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股票投資
A. 今年下半年適合不適合進行股票投資
不適合中長期線投資,因為中長線趨勢是震盪走低,只適合超跌後的短線投資. 7月10日大盤沖擊30日線失敗後下挫,11、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空多雙方激烈爭奪5日線,而30日線已經下降到2908了再次對大盤形成了壓制,上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這波反彈如果後市在30日線再次結束沒政策護盤的情況下破2500就是很輕松的了,下個支持位也是象徵性的2000點。大盤謹慎看好的情況下是突破並站穩30日線2908點,還有看高3195點60日線的機會。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B. 2017年最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是哪幾家
想投資就來眾易貸吧!年化收益率14.4%,2014年成立。已經和包商銀行簽訂協議。
C. 下半年投資什麼好 關注這些股票和基金就夠了
初學者可以先從低風險入手、然後中風險、最後高風險。
可以試著買點風險極低貨幣基金,體驗一下基金錢生錢的樂趣,幾個月後再買個點債券基金,1年後再買點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當自己已經慢慢了解其中的風險後,再買進股票,而外匯、期貨投資並不適合普通人來買,不單單是風險大,而且投資金額起步較大。
D. 2017年下半年買什麼股票華爾街都看好哪些股票
一般到了年底買高轉送或者次新股比較好。從技術形態上次新股也的確不錯。
E. 2020下半年投資什麼股票好
在下半年要投資股票的話,首先你一定要看業績,而且要看它的趨勢和形態,這樣多好的股票就是可以投資。
F. 下半年股票哪些板塊好投資
納斯達克市場主要是創新市場,而A股創業板主要是並購市場,目前創業板短線向上慣性依然強勁,但從中線角度來看,已經開始聚集比較大的風險。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保持適宜的倉位,不宜重倉。持倉股票可以配置純正的新興產業股,即主要以生物技術、互聯網業務平台、能源互聯網、新能源等產業股為主,這樣才有望規避未來的調整風險。
G. 下半年有那些潛力股票有投資價值
你要問下半年有哪些股票有投資價值,告訴你下半年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不存在。
就目前看來看,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也幾乎沒有。
投機除外。
要問什麼時候能找到有投資價值的股票,還得下半年的下半年。
H. 2017年買那隻股票升值潛力大,只有六千塊錢,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你好,股票投資屬於風險投資,具有較大風險,
無法預測收益,也不會存在固定收益,要看你是否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以及良好的市場氛圍。
I. 2017年最好的投資是股票嗎
是的。
回到正題談談第一個問題,2017年股市大趨勢預測;
我認為2017年是慢牛行情,也就是震盪向上,理由主要由幾個方面:
1、一個國家經濟起飛期需要40年。日本經濟起飛期是1950年-1990年,韓國起飛期是1962年-2002年,我國經濟起飛時從1979年開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那麼根據預測,應該是2018年前後起飛。
2、人均GDP水平。目前人均GDP相當於日本1975年到1980年,相當於韓國的1989年水平,1970--1990年日本經濟人均GDP增長率為6%左右,日經指數保障300%+,80年代日本股市是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資金不斷湧入;我國台灣從1987年開始加權指數漲幅為12倍,從1000點到12682點、,1985年我國台灣人均GDP相當內地目前的水平。
3、從工業社會進行資本社會形態的根本轉變。目前我國主要發展以GDP為考核,每個地區、每個省、每個市都是如此,工業和房地產使GDP快速、大幅增長的重要手段。現在勞動密集、低成本發展將成為過去式,現在人工工資水平大幅上升,與低勞動力成本的越南、寮國等發展中國家相比,優勢降低,因此進入高科技化、高技術產業發展,進入資本化的社會是一個必然趨勢。
那我在2017年的發展進程中,我看好哪些熱點機會呢?
1、股權激勵:尋找金礦
隨著上市公司與市場捆綁一起,員工與公司形成利益關系,因此我認為是盛宴。
股權激勵是一道盛宴,特別是對於高成長、穩定增長的公司來說,目前還未充分發掘。如果發現一個公司季報異常,刻意壓低股價,這樣的公司很可能推出激勵方案,如蘇寧雲商002024。
策略:
A、首先看企業的行業,若是壟斷,則不用通過自己的努力,只要提高價格或在減少供應就可以保持高額壟斷利潤,因此股權激勵方案的上市公司最好是處於競爭性行業,因為經營者面對市場環境壓力,企業只有求新求變才能生存,一般成長性較好的生物醫葯、電子、通信、網路和軟體等科技企業。
B、其次,企業有較好的成長性,意味著企業發展存在尚未開發的市場,有充足的物資資本和人力資源應對擴大後的業務,只要所有者有效地激勵經營者不斷付出,企業才能向上發展。
2、航天軍工:資產證券化
航天軍工將極大收益於中國政府發展航空和軍工產業的戰略規劃,具備中長期上漲潛力,經過15年調整後,主要逢低布局。
「十三五」將對軍工行業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在「做大做強」的思路下,軍工資產證券化明顯加快,目前外國的軍工資產證劵化是40%+,我國的軍工資產證劵化25%左右,因此上市公司在產業升級中資源整合的空間很大。軍工集團資產重組,收購兼並和產業整合是軍工上市公司最大的投資機會。
16年,st黑豹600760已經被沈飛集團借殼上市,那麼後面很快成飛也會上市,高層就是希望兩家相互競爭那麼中航面的殼資源就值得重點關注。
策略:
選股主要三方面出發
A、相對估值優勢的企業,如遠東傳動
B、高成長性的公司,如成飛集成
C、技術力量實力強,有壟斷優勢的公司,如國睿科技
從投資的原則來看,防範資產注入預期落空後的股價下滑,迴避估值過高和相對資產注入炒作題材的個股。
3、國企:重組並購
隨著國家的改革政策不斷出台,中央會議也多長提出,改革要加速、加速,15年隨著中國南車、北車,到炒作中國的航運,到鋼鐵企業及五礦集團等等,熱點一波接一波,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隨著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落地,圍繞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大潮正在開啟。我認為優先會集中在競爭性行業,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次,擴展到資源大企業大公司靠攏,最後就是處理產能過剩,如鋼鐵、煤炭、建材、石油等等。
策略:
A、大公司的小企業,業績優,流通盤小,股東背景及未注入資產多的公司,如中國海誠(中輕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
B、優先出台改革政策地域企業,同時虧損較大或者具備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如廣東、深圳、山東、重慶、上海、江西等地的企業。
C、中字頭的權重藍籌股,有整合企業的概念,如神葯、神船、神建等等個股。
3、2017年最看好的三大牛股。
六國化工600470:地方國企、磷復肥骨幹國企,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擁有可開采磷礦石超過2000萬噸,磷復肥骨幹國企.
蘇寧雲商002024:股權激勵,轉型,電商,現代物流,互聯網的紅利。
哈投股份600864:並購重組,地方國企控股,參股券商
具體的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廣博成長俱樂部
J. 今年下半年投資房產好,還是股票好,上半年好像股市很好哦
下半年,股市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