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上漲還繼續投資嗎
❶ 股票價格上升,企業會不會增加投資,為什麼
股票價格的上升和企業是否增加投資沒有太大的關系,主要要看增加的投資是否會給企業帶來新的利潤。股票價格是企業內在價值的外在表現。舉個例子,茅台,股價一直在漲,他並沒有一直增加投資吧
❷ 如果越來越多人炒股,股票價格一直上漲,上漲的意義——對誰有利公司還是投資者
股票上漲對該股票持有人有利,具體來說,對公司的股東和普通投資者都有利
❸ 股票行情一直不好,應該繼續投資嗎
一,放長線釣大魚
股票行情不好,不要立即停止投資。逢低買入,逢高賣出這種做法在股市時行不通的,在股市就是要放長線釣大魚,所以,股市行情不好,也要沉得住氣,不要著急忙慌酒把手上持有的股票和基金都賣了。股神巴菲特說過,長期主義才能賺錢。所以,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不要輕易賣掉手頭上的股票或者基金。最好是堅持長期定投,只有長期持有一支股票,未來才會有更高的收益。當然,在股市沒有絕對的事情,如果不得已,還是把股票賣了。
四,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股民認為股市行情不好,自己的承受風險能力也極其有限,那麼就可以考慮停止投資。因為投資這種投機取巧的事情畢竟不是賺錢的根本之道。實在沒有投資天賦,能力,就把錢花在其他地方,不要流連於股市。畢竟通過炒股致富的人永遠只是那一小部分人。
❹ 為什麼股票投入後會上漲,上漲的錢是哪裡來的
我們都知道股票市場中最重要的是資金,股票的上漲和下跌都需要資金的推動,我們本篇文章就來探討一下股票為什麼會漲會跌。
股票價格上漲的根本動力是:投資該股票資金的增加(前提條件:股本不變).在股本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介入某股票的資金的增加,對該股票的需求也逐漸增加,而該股票的供給卻不變,導致了供不應求,股票價格必然上漲.作為一種零和游戲,要在玩這游戲中取得勝利,必須了解到:只有有新資金進入,你才能賺到更多的錢.新進入資金越多,賺的錢就越多.
在股市賺錢,主要是建立在別人虧錢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別人以較高的成本持有股票的基礎上的.為什麼牛市有那麼翻倍大牛股?就是因為有大量的資金被用來購買這些股票,有人願意以較高的成本持有這些股票.為什麼會出現牛市?不就是因為進入股市的資金大幅度增加嗎?所以,判斷股票是漲還是跌,不僅看公司業績,最根本還是要看看是否有新資金要介入該股票.
例如,在低價位,成交量越低,上漲可能行越大;在高價位,成交量越低,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在低價位且成交量低時,想賣股票的人都已經賣掉了,沒有資金要退出這只股票,股價不可能繼續降低;而在高價位且成交量低時,想買進的人都買進了,沒有新資金進入,而股票數量也不減少,股票缺少漲升的力量源泉---新進入的資金。
❺ 股票上漲之後,是應該繼續持有還是立即拋掉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當股票上漲之後,我們究竟是該繼續持有還是立即拋掉這種問題也是困擾著大多數的投資者的,實際上當我們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理性的去分析這個問題,如果自己想要去及時止損的,也就是已經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盈利目的,那麼就可以直接拋售,如果還沒有達到的,那麼可以繼續持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明顯的知道,股票上漲之後,我們究竟該拋售還是應該繼續持有,這取決於我們自己,如果這一次股票上漲的收益已經達到了我們內心的收益,那麼我們就直接將股票拋售就可以。
❻ 請問專家:2019年股市前景如何還值得投資嗎
2018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指數收出小陽紅盤,上證未收復2500,幾乎從年頭跌到年尾,全年下跌24.59%,再次熊冠全球,明年市場總體應好於今年,能否走好主要看三個因素:一是中美貿易戰能否盡快改善或結束;二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結束時間;三是美股何時調整到位等,從大的走勢看,年初應有一次重要的低點,之後有望出現一波較大級別的反彈(春季攻勢),年中到下半年還有一次重要買點,真正走好可能要等下半年之後。
節後走勢: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有重要買點
2018年可謂是A股歷史上最慘的一年,從年頭跌到年尾,其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上證指數全年下跌24.59%、深證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下跌28.65%,3687隻個股中位數全年下跌38%,代表全市場最活躍個股的中證1000指數全年下跌36.87%,中國股市2018再次拿了個全球冠軍,只不過是倒數第一(如下圖),真正冠軍是印度股市,以6.08%位居全球第一。對於A股如此慘的下跌,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多數百億私募基金虧損在20%以上,幾家備受關注的知名陽光私募旗下基金平均跌幅甚至超過30%。
年初我們判斷2018的高點大概率在3500-3600,極限在3800-4000,低點在3000,極限在2600-2500,結果最高點出在年初1月29日的3587,最低點落在10月19日的2449,跌破了極限低點2500,在如此低位的狀態下,A股竟然上演了千點大跌,殺傷力超過2015的股災,擊碎了所有人的想像力,這是最黑暗的時候,也可能是最好的時機。2019我們認為要好於2018,低點或在2200-2000,高點或看3000-3300,能否真正走好還要看上面提示的幾個關鍵因素,節後短線還有反彈沖高機會,再回落考驗2449將出現一次重要買入機會。
節後操作:堅持逆向思維、反向操作策略,力爭踩准市場起落節奏
十年一輪回,2008年是A股失望痛苦的一年,2018年又跌最低谷,2008年底特別是2009年上半年,A股爆發了2008年大熊後幅度驚人的大反彈,上證指數從1664反彈到3478,2018失望、悲慘指數相似,2019年能否再重演2009的大反彈?我們在這里不敢奢望,但相信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在極度恐慌中或孕育新的希望。回首這一年,總體上看,我們的逆向思維和反向操作的策略非常正確,基本踩准了市場的起落節奏,沒有犯方向性錯誤,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和挽回投資者的損失,對此我們還是感到一絲欣慰。
對於2019,我們還是會竭盡全力,提前向投資者預示機會和風險,決不放「馬後炮」,堅持穩健、安全為第一要務的投資思路,做好風控,在此基礎上,力爭抓好熱點板塊的投資機會,2019我們堅持看好科創、5G通訊、晶元、軟體、人工智慧、大基建、新能源(充電樁、鋰電、汽車、零部件)等熱點板塊,另外國企改革、軍工科技、環保治理、醫葯健康,以及與中美貿易相關的受益股如能源(採掘)、農業、汽車、金融服務、自由貿易區等也將出現階段性的操作機會。
❼ 股票價格上升,企業會增加投資么
這是兩碼子事,沒有多少關聯。
股票價格上升,那是資本市場的事,價格漲漲跌跌是很頻繁的;
企業投資,那又是企業運作的事,那要看企業手上的錢,以及規劃等來決定。
兩者基本沒什麼關系。
❽ 股票今天漲了明天還能繼續漲嗎
2009年大盤將會震盪向上的。明日大盤有可能開始震盪,可以在波動中做好自己的高拋低吸。國家降息、降准備金,正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和審慎靈活的宏觀調控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五大任務,給股市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信心。銀監會打破了12年來貸款禁入股市的戒律,允許銀行貸款可進二級市場買以購並為目的的股票(股權),這非常有利於抑制大小非減持沖動、促進購並重組新熱點、活躍股市。 大盤目前正在震盪做底,這種底部風險是很大的,也不是一般人能抄到股票市場中的底部,只是走出來後才能確認股市底部已經出現,正常的做法是選好目標股票,在做底的底部區域分批次買入才是一個比較好的做法. 從新經濟政策脫穎而出的水泥、鐵路、基建、建材、電站等主流熱點的領頭羊盡管經歷了暴漲,但迄今未出現頭部和跌停出逃的跡象,近期又向迪士尼、中小板、創投、農業、中小銀行、3G、購並重組等新熱點延伸。反彈能否繼續,關鍵要看市場能否緊緊圍繞「棄新從老、棄大從小、棄高從低、棄非從無」的非指數化行情的主線。 本輪反彈明顯具有自下而上、由低而高的特徵,每天漲停或居漲幅前列的多為中小盤低價股,上漲時為「八二現象」。這種行情最能吸引並惠及中小投資者,最有群眾基礎。反彈是否結束,要看中小盤低價股行情是否結束。 央行大幅降息了,將向資本市場提供充裕的流動性,此次降息幅度為11年最大,銀行中儲蓄資金由於收益率嚴重下降必將尋找別的投資途徑,因此此政策的重要意義是基本上緩解了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源問題。 國家最近出台一系列的經濟增長方案,這些方案的出來,未來若干年內可以拉動內需。保持經濟的增長,因此,宏觀經濟向好的方向已經定調。我們國家銀行系統受到這次金融風暴的影響比較小,因此政府從簡單的印花稅單邊,融資融券等簡單救市,變為拯救實體經濟,降息等等好消息對於股市,可謂是高招,這要比其他的救市效果好的多,這是一個長期的利好。現在的政策是想辦法拉動內需,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加速市場流通。刺激內需。這種效果不是立竿見影的,它的效用是慢慢顯現的。 不過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重要的,得了解目標股票的大資金如何運做的重要的。 送你個小故事,博弈論中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稱作「智豬博弈」。 故事的大意是,豬圈裡養了兩頭豬,一大一小,最有意思的是他們所待的豬圈很特別。四方型豬圈的一個角落裡有個食槽,但控制向食槽中投放食物的按鈕卻在對角位置。假設按一次鈕可以出7兩食物,如果大豬去按按鈕,小豬就可以在食槽邊先下嘴吃到4兩,而大豬因為跑過來晚了,只能吃到其中的3兩。而如果小豬去按按鈕,大豬會一嘴全包。它們的博弈策略情況如下: 面對上面的規則,結果會怎樣呢?不妨設身處地地為豬兒們想想。 很顯然,小豬的選擇自然是等待,而且是「死等」,否則只能是白忙乎。而大豬呢?不按就大家都沒得吃,所以只能去按按鈕。在這種規則下,最終的結果是,小豬在槽邊坐享其成,而原本處於優勢的大豬,卻不得不來回奔跑,為小豬服務,而自己還不如小豬吃到的多。真是好可憐哦! 在「智豬博弈」的情景中,大豬是占據比較優勢的,但是,由於小豬別無選擇,使得大豬為了自己能吃到食物,不得不辛勤忙碌,反而讓小豬搭了便車,而且比大豬還得意。這個博弈中的關鍵要素是豬圈的設計,即按按鈕的成本。 其實個股投資中也是有這種情形的。例如,當個股主力已經在底位買入大量股票後,他已經付出了相當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如果不拉抬就撤退,就等於接受虧損。所以,基於和大豬一樣的貪吃本能,只要大勢不是太糟糕,主力一般都會拉抬股價,以求實現吃進籌碼的增值。這時的中小散戶,就可以對該股追加資金,當一隻聰明的小豬,讓主力莊家給咱抬轎子。當然,這種股票的發覺並不容易,所以當小豬所需要忙碌的就是發現有這種情況存在的豬圈,並沖進去當聰明的小豬。 從散戶與莊家的策略選擇上看,這種博弈結果是有參考意義的。例如,對股票的操作是需要成本的,事先、事中和事後的信息處理都需要一定量的投入,如行業分析、個股調研、財務比較等等,一旦已經付出,機構投資者是不太甘心就此放棄的。而中小散戶,不太可能事先支付這些高額成本,更沒有資金控盤操作,因此只能採取小豬的等待策略。即在莊家重倉的股票里等著,莊家一定比散戶更著急。等到主力動手為自己覓食而主動出擊時,散戶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遺憾的是,股市中的機構們要比大豬們聰明的多,且不守本分,他們不會甘心為小豬們按按鈕。因此,他們會選擇破壞豬圈的規矩,甚至自己重新打造一個豬圈,比如把按鈕放在食槽旁邊,或者可以遙控,這樣小豬們就沒有機會了。例如,機構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虛假的利空消息,這就類似於按按鈕前騙小豬離開食槽,好讓自己飽餐一頓。 股市中,散戶投資者與小豬的命運有相似之處,沒有能力承擔炒作成本,所以就應該充分利用資金靈活、成本低和不怕套的優勢,發現並選擇那些機構投資者已經或可能坐莊的股票,事先蹲點,等著大豬們為自己服務。由此也可看到,散戶和機構的博弈中,散戶並不是總沒有優勢的,關鍵是找到有大豬的那個圈兒,並等到對自己有利的豬圈規則形成時再進入。
採納哦
❾ 股票連續大漲兩天,你還會投資嗎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的意思很多股民可能不明白,很多股民甚至把買房的首付錢都投資到了股票上,把日常生活必備的開支也都大膽投入到股票市場上,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股市有風險」就是要告訴你投資的錢可能會賠掉很多,如果你買了支概念股,可能僅僅只剩下個零頭,和最近暴雷的P2P互聯網理財的結果差不多,「入市需謹慎」就是告訴你一定要用閑錢去投資,即使全部都虧損了也不會影響你正常的生活,如果一開始就抱著一定不能輸的心態,那麼你幾乎是不可能賺到錢的,只會越陷越深,因為有這種心態你會在投資的過程中失去理智。
❿ 股價上漲,什麼也會跟著上漲
看在50分的份上,我來給你講一講
以下都是財務指標(公司一年做下來,算一算賬那種)
總資產:公司有多少可以記上賬的東東(廠房,土地,現金,物質,評估後的商譽,知識產權),注意:從銀行借的債也算公司總資產的一部分
投資收益:公司投資於某項目(占其中份額不超過30%)一年內所獲得的收益
凈資產:總資產-總負債(多半是從銀行借來的錢)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
總資產回報率:凈利潤/總資產
以上相互間有什麼關系,你自己可以從公式中觀察,但至少可以看出,股價漲了對它們都不造成影響!
以這幾個為參考來買股票行嗎?這幾個為參考對股票進行選擇行嗎?
回答:行!(初學者一般都這樣,也只能這樣)
以下幾點是我要補充的:
1 這些數據有假,你怎麼想?
2 這些數據就算是不假,別人也都看見,先動手買了,價格可能被大家抬高了,你怎麼想?
3 價格抬到多高才不算高?
4 有沒有比你更晚的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買你看好並已經買入的股票?
其他問題你可以補充,我可以修改回答,只限5次機會(網路只讓修改答案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