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買股票卻不去投資
A. 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選擇炒股,也不願意選擇購買基金呢
股票市場與基金市場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投資收益,投資風險,投資性質等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差異,而為什麼有這么多人選擇炒股不選擇炒基金呢?
很多投資者寧願選擇炒股也不願意買基金的真正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熟悉股市,了解股票,肯定要選擇投資自己熟悉的產品;身邊很多人討論股票,而很少討論基金的,對基金根本不了解,當然要選擇炒股。
但基金不同,不同基金都不同的門檻,門檻設置的特別復雜,有些要以萬元為單位,才能購買基金。
以上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選擇投資股市,而不選擇投資基金的五大主要原因。
總之一句話,每個人的投資理念不同,投資風險收益不同,追求的利益不同等,讓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以股市與基金都會有人投資,但由於上面五大原因,讓很多人選擇炒股不會選擇基金。
B. 為什麼我不建議個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資
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為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足夠的證券投資知識,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向全體股東派發24.6億元的分紅,按照當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高達10%以上。
如此大手筆分紅,股息率也很高,投資者一看,這肯定是個不錯的投資機會。
其實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是,依據該上市公司的年報,大股東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說,這個分紅款基本都進到大股東的腰包里。
從公司過去兩年的凈利潤看,合計也才23.24億,如果這次分紅了40億,會不會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影響(利潤都不夠分紅,如何發展公司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通過大比例分紅炒高股價,然後配合股東減持的情況。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這次分紅事宜發出了《關注函》。
其實在資本市場裡面,套路還有很多,比如回購。
提到回購,可能有很多投資者會說,上市公司回購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樣,那就好了。因為媒體報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與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關系。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回購在美股市場確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購6.5到1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6.35元/股。但是於此同時,又發布了配股的預案,擬10配3的比例募資不超150億的方案。
什麼意思?左手回購,右手融資,融資金額還遠超回購金額。同時回購的股票還不注銷,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點。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換購投資滬深300的指數基金。
因為直接發布減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較敏感,所以採用這種比較隱蔽的手段。但是你發這樣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訴大家,我們公司的股票未來漲不過滬深300指數。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觸,不管是回購也好、換購也好,還是慷慨分紅也好,如果投資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雖然在行情起來的時候,基金可能由於倉位等問題可能趕不上熱門板塊的漲幅,但是我們都知道,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穩健的合理回報,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時與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選好的基金要比挑選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來說,基金的波動也會比單只股票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的原因。
C. 一個不懂得投資的人適合去購買股票嗎
投資市場任何一位成熟的股民都是從不懂到懂的過程,從新人到老人的階段,前期也是經過各種學習和交易慢慢成長起來的。不懂得投資股票的人,只要通過學習和長期交易,也能在後期成為合格的投資者,當然是適合購買股票的。
一、新人可學習炒股知識。
如果想進入股票市場,新人初期最好先有個學習的過程,增加對股市的專業知識了解,以便能在學習中了解股票市場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方式。
1、學習基本面知識。
新人可以在炒股前學習基本面知識,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有財務狀況、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股本變動及股東情況,還有上市公司短中期的公告等相關數據都會對股價產生影響,不懂得投資股票可以通過學習以便了解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投資價值。
2、投資需要過程。
無論是基金還是股票,投資時最易干擾的就是心態的影響,不懂得投資的人一旦開始投資,初期是最容易因為心態的焦慮或者帳戶盈虧出現浮躁的情緒,此時一旦不能堅持投資和學習,就很容易功虧一簣,尤其是投資基金,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短期就想實現收益。
新人投資基金,可以給自身制定投資計劃,以定時定金額和定周期來看投資結果,在每月投資時固定資金投入基金後,最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投資周期來等待盈利結果,或者時間會更長,等待股市一輪牛市來臨,以便基金實現收益結果。
綜上所述:不懂得投資的人在股市就是新手,是可以購買股票的,但是在投資股票時期最好先學習炒股的專業知識,以便能對股市的機會和風險進行了解,最好構建適合自身的交易系統,有計劃的投資。如果擔心股票市場風險,也可以考慮投資基金,同樣也是參與股票市場,採用定投方式長期投資,也適合股市新人。
D. 為什麼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從個人來講是投資,但在經濟學上不稱為投資
個人認為樓主想要明白這個道理必須分清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市場上通常把買入後持有較長時間的行為,稱為投資,而把短線客稱為投機者。投資家和投機者的區別在於:投資家看好有潛質的股票,作為長線投資,既可以趁高拋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紅,股息雖不會高但穩定持久,而投機者熱衷短線,借暴漲暴跌之勢,通過炒作謀求暴利,少數人一夜暴富,許多人一朝破產。
所以一般樓主講的人們應該是以個人行為為主,他們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嚴謹的分析與考量,整個過程一般也比較短所以一般不把這種行為認為為投資,而認為是投機
E. 為什麼很多人都去買股票呢
因為鄰居、朋友或親戚……等人因為買股票賺了錢,在人類不自覺的攀比效應下,通過各種途徑涉足股票買賣啦。 股市也好,其他市場也好,都是在適當時機進入的人賺那些遲到者的錢! 隨著又一批吃螃蟹者賺錢了,賺錢的示範效應讓更多的人涉足股票投資,從而給人一種買股票就能賺錢的「羊群效應」。 隨著獲利者越來越多,聰明的早期投資者慢慢地將手上的股票賣給那些後來者。 當賣出的人比買入的人多的時候,股市就變成了屠宰場。 很多持有股票的人都想買出手中的股票,但是卻沒有那麼多的買盤接手。 這個時候,隨便一個不利於股市的消息——利空,就讓股市從此走向了漫漫熊途。 對於聰明的投資者,它是一種發財的投資工具; 對於那些股盲,它將洗劫他們所有投入的一切。
F. 為什麼人們購買的股票和債券從個人來說是投資,而在經濟學上不算是投資
因為股票是用戶用貨幣買相關企業的股權,也就是一種收益權,可以直接作用於市場,債券是用戶向政府購買的一種定期可見固定收益的證明,政府將所得款項用於大型公建和大型跨地區跨行業的項目。
對個人風險而言股票風險大於債券,尤其是經濟危機中,因為政府用誠信給債權做擔保,一般都比較穩定。股票則不同,一旦行業情況惡化,可能股票價格就會急轉直下,甚至企業會破產清算,收益最終為零。
(6)為什麼人們買股票卻不去投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投資時光看準概念、板塊和市盈率是遠遠不夠的,用戶要對選擇的股票有足夠的了解,只有前景好的企業才能給用戶帶來穩固、長期的收入。
牛市中基本閉著眼睛買的股票都會漲,但別忘了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物極必反的道理人們都懂,牛市到了頂峰也就是股票大跌即將來臨的時候。此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該收手時就收手,切勿讓貪念沖昏了頭腦。
G. 為什麼炒股的人不買基金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因為基金可以一年虧損超過60%而且管理費照收不誤。
2008年,9隻QDII去年累計虧損達到了驚人的505億元,平均每隻虧損額為56億元。
基金公司方面,排在虧損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分別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和南方基金,虧損額分別達1053億元、967億元、860億元、859億元和816億元。
管理費進賬307億漲8.28%
根據天相的統計數據,2008年度,基金管理費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費收入分別達到28億、18.23億和18.1億。三家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佔全行業的比重達到20%
因此炒股票不一定就買基金買基金一定能賺錢。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H. 為什麼現在購買股票的人沒有過去多了
因為現在的很多人在投資的時候已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基金投資上面,因為基金投資擁有更大的優勢,而且也讓一個人不會陷入太大的焦慮狀態當中。
我們國家目前的市場已經獲得了非常好的發展,而且這個市場的規模已經越來越大了,擁有著更多人的認可。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更會選擇這樣的市場的,因為很多人對於股票是缺乏了解的,所以只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
很多人對於股票是缺乏了解的。很多人對於股票是缺乏了解的,在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之下,很多人就不會對股票進行投資的,更何況在10年左右的發展當中,A股市場依然是在3000點左右徘徊的,這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信心去進行投資了。
這是因為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所以才會讓更多的人選擇基金投資的股票的投資是有難度的,而且也是有自己的要求的。現如今很多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了基金投資的主力,年輕人對於市場的判斷往往是更加犀利的,而且能夠看到市場的本質。
I. 為什麼那麼多散戶自己炒股而不去買股票型基金呢
無數次歷史經驗表明買基金比買股票虧的更多。明星基金優質基金那都是擺櫥窗里可以觀看但你不可能買得到,人家自己基金公司用二十隻基金給兩只明星基金抬得轎子怎麼可能讓你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