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投資與發行股票面值和公允價值
Ⅰ 公允價值和長期股權投資
選A
擁有20%股份 因此B企業是擁有A公司的3800萬元中的20% 就是760
分錄是
借:長期股權投資 760
貸:銀行存款 720
營業外收入 40
我翻書看了一下,說如果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銀行存款 差額記「營業外收入」 要是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份額,不做調整,直接花多少錢 就記多少錢
Ⅱ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為什麼用資本公積沖減不理解……!
發行股份面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是作為發行股票的溢價。
這個溢價是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並不是你所理解的沖減,一般是在貸方,是增加。
Ⅲ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初使投資成本小與公允價值時,需要調整賬面價值么即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為公...
對於長期股權投資
1、對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以享有被合並方凈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初始入賬價值。
2、對於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都以付出的資產,承擔的負債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入賬價值。
3、合並中發生的交易費,與合並有關的相關費用計入當期損益,而非合並的相關費用計入初始入賬價值。
4、對於以債券,股票的等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發行債券,股票相關的評估費等沖減溢價或者利息調整。
5、初始入賬價值就是上面額步驟,對於後續計量,成本法不調整初始入賬價值,而權益法要調整
在權益法下,如果初始成本小於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那麼調整初始成本,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如果初始成本大於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那麼不調整。
分錄: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
6、當然如果由成本法向權益法轉換,涉及到追溯調整問題
Ⅳ 長期股權投資中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什麼科目
一般都不做處理,成本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只按取得時的賬面價值入賬,後期不作處理,若為自己控制的子公司,在合並報表中按照權益法調整,也不是按照公允價值來算的。
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也不是按照公允價值來算的,按照子公司或者合營聯營企業的盈利多少的百分比來計入投資收益。
Ⅳ 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問題
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也就是屬於關聯方,用賬面價值;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就是雙方之前不認識,當然用公允價了,不能你說賬面有100個億,我就要用100億計算吧。
Ⅵ 求教有關注會會計中長期股權投資使用賬面價值還是公允價值的問題!!!!!
請忘記你復制的這一大段話。且不要去想會計准則啊理論這些東西。我舉一下例子你就明白了。
首先,不管目前是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我們都知道第一次的合並都是非同一控制的。這樣就好辦了。
先說最簡單的,非同一控制的。假如2018年A要並購B,兩者無關聯關系。那麼A肯定是要真金白金的花錢才能買到B。所以這里採用的是公允價值。為什麼呢?就是因為A是真金白銀的去合並B了。
在深入點說同一控制。還是上一個例子。A在2018年最終控制了B,同時A下面有個子公司C。現在是2019年。那B和C就是兄弟關系,都是A的子公司。當C要收購B的時候會有個問題,那就是B和C都聽A的話,A可以讓C1塊錢收購B也可以讓C1億收購B。但是即使最終用的是1塊還是1億,對A來說都是左手到右手。所以不可以用C支付多少對價來計量了。
但是C是實打實的收購了B的,那怎麼計量呢?我們看回2018年,A收購B的那天,那天的公允價值是大家公認的也是會計採用的。B從2018年到2019年這一年時間的發展也是確確實實的記錄在A的合並報表上的。所以當C收購B的時候,就以A控制了B開始哪一個點開始算到C控制B那個點在A報表上的價值。也就是你說的賬面,此時B在A上面的賬面價值來算。
感覺還是有點繞,說點數字進去你可能更明白:
A企業在2018年花了100塊購買了B企業對其控制。此時B企業值80塊。 這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此時A企業覺得B企業發展前途好,多花20塊合並。商譽為20. 此時在A企業賬面上B是100塊錢,這100也是公允價值
2019年A企業的子公司要購買B企業,因為同是A企業的兒子公司,所以子公司花了10塊就控制了B企業成為子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A公司的孫子公司。這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這10塊明顯是不公允的。要以B公司在A公司的賬面價值也就是曾經的公允價值100來計量。(但是書本上寫的就是賬面,考試也要寫賬面)
Ⅶ 長期股權投資中股票的面值和買入價應該用哪個計算
1、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應按其差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XX公司(成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超額虧損的確認: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
3、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虧損時,應當按照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不足以沖減的,應當以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賬面價值為限繼續確認投資損失,沖減長期應收項目等的賬面價值來進行處理。
4、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企業仍承擔額外義務的,應按預計承擔的義務確認預計負債,計入當期投資損失。
使用權益法注意事項:
1、進行初始投資或者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成本或是追加投資成本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後,隨著被投資單位所有權益的變動而相應調整,增加或是減少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響的時候,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響的時候,投資企業應當對被投資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停止採用權益法,改用成本法核算。
3、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的採用成本法核算,但在年度終了,合並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4、購買股份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和應收股利,貸記銀行存款,其中長期股權投資初始確認成本中包含手續費及其他費用。
Ⅷ 長期股權投資投入資本與公允價值的差價
長期股權投資差額是指投資公司用權益法對投資進行會計核算時,投資公司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公司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
如果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在借方,即投資公司出資額大於被投資公司資產負債賬面價值數額,此時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為正數,則整個長期股權投資差額按合同所規定的攤銷期限或(如果合同沒有規定的攤銷時期)在10年內攤銷。
每年的攤銷數額,要相應地沖減投資公司當年的投資收益(收益表)和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資產負債表),也就是說,攤銷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的借方數,要減少投資公司的利潤。倘若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在貸方,即投資公司出資額小於被投資公司資產負債賬面價值數額,此時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為負數,則整個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立即被轉入投資公司的「資本公積」賬戶的貸方,即整個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的貸方數被確認為是投資公司的「資本公積」的增加。
公允價值(Fair Value) 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或者一項負債可以被清償的成交價格。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場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購買企業對合並業務的記錄需要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在實務中,通常由資產評估機構對被並企業的凈資產進行評估。
Ⅸ 長期股權投資 公允和賬面價值的計算
長投初始成本計量:
同一控制下:初始投資成本=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報中的賬面價值份額+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並方行成的商譽
非同一控制下:投資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
註:「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報中的賬面價值份額」,取決於被合並方凈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還是賬面加入納入最終控制方的合並報表。
————————————————————————
舉個例子,如:甲、乙在同一集團內,乙之前購買了集團外的丙公司100%股權(購買日,丙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100,公允價值120,購買價130);現在乙公司將對丙的股權全部轉讓給甲(轉讓日,丙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200,根據購買日公允價值持續計量所得凈資產公允價值260)。
①乙購買丙,屬於非同一控制。購買日投資成本=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130,大於丙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120,形成商譽10。
②乙轉讓丙公司股權給甲,屬於同一控制。初始投資成本=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報中的賬面價值份額+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並方行成的商譽=260+10
由於丙公司是乙從集團外部購入,站在乙公司最終控制方的合並角度,要以丙公司購買日公允價值合並,故乙轉讓丙公司股權給甲時,最終控制方不變,繼續按照轉讓股權(合並日)時丙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計算投資成本。
ps:若乙公司轉讓其全資子公司給甲,由於該全資子公司自始至終都該集團內,即最終控制方合並報表一開始就按照該全資子公司賬面價值進行合並,則甲合並乙時,初始投資成本中的「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並財報中的賬面價值份額」就根據合並日全資子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來核算。
Ⅹ 同一企業下長期股權投資合並以公允價值還是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 7200
貸:股本 2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200
支付傭金: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0
貸:銀行存款 50
所以,應確認的資本公積是51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