即要知道該公司是否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②了解公司長期發展遠景可否看好?即關注公司生存和未來成長能力。最有生命力、最值得擁有的企業。
2.對公司業務經營情況進行分析
公司業務經營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近年來經營情況;二是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完成情況;三是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
3.對主要財務數據與財務指標進行分析
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公布的主要財務數據與財務指標一般包括:①主營業務收入,②凈利潤,③總資產,④股東權益,⑤每股收益,
4.對股本變化、重要事項進行分析
⑵ 股票財務分析主要看哪個
您好,股票財務分析主要看這些指標:
1、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它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我要求我買入的企業年利潤總額至少都要賺1個億,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賺幾百萬元,那這種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呢。比如招商銀行能每年賺幾百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干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的。它們才是真正的好公司。通過這個指標,我選的重倉股就是從利潤總額絕對數量大的公司去選的。
2、每股凈資產——不關心我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資產。比如說有人對一些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問題是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我判斷公司「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我對它不關心。
3、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凈資產收益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強。比如2003年我買入貴州茅台時,若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我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我是不會選擇的。
4、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此項指標能夠反映企業產品的定價權。我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我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我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5、應收賬款——迴避應收賬款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另一種情況就是產品銷售不暢,這樣就先貸後款,這就要小心了。我會盡量迴避應收賬款多的企業。
6、預收款——越多越好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
⑶ 從財務管理專業的角度分析股票投資存在的機會,並舉例說明
最簡單的,從股息入手分析股票投資機會。
一個股票,價格是10元,每股分紅0.4元,我們說這個股票的股息是4%,比存一年定期還劃算,如果這個股票不是那種業績暴漲暴跌的股票而是財務穩健型的,而且基本面良好的。這個時候不用管現在是牛市還是熊市,就可以大膽買入,一直持有到大眾瘋狂關注股票,人人談論股票的時候,清倉出局。
⑷ 高手幫忙!!股票投資中的技術分析與公司財務分析的關系
股市分析一般分為技術面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你說的財務分析是基本面分析的一部分,技術派認為市場一切因素都反映在K線圖上了,只要分析K線圖就知道股票的漲跌情況,基本面分析則認為股票需要從財務角度,行業情況,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去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股票市場,決定是否交易。但是現在純市場的技術派和純基本面分析很少,交易的時候都是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相結合,這樣更能把握市場的節奏,判斷的更准確。
⑸ 看個股的財務分析可以對股票估值嗎
股票估值主要就是看財務報表。
無論任何炒作題材,最後都是落實在市盈率,所以千萬不要不用市盈率方法。只是要動態的看,看其未來市盈率的下降程度(也就是所謂的成長性)。通常小盤股、壟斷性行業、技術含量高的股票市盈率可以高一些,而大盤股、增長比較確定的股票(如高速公路)市盈率要相對低一些。
⑹ 銀行信貸工作中與股票投資中對公司的財務分析,有何相同點與不同點
最主要是關注點不同
銀行最關心現金流還款能力,說白了就是還貸能力
股票投資看財務報表更關注營收利潤成長性是否 , 公司發展成果是否在財報上得到驗證等等;
舉個例子 一個公司有大把大把現金,但業務不行 一直虧, 銀行肯定放款, 但股價肯定低
⑺ 什麼是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
《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出發點,即基於財務報表分析的股票價值評估與投資決策,把讀者置身於證券分析師的角色以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內容即圍繞這個出發點展開。在這個出發點的框架下,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是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預測未來給本來「死板」的財務報表分析注入了新鮮的生命力。針對這個核心問題,《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特別重視財務報表分析中兩個比較重要的任務。第一,盈餘操縱。准確的未來盈利預測必定是建立在准確的歷史會計數據上的,而盈餘操縱則導致作為預測基礎的歷史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即歷史信息沒有真實反映企業過去的盈利能力。根據可靠性低的歷史數據來預測未來必然造成較大的預測偏差。第二,會計數據特性。會計學研究已經發現會計數據有一些基本的時間序列特徵。例如,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回報率、股東權益回報率等)具有均值回歸的特徵,即企業很難長期保持很高的盈利水平,競爭會導致高盈利企業向行業平均水平靠攏;同樣,企業也不會長期處於很低的盈利水平,管理層更換、行業競爭減弱會提高這些企業的盈利水平。這些特徵,如果沒有在未來盈利預測中加以注意,也會影響預測的准確性。因此,《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以重大篇幅探討盈餘操縱和會計數據特性對盈餘預測的影響,以及如何調整它們對歷史會計數據的影響,以使未來盈利水平預測更准確。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二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對未來盈餘的預測轉換為對企業價值的評估。價值評估的模型很多,《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對這些模型加以介紹。更重要的,《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將分析、比較這些模型之間的優點和缺點,並進而分析、討論如何根據被分析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定價模型。所以,《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的章節都是圍繞企業未來盈餘預測和根據預測進行價值評估展開的。在第一章中,《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介紹證券市場的背景和財務會計的基本特點及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這一章的目的是增加讀者對證券市場及會計信息的了解,提高讀者對財務報表分析的興趣,尤其是給財務報表分析賦予一個目的,即證券投資。
⑻ 現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學習財務分析,然後通過分析目標公司的財務信息,買股票投資,能掙錢嗎
股票投資光靠學習是不行的,很多東西是經驗,必須要靠實戰才能積累的,如果光學習就能從股市掙錢的話,那世界上最有錢的不是巴菲特之類的玩家,是各大學的教授了。畢竟股市受市場上多種因素的影響,最經典的就是像蝴蝶效應這樣的例子,學習點定價模型、財務分析、看看公司基本面是有好處的,畢竟知識是有用的。
⑼ 股票中的財務分析怎麼看啊
股票財務分析主要看這些指標:
1、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它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我要求我買入的企業年利潤總額至少都要賺1個億,若一家上市公司1年只賺幾百萬元,那這種公司是不值得我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呢。
2、每股凈資產——不關心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資產。比如說有人對一些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問題是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我判斷公司「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我對它不關心。
3、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凈資產收益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能力強。比如2003年我買入貴州茅台時,若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我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我是不會選擇的。
4、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此項指標能夠反映企業產品的定價權。我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我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我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
5、應收賬款——迴避應收賬款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另一種情況就是產品銷售不暢,這樣就先貸後款,這就要小心了。我會盡量迴避應收賬款多的企業。
6、預收款——越多越好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