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量化投資入門a型阿爾法策略
Ⅰ 阿爾法量化是什麼意思
阿爾法量化交易是指在D-Alpha系統中,從一個有效的策略到最後的實際交易的過程,而此過程需要經過四個步驟:
1、歷史數據統計後驗。
2、歷史高頻數據後驗。
3、實時高頻數據模擬交易。
4、實盤交易。
Ⅱ 阿爾法策略和股指期貨有什麼關系
做交易賺錢,你需要學的不是別人教你如何賺錢,什麼技術,因為成功賺錢很容易,市場因素,政策因素,個人因素都可以賺錢,關鍵是看別人怎麼虧錢的,他們為什麼虧錢,虧在什麼地方了,你明白這些你就賺錢了,不是學別人的方法,但是做股指倉位在30%最佳。
Ⅲ 股票中提到的:阿爾法潛力是什麼求解
阿爾法(琢)的含義簡單來說就是超額收益,具體而言就是基金的實際收益超過它因承受相應風險而獲得的對應預期收益的部分,是與基金經理業績直接相關的收益。阿爾法基金運用了當前國際市場上新型的積極投資策略。這種投資策略,以獲得最高的阿爾法值為基金投資的最終目的,通過動態計量模型等具體實施策略的完成來創造超額收益,為投資者帶來超額回報。一.阿爾法是什麼這里提到的阿爾法值(也叫詹森指數Jenson),是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為基礎,衡量基金相對業績(即能否戰勝市場)的一種指標。
Ⅳ 量化交易中。D-Alpha 是什麼意思希望說的詳細點
D-Alpha對沖交易系統
在D-Alpha系統中,一個有效的策略從開始到最後實際交易,需要經過四個步驟:歷史數據統計後驗、歷史高頻數據後驗、實時高頻數據模擬交易和實盤交易,具體流程見圖18-2。
歷史數據統計後驗
歷史數據統計一般以收盤價或者日均價作為買入賣出的交易價格,交易成本的考慮一般是事先設定一個固定的數值,比如千分之三。然後根據設定的交易價格計算出在某一段時間內的收益率、超額收益、夏普率等結果。
歷史數據統計後驗的優勢是效率高、簡單方便,一般十年左右的數據後驗,幾十分鍾就可以程序跑完。缺點是不夠精確,尤其不能考慮資金量對市場的影響。因為有的策略和市場容量之間有很大的關系,例如高頻交易策略,在資金量大的情況下,很多有效的策略就會失效,因為其沖擊成本會吃掉所有的收益率。
因此歷史數據統計後驗只能作為篩選策略的初步方法,更加精細的方法需要歷史高頻數據後驗實現
歷史高頻交易數據後驗
歷史高頻交易數據後驗的核心在於根據歷史高交易頻數據進行模擬撮合,撮合演算法主要是判斷在某個時段的成交量的成交比例。例如某個股票在歷史上5.0-5.1價位之間成交了10000股,其中的掛單量為50000股。那麼在後驗的時候,可以設定成交股的A%和掛單量的B%中最小值,為模擬撮合的成交量。
如果想嚴格一些,將A和B的值設的小一些即可,如果寬松一些,將A和B的值設大一些。在本量化投資系統中,A和B的值一般取為10%和30%。
高頻數據實時模擬
策略後驗可以解決一個策略在樣本內的效果問題,但是無法檢驗其在樣本外的效果。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進行高頻數據的實時模擬交易。
實時模擬交易也有全自動化和手工兩種方式,全自動化是將策略寫成一個DLL,放在模擬平台上自動運行,手工就是利用機會監控的消息提示,進行人工交易。
高頻數據實時模擬和實盤交易已經非常接近,對沖擊成本的考慮,市場容量的考慮基本上和實盤已經一致,唯一不能解決的就是對市場的影響,因為模擬交易不能影響市場價格,這個就只有在實盤交易中實現。
實盤實時交易
前面三個步驟的目的都是為了最後進行實盤交易,實盤交易對市場的影響會體現出來,只有通過了實盤實時交易,一個策略才能被證明是有效的。
Ⅳ 什麼是量化交易以及量化的主要策略 什麼是阿爾法策略
股指期貨與個股對沖博取正阿爾法策略、商品期貨與現貨對沖策略、跨期對沖策略、跨市場對沖、跨品種對沖、統計套利、股票與期權對沖套利、可轉債與正股對沖套利、期權跨式對沖套利、事件驅動型對沖套利、ETF與成分股對沖套利,國債期貨與國債主力品種現貨的套利對沖等等,以後隨著中國金融產品的豐富,會有越來越多的包括利率、外匯產品在內的量化追蹤套利模式。
Ⅵ 股票的 阿爾法 貝塔 指的是什麼
現代金融理論認為,證券投資的額外收益率可以看做兩部分之和。第一部分是和整個市場無關的,叫阿爾法;第二部分是整個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乘以一個貝塔系數。貝塔可以稱為這個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
拓展資料
股票收益是股票股息和因擁有股票所有權而獲得的超出股票實際購買價格的收益。投資者購買股票最關心的是能獲得多少收益。具體來說,就是紅利和股票市價的升值部分。公司發放紅利,大致有三種形式,現金紅利,股份紅利、財產紅利。
一般大多數公司都是發放現金股利的,不發放現金紅利的主要是那些正在迅速成長的公司,它們為了公司的擴展。需要暫存更多的資金以適應進一步的需要,這種做法常常為投資者所接受。由於股息是股票的名義收益,而股票價格則是經常變化的,因此比較起來,股票持有者對股票價格變動帶來的預期收益比對股息更為關心。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1.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又稱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2.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股息收入與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沒有到期日,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持有期收益率就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內的全部股利收入和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如果要將它與債券收益率、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比較,須注意時間的可比性,即要將持有期收益率轉化為年率。
3.持有期回收率
持有期回收率是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的現金股利收入與股票賣出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該指標主要反映投資回收情況,如果投資者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或是操作不當,均有可能出現股票賣出價低於買入價,甚至出現持有期收益率為負值的情況,此時,持有期回收率可作為持有期收益率的補充指標,計算投資本金的回收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4.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
投資者在買入股票後,在該股份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或進行股票分割(即拆股)的情況下,股票的市場的市場價格和投資者持股數量都會發生變化。因此,有必要在拆股後對股票價格和股票數量作相應調整,以計算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收盤價格-開盤價格)/開盤價格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 收益額 /原始投資額 其中:收益額=收回投資額+全部股利-(原始投資額+全部傭金+稅款)
Ⅶ 股票統計套利策略和阿爾法策略的異同主要區別是什麼
所謂的阿爾法,最初指的是超額收益,現在也有把阿爾法看做為絕對收益的。統計套利策略是利用統計學發現市場的規律來進行套利,但是否有超額收益,是否是絕對收益,依據不同的統計策略各有不同。實際上並無所謂的阿爾法策略,因為對於專業投資者而言,無論是追求相對收益還是追求絕對收益,都需要阿爾法。不過有一種策略叫可轉移阿爾法策略,指的是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資產進行組合,將有優勢領域資產的超額收益轉移到只能獲取貝塔收益的資產上,從而從總體上看,資產組合具備了阿爾法也即超額收益。
Ⅷ 阿爾法套利的常用策略
能夠產生阿爾法收益大致有兩種產品:一種是諸如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依靠自身產品設計就能夠獲得阿爾法,另一種是通過產品組合獲取阿爾法,各類機構往往通過股票、基金、商品期貨、金融衍生品等不同的資產類別構成的組合。第一種方法較為簡單,一般投資者都可以實現;第二種方法則要求投資者具有較高的研究分析能力,在國外市場普遍應用於對沖基金之中。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擴展、石油危機和債務危機的爆發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險急劇增加。為了規避、轉移和分散風險,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期貨期權被市場廣泛認可,各類衍生金融工具應運而生,場外交易蓬勃發展。對沖基金在信用保證金制度提供的杠桿下,遊走於場內和場外市場,藉助於商品和金融市場提供的豐富產品和交易手段,實現了傳統的股票和債券所不具有的多樣化和超額收益。
就獲取第二種阿爾法收益的具體策略而言,主要涵蓋:
1、多/空策略,就是將基金部分資產買入股票,部分資產賣空股票或者股指期貨。對沖基金經理可以通過調整多空資產比例,自由地調整基金面臨的市場風險,往往是規避其不能把握的市場風險,盡可能降低風險,獲取較穩定的收益。
2、套利策略,就是對兩類相關資產同時進行買入、賣出的反向交易以獲取價差,在交易中一些風險因素被對沖掉,留下的風險因素則是基金超額收益的來源。由於採用產品不一,因此套利策略又可以分為:股指套利、封閉式基金套利、統計套利等。
3、事件驅動型策略,就是投資於發生特殊情形或是重大重組的公司,例如發生分拆、收購、合並、破產重組、財務重組、資產重組或是股票回購等行為的公司。事件驅動策略主要有不良證券投資和並購套利,其他策略常與這兩種策略一並使用。
4、趨勢策略,通過判斷證券或市場的走勢來獲利而不再是將市場風險對沖掉後依靠選擇證券的能力來獲利,而且有時還大量採用杠桿交易以增加盈利。類型上可以分為:全球宏觀基金、新興市場對沖基金、純粹賣空基金、交易基金及衍生品基金。 阿爾法套利是股指期貨所特有的套利機制,其原理是將資產收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因承受系統性風險所享有的貝塔收益,另一部分是因承受非系統性風險所享有的阿爾法收益。阿爾法套利就是尋求具有超額收益阿爾法的證券,並利用股指期貨將這些證券的貝塔即系統性風險抵消掉,從而獲得超額的阿爾法收益。
目前市場上只有關注於找尋具有超額收益的單個股票或幾個股票,缺乏可交易的板塊產品,而在ETF市場上,一般都是單純的跟蹤指數,利用其和指數之間良好的擬合性,進行股指的期現套利。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將會形成越來越多的人為市場板塊,這些板塊之間具有較低的關聯性,交易這些板塊而不僅僅是其中的某一品種,就成為投資者的自然選擇。未來會出現更多的板塊ETF,而不同的板塊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阿爾法收益,因此,未來尋找具有超額收益的板塊ETF,為股指的阿爾法套利又提供了一種可能。 阿爾法套利中的阿爾法а是指股票相對指數的超額收益,當а為正時,表明股票走勢能夠強於指數。而所謂а套利,是指尋找到獲得較高а正值的股票構建一個組合,買入該組合的股票,同時賣出等值的股指期貨合約,在建立套利頭寸後,股票組合如果表現強於指數,若價格是下跌,則指數下跌幅度高於а股票組合,指數期貨空頭收益高於а股票組合損失,套利組合獲得收益;若價格上漲,則а股票組合上漲收益多於期貨空頭損失,套利亦獲得收益。
比如在股指期貨上市時,因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而且地產調控政策出台,可預計一些防禦性板塊會獲得相對指數的強勢表現,因此可以買入如下三隻股票構建一個а組合:雲南白葯,伊利股份和北大荒。股指期貨上市以來,該組合價值出現下跌,但下跌幅度遠小於指數,取得正向а值。
阿爾法套利
在股指期貨剛上市時,可以買入該組合,同時賣空等值的股指期貨合約,經過一輪暴跌以後,期貨空頭取得收益,並且該收益超過а組合價值的縮水,套利頭寸取得正向收益,如下圖所示。
а套利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面臨的難點包括:選取能夠獲得階段性超額收益的股票;其次判斷價差點位,選擇在組合與指數價差較窄時建立套利頭寸;當價差擴大獲得套利收益後,根據市場狀況擇機平掉套利頭寸獲取收益。
Ⅸ 常用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1、 股票多頭策略:純股票多頭策略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再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股票多空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具體有阿爾法策略、套期保值策略、趨勢策略等。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持有股票組合多頭,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Beta暴露,而達到完全的市場中性。此類基金的凈值漲跌幅基本不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主要源於股票組合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手法類似於阿爾法策略,但該策略並不像阿爾法策略是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而是在大盤出現明顯下跌時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減少基金凈值回撤的目的。趨勢策略涉及到個股的多空投資以及股指期貨的雙向操作,目的是在個股或整個市場出現明顯趨勢的時候增大收益區間。個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樣無論在牛熊市中都可獲取收益。另外,還有通過雙向投資股指期貨來擴大收益的機構。
Ⅹ 量化交易都有哪些主要的策略模型
隨著量化交易的發展,單一技術指標的策略會面臨失效的問題。所以現在的策略都是復合型的。
經典量化交易策略(包括價值投資、技術指標、配對輪動、機器學習等)、研究型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