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很多的公司股票
㈠ 投資者為什麼願意持有很多超大市值的股票
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風險:小公司風險大(比如被收購),增長不穩定,適宜做短線投資者,
平均回報率低;大公司財務管理等成熟,穩定,增長穩定,
適宜做長期投資者,平均回報率高
2)平均回報率:小公司股價漲跌幅度大,本月5美金,下月10美金,再下月跌到
1美金了(平均回報-1.3美金)
大公司因經營利潤穩定,會帶動股價平穩增長,如本月5美金,
下月6美金,下月5.7美金(平均回報0.23美金)
(據說,股神巴菲特就是按這種邏輯來選股)
3)成長性:大公司也在成長,經營利潤的穩定性就是成長的拉動力。
就像人到30歲了,難道就不長了嗎?思想經驗能力都在成長,
而且比18歲小夥子長的更快,有效率。
4)流動性:這個也有一定影響,流動性差,就不能及時變現。
但非主要影響決策因素。
㈡ 請問在A股裡面,有很多600的股票,大股東是「XXX投資集團」,請問。。。。
哈空調的控股股東: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也就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的國有資產……
㈢ 是否有很多公司都投資了股票收不回資產而導致危機而資金周轉不好
金額上說是金融業的若干銀行,見下表:
民生銀行:
截止08年6月30日,持有的「兩房」債券總規模為2.2695億美元。截至9月22日,本公司未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債券。
招商銀行:
截至08年6月末,公司持有的涉及房利美、房貸美的債券總計2.55億美元,市值評估浮盈83萬美元。截至9月17日,本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
興業銀行:
截至9月18日,公司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的投資與交易產生的風險敞口總計摺合約3360萬美元。
交通銀行:
截至08年6月30日,本行持有「兩房」債面值0.27億美元,本行積極應對美國兩房危機影響,及時處置了相關債券投資,未造成任何損失,較好的規避了「兩房」風險。9月19日公告,08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002萬美元。
工商銀行:
2008年中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持有與美國房地產按揭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有關的債券面值合計27.16億美元,其中房地美和房利美發行債券4.65億美元,信用評級均為AAA1;房地美和房利美擔保抵押債券22.51億美元,該類債券目前還本付息正常;持有Alt-A住房貸款支持債券面值合計6.51億美元;持有美國次級住房貸款支持債券面值合計12.14億美元;持有結構化投資工具面值合計0.55億美元,上述債券投資面值合計19.20億美元。9月19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及其控股機構持有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的債券約為1.518億美元,其中,本行境內外機構直接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約1.39億美元,全部為高級債券;本行控股子公司—澳門誠興銀行持有一筆與美國雷曼兄弟信用相掛鉤的債券,面值1億港幣(約合1,281萬美元)。
建設銀行:
截止08年6月30日,持有美國次級按揭貸款支持債券賬面價值2.7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8.73億元);持有美國房利美公司和國房地美公司相關債券賬面價值32.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22.79億元)。9月20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本行及所屬子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相關債券共計1.914億美元,其中高級債券1.414億美元,次級債
券0.5億美元。
中國銀行:
08年6月30日,集團持有美國Non-Agency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賬面價值為50.77億美元。
08年6月30日,集團持有美國房地美和房利美發行債券的賬面價值為106.37億美元,「兩房」擔保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賬面價值為66.49億美元;截至8月25日,集團持有的「兩房」發行的債券減少到75.00億美元,「兩房」擔保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減少到51.74億美元。
9月18日公告,截至本公告日,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發行債券7562萬美元。其中,中國銀行(香港)公司共持有上述債券6921萬美元。此外,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對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貸款余額5000萬美元,對其子公司貸款余額320萬美元。
中信銀行:
截至2008年6月末,本集團未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支持債券,本集團持有外幣住房抵押債券共計12.53億美元;本行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擔保的住房抵押債券分別為3.84億美元和7.97億美元,本行持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機構債分別為2.32億美元和1.71億美元。9月22日公告,經統計,截至本公告日公司與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的投資與交易產生的風險敞口總計摺合約7600萬美元,公司未持有該公司的次級債券。
中國平安:
10月18日公告,本集團對富通集團股票的總投資成本為人民幣238.74億元。按審慎原則和相關會計政策,本集團在2008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對富通集團股票投資進行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把在本集團08年9月30日凈資產中體現的約人民幣157億元的市價變動損失,轉入利潤表中反映,受此影響,本集團08年前三個季度的凈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預計將出現虧損!(上年同期業績:凈利潤116.79億元、每股收益1.65元)。
已經很長了,就不多寫了。 因為這些損失在這些銀行的總資產中所佔比例還不是很大,所以金額雖大卻不傷筋動骨。
㈣ 炒股的朋友,很多證券投資公司頭一天對第二天要上漲的股票進行公布,讓大家驗證,而這個股票第二天也確實
信他你就上當了。。。。。全是托,這種股票總是高開低走,維持在5%左右,就是吸引你買入,把你套住,第二天就大跌出貨
㈤ 股票漲的越多,是不是該企業也就越富有
在股票投資過程中,大家都是希望股票能夠出現上漲,不管是該股的投資者,還是該公司的高管和大股東,那股價上漲越多是不是能夠代表該企業就越富有呢,我覺得股票上漲越多後公司變成富有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下面我就來重點分析這相對和絕對之間的關系。
相對性富有個股上漲的帶來的財富主要來自股權的增值,這個很容易去理解,公司上市後的股份的流通,公司的價值主要來源於股份價格的體現,並且這部分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市場流通後變成現金,那賣出價格越高,那自然獲得的現金也就越高。我們就拿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來舉例,一個大股東持有該公司股份為一億股,股價由原來的10塊上漲到20塊錢後,自己的財富就由原來的十億變成二十億
如果這部分股份拿到市場流通後大股東財富自然大幅度的增值,股東財富自然是大幅度完成的增值,但是否代表該企業也有錢呢,所以這里存在一個相對的關系。如果公司的股價是按照公司價值波動上漲,不存在惡意性的炒作和市場題材的炒作,代表股價的上漲是公司業績大幅度上漲後所帶來的增值,這時代表企業也富有,價值得到市場的認可,通過價格形式表現出來,下面我來給大家列舉個案例:
㈥ 對於公司內部董事大量購買自己本公司股票怎麼看
上市公司高管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我們簡稱董監高,這部分人對於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較為了解,所以市場上資金較為關注公司高管持股的變動情況,如果高管大量買入本公司股票代表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如果高管出現大幅度賣出股票的情況,可能代表將來的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要注意後期的風險。
由於董事屬於公司的高管,如果其大量購買股票存在什麼意義呢,我們該如何看待。在分析之前我們參考最近市場的一個案例,最近道恩股份接收到管理層監管函,原因是公司獨立董事配偶在3月10日買入150多萬的股份,買入之後公司股票出現了連續兩日跌停,並未出現賺錢的情況,但仍舊受到監管層的監管,具體參考下圖事實:
通過以上四種情況分析,我們得知高管大量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存在很多因素,但我個人覺得大家盡量選擇第三種類似,雖然股價長時間下跌後會造成公司股價被低估的狀況,但本身長時間的下跌代表該股較弱,雖然你高管願意大量購買本公司股份,但市場資金普遍不認可目前的位置屬於低位,而且高管買入股票後可以持有幾年時間,但很多我們投資者根本拿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再次我們也講到很多高管大量買入股票僅僅可能就是想給股價提振信心,或許並未出現被低估的狀態,後期再次下跌的概率較大。但如果個股本身在上漲過程中,公司高管還願意大量買入公司股票,代表後期公司發展的會越來越好,不然不會選擇在上漲過程中買入股票,他們也是真金白銀買入股票,也是自己的資金。但很多投資者說為了故意買入發布利好,誘導其他資金買入呢,但我上面也具體解釋過,由於目前監管越累越嚴,此類現象較少,我們目前可以完全忽略。
總結:所以我們在投資過程中對於趨勢較好的個股大家可以參考下高管的持股變化情況,特別是短期大量買入的情況,對於個股長時間下跌後出現高管買入的情況,我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去碰,本身個股趨勢較弱短期很難起來,高管可以持有幾年,我們不會。再次個股趨勢較弱大概率會存在慣性的下跌,大部分資金被套,短期很難有資金選擇抄底給被套的解套。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㈦ 如果你投資了一個你很了解的公司的股票,但當你投資的公司股票在因一年內100%以上,我應該持有還是賣掉。
要看當前的市場行情了,比如當前熊市時期,你可以考慮先賣掉,因為你已經獲得了100%的利潤了,既然已上漲了100%,應該獲利盤很多,很多人都會想到獲利出場,拋壓很大你可以賣出考慮重新尋找一隻有價值並且股價較低的股票。
㈧ 紅利最多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就最具有投資價值,這句話正確嗎,為什麼
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應該從三個方面考慮:
(一)資產價值
資產價值也稱為重置價值,它主要取決於公司情況的有形方面。在自由進出,沒有競爭優勢的條件下,資產價值就是公司的內在價值。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評估首先是對其所在的行業的經濟生命力的判斷。如果行業正在走下坡路,那麼公司的資產應該是以清算資產為基礎進行計算。由於不存在為滿足特定行業需要而製造的資本市場商品的市場,因此這些商品通常要分拆出售。這些資產就應該按重置成本進行估價。格雷厄姆和多德定價模型的第一步就是計算公司的資產價值。現代的價值投資者把設施、不動產、設備、甚至產品組合、客戶關系、品牌形象、員工素質等無形資產也包括在其定價模型中。因此,相應誤差也擴大了。評估這些資產,特別是無形資產需要很高的技能和想像力。當然,只有對於那些處於具有經濟生命力的行業的公司,這種努力才是值得的,對於那些很快就會退出舞台的行業來說,無形資產是沒有價值的。
(二)盈利價值
盈利價值即代表公司特許經營權的價值。在此可將先進的管理看作某種形式的特許經營權價值,也許它不如純粹的競爭優勢持久。當管理層的管理效果越好,整個行業的生產能力越高過正常水平,公司的盈利價值也就越大則公司的盈利價值與資產價值的差額也就越大;另外有些上市公司的盈利價值遠低於資產重置價值,在這種情況下,說明公司管理層利用現有資產不能創造出應有的收益水平,我們應該改變管理層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或者是通過變更整個上市公司的資產,從而獲得新的資產,產生新的盈利能力。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重組和並購。另一種更普遍的,用於解釋盈利能力價值高於資產價值的理由就是進入壁壘的存在。公司享有明顯的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從而可以獲得比公平競爭情況下更高的資產收益率。我們把這種額外的盈利能力稱為公司的特許經營權價值。特許經營權的價值不僅在於它對現有收益能力的影響,而且有於它對營利性增長的可能性的影響。惟一能夠增加公司內在價值的增長類型是擁有特許經營權的增長;然而,識別特許經營權是一種高難度的技巧,需要花時間,花精力來掌握。
(三)成長性價值
成長性價值是具備特許經營權的成長性價值與盈利能力價值的差額。在所有的估計中,這個價值是最難估計的,也是最不可靠的。投資者可以推斷:公司的內在價值處於這一條價值的某個地方,然後,把它(做出適當的扣除以保證一定的安全邊際)與市場價值相比較就可以看出特許經營權是否有意義。作為價值投資理論的成長性價值與我們普通所理解的企業短期成長性不一致,它指的是企業擁有特許經營權而具有穩定、持續的增長性。有實際的投資實踐中,特許經營權的含義很廣泛,說白了,就是一種持續的競爭優勢。它可能是政府創造的競爭優勢,政府頒發許可證給一家或幾家公司,允許他們從事某些業務。國際上最著名的價值投資專家沃倫·巴菲特和其他一些傑出的價值投資者就十分偏好那些「好」公司的股票,所謂「好」公司指的是那些像可口可樂那樣具有成長性的公司。在這一前提下,好公司———有時升級為「大」公司———是指那些盡管需要現金來維系公司發展,但仍能夠向投資者分配現金的公司。這與那些因其未來收入和收益預期較好而吸引眾多投資者的公司通常不是一回事。價值投資者認為資產的重置成本,特許經營權的當前盈利能力和特許經營權下的收益成長性是內在價值的三種源泉。
你所提到的紅利只是其中的一個因數,就是盈利價值.
此外,我要說明一下,中國的股票市場並不是一個投資市場,而是一個投機市場.投資股票主要是靠公司的分紅來贏利.而中國的股民其實都是在做投機,他們並不看中股票的紅利,更多的是看中股票波動帶來的價差.這是中國股市不健全的表現.
所以紅利最多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就最具有投資價值,這句話雖然不全面但還有一定正確性,但你要說紅利最多的上市公司,它的股票就最具有投機價值的話,這句話就大錯特錯了.
㈨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董事長有很多股權他就算是創始人,那發行股票的時候也要用錢買
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持股的多少決定你的發言權,這就是持股與該公司的關系。向法人投資者股權的內容主要有:股東有隻以投資額為限承擔民事責任的權利;股東有參與制定和修改法人章程的權利;股東有自己出任法人管理者或決定法人管理者人選的權利;
有參與股東大會,決定法人重大事宜的權利;有從企業法人那裡分取紅利的權利;股東有依法轉讓股權的權利;有在法人終止後收回剩餘財產等權利。而這些權利都是源於股東向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9)投資很多的公司股票擴展閱讀
從總體上說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但也有特殊和例外。因為股東大會是企業法人的權利機構它做出的決議決定法人必需執行。而這些決議、決定正是投資人行使股權的集中體現。所以通常情況下,股權決定法人財產權。
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內核,股權是法人財產權的靈魂。但在承擔民事責任時法人卻無需經過股東大會的批准、認可。這是法人財產權不受股權轄制的一個例外。這也是法人制度的必然要求。
㈩ 股票投資者的錢有多少進了公司
比如某公司1月1日發行股票,每股股價10元。有100個人買,後來經過無數次轉手,每股的股價11元。而這個過程中一分錢都沒到該公司手中吧?
對。
那是不是只有買一個公司新發行的股票才能起到真正為這個公司投資的目的?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