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如何克服股票投資的羊群效應

如何克服股票投資的羊群效應

發布時間: 2021-09-17 16:16:43

1. 炒股為什麼要克服「羊群效應」

炒股為什麼要克服「羊群效應」
假如你在絕望時拋售股票,你一定賣得很低。——投資大師彼得·林奇。
當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其實正是進行投資布局,等待未來高點收成的絕佳時機,不過,由於大多數投資人存在「羊群效應」的心理,當大家都不看好時,即使具有最佳成長前景的投資品種也無人問津;而等到市場熱度增高,投資人才爭先恐後地進場搶購,一旦市場稍有調整,大家又會一窩蜂地殺出,這似乎是大多數投資人無法克服的投資心理。
如何盡量避免跟風操作呢,我們的建議是:投資人結合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等因素,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同時控制自己情緒來面對各種起落,加強個人「戒急用忍」能力,這樣才能順利達成投資目標。基金投資雖然不應像股票一樣短線進出,但適度轉換或調整投資組合也是必要的,因為有些風險基金是無法避免的,如市場周期性風險,即使是明星基金也必須承擔隨著市場景氣與產業周期起伏的風險。
設定獲利點可以提醒您投資目標已經達到,避免陷入人性貪婪的弱點,最終反而錯失贖回時機,使獲利縮水。設定止損點則可以鎖定您的投資風險,以避免可能產生的更大損失。
當基金回報率達到損益條件,您就應該判斷是否獲利了結或認賠贖回。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的參考依據很多,一般而言,投資人可以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獲利期望值、所處年齡階段、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所在的市場特徵加以考慮,同時定期檢查投資回報情況,這樣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投資組合的獲利及止損區間。
這里特別強調每季度的定期檢查,基金投資適合懶人,但仍須每季度檢查基金錶現、排名變化、投資標的增減,為最終的贖回或轉換提供決策依據,以免錯失最佳賣點或過早出局。
需要指出的是,當基金回報達到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時,並不一定要立刻獲利了結或認賠賣出,此時應評估市場長線走勢是否仍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確,以及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是否符合當時市場情況,再決定如何調整投資組合。如果是因為市場短期調整而觸及止損點,此時不宜貿然贖回,以免市場馬上反彈,您卻因為耐性不足而賣在低點。
如果基金業績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突出,同時所在市場長線也看好,只是因為短期波動達到止損點,此時如果能容忍繼續持有的風險,或許您應該重新設定警示條件,甚至可趁機加碼,達到逢低攤平的目的。反之,當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已成定局,或者市場市盈率過高、市場風險增大時,無論是否達到獲利點,都應盡快尋求最佳贖回時機。

2. 羊群效應從哪些方面影響股價

「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羊群效應」在中國股市這一不是完全成熟的市場里表現尤其明顯,在監管機制不健全、內幕操縱泛濫的背景下,股市和相關個股暴漲暴跌,而作為股市投資重要主體的廣大散戶,就像一群散亂的羊群,不是盲目地左沖右撞,就是缺少理智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具有的危險。股市裡的主力或莊家正是利用散戶的「羊群效應」,利用散布不對等信息等不正當手段影響散戶,從而操縱股價,低買高賣,獲取暴利。
有人總結中國股市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80%的資金;20%的人賺錢,80%人虧本;股市20%的時間處在升勢,80%的時間屬於盤整或下跌。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散戶如果不能成為一隻狡猾的「狐狸」,那就不要輕易進入市場裡面做只任人宰割的「羊」了。

3. 你認為怎樣才能克服羊群效應的行為

喂東西給它們吃呀

4. 羊群效應對於投資者自身分別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 定義:"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表現為對特定的或臨時的情境中的優勢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採納(隨潮)表現為對長期性的占優勢地位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接受(順應風俗習慣)。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所以,投資者的羊群效應,指的是追誰大眾所同意的,並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不會主觀思考事件的意義。

但是,投資者是不是屬於羊群效應,是要具體討論的,那麼我們就給投資者做個分類,且以大家熟知的股市為例。一一道來。

  • 不具備投資技能的投資者:其實股市上,不具備任何投資技能的投資者的比例約佔65%,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投資者形成的其實不是羊群效應,因為其不是從眾,而是盲從。以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意見,且不是不主觀思考事件的意義,而是沒有這個能力。到市場上來只想通過各類投機取巧的方法。而盲從的對象,是所謂的分析師,或者經驗豐富人士。但是他們對這些人是的專業水平同樣缺乏認知能力。這類羊群效應很特殊,他們是選擇性的追隨,所以一定是羊群,特殊的羊群。羊群效益對這群投資者的影響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提高對專家的甄別能力,不行換一個,不行再換一個,這是大多數人。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這樣的人極少,而且也是人雲亦雲的學習,最終進化成下面討論的第二類人。而第一類人的投資,是股市漲就能賺,股市跌就虧錢,虧錢效益大於贏錢效益,形成最終的虧損。虧在對投資的補資金和心態上。

  • 具備一定所謂技術能力的投資者:這一類人占市場的30%左右,經歷過股市的洗禮,已經變得相對理性,不會盲目的去追隨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一般股市沉靜時,都能夠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開始打平或產生穩定盈利。這些人若產生虧損,已經不會有太多技術上的原因,而是出在心態上。當行情啟動時,這部分人是會有踏空,然後市場出現火爆的情況下,隨之而來會出現消息滿天飛的狀況。此時,這部分投資者開始對自己補資金,因為人賺錢了,自己沒賺。就會開始盲從,去追隨消息,而逐漸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從而盲從。此時,這些人會變得和前面一類投資者沒有什麼區別。而最終的結果,看看去年的股災就知道了,在此不多描述了。所以,羊群效應對這類人的影響有三個方面:一方面,失去自身對市場的技術判斷;一方面,失去理性;一方面,心理環境急劇惡化。而這三方面影響的觸發條件是巨大的潛在投資機會的出現。

  • 分析人士:這一類人占市場的0%,但是左右市場。之所以說佔0%,是因為他們只負責分析,卻極少有人真正參與交易。他們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咨詢費用,或者和證券公司合作收取手續費傭金。所以,這類人是是帶有目的性的,為了體現自己的重要性,會傾向於帶領投資者進行頻繁交易。這樣對投資者的羊群效應影響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分析人士自己難有方向性,導致投資者更沒有方向性,對市場形成迷茫;另一方面,頻繁交易嚴重影響投資者心態,使投資者更多時間處在非理性階段。


  • 結論:所以,歸根結底,投資者羊群效應的產生,源自於缺乏投資能力和不自信。而對投資者帶來的影響總的概括是兩個方面:一方面,破壞良好形態,增加投資的非理性,輕則影響情緒,重則影響生活和家庭;一方面,出現認知能力障礙,輕則難以自拔,重則極度消沉。羊群效應在投資者方面很難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但問題不是出在交易本身,而是另外兩個方面:一方面,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本身就超出了自身能力之外;一方面,國家現行制度無法讓行業內形成「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的市場環境。

  • 希望能夠幫到你!

5. 如何防範羊群效應

我們都知道,「羊群效應」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草原上,有一群羊在吃草。它們邊走邊吃,前面有一個大坑,有一隻羊不小心掉了下去,後面的羊不假思索接二連三的跳了下去,以為這是一件正確的事。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現象。不管對錯,人雲亦雲,「鴨子過江隨大流」,「一哄而上」。比如:在文革中,紅衛兵現象;90年代的「追星族」現象;去年通貨膨脹時,「房地產商養豬」現象,人們「囤積花生油」現象等等。
為什麼大眾會有一種「羊群效應」?
不難理解,這主要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認識,而大多數人又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
那麼,「羊群效應」是不是沒有積極的意義呢?
不是的。我們說,歷史是由領袖來領導同時也是由大眾來演繹。是領袖的先見之明和大眾的擁護共同作用的結果。大眾的擁護就是一種「羊群效應」發生積極意義的例子。雖然,我們對有些事情了解的並不多,但是我們知道,只有更多的參與感性實踐,才可能有深刻的理性認識。這是「羊群效應」積極的一面。
我們知道了「羊群效應」是怎麼回事,那麼,怎樣防範因為「跟風」而產生不利的後果呢?下面以「綠地投資」和「跨國並購」這兩個企業行為來舉例。
「綠地投資」即新建的外資企業。這樣的企業可以為東道國帶來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可以促進就業和經濟發展;「跨國並購」即收購另一個國家的企業的股份或者資產的行為。可以為東道國帶來資金和技術。它們都能擴大投資國的市場范圍,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賺取更多的利潤。
「綠地投資」和「跨國並購」的企業行為都是對於東道國和投資國的經濟發展有利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也要重視它們所帶來的負面因素。
比如:這個項目對環境是否有不利的影響;是否會損害本國長期的經濟利益等等。
這就要求我們中國的各級政府一定要對所有的外資項目全方位的嚴格審查,不能有盲目/攀比和跟風的「羊群效應」行為,只有具備相應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做好「綠地投資」和「跨國並購」項目審批決策工作。

6. 羊群心理的如何克服

假如你在絕望時拋售股票,你一定賣得很低。——投資大師 [[彼得·林奇]]當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其實正是進行投資布局,等待未來高點收成的絕佳時機,不過,由於大多數投資人存在「羊群效應」的心理,當大家都不看好時,即使具有最佳成長前景的投資品種也無人問津;而等到市場熱度增高,投資人才爭先恐後地進場搶購,一旦市場稍有調整,大家又會一窩蜂地殺出,這似乎是大多數投資人無法克服的投資心理。
如何盡量避免跟風操作呢,我們的建議是:投資人結合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等因素,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同時控制自己情緒來面對各種起落,加強個人「戒急用忍」能力,這樣才能順利達成投資目標。
基金投資雖然不應像股票一樣短線進出,但適度轉換或調整投資組合也是必要的,因為有些風險基金是無法避免的,如市場周期性風險,即使是明星基金也必須承擔隨著市場景氣與產業周期起伏的風險。
設定獲利點可以提醒您投資目標已經達到,避免陷入人性貪婪的弱點,最終反而錯失贖回時機,使獲利縮水。
設定止損點則可以鎖定您的投資風險,以避免可能產生的更大損失。當基金回報率達到損益條件,您就應該判斷是否獲利了結或認賠贖回。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的參考依據很多,一般而言,投資人可以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獲利期望值、所處年齡階段、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所在的市場特徵加以考慮,同時定期檢查投資回報情況,這樣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投資組合的獲利及止損區間。這里特別強調每季度的定期檢查,基金投資適合懶人,但仍須每季度檢查基金錶現、排名變化、投資標的增減,為最終的贖回或轉換提供決策依據,以免錯失最佳賣點或過早出局。
需要指出的是,當基金回報達到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時,並不一定要立刻獲利了結或認賠賣出,此時應評估市場長線走勢是否仍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確,以及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是否符合當時市場情況,再決定如何調整投資組合。如果是因為市場短期調整而觸及止損點,此時不宜貿然贖回,以免市場馬上反彈,您卻因為耐性不足而賣在低點。如果基金業績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突出,同時所在市場長線也看好,只是因為短期波動達到止損點,此時如果能容忍繼續持有的風險,或許您應該重新設定警示條件,甚至可趁機加碼,達到逢低攤平的目的。
反之,當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已成定局,或者市場市盈率過高,市場風險增大時,無論是否達到獲利點,都應盡快尋求最佳贖回時機。

7. 股市中的羊群效應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系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

在目前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致,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映,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只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

這就是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們需牢記,一般情況下急速殺跌不是出局的時候。

8. 如何在職業中克服羊群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像的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表現為對特定的或臨時的情境中的優勢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採納(隨潮)表現為對長期性的占優勢地位的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接受(順應風俗習慣)。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在競爭激烈的「興旺」的行業,很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看到一個公司做什麼生意賺錢了,所有的企業都蜂擁而至,上馬這個行當,直到行業供應大大增長,生產能力飽和,供求關系失調。大家都熱衷於摹仿領頭羊的一舉一動,有時難免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
對於我們這些職場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現「羊群效應」。做IT賺錢,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詢賺錢,大家都一窩蜂擁上去;在外企幹活,成為一個嘴裡常蹦出英語單詞的小白領,看上去挺風光,於是大家都去學英語;做公務員很穩定,收入也不錯,大學畢業生都去考公務員……

我們不是羊
我們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們應該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謂的「熱門」工作,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熱門」的職業不一定屬於我們,如果個性與工作不合,努力反而會導致更快的失敗。我們還要留心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潛藏危機,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不可能是「避風港」,風險永遠是存在的,必須大膽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這點兒危機意識之後,自然就要預備好對策,當危機真正到來時該怎麼辦?在《誰動了我的乳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終沒有乳酪可吃,而有危機意識、到處尋找新的乳酪的小老鼠,卻在舊的乳酪吃光之前,就尋找到了新的生機。

9. 怎樣克服羊群效應給自己帶來負面的影響

了解更多的信息
所有「羊群行為」的發生基礎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場的信息狀態發生變化,如新信息的到來,「羊群行為」就會瓦解。這時由 「羊群行為」造成的股價過度上漲或過度下跌,就會停止,甚至還會向相反的方向過度回歸。這意味著「羊群行為」具有不穩定性和脆弱性。這一點也直接導致了金融市場價格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

10. 你認為怎樣才能克服羊群效應這類心理和行為

透過現象看本質,你都已經知道羊群效應了,克服起來也就不困難了,而且也不一定要克服呀。當你遇到羊群效應這類事情的事情的時候,你心理肯定已經有了判斷了,如果你還是參與進去了,那證明是你自己本身希望這樣去做,而跟羊群效應沒有啥關系了。事有兩面性,沒有什麼好與不好

熱點內容
讓你知道什麼是理財 發布:2025-07-22 00:57:31 瀏覽:948
股票昨日連數歷史數據 發布:2025-07-22 00:51:59 瀏覽:168
君安證券股票交易 發布:2025-07-22 00:45:02 瀏覽:519
為什麼炒股的人都掙錢了 發布:2025-07-22 00:05:54 瀏覽:68
主播炒股用的模擬器是什麼 發布:2025-07-21 23:53:35 瀏覽:356
清華紫光股票2001年歷史價格 發布:2025-07-21 23:39:20 瀏覽:109
你如何評價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的觀點 發布:2025-07-21 23:32:44 瀏覽:420
宇陽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2025-07-21 23:29:52 瀏覽:676
金融e貸怎麼用 發布:2025-07-21 23:28:13 瀏覽:774
心態不好炒股學什麼好 發布:2025-07-21 23:21:42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