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資基金還是股票
⑴ 關於股神巴菲特,炒股和投資股票的區別
國內投資者是炒股(投機),巴菲特是收購企業(投資);
現在絕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買股票都不是投資股票/公司,是炒股,是一種投機行為,只是為了分享股價上漲後的差額
巴菲特買股票是真正的投資公司,是投資行為,收益是公司成長所帶來的價值實現。
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⑵ 如果我買基金或股票想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持有我應該買什麼類基金或股票
如果我買基金或股票想像巴菲特一樣長期持有我應該買什麼類基金或股票?
第三,你要在進行真正的炒股前,先進行模擬炒股,以便使你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
第四,要炒股就要具備三個方面的基本知識,然後在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這些知識:一是基本分析方法,二是技術分析方法,三是風險分析方法。
第五,你應該明白中國目前的股票市場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所以,還應該具備一些針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炒股技術,譬如關於做莊的問題和表現,關於股評的作用和意義等。
第六,你應該注意要進行長期和短期分析和投資兩個方面的訓練,僅僅做短是學不到全部金融知識的。
最後,要知道,有一些金融知識是不能通過我國的股票市場學習到的,所以,還要在股市之外加緊學習其他的金融知識,這些知識看起來對當前的炒股用處不大,但它可能是你未來在國內外謀生,取得巨大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⑶ 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的基金股票怎麼買啊
他們公司的股票一般人是買不起的,一般主要針對的是機構投資者。這家公司有點像私募的概念,每股股價在$150000左右,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還有我們國家現在對境外投資只是允許機構投資人出去海外投資,以分散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像QDII。個人投資者連港股都不允許,投資華爾街的股票更是遙遙無期!
⑷ 巴菲特炒股賺錢多還是基金經理賺多
沃倫巴菲特被稱為股神,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平均值在20%左右、這是非常高的,而且數十年如一日,非常穩。而基金經理的投資,特別是偏股型基金的產品回報率忽高忽低,不是長期的價值投資,更像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所以從短線看,例如1年,基金經理賺錢比巴菲特多。
⑸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價值投資
股神巴菲特與彼得林奇是被投資者廣為熟知的,前者被稱為美國股神,五十幾年平均年復利率20%左右,後者被稱為傳奇基金經理,13年平均年復利率29%。
巴菲特沒有開宗立著是投資者的損失,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從巴菲特歷年致股東的信中,挖掘到投資的真諦。
如果不喜歡文字,那麼2017年的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是非常好的選擇。
巴菲特的投資收益率周期更長,也更為穩健;在這期節目中,將揭露巴菲特的普通生活與專注的復利投資。
彼得林奇提前退休,否則,與股神將會是非常激烈與精彩的收益比較。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林奇,那麼《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教你理財》。
第一本系統性自述自己的投資理論,第二本繼續深化,第三本是封筆之作,曾被巴菲特力薦,稱這或許是送給孫子最好的禮物。錯過任意一本,都是投資者的損失。
雖然巴菲特與彼得林奇都是價值投資的代表,不過,卻是截然相反的投資方式。
1、股神的復利
投資,並非是巴菲特最喜歡的事,其實他最喜歡的是復利。這是他小時候就發現的有趣游戲,為此痴迷了一輩子,通過投資,可是理想的實現復利,所以巴菲特喜歡投資。這也被他稱為,幸運的人生,跳著什麼舞去工作。
復利,也被愛因斯坦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財富,都是他50歲之後獲得的。
從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瓊斯指數從65.73 點漲到了11497.12 點,足足增長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觀?那它的年復合增長是多少?只有5.3%。
這個增長率意味著,你有一萬塊錢,每年才新增530塊錢。不用巴菲特,每個普通人都能做到這個增長,但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巴菲特,因為只有他能持續數十年地堅持。
所以巴菲特會說: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彼得林奇所言:投資越早越好。
2、股神買入的不是股票
巴菲特熊市很忙,是在忙著買股票;牛市相對悠閑,往往捨不得賣股票。
1998年,可口可樂約48倍估值,對於業績穩定的大盤藍籌股,這明顯是高估了;或許是因為董事會席位的原因,或許是因為現金流的原因,巴菲特沒捨得賣。
在此後十多年的時間中,可口可樂回落到了18倍低估值。
相比於普通投資者,巴菲特整日閱讀,並不悠閑,這也是他的樂趣。相比於彼得林奇,那是無比悠閑。
並且,巴菲特的投資真諦,是普通投資者學不來的。
因為他買入的不是股票,而是自由現金流。
受到了黃金搭檔芒格與費雪的影響,巴菲特拋棄了導師格老的煙蒂股投資法;轉而開始買入優質企業。其實隨著資金量的增長與美國經濟的復甦,巴菲特遲早會走上這條路;同樣,按照他所言,如果沒有芒格,會比現在窮的多......
此後喜詩糖果是買入優質企業的第一次試水,很成功,股神嘗到了甜頭,再也收不住手。
當年巴菲特收購喜詩糖果,只給留下了1800萬美元的利潤,維持生產使用。此後喜詩糖果大約20年的時間中,為伯克希爾上繳了4億元左右的利潤,通通被巴菲特拿來買股票。
喜詩糖果的成功,令巴菲特欲罷不能。從此,他主張,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上市公司。
有兩點原因:
1、優秀的上市公司股價很難被打倒低估值。
2、巴菲特賺取利潤的方式已經改變,並非股價的波動,而是收購上市公司,掌握背後的現金流,拿來繼續投資,等同於獲取了沒有代價的資金。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說,股市關門也沒事。他掌握的已經不是股票,而是背後的公司,以及所能提供的自由現金流。無論牛熊,都賺錢......
這也是普通投資者所做不到的,也是彼得林奇不得不嘔心瀝血的原因。
3、勤奮的兔子
如果說股神巴菲特是一隻永不停歇的烏龜,那麼彼得林奇就是一隻勤奮的兔子。
有這樣一組數據:他一年的行程10萬英里,也就是一個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乘車去辦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閱讀。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談。
他大約要聽取200個經紀人的意見,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幾打經紀人的電話,每10個電話中他大約要回一個,但一般只交談90秒鍾,而且還好幾次提示一點關鍵性的問題。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個月要對將近2000個公司檢查一遍,假定每個電話5分鍾,這就需要每周花上40個小時。
4、彼得林奇的無奈
相比於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簡直忙到「死去活來」,這也是為了追求業績沒有辦法的事情。 他退休後,可以擔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經理,不用工作就可以獲取大概四千萬左右的年薪(1991年),為了名譽,他拒絕了。
彼得林奇退休的年齡是46歲,正直壯年,事業的巔峰時刻。原因在於,陪伴家人,以及受夠了高強度的工作。
的確,彼得林奇13年29%的年化復合增長,是嘔心瀝血換來了;在這樣下去,實在受不了。
賺再多的錢,搞再多的慈善,也要有命去進行......
他有著無奈的,號稱無股不買的稱號;據統計,他每天大約賣出一百隻股票,買進一百隻股票,換手率在300%+。
由此,很多投資者認為彼得林奇是做短線的;其實,林奇是做中長線的,只不過操作更加靈活。
熱點,不追;
題材,不買;
無業績;不買;
林奇玩轉了六類上市公司的股票,看重的還是業績。
這種操作,有風格原因,也有行業原因,存在無奈。
與巴菲特不同,基金買股票,有著倉位限制;對於房利美的投資,林奇買到了基金的資產的5%,這已經是所能購買的上限了。
否則,他還想買更多。
反觀股神,可以隨便買,看好之後,直接買下來......
受到行業的限制,這就是彼得林奇的無奈。
5、截然相反的價值投資
縱然彼得林奇不會買入沒有業績的題材垃圾股,可從頻繁的交易可以看出,他賺取的其實是股價的波動,也就是短線投資者口中的差價。
有些股票甚至因為怕錯過,買入後在觀察......
畢竟,他最多投資過上千家股票,不可能將每一隻股票的商業邏輯都看的透徹。
這點與股神巴菲特不同,他買入的每一隻股票,都是完全明確其中的商業邏輯,所以買入就是重倉。
也有很多投資者說,巴菲特是分散投資,這種說法很扯淡。
的確,巴菲特買過幾十隻甚至上百隻股票,畢竟資金量龐大,且買入就是大手筆。看好後要麼買下來,要麼買成大股東......賺取的是更多的自由現金流(免費投資資金)。
這就是巴菲特與彼得林奇的截然不同,前者重倉買入,真正目的是掌控公司,獲取自由現金流;後者分散投資,賺取的是價值投資的差價。
⑹ 巴菲特為什麼說,指數基金是投資股票最好的方法
最大的優勢就是低成本。所有指數基金只要機械地復制其指數走勢就可以,不需要人為去判斷,也不需要基金經理做大量調研工作,所以在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等各項費用中都明顯優於常見的主動管理型基金。
其次,指數基金通常由50-100隻股票組成,可以有效地防範風險。
最後,省時省力省心
對於指數的了解可以通過各種便捷渠道獲取相關消息,並且指數基金相當透明,所有成分股定期調整並公開,可以有效測算指數基金的當前走勢及估值情況。
⑺ 巴菲特在投資股票的時候,為何他不選擇做短線呢
巴菲特是世界公認股神,巴菲特大部分的財富都是通過股市獲取的,尤其是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一戰成名,但巴菲特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全球首富,全球首富就是不缺錢的人;而股票市場本身就是資產市場,玩的就是比誰有錢,有錢又有策略的人就是老大。
再有就是巴菲特大家並不陌生,巴菲特的炒股風格就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價值投資成就了股神巴菲特。
遵從趨勢而為之,比如A股是投機市場,只能靠做短線投機取巧賺點錢,真正A股想做價值投資非常困難,因為價值投資的股票就沒幾十隻,大部分股票常年都是下跌的,做長線只會虧的一塌糊。
綜合三個方面的因素,巴菲特走價值風格、資金太大短線受到限制、以及遵從美國股市價值投資之路等,這些就是讓巴菲特在股市不做短線的真正原因。
總之一句話,在股票市場炒股只看盈虧的結果,不管以哪種方式炒股,只要能賺到錢就是成功的,就是股市勝利者,就是股市最大的贏家。
⑻ 股神巴菲特要購買A股嗎
巴菲特一般不買A股。
巴菲特2015年六大投資建議
1.投資指數型基金
在2014年致投資者信中,巴菲特建議投資指數型基金。
我的建議是將10%的現金投入到短期國債中,另外90%則介入低成本的標普500指數基金(比如Vanguard的指數型基金)。我相信長期來看,這個投資組合將跑贏大多數市場參與者。
2.遠離比特幣
巴菲特最著名的投資理念就是不買入那些自己不懂的公司,這導致他錯過了科技類公司的發展,包括IBM等。而在接受CNBC采訪時他則是表示比特幣根本不能算作一種投資方式。
遠離比特幣,我相信這個東西只是一場海市蜃樓。比特幣只是一種傳遞貨幣的方式,本身並不具備任何的意義。我們完全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品。在我看來,比特幣的內在價值幾乎為零,這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3.學會閱讀金融報表
身患Hodgkin淋巴瘤的Tre Grinner在許願基金會的幫助下獲得了高盛的實習資格,而巴菲特8月接受CNBC采訪時意外的對Grinner給出了建議:
盡量多的去學習會計學內容,會計是商業活動的語言。這對於你閱讀理解金融報表非常有幫助。讀懂金融報表一開始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但是當你掌握了之後將受益無窮。
4.專注於存錢,而不是一夜暴富
盡管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和吉爾伯特旗下Quicken Loans合夥,為猜對2014年美國男子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全部比賽勝負結果的人提供10億美元獎金。(概率是920億億分之一)
但是巴菲特還是告誡大家:
我認為及早培養存錢意識十分重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考慮如何盡快的賺錢。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夜暴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如果股市下跌,逢低買入,不要低位拋售
同樣是在接受CNBC采訪時,巴菲特強調:
我樂於逢低買入,越跌越買。如果你告訴我市場將在下周大跌500點,那麼我很可能會買入許多股票或者相關公司。我並不知道市場會如何做,但是我了解如何尋找那些被低估的公司和股票。
6.不要假裝自己是專家
如果你不懂投資,那麼其實你就是在賭博。在投資領域獲得很好的收益未必需要你成為專家。但是如果你不是專家,那麼最好就承認這個事實。如果有一些利潤看起來會很容易快速獲得,請直接說「不」。
⑼ 巴菲特炒股票嗎
巴菲特的財富帝國根本不是炒股炒出來的,而是投資實體經濟的利潤積累而來的。巴菲特是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投資家,並成為2008年世界首富。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2013年福布斯財富榜以530億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4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7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沃倫·巴菲特自2011年起就一直保持這個排名。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比爾蓋茨、卡洛斯·斯利姆、沃倫·巴菲特,財富數分別為792億美元、771億美元與72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