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值投資組合模型
⑴ 什麼是價值型投資組合
這是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就是投資其未來的業績增長;一家公司未來的業績持續保持增長,其股價就會持續看漲,這就是價值投資.否則,投資業績為虧損或業績不佳的股票就不算價值投資.
這是由美國的本傑明•格雷厄姆發明的~他被譽為投資之父
⑵ 急~~投資組合理論選擇三隻股票進行分析
予濱江集團 "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6.53元
廣發證券9日發布投資報告,給予濱江集團(002244.sz) "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6.53元,具體分析如下:
杭州樓市銷售火爆、5月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在中央政府和杭州市政府新政的刺激下,杭州樓市自今年2月份開始逐漸回暖。5月杭州樓市成交量達到87萬平米,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至5月的成交量達到226萬平米,超過2008年全年212萬平米的成交量,超出比例為6.8%。
杭州房地產市場龍頭企業,深耕杭州市場
公司是杭州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多年來一致致力於杭州市房地產的開發和經營。2005年至今,公司在杭州主城區房地產市場份額均在頭三甲之列。
豐富而優質的土地儲備,足夠公司4-5年開發
公司目前權益土地儲備約248 萬平方米,其中90%位於杭州市。在杭州的A股上市公司中,公司在杭州主城區的土地儲備位居第一。公司的土地儲備大多集中在杭州的市中心、次中心或風景區畔,而且土地成本相對較低,平均樓面地價僅為3982元/平方米。低成本及地段優勢使得這些土地儲備具備良好的盈利前景。
項目銷售順利、手握大量預售賬款,09年業績90%鎖定
公司08年第四季度開盤的金色藍庭和陽光海岸項目已經基本售罄,新城時代廣場項目也已銷售近50%。2008年年末,公司的預收賬款約為42.6億元,主要是萬家花城項目、陽光海岸項目和金色藍庭項目的預收賬款。這些預售賬款使得公司2009年的業績已90%鎖定。公司一季度銷售收入約10億元,隨著8月城市之星項目的開盤,實現今年30億元銷售目標的難度已不大。
估值與評級
考慮到杭州市場良好的銷售情況,公司在杭州市場的龍頭地位以及豐富而優質土地儲備,廣發證券給予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6.53元。
風險提示
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市場集中風險和土地增值稅清繳風險。
字太多了,簡單說幾只吧,都是資產高的,有補漲動力的,你關注吧:
鞍鋼股份000898,中國鋁業601600,金馬股份000980。
⑶ 如何分析股票價值投資理論
巴菲特是這方面的代表。建議看巴菲特的書以及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書。
價值投資就是尋找以等於或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價格標價的證券。這種投資可以一直持有,直到有充分理由把它們賣掉。比如,股價可能已經上漲;某項資產的價值已經下跌;或者政府公債已經不再能提供給投資者和其他證券一樣的回報了。遇到這樣的情形時,最受益的方法就是賣掉這些證券,然後把錢轉到另外一個內在價值被低估的投資上。
格雷厄姆建立他的安全邊際主要通過搜尋如下三個方面的優勢:
l 資產的評估
l 獲利能力的評估
l 分散化投資
通過堅持安全邊際,或高出股價的價值之間的差額,而獲得了這樣的保護。潛台詞就是,即使後來發現股票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吸引人,但結果仍然會是令人滿意的。
⑷ 請問什麼是股票價值分析中的股利貼現模型
就是將來各期你可以得到的股利,化為現在的錢數。
例如你將來可以得到110元股利,年利率是10%
則現值是100元
這樣計算就可以比較不同時間的真實價值了。
⑸ 1.甲投資者准備從證券市場購買a、b、c、d四種股票組成投資組合。已知a、b、c
1、
A: 0.08+0.7*(0.15-0.08)=12.9%
B:16.4%
C:19.2%
D:22.7%
2、A股票的內在價值=4*1.06/(0.15-0.06)=35.33元
市價>股票內在價值,A股票被高估,不宜投資.
⑹ 價值投資的建立投資組合
分散投資第一誡
我的基本原則是,投資者應該總是把最低25%的投資放在債券或債券的等價物上,再把最低25%的投資放在流通股票。餘下的50%投資者可以根據股票和債券的市價變動,調整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比例 。
格雷厄姆解釋說債券、債券等價物和現金有下面幾個好處:
l 作為保護
l 作為價值的倉庫
l 有時可以作為更高投資回報的來源——雖然這樣的時刻通常是一閃而過。
分散投資第二誡
任何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都應該有合理數量種類的股票——或者,就如同格雷厄姆所解釋的,「適當但不過分的分散投資」。
我們最主要的操作手法之一就是無差別地買入價格低於凈流動資產的普通股,之後賣出時,通常可獲得20%或以上的年收益率率。在任何一個給定的時間,我們的投資組合中通常都有100多支類似的超值股票;在過去的三十五年中,這個投資組合中所涉及的全部股票有90%收到了令人滿意的利潤 。
股息再投資
股息再投資計劃是指把公司的股息自動再投資,買入更多的公司股票。投資者買入最低股數的公司股票之後就可以通過公司加入這項計劃。有些公司會自行吸收證券交易費用,或者收取相對較少的交易手續費。所購買的股票價格基於該公司為這個計劃所購買的股票的平均成本。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會發放股息,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為投資者提供這樣的服務。
耐心
一般來說,投資者常常會在買進股票最開始的兩到三個月內每天在報紙上的查看股價。當股票下滑,甚至在買進時的價格水平原地踏步,投資者都會覺得泄氣。格雷厄姆認為,這是不必要的:
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在財務上與心理上為短期內糟糕的表現做好准備。舉例未說,1973年到1974年之間股市下滑,投資者在賬面上多有損失,但如果他堅持下去,1975年到1976年市場就開始反彈,在這5年期間里,他的平均回報率就是15% 。
修枝剪葉
一支股票從價值被低估到價值被高估可能要花費3到5年的時間。偶爾的,環境也可能會表明這支股票沒有辦法達到投資目標(當基礎條件出現重大變化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毫不猶豫地賣掉。
然而,有的例外的股票應該比一般股票持有時間更長,因為這些公司的增長潛力會持續多年。它們的內在價值,或者是對股東的未來價值,總是領先其市場價格一步。這類的股票也是實際中不變的投資組合中的基礎組成部分。
要點:
l 建立合理的目標。平均年回報率是12%到15%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l 無論什麼時候,請將投資資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資在債券或是債券等價物上。
l 無論什麼時候,請將投資資金中至少25%的部分投資在股票上。
l 如果沒有堅定的理由,就不要賣掉股票。
l 要有耐心。
⑺ 我想寫一篇論文,題目是《基於價值投資理論的最優投資組合研究》,請問有研究價值嗎
恩,這個課題非常有研究價值
你可以用建模的方式進行研究
⑻ 股票投資組合如何建立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
股票的投資組合時的基本原則
1.在風險水平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利潤率較高的股票。
2,在利潤率水平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風險較高的股票。
3.在選擇股票組合時,應當使股票可能造成的損失盡可能減小到最低限度。我們可以用數學公式表示為:式中:
n表示所選股票的總個數
i表示所選股票中的第i種股票
Fi表示第i種股票的風險概率
Gi表示第i種股票在發生風險時可能造成的損失
當然,在考慮減小損失的同時,也應當考慮要使股票帶來的利潤盡可能地大,用數學公式表示即為:式中:
n表示所選股票的總個數
i表示所選股票中的第i種股票
Hi表示第i種股票的獲利概率
Li表示第i種股票在市場條件有利時可能獲得的利潤
股票投資組合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1]
1.在購買股票時,應注意不要購買同一公司或企業的股票,即使該企業經營有方、業績優良時也要將資金留出一部分投入到其他種類的股票上去。這樣做可以使投資者不會因某一種股票的突然性暴跌而造成慘重的損失。
2.股票投資組合時,應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行業的股票進行投資,即不要只購買同一行業或同一板塊中的不同股票。這樣做可以使投資者避免在碰到行業性不景氣,所有同行業股票全部跌落時,可能產生的風險。
3.投資時要注意盡量不購買同一地區的股票。同樣,這類股票同漲同跌的可能性較大一些。因此,如果購買同一地區的股票就無法起到躲避風險的作用。
4.購買股票時,應當購買具有不同題材的股票。這樣可以使投資者避免在某一種題材股遇到利空消息時所產生的風險。
5.對購進股票的時間上要注意合理安排,不要集中在同一時期將所有的投資全部投入股市中,要留有一定的後續力量。有時,投資者認為某一股票已跌至極限而放心買入,卻不想該股票的價格繼續下跌,而此時投資者手中若留有一部分資金,還可以進行低價補進,以攤平成本的操作;否則,只有無可奈何地等待該股票漲潮期的到來,這就可能使投入的資金積壓很長一段時間,從而減緩了資金的周轉速度。
股票投資組合的幾種方式
1.保守型投資組合。採用這種類型的投資組合方式,其資金的分配情況應當是,將80%或全部的資金用於購買不同的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而只將約20%或20%以下的少量資金用於對短線股票的炒作。這種投資組合方式需要投資者選擇那些有較高股息的股票作為投資對象,這可以使投資者在經濟呈現穩定增長的情形下,從那些經營情況良好、投資回報安全穩定的公司的股票中,獲取較為滿意的投資回報。
但是,採用這種保守型的投資組合方式,也要求投資者時刻注意公司的經營情況的變化和國家有關的政策動向,因為任何一種股票都絕對不可能永葆青春,常勝不衰,它完全有可能在國家方針政策轉向、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由盛轉衰,由盈轉虧。所以,保守型投資組合雖然可以較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但也並不是說就能夠完全消除風險。
2.投機型投資組合。這種投資組合方式正好與保守型投資組合方式相反;是將大部分或全部的資金都用於投機性股票炒作的一種資金組合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盈利情況,基本上取決於投資者對各種股票漲跌形勢的准確判斷。如果投資者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充裕的時間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則採用這種投資組合方式往往能夠獲得比其他形式的資金組合方式更為可觀的利潤和收益,但同時它也比其他的資金組合方式有著更大的風險性。
3.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這是投資者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採用何種投資組合方式的一種投資方法。這種方法認為,在股市不太活躍的情況下,應採用保守型投資組合,即將資金投入到長線昅中,以獲取較為穩定的收入;而在股市十分活躍的情況下,應採用投機型投資組合,以便能從各種股票的跌漲差價中獲取更大的收益。這一投資組合方式因能夠較好地適應股市的變化,而被多數投資者所採用,採用這一方法的關鍵一點,是投資者要有能力對股市的大勢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形勢判斷。
4.市場分散型投資組合。這是投資者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採用不同投資組合方式的一種投資方法。這種方法認為,在有新股上市時,即將資金投入到一級市場上進行炒作;在大勢上漲時,即將資金投入到二級市場上進行炒作;在無新股上市、大勢下跌的情況下,即將資金投入到一級半市場上進行炒作。這樣,分散市場投資的組合型式,已被實踐證明是可行的,而且已被好多投資者所採用
⑼ 寫出固定股利增長的股票股價模型,並指出該模型說明股票的價值取決於哪些因素
樓主沒有明確題目的原因,首先你是投資者想找股票投資組合呢,還是考試中出現這類題目?
總之呢,這是一個很費腦力人力智力的一個題目,如果考試的話,你就多研究一下,選出一個投資組合,然後分析它們的價值在哪裡,考試中重要的不是你的股票會不會漲,而是你的思路;
如果是做投資的話,估計沒人能回答得了,就算人家說了,你敢買嗎?
⑽ 計算股票價值的模型有哪些
計算股票價值的模型有: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現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現現金流模型)
3、FCFE (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模型
4、FCFF模型(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現金流模型)。
股票模型:
股票模型就是對於現實中的個股,為了達到盈利目的,作出一些必要的簡化和假設,運用適當的數學分析,得到一個數學結構。
在這里引用數學模型的定義,也可以說,股票建模是利用數學語言(符號、式子與圖象)模擬現實的模型。把現實模型抽象、簡化為某種數學結構是數學模型的基本特徵。它或者能解釋特定現象的現實狀態,或者能預測到對象的未來狀況,或者能提供處理對象的最優決策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