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虧的錢都去哪了
① 股市虧的錢去哪裡了是誰賺了呢
在A股市場投資的人90%都是虧錢的,這個說法並非誇張的,而是事實的盈虧比例;那股市90%的人虧錢,請問故事的錢又被誰賺走了呢?
其實根據股票市場財富重新分配的功能,以及股票市場各種角色的盈虧情況,股票市場的錢主要是有以下幾類人把股市的錢賺走了。
第一類:相關證券機構
炒股是需要繳納各種費用的,並非是免費交易,比如說炒股是必須要繳納印花稅,要知道一年股市一年印花稅都是幾百億的收入,這些錢都是從股民投資者貢獻的。
第六類:蒸發了
股票市值是虛的,當持有股票不動的時候,股價出現持續走跌,但股票市值不斷地縮水,錢一點一點縮水了,其實這些錢都是被蒸發了,所以股票市場的錢已經被蒸發部分了。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股市10%賺走了90%的錢,股市就是財富再生分配,而這些10%賺錢的都是以上五類人賺走了,唯獨只有被蒸發的,這筆錢是憑空消失了,股市的錢就是這樣被抽走了。
② 股市虧損的錢去哪裡了
這些錢沒了,不是物理意義上的沒了,而是賬面資產減少了。
假設一家公司有1億股,我們極端點假設,有9999萬股是鎖定的,剩下1萬股是流通的,原先每股10元,這家公司市值10億元,有人花11萬元以漲停價格買下了剩下所有的流通股,那麼這家公司的市值就變成了11億元,而實際上賣出那1萬股的投資者真正的盈利只有1萬元,卻把公司的市值提升了1億元,這多出來的9999萬在哪兒?這筆錢只是賬面價值,在沒有賣出去之前你可以說這家公司值11億,市場也認可,但真正換成真金白銀的時候原股東肯定很難以11億的價格出售,所以股市裡的市值永遠只是賬面價值而非真實資金。
至於股市虧損的錢,絕大多數都被對手盤賺了,各種稅費的佔比是很低的,以印花稅為例,2018年全市場印花稅為977億元,同時2018年市場平均傭金(加上各項費用)為萬分之3.5,雙邊收取,因此金額可以認為是印花稅的70%,那麼兩項費用加起來只有1661億元,不足2018年A股市值43萬億的0.4%
③ 炒股各個虧損累累,那請問這些炒股虧損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股票市場盈虧定律是“十個炒股九個虧”,意思就是90%的股民都是虧損的,那這90%的股民炒股虧的錢到底去哪裡了?
至今確實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大家炒股虧的錢到底去哪裡了,今天就圍繞這個話題進行深入分析。
下面用一個股票的實際例子,帶著這個問題圍繞例子進行展開深入分析
當然張三這4000元並非都被蒸發了,其實還有小部分被證券公司抽走了,因為當張三買入股票時候需要交券商傭金,免費過戶費和印花稅,所以只有券商公司抽了一點傭金的費用,其餘被蒸發。
匯總得知答案
通過上面以炒股的實際例子分析得知,其實大家炒股虧損的錢已經給不同的地方去了,主要分為以下地方:
1.被蒸發了
2.被賣方抽走了
3.被證券公司拿走了
4.交易所和地稅機關拿走了
所以炒股虧損的錢,這些錢到底去哪裡了,針對不同的情況虧損的錢去向不同,總之大家虧損的錢都進不同的人口袋了,盈虧金額都是成正比的。
④ 股票里輸掉的錢都去哪了
大盤指數從90多點到6000點.這賺的哪去了?我們是投資.企業虧損我們也同樣.企業盈利我們也盈利..
⑤ 股票跌掉的錢都去哪了
因為股市本來就是經濟的晴雨表,隨著經濟周期的不同,牛熊轉換也是交替的,在牛市存在泡沫,在熊市會被低估,並不存在投資者的錢虧給了誰,只不過隨著這種周期轉變市值產生了變化而已。
股票是以錢來量化的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所謂估值就是基於預期的證券價格,其實是一種虛擬經濟。在股票上漲時,持股人只是浮盈,在股票下跌時,持股人只是浮虧。這種上漲或者下跌就是由於預期的變化,也就是估值變化。
(5)投資股票虧的錢都去哪了擴展閱讀
從微觀角度來說,如果散戶甲認栽退出這個市場,賣出了自己手中的籌碼,形成實際的虧損,而乙接手了,後面隨著股價上漲,乙賺錢了,就意味著甲虧損的正好被乙賺了。
而事實上,這里的乙這就是大家常說的股市零和博弈,其實股市不是零和博弈,是負和博弈才正確,因為只要投資者交易,就會有券商的傭金收入、印花稅等成本,雖然每一筆不多,但是時間長了累計起來還是不少,這就是為什麼虧損的人總比賺錢的多的根本原因所在。
⑥ 都說炒股的人80%以上的都虧,他們的錢虧去哪裡了
1、虧損者的錢當然是流進了賺錢者的口袋。從某種角度而言,股市就是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
2、股票市場屬於零和游戲,也就是說,有賺錢者就必有虧損者。
3、80%以上的人都虧損:這是一兩百年來股市統計的結果。那麼為什麼80%的人虧錢呢?就是因為80%的股民不具備專業理論知識,沒有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所導致。
⑦ 股票虧掉的錢去哪裡了
其一,交易成本:印花稅收: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額徵收的一種稅,目前採用的是徵收1‰的單邊印花稅;券商收益:也就是傭金,每家券商針對不同投資者給的傭金費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此外,還有支付給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過戶費,支付給基金的管理費等。
其二,「大小非」們:「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大非」「小非」往往可以利用股民的錢在高位套現離場。
其三,上市公司:公司上市啦!向股民籌錢,向股民集資,我們公司的前景很好,快來買我們的股票吧。這些年上市公司已經從股民身上捲走了好幾萬億的人民幣了,想要回來是不太可能了。
其四,投資高手:賺錢的「投資高手」多數是掌握市場信息者,比如證券公司的管理人員,操盤人等。他們會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暗渡陳倉」,最終讓錢落到自己的腰包。而游資、熱錢,由於這部分資金較大,在某些程度上有能力左右股價。其五,個別散戶散戶也是能掙錢的,在股價下跌前及時退出,不可不說真是人生贏家啊。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上,也是出現過好幾個從幾萬元到上億資產的民間股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