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初始投資成本例題
A. 有關籌資資本成本計算習題一道
扣了所得稅吧
A 方案:發行票面年利率為12%、期限為3年的公司債券;B方案:增發普通股,股東要求每年股利增長2.1% 。
(6)A、B兩個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
長期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
A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12%×(1—33%)=8.04%
普通股成本為10.5%(題中已說明)
如果股利增長率固定不變,則普通股股票資金成本率=預期第一年的股利/[普通股發行價格×(1-普通股籌資費率)]+股利固定增長率=普通股成本率+股利增長率
B籌資方案的資金成本=10.5%+2.1%=12.6%
(8)也就是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扣了所得稅的
http://www.chinaacc.com/new/15/17/30/2005/12/yi38542812215002804-2.htm
B.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計算題
1.(1)如果這里的賬面價值指相對於最終投資方而言的賬面價值,那麼初始投資成本=1500×80%=1200(萬元)
(2)為支付對價公允1000萬元,合並報表確認營業外收入2000×80%-1000=600(萬元)
(3)為支付對價公允1000萬元,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000×30%=600(萬元),無需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2.借:營業收入
2000
貸:營業成本
2000
借:營業成本
200
貸:存貨
200
C. 請高手幫忙,這是書上的例題,根據成本法計算期股權投資,可是我不明白:
你以上的分錄已經過時了。
按現在的新准則,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取得股利時,不再區分為以前年度利潤分配與投資後所取得的收益,統一計入「投資收益」科目。
所以,按新方法,應為: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至於以上老方法為什麼這么處理,是因為:
長期股權投資後,所取得的投資收益只能以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取得的凈利潤中投資單位所佔的股份比例為限。
所以,2007年度分配利潤時,投資後累計被投資單位分配的利潤中,歸屬於投資單位的份額為:(18 000 000+32 000 000)*3%,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利潤中歸屬於投資單位的份額為:20 000 000*3%,累計分配利潤高於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部分應沖減投資成本。而2006年度分配利潤時,已經沖減了540 000元的投資成本,所以2007年度分配利潤時,(18 000 000+ 32 000 000)*3%-20 000 000*3%-540 000元,即:
2007年度分配利潤時:
應沖減投資成本的金額=(18 000 000+32 000 000-20 000 000)*3%-540 000=360 000元
D. 證券投資的兩道計算題,要計算過程以及答案,謝謝。。
1、由於股票下跌到25元,即買入股票成本為25元,持有期權成本為5元,行權總成本為30元,以35元的執行價格賣出股票每股可獲利5元(35-25-5)利500元。所以應該執行期權。
2、執行價格為25元,也就是說投資者可以以25元價格買入股票么人不管以後股票價格漲到多少,期權費為3元,行權成本為28元,獲得股票後再以30(30-25-2),每股可以獲利2元,總計可以獲利200元。所以應該行權。
E. 關於高級財務會計的計算題2道,關於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和存貨內部交易的
1.(1)如果這里的賬面價值指相對於最終投資方而言的賬面價值,那麼初始投資成本=1500×80%=1200(萬元)
(2)為支付對價公允1000萬元,合並報表確認營業外收入2000×80%-1000=600(萬元)
(3)為支付對價公允1000萬元,享有的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2000×30%=600(萬元),無需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2.借:營業收入 2000
貸:營業成本 2000
借:營業成本 200
貸:存貨 200
F. 如何計算股票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選A。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入賬確認金額,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500元,記入「應收股利」。
另外支付相關費用100元,記入「投資收益」。
你明白了嗎?
G. 求教一道關於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例題
本題系《會計准則解釋3號》出台前的例題。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第七條規定「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按原准則上述規定:
由於在一般情況下被投資單位當年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是以前年度所實現的利潤。因此,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當年自被投資單位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以後年度,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投資以後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部分,分別計算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和確認投資收益;如果投資後至本年末(或本期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於或小於投資後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實現的凈損益,則被投資單位當期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中應由投資企業享有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收益。
所以在例題中,東方公司需要比較投資後至本期末止成達公司累積分派的現金股利與其累積實現的凈損益大小,超出部分不確認投資收益,沖減投資成本,即(9000000+16000000—10000000)屬於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
另外,為了簡化企業核算和與國際會計准則的修訂相適應,2009年出台的《准則解釋3號》將上述規定修改為「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於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
解釋3號簡化了清算性股利的會計處理,不再劃分是否屬於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而是一律計入當期「投資收益」科目,不再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H. 已發行股票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
Android
回答
5 已發行股票方式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
股票發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為1000*8=8000,加上設備的公允價值800,合計是8800。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30000,長投占的份額為30%,重大影響,按權益法算,為30000*30%=9000。8800小於9000,調整為營業外收入200,初始投資成本不是應該9000嗎?求各位大神幫忙解答哈,我實在是想不明白啊,跪了
展開
金融 股票 會計 財務與會計
I. 中級會計實務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求解
1、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股票溢價發行的,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抵扣;股票發行沒有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支付發行費用的部分,應將不足支付的發行費用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按發行股份數的面值計入總股本,超出面值的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而手續費和傭金在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時扣除,這樣實際上計入資本公積的就是凈溢價,能客觀反映企業發行股票的實際募集資金收入,所以發行傭金和手續費是不計入長投成本的。
甲公司初始投資成本是1000萬*8股票+設備公允價800萬元,該交易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且換出換入公允價值都可以計量,根據非貨幣性資產准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一般來說,取得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所放棄資產的對價來確定,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就是放棄的對價,如果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確定,應當優先考慮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應當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存在補價的情況,因為存在補價表明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本題不存在補價,故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即股票和設備公允價作為換入資產即初始投資成本更合適。
2、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的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計入初始投資成本。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及評估費等。
1、2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間接費用、後者是直接相關費用;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權益性證券、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而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是由於發行證券或承擔債務而發生的,直接歸屬於該證券或債務,所以應計入相關證券的發行成本或債務的初始計量金額。因此重點是要區分間接費用和直接相關費用,會計上及例題基本上是以這兩種形式體現(為發行權益證券支付的手續費傭金和為投資或取得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稅費等相關直接費用),所以牢記這兩個區別和案例即可。
J.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等於企業合並成本,發行股票發行費應沖抵股本溢價,企業合並成本=3000*1
沒太看明白你的問題,企業合並成本不就是4500+30=4530嗎?你為什麼減10?你也說了發行費10沖的是股本溢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