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散戶的投資策略
『壹』 什麼樣的股票投資策略適合散戶
選股條件
1、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換手率相對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歡買當天的換手率有15%-20%以上的股票。這也關繫到你在獲利後是否可以順利出局?相對於資金量比較大的人來說。
2、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3、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4、大盤環境,一般選股都要顧及大盤對個股的影響,一旦大盤進入熊形態或者出現短線的調整信號,都不建議操作,特別是殺跌的時候,因為此時市場都是不理性的,此時我們容易一買就跌。
『貳』 常用的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1、 股票多頭策略:純股票多頭策略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再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2、股票多空策略:在投資組合中加入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對沖工具,具體有阿爾法策略、套期保值策略、趨勢策略等。阿爾法策略就是通過持有股票組合多頭,同時做空股指期貨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Beta暴露,而達到完全的市場中性。此類基金的凈值漲跌幅基本不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主要源於股票組合跑贏大盤的超額收益。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手法類似於阿爾法策略,但該策略並不像阿爾法策略是從消除Beta的維度出發,而是在大盤出現明顯下跌時做空股指期貨以達到套期保值、減少基金凈值回撤的目的。趨勢策略涉及到個股的多空投資以及股指期貨的雙向操作,目的是在個股或整個市場出現明顯趨勢的時候增大收益區間。個股的多空策略即持有被低估的股票,賣出被高估的股票,這樣無論在牛熊市中都可獲取收益。另外,還有通過雙向投資股指期貨來擴大收益的機構。
『叄』 散戶炒股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與策略
怎麼選股是每一個投資者務必應對的難題。選股票主要標准,不選擇降低中途的低端股,只挑選升勢建立的個股。在升勢建立的個股中,找尋行情最強,升勢最多的個股。在股票投資的前提條件下,挑選30日均線仰頭往上的個股。挑選沿四十五度往上運作的個股,而交易量逐漸下降的個股。由於沿四十五度往上的股市行情比較穩定,升勢最多,因此 我將那樣的個股稱作慢股票。搶反彈發覺慢股票;大牛市時,買股票漲停,跟隨股票莊家賺股票漲停,做股票短線。如對股票漲停覺得吃不準,等候機遇找尋預估能有50%至100%之上上漲幅度個股,一年中只需把握住2、3隻就可以了。
暴跌分成大盤暴跌和股票狂跌。縮量下跌的機遇比狂跌少許多,狂跌通常發生重特大的機遇。在我炒股票的這么多年,每一年股票大盤通常發生2--3次狂跌。狂跌通常是重特大利空消息或是不經意事情導致的,在股票大盤相對性高些發生的狂跌要慎重看待,可是針對主跌浪或是縮量下跌好長時間後發生的狂跌,你也就應當留意個股了,由於許多股票牛股的機遇便是跌出去的。
『肆』 散戶怎麼選股 散戶選股的技巧
你好,選股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 是選擇你要操作的股票類型,如大盤股,小盤股,銀行股,科技股之類的。大盤股有盤大穩定的特徵,漲也慢跌也慢,小盤股則極容易波動。
其次 看業績,選擇業績較好的股票,當然這個問題並不絕對業績不好的股票並不是說就不會漲,但業績的好壞還是可以分析出一支股票的大概情況的,也可以關注一下那家公司有利好消息,有利好消息的股票基本能有一段好的走勢,當然例外的也有
再次 看股票的前期走勢,分析一些股票的前期走勢,如一支股票前段時間都處於低迷狀態,經分析未來可能會有一段上揚走勢,那買進這類股票的絕對沒問題的,但這就對股民的分析能里有極大的要求,沒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選股時應該綜合上述內容來分析,這些都是基礎的分析技巧,適合新手,而老股民很多不願意去接觸新股票,更願意在自己操作過的熟悉的股票中尋找選股對象,新手可以參考下老股民的意見,當然以參考為主,切不可輕易聽信他人的說法,要在得到外界信息後在加一自身的處理分析,才能判斷出別人說的是對是錯。
『伍』 超級散戶的投資策略
今年持股市值過億的119位超級散戶中,有一群散戶採取的策略是以量取勝,廣撒網,多撈魚。同時,這些股東注重選取中小盤股和具有重組預期的ST股。 統計發現,在超級散戶榜中,持股數量在2隻及2隻以上的有35人,約占總數的3成。
其中吳鳴霄和趙建平以持股9隻位居持股數量榜首,緊隨其後的鄒瀚樞、劉暉、黃木秀等持股數也在5隻以上。此外,馬信琪、查根樓、張萍、何雪萍等的持股數量在3隻以上。
吳鳴霄手中持有的9隻股票有7隻為ST股,堪稱「ST專業戶」,包括*ST北生、*ST夏新、*ST築信、ST昌魚、ST東海A、 ST廈華、*ST中房等。其進駐的另外兩只股票為*ST天方和西藏礦業。
實際上,在2009年底,吳鳴霄就進駐到上述絕大部分ST股中,當時其持有的9隻股票中,有8隻為ST股。
目前,他的持股市值已經由去年底的3.8億元增長到當前的4.5億元,增幅近20%。
與其操作思路相似的是,持股數量達到6隻的劉暉,手中有5隻股票為ST股;持有6隻股票的鄒瀚樞,其持有的半數股票為ST股。
一直以來,ST板塊都是滋生重組股的溫床。上述投資者專門選擇ST股進行投資,也正是看中了它們「烏鴉變鳳凰」的潛質。
另一位持股數量較多的牛散趙建平,則主要關注「mini股本」的小股票。在其持有的9隻股中,有7隻流通股本還不足1億股,另外兩只的流通股本也在1.5億股左右。總的來說,趙鍾情於投資超級小盤股。
其持有的股票包括中瑞思創、啟明星辰、皮寶制葯、生意寶、譽衡葯業等,這些股票的流通股本在2000萬左右。其中,創業板股票中瑞思創的流通股本僅1300萬股。
中小盤股在過億級散戶的股票池中占據很大的比例。119位超級散戶涉及的個股有164隻,其中,126隻流通股本在5億股以下,約占總數的8成;有72隻流通股本在2億股以下,占總數的4成以上。 與吳鳴霄、趙建平等以數量取勝的牛散不同的是,一些散戶只持有一隻股票,並且持股市值已經過億。在119位超級散戶中,這樣的散戶有85位,約占總數的7成,不乏一些定向增發的股東和公司的原始股東。
這類散戶的典型代表就是前文提及的持股市值超過10億元的超級大亨——持有京東方A的柯希平、持有鹽湖集團的王一虹和持有國脈科技的林惠榕。
地方首富柯希平,通過參與首發或定向增發而成為資本市場的資深玩家。2009年6月,京東方A的定向增發吸引了眾多金融資本蜂擁而至,柯豪擲10餘億,以2.4元/股的價格認購7億股。與其一起參與定向增發的,還有「法人股大王」劉益謙,他通過其實際控制的上海諾達聖信息科技公司認購了7億股。
一年之後,京東方A的37.5億股定向增發股上市流通。解禁股上市首日,該股盤中幾度跌停,但2.4元/股的定向增發價相對於3.49元的跌停價,柯希平仍有45%的收益,浮盈超過7.6億元。
此前,柯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紫金礦業的高管。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曾投資1000多萬元入股當時並不被看好的紫金礦業,並在10年後獲得數十億元的回報。目前,柯已經「功成身退」,淡出紫金礦業。
緊隨柯希平傳奇故事之後的,是今年的超級散戶新秀王一虹。她和丈夫宋世新一起持有的鹽湖集團,在4年時間里, 給其帶來了22倍的收益。目前,王的持股市值達到16.6億元,在超級散戶財富榜中排行第二。
此外,林惠榕和林金全也因長期持有國脈科技,身價水漲船高。目前,二人的持股市值已經分別達到16.6億元和5億元,在超級散戶中分別排名第3位和第8位。
今年中報顯示,林惠榕為國脈科技第一大流通股東,其持股比例(占流通股比,下同)達到33%。林金全則是該股第三大流通股東。而國脈科技實際控制人陳國鷹則夾在兩人中間,位列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
國脈科技2006年的招股意向書顯示,林惠榕與陳國鷹為夫妻關系,林金全則為林惠榕之父。上述三人均為公司的原始股東。但林氏父女並未在公司任職。在公司上市、限售股解禁之後,林金全減持公司股份的消息不斷傳出。 在上述超級散戶中,那些一直持有一隻股票的散戶,除了像柯希平這樣的定向增發股東外,還有一部分人被證實為上市公司高管親屬。
此外,另一些超級散戶的身份雖未被證實,但有些人的名字和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名字看起來有一定關系,很可能是上市公司高管的親屬。
這些人雖然沒有在高管之列,但是依靠與上市公司高管的疑似「裙帶關系」,身價過億。
除了前文提及的國脈科技兩位流通股東林惠榕和林金全被證實為高管親屬外,還有一些超級散戶的身份已得到證實或者值得懷疑。
如從招股說明書上看,華峰氨綸當前的第二和第四大流通股東尤小華和尤金煥,分別是該公司董事長尤小平的弟弟和兄長。目前,兩人並未在公司中擔任高管職務,其持股市值分別為5.7億元和1.4億元,在超級散戶中分別排名第5位和第77位。而這還是尤氏家族多次減持後的結果。
此外,超級散戶第46名、50名——天通股份的股東潘建忠和潘娟美,與該公司董事長潘建清同姓。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潘建忠和潘建清是親屬關系。
類似的還有,龍元建設的賴曄鋆與公司董事長賴振元同姓,其當前持股市值為1.6億元,在超級散戶中排名第63位。*ST華源的股東俞麗與公司實際控制人俞培俤同姓,其當前持股市值為2.1億元,在超級散戶中排名第47位。
『陸』 散戶最靠譜的股票投資策略:知道躺著賺錢有幾個步驟嗎
選股好股
『柒』 小散戶的投資策略
一、平和心態 寧靜致遠
炒股是一場馬拉松,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時常保證一顆平和的心,不以漲喜,不以跌悲。其次炒股一定要認大勢,善於把握大方向。只有大方向正確了,我們才能勞有所得,並能有效迴避系統的風險。所謂看大盤做個股,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大盤盤出了下降通道,做個股的勝算才更大。
炒股講究的是一種概率問題,只有獲利的概率遠遠大於風險時,我們才可投入重金,即所謂「有風駛道盡,無風潛海底」。機會來臨時,我們一定要到當機立斷,投入重金,力爭一劍封喉,利潤最大化。如果大盤指數在長期上升中突然逆轉,並經過連續幾周甚至幾個月的調整,指數周線和月線的MACD指標開始拐頭向下,股價甚至跌破半年線,這時候就是我們要離場休息的時候了。我們要及時轉變牛市的慣性思維,堅決清倉,絕不存任何僥幸心理,不搶任何反彈,耐心等待下一次最佳打獵機會的來臨。「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逢高清倉所以股票,退出觀望是此時最佳的投資策略,一定要有壯士斷臂的勇氣,否則牛市的盈利會悉數吐出,而且還可能傷筋動骨。
二、遠離消息 理性投資
縱觀消息股的最後走勢,大部分跟風股民往往事與願違,有的確實也賺了點錢但最終又吐給了主力。有的甚至深陷主力圈套而長期套牢,精神也受到長期的煎熬,最終能大賺而全身而退的是極少數短線能力極佳的股民。既然風險如此之大,為何我們很多股民朋友還要刀口舔血,火中取栗呢?說白了,純粹是僥幸心理作怪。有僥幸心理的投資者往往把概率很小的特例,當作必然要發生的大概率事件,從而在淺套時不知道及時止損,而最終被動地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
我們為何不選自己熟悉的、在底部積極蓄勢的好股票,非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去證明一個成功概率很小的事件呢?就算想做股東,想長線投資,套也要套一條金項鏈呀!其實每個主力坐莊某個股票,也並非全部做的天衣無縫,其吸貨的跡象往往在K線圖上露出蛛絲馬跡。有經驗的投資者只要花費一點時間仔細判斷一下,就會發現主力的藏身之處,從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讓主力為我們抬轎,做到與庄共舞的境界。
主力建倉時,唯恐散戶和他搶籌,就算個股有天大的利好,主力也一定*的很嚴實的,如果真的是消息提前透露了,如果主力籌碼不夠,能輕易給散戶抬轎嗎?大家不妨逆向思維一下,如果我們是主力,我們將如何做?就算消息真實,而且消息透露時主力還未拉升,主 力也不會甘心給散戶抬轎,肯定要借消息瘋狂打壓,直到市場上此消息的影響逐漸風平浪靜時,主力才可能出其不意而瘋狂拉升,最終在散戶人氣高漲時借機成功獲利出局。(參考閱讀)
『捌』 散戶股票投資有什麼技巧和策略
可以加你嗎
『玖』 股市步入機構時代 散戶如何調整投資策略
從散戶時代、莊家時代步入機構時代,投資者面對全新的市場格局和特徵,要及時作出調整
國內投資者可能覺得「二八」格局不正常,但在國外成熟的市場中這是很普遍的現象。因為優秀的股票畢竟是少數,而且機構出於流動性的考慮也加強了對大盤股的追逐,進而形成「二八」格局。
大盤股受青睞。過去幾年市場的結構性調整暴露出集中投資帶來的流動性缺失問題,但在價值股票仍然是市場稀缺資源這一大環境下,集中投資仍然是市場機構的最終方向,這就對流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機構的主要構成力量是基金,為了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贖回壓力,也決定了在其投資策略中必然要高比例配置具有良好流動性的品種,這些都造就了大盤藍籌股在目前市場環境下的絕對地位。
價值發現演繹逼空行情。不管是機構投資者還是散戶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都是企業的盈利預期,即成長性,而隨著機構對大盤股的積極介入,價值發現漸成市場的主導理念,這一理念的直接作用就是熱點的層出不窮,不斷有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被挖掘,股指便在不斷的價值挖掘中逼空上漲。
博弈空間帶來個股上漲。一個無可奈何的預測是,機構時代散戶將逐漸被邊緣化,基金、QFII、保險資金等之間的博弈,以及基金內部的博弈將愈演愈烈,博弈格局的建立和資金實力的多寡以及投資理念的差異都會產生機構間的博弈空間,而股票上漲與否或者說上漲幅度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則取決於機構的博弈空間,也就是機構間認識的偏差。股價的上漲往往是在這種偏差下產生的。
市場漸趨穩定,整體業績提升。機構的行為將使得股市資源配置功能得到最有效的發揮。機構在強大的研發實力支撐下,依靠「成長+價值」的理念集中投資,將市場資金吸引到具備良好業績和成長空間的企業中,在將來退出機製成熟後,績差公司最終將被淘汰,市場整體業績將明顯提升,股市也將在機構的成熟理念引導下,步入健康、穩定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