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股票長期投資
『壹』 文化傳媒股票還能買嗎
作為一個股市小散,已經摸爬滾打了二十多年了,自己在日常的股票買賣中還是有一些小小的規律了,關於傳媒板塊的股票的問題,我就試著來回答一下吧。
關於傳媒板塊,自始至終我就不是很看好。好像自打我買股票至今都沒有買過幾只是這個板塊的。期間可能錯過了什麼,但我不後悔。因為如今回頭看看,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就是我對於傳媒板塊股票的看法,肯定有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
『貳』 傳媒股還有沒有未來你如何評價
我覺得傳媒股沒有未來。
先要明白,傳媒公司的生存法門是什麼。傳媒公司生活法門是內容,優質、創新的內容,才能保證公司長續發展。
再次強調一點,靠內容生存的傳媒公司做不大,做大了,也就快死了。
我建議你還是別買了,起碼不值得你長期投資,當然如果你做波段,短期獲利還是可以的,看你的操作水平了。
『叄』 如何看待分眾傳媒股票的投資邏輯
近些日子,一則“如何看待分眾傳媒股票的投資邏輯?”的問題,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我來說下我的看法。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分眾傳媒是幹嘛的。分眾傳媒是一個傳媒公司,他這個主要是從事打廣告的業務的,比如電梯裡面的廣告他們是做的非常好的,電視電影的都會有。那麼,分眾傳媒的走勢如何呢?他的走勢從去年4月份3塊多漲到了13塊,現在回調到了8塊多。漲勢也還算是比較不錯的。是否值得投資呢?這個行業也不是什麼特別新奇的行業,我認為可以選擇其他更有成長性的企業會更好一些。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分眾傳媒分眾傳媒是一個傳媒公司,他這個主要是從事打廣告的業務的,比如電梯裡面的廣告他們是做的非常好的,電視電影的都會有。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肆』 我想知道哪些板塊或者是哪些股票適合中長期投資,請說明原因。
新興產業:
中材科技:特種纖維,復合材料,風電葉片,業績預告1.3元
富春環保:杭州垃圾發電,業績預告1.07元
禾盛新材:家電彩鋼板,成長性,業績預告0.76元
國電南瑞:電力自動化龍頭,業績預告0.75元,華商盛世成長、嘉實增長、天治創新先鋒、大摩領先優勢等牛基四季度增持,10送10派1
東方電氣:核電,業績增長預告1.15元,華夏優勢增長、匯添富策略增倉
華東數控:數控機床龍頭,全球只有德國博格機床廠是競爭對手,業績增長預告0.63元
中國南車:高鐵,業績增長預告0.24元
航天信息:華夏大盤增倉
東軟集團:軟體技術,未來5年外包業務年增速45%,業績預告0.48元,
航空動力:航空發動機製造,資產業務整合機會,業績預告0.44元
恆瑞醫葯:生物醫葯、新葯龍頭
雲南白葯:生物醫葯,嘉實優質企業增倉
新和成:原料葯,信達澳銀增倉
特變電工:特高壓電網,業績增長預告0.92元
軟控股份:信息技術,嘉實增長增倉
登海種業:農業、生物育種,華商盛世成長增倉
葛洲壩:水利,華夏策略精選增倉
業績增長:
麗珠集團:醫葯企業,新疫苗、新葯上市,業績預告1.63元
蘭花科創:業績增長,市盈率低
平煤股份:煉焦煤,估值便宜,穩定增長,業績預告1.35元
寶莫股份:聚丙烯醯胺提供商,採油助劑和水處理化學品,業績預告0.52元
正泰電器:低壓電器龍頭。超跌次新股。
消費升級:
瀘州老窖:四大名酒,業績預告1.49元
東阿阿膠:最大阿膠生產企業,業績預告0.97元。華夏優勢增長、嘉實優質企業、泰達宏利增倉
宇通客車:客車製造龍頭,新能源汽車,業績預告1.57元
伊利股份:奶製品龍頭,業績預告0.97元
蘇寧電器:家電零售龍頭
重組整合:
ST東盛:中葯,清理債務,扭虧轉盈
ST唐陶:1月5日證監會批復重組方案,資產注入,凈利大增
ST能山:電線電纜,華能入主
*ST秦嶺:陝西水泥龍頭,資產注入,業績預告0.35元
*ST傳媒:出版,1月20日工信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將股份全部轉讓給湖南信託,承諾12個月內資產重組
*ST中房:與中國交運建設重組
『伍』 分眾傳媒股票的投資邏輯,你是如何看待的
分眾傳媒的這筆投資從財務角度來看,毫無疑問是失敗的。但是,我感到非常的慶幸,因為從此以後我開始明白了,投資這條路是一場艱苦的旅行,必須更多的靠自己去走。我非常敬仰的這位投資者也在分眾傳媒上失手,尤其是犯了基本的概念錯誤讓我明白,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信賴,投資一定要有自己的邏輯,這將會是我最後一次盲目抄作業。
盡管分眾傳媒認虧出局,但我感到慶幸的原因就是,我深刻領悟到,投資是一場艱苦的旅行,旅途中會有暫時的失意,也會有不時的喜悅,但是無論如何,這條路必須更多的靠自己去走。同時,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重大意義,在後來中國平安以及寧滬高速的投資上,我都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目前的收獲還算滿意。
『陸』 巴菲特如何對傳媒股估值
競爭優勢大幅減弱 巴菲特定義具有經濟特權的產品或服務為:(1)客戶確實需要或期望得到;(2)客戶認為沒有與其非常近似的替代品;(3)不受政府的價格管制。產品或服務具有以上三個特點,就會體現為公司具有定期對產品與服務進行攻擊性定價的能力,從而能夠獲得更高的投入資本收益率。而普通企業想要獲得遠遠高出平均收益率水平的盈利,只有成為低成本經營者,或者趕上市場非常緊俏,供給嚴重不足的時候,但是這種供給嚴重不足的情況通常不會持續很久。只有極少數企業屬於經濟特權企業,大部分企業屬於一般企業,還有很多企業介於二者之間,應該說是較弱的經濟特權企業或是強大的普通企業。 巴菲特認為,隨著網路信息科技的發展,消費者尋找資訊與娛樂(其主要興趣是後者)時,享受到極為寬泛的多種選擇。但消費者的需求並不會隨著新的供給巨幅增長而相應擴大。結果只能是,資訊與娛樂供應商之間的競爭變得更激烈,市場因此分割成碎片,導致傳媒行業喪失一部分經濟特權的競爭力,盡管遠遠不是全部。 競爭優勢變化導致估值變化 傳媒行業的經濟特權由強變弱,直接影響到傳媒企業的短期盈利,但對內在價值的影響更大。 巴菲特用簡化計算說明如下:幾年之前,傳統觀念認為,報紙、電視或雜志這些傳媒企業,收益將會以每年6%左右永久地持續增長,而且這種永久性增長並不需要使用追加投入的資本。因此,每年的折舊費用將大致接近於資本性支出,所需的營運資本也將相當少。基於以上原因,公司報告收益(在扣除無形資產攤銷之前)也就是可以自由分配運用的收益。這意味著,擁有一家傳媒企業的股權,類似於擁有一份收益每年增長6%的永久性年金。假設以10%的折現率來計算現金流量的現值,那麼一家現在每年稅後盈利100萬美元的傳媒企業,價值將會高達約2500萬美元,按照稅後利潤計算的市盈率為25倍。 但是現在由於傳媒企業長期競爭優勢出現重大變化,需要改變原來的假設,不能保持每年6%的永久性增長,而是只有每年平均盈利100萬美元的「正常盈利能力」,每年收益只是圍繞100萬美元的平均水平上下波動。事實上,大多數企業每年盈利基本上都符合這種圍繞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動的模式。要想讓公司收益實現增長,企業股東就必須要追加投入更多的資本(一般都是通過企業留存一部分收益的方式進行追加投入)。在修改後的新假設條件下,同樣以10%的折現率折現,企業的估值卻只有1000萬美元。一個看似幅度相當小的利潤增長率假設變化,卻使企業估值大幅減少,按照稅後利潤計算市盈率只有10倍。 不管經營傳媒業務,還是經營鋼鐵廠,賺來的現金都完全一樣。而過去同樣是一元錢的收益,市場對於傳媒企業的一元錢收益的估值遠遠高於鋼鐵企業,是因為他們預期傳媒企業的收益將會持續增長(而股東不需要為收益增長再額外投入更多的資本),而鋼鐵企業的盈利明顯屬於圍繞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動的普通企業類型。可是,現在市場對於傳媒企業的盈利預期,也轉向圍繞正常盈利水平上下波動的企業類型。正如前面簡化的例子所描述,盈利預期的修正必然會導致估值的巨大變化。盡管大部分傳媒企業還將繼續擁有比一般企業好得多的盈利能力,但過去那種擁有如同防彈衣一樣,無法擊敗的經濟特權和暴利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巴菲特過去20年基本上拒絕投資傳媒股。 可是,巴菲特為什麼最近又大量投資報紙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最近10年傳媒企業的價格大幅下跌,很多傳媒股跌到只有原來股價的十分之一,遠遠超過其內在價值的下跌。巴菲特投資的華盛頓郵報從2007年至今5年,跌幅過半,紐約時報從2007年至今5年跌幅超過70%。巴菲特這次收購其63家報紙的Media General公司的股價只有5年前的1/10。Lee公司股價只有5年前的1/20。巴菲特的投資行為表明,價值投資並不只看價值高低,也不是只看價格漲跌,而是看價值與價格相對變化的性價比。
『柒』 今天買入吉視傳媒股票,能分紅嗎
在登記日之前買入的就能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