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基本思路
① 試述在股票投資分析過程中進行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思路(論)
對於具體股票,確定經營實體的行業,分析經營實體的產業鏈,根據經營實體現金流模型,確定動態估值水平。宏觀上,主要考慮經濟杠桿:匯率,稅率,利率,貨幣供給,經濟指標:GDP,GNP,CPI。經濟周期,消費需求,商品供給,貿易順差,政府財政。
② 簡述股票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
你的分太少了,簡單說來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橫向來看有基本面,技術選股,熱點選股等.
③ 股票投資的正確方式
股票投資理念:
一、投資需要:
1、個人生理需要。作為一個投資者投資股市,是希望通過投資來獲得股息或資本利得收入,以實現私人資本的增值,更好的滿足個人的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用現金購買證券可以防止意外災害或被盜損失,使資本更有保障,也有部分投資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退休後能有安全穩定的收入保障。
3、社交的需要。只要看看證券公司門口有多少人聚在一處對股市高談闊論,在看看形形色色的股市沙龍和股市傳媒就可以知道股票市場很好的滿足了一些人的社交需要,有人戲稱:股市為一大社會安定因素,也就是因為它滿足了許多退休者、下崗和失業者的這方面需要。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在投資需要上表現出投資者是想顯示自己的才能或財富、地位等,從中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5、自我實現的需要。有的投資者參加股票投資,可以使他參與公司決策,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公司的重要決策,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實現。同時投資者投資成功的體驗,也強化了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可以促使投資者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
二、知覺選擇性:
一定時間內,人總是有選擇的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對他們知道的覺得格外清晰,其它事物則成為背景,這就是知覺選擇性。。在股票市場上,高價股襯托出低價股價位之低,大盤股襯托出小盤股之優,劣質股襯托出績優股之優,而在績優股大幅上揚之後又使人感到劣質股雖劣,但價更便宜,各有所長。
三、股價錯覺:
最為典型的股價錯覺的例子就是:50元一股的股票太貴了?那好,現在來個一分二,美其名曰:十送十,每股變成25元,是不是便宜貨?這就是絕對值的錯覺。再如甲股已下跌了40%,乙股僅跌掉20%,很多人不問原因就認為乙股還是太高,這種屬於相對值錯覺。當然,對於絕對錯覺,現代有效市場理論認為投資者不會被財務上的假象所迷惑,股票拆細後之所以上漲,部分是由於價格降低使股票的流動性上升,以及投資者預期這種行為(拆細)是該公司對未來收益增長有信心的暗示。
四、心理定勢:
心理定勢影響解決問題時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心理定勢使人的思維模式固定化、單一化和機械化,因此在股市中會影響投資者對行情的隨機判斷,如有的人只會相信聽消息做交易;有的愛按成交量的大小來判斷大勢;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應該說在一些特定的時段內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效用,但在形勢發生重大改變時,仍死守這些則會造成很大的危害,更為嚴重的是在心理定勢失靈後,會造成心理崩潰。
五、股市情結:
股市中的情結是投資者不能擺脫過去、擺脫自我,過於沉溺於某種心理體驗的產物。大致包括以下幾種情結:
1、遲到情結:某人曾經想到要買某個股票,卻沒有付諸於行動,結果 股市興旺起來,股價大漲,一些人就此沉溺於遲到的懊惱中不能自拔,股價每升一步,就喊一聲「晚了」,而且這種念頭會越來越強烈,這就是不能正確面對市場,面對未來的表現。
2、錯賣情結:與上述情況類似,有的投資者在股價上升了一點點就賣掉了,沒想到股價頭也不回的一路上行,就此耿耿於懷,產生錯賣情結,寧願讓懊惱困住自己,也不願再做調整,好象和市場憋氣。
3、戀股情結:有許多投資者在什麼股票上賺過錢的,就一直對這只股票懷有特殊的好感;相反在什麼股票上吃過苦頭的,又會對這只股票懷有很深的成見;以至當外界形勢發生改變的時候,甚至於績優股變成了績差股,績差股變成績優股,他們也視而不見。
④ 股票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
買賣股票的基本方法:一種方法是基本面選股。注重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如:每股收益、市盈率、公積金、半年報和年報等的有關數據。
另外一種方法是技術面選股。注重這只股票的技術走勢和趨勢分析。
現在最流行的基本選股方法,是:基本面選股,技術面選時。
⑤ 股票投資的基本分析包括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經濟分析。經濟分析主要探討各經濟指標和經濟政策對證券價格的影響。經濟指標分為三類:先於證券價格變化的超前性指標,如利率水平、主要生產資料價格等;與證券價格變化基本趨於同步的吻合性指標,如GDP、社會商品銷售額等;滯後於證券價格變化的滯後性指標,如失業率、庫存量等。除了經濟指標之外,主要的經濟政策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等。
二、行業分析。主要分析行業所屬的不同市場類型、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以及行業的業績對於證券價格的影響,行業分析是介於經濟分析與公司分析之間的中觀層次分析,它在發現行業之間的績效差異以幫助發現投資機會方面,既是重要的又是必要的。
三、公司分析。公司分析是基本分析的重點,無論什麼樣的分析報告,最終都要落實在具體上市公司股票的走勢上。如果沒有對公司狀況進行全面、客觀、准確的分析,就很難正確地預測其股票的走勢。
四、基本面分析
股指期貨基礎分析主要側重於從股票市場的基本面因素,如宏觀經濟、各行業分析。
基本面分析包括:
(1)、宏觀:研究一個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2)、微觀:研究股指期貨標的股指的權重上市公司經濟行為和相應的經濟變數,為買賣提供參考依據。
五、技術分析
技術分析是以預測股票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是不同研究途徑和專業領域的完美結合。
基礎分析主要研究導致價格漲跌的供求關系,而技術分析主要研究市場行為。這兩種分析方法都試圖解決同樣的問題――預測未來價格可能運行的方向,基礎分析是研究市場運動的成因而技術分析是研究其結果。
⑥ 投資股票中,選股的基本策略是什麼
引言:選股是進行股票投資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股票選對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剩下的只要決定買入和買出時機都行的,那麼選股的基本策略是什麼呢?
每一個行業都有龍頭股,而且龍頭股有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它引領了這個行業的增長,而且漲幅非常大。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好好的選一個行業的龍頭股,那麼就是只選了那幾只股票,那麼盈利也會非常大的。很多人都會提到白酒行業中的貴州茅台,確實它就是龍頭股。
⑦ 股票投資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你好,股票投資風險的基本原則:
1、迴避風險
所謂迴避風險是指事先預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分析和判斷風險產生的條迴避風險
件和因素,在經濟活動中設法避開它或改變行為的方向。在股票投資中的具體做法是:放棄對風險性較大的股票的投資,轉而投資其他金融資產或不動產,或改變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做法,求助於共同基金,間接進入市場等等。相對來說,迴避風險原則是一種比較消極和保守的控制風險的原則。
2、減少風險
減少風險原則是指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的過程中,不因風險的存在而放棄既定的目標,而是採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法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減輕可能承受的經濟損失。在股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在已經了解到投資於股票有風險的前提下,一方面,不放棄股票投資動機;另一方面,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努力抑制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削弱風險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獲得較豐厚的風險投資收益。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進取性的、積極的風險控制原則。
3、留置風險
這是指在風險已經發生或已經知道風險無法避免和轉移的情況下,正視現
共擔風險 實,從長遠利益和總體利益出發,將風險承受下來,並設法把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確定承受風險的度,在股價下跌,自己已經虧損的情況下,果斷"割肉斬倉"、"停損",自我調整。
4、共擔風險
在股票投資中,投資者藉助於各種形式的投資群體合夥參與股票投資,以共同分擔投資風險。這是一種比較保守的風險控制原則。它使投資者承受風險的壓力減弱了,但獲得高收益的機會也少了,遵循這種原則的投資者一般只能得到平均收益。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⑧ 如何制定股票投資計劃思路
到快樂商品期權看看,有個相關的欄目
⑨ 什麼是股票投資的基本面分析如何進行股票投資的基本面分析
以判斷金融市場未來走勢為目標,對經濟和政治數據的透徹分析。基本面從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共同擁有的屬性指標這一方面,按股票的基本面來講,是指那一些各自都擁有的基本情況的匯總。一般我們所講的基本面分析是指對宏觀經濟面、公司主營業務所處行業、公司業務同行業競爭水平和公司內部管理水平包括對管理層的考察這諸多方面的分析,數據在這里充當了最大的分析依據,但往往不能以數據來做最終的投資決策,如果數據可以解決問題,那計算機早就代替人腦完成基本面分析,事實上除了數據還要包括許許多多無法以數據來衡量的東西
基本面分析又稱基本分析,是以證券的內在價值為依據,著重於對影響證券價格及其走勢的各項因素的分析,以此決定投資購買何種證券及何時購買。
基本分析的假設前提是:證券的價格是由其內在價值決定的,價格受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頻繁變動,很難與價值完全一致,但總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理性的投資者應根據證券價格與價值的關系進行投資決策。
基本分析主要適用於周期相對比較長的證券價格預測、相對成熟的證券市場以及預測精確度要求不高的領域
以上摘自網路
以下為手打,請注意看清楚。至於如何進行基本面的分析,這個很簡單,但是內容很多,我這里沒法給你一一的贅述。但是有一點,非常之重要,就是基本面分析的一切結果正確與否,取決於你的分析基礎是否真實有效。直白點說,就是你的資料是否可靠。目前全世界面臨的情況都是相同的,第一手真實的資料永遠是掌握在為數不多的幾大寡頭機構手中。以券商為例,最重要的基礎調研報告,來自於中證,申萬,招商,海通這些一線大券商,而二線券商的調研資料來自於一線券商整理之後的資料。三線則是來自於二線,普通的散戶和基層分析師則是來自於三線之下。這裡面隱含的問題就是,一線券商會將一手資料當中最為核心的東西剔除掉,賣給二線,二線則剔除掉次核心的信息,賣給三線,陸續往下。最後到普通的散戶和基層分析師手上的報告,已經是經過了數次修改更正過的東西。你基於這個東西開始分析的話有可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基本面分析,如果資料足夠明確真實,能夠很好的得到正確的答案。而這一點,恰恰是幾乎所有的基本面分析人員無可跨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