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股票是指投資組合嗎
㈠ 投資組合理論是指什麼
投資組合理論是指,若干種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其收益是這些證券收益的加權平均數,但是其風險不是這些證券風險的加權平均風險,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
該理論包含兩個重要內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資組合有效邊界模型。
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馬科維茨投資組合理論早已在實踐中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並且被廣泛應用於組合選擇和資產配置。但是,我國的證券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於該理論是否適合於我國股票市場一直存有較大爭議。
從狹義的角度來說,投資組合是規定了投資比例的一攬子有價證券,當然,單只證券也可以當作特殊的投資組合。本文討論的投資組合限於由股票和無風險資產構成的投資組合。
人們進行投資,本質上是在不確定性的收益和風險中進行選擇。投資組合理論用均值—方差來刻畫這兩個關鍵因素。所謂均值,是指投資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它是單只證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權重為相應的投資比例。當然,股票的收益包括分紅派息和資本增值兩部分。所謂方差,是指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我們把收益率的標准差稱為波動率,它刻畫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人們在證券投資決策中應該怎樣選擇收益和風險的組合呢?這正是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的中心問題。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理性投資者」如何選擇優化投資組合。所謂理性投資者,是指這樣的投資者:他們在給定期望風險水平下對期望收益進行最大化,或者在給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對期望風險進行最小化。
因此把上述優化投資組合在以波動率為橫坐標,收益率為縱坐標的二維平面中描繪出來,形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上有一個點,其波動率最低,稱之為最小方差點(英文縮寫是MVP)。這條曲線在最小方差點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馬考維茨)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對應的投資組合稱為有效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效邊界一條單調遞增的凹曲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㈡ 三種股票投資組合風險計算
整個投資組合的方差 =0.3*0.3*100+0.3*0.3*144+0.4*0.4*169+2*0.3*0.3*120+2*0.3*0.4*130+2*0.3*0.4*156 = 139.24
三個股票的投資組合方差=w1*w1*股票1的方差+w2*w2*股票2的方差+w3*w3*股票3的方差+ 2*w1*w2*股票1和2的協方差+2*w1*w3*股票1和3的協方差+2*w2*w3*股票2和3的協方差
㈢ 什麼是合成股票
這個應該屬於金融衍生品,就和次級債一樣,將一部分到期收益的債券等金融產品打包捆綁,形成新的可交易產品。國內目前還沒開放這一部分。
㈣ 什麼是投資組合的β系數
β系數通常應用於證券投資組合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里 (CAPM)。在實際操作中,β系數的重要性在於它代表了一種證券對於未來市場變化的敏感度,某種股票的β系數較大,說明該股票在證券市場發生變化時,其價格上下波動劇烈,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風險較大。如果投資者對收益有較高的期望,同時也有能力並願意為之承擔較大的風險,就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選擇那些有較大β系數的證券加到其證券組合中。反之則可以選擇市場上具有較小β系數的證券。 β大於1的證券稱為進取型證券。在牛市時,這樣的證券價格上升速度比整個市場價格上升更快,而在熊市時,比整個市場的價格下降也更迅速;β小於1的證券稱為保守型證券。投資者購買證券主要是期望未來收益,而β值是由歷史數據計算出來的,為了使歷史β系數能預測未來的收益,需要對其進行調整,使之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未來的收益和風險。
㈤ 什麼叫證券投資組合
證券投資組合是為了避免證券投資風險,確保證券投資的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而對各種證券投資進行的合理搭配。證券投資具有諸多風險因素,投資者為了避免單獨投資於某一種證券而遭受絕對風險,一般情況下採用分散投資策略,即將資金分散投向若干種證券,並根據其風險的大小、盈利的多少、流動能力的強弱進行合理的搭配組合,從而把證券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可以在英為財情上建立跟蹤你的投資組合
㈥ 如何判斷股票的投資組合是否在在有效邊界上想問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公式,還有,如果兩支投資組合的股票再
朋友,你被所謂的股票知識忽悠得挺深,建議你用點簡單有效地方法來炒股。
㈦ 股票投資組合是什麼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股票投資管理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就是實現效用最大化,即使股票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特徵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大的滿足。因此,構建股票投資組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為降低證券投資風險;二是為實現證券投資收益最大化。
組合管理是一種區別於個別資產管理的投資管理理念。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馬柯威茨於1952年系統地提出,他開創了對投資進行整體管理的先河。目前,在西方國家大約有1/3的投資管理者利用數量化方法進行組合管理。構建投資組合並分析其特性是職業投資組合經理的基本活動。在構建投資組合過程中,就是要通過證券的多樣化,使由少量證券造成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
㈧ 什麼是合成股票策略
合成股票策略是一種利用期權復制標的證券收益的交易策略,通過這個策略的使用,投資者可以獲得與標的證券相同的收益,但所需花費的成本較低,提高了投資者的資金使用效率。
比如,合成股票多頭策略的構建方法為買入一份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份具有相同行權價、相同到期日的認沽期權,當投資者強烈看好標的證券未來走勢時,可通過這種交易策略來實現低成本做多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