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股票基金的投資策略有哪些

股票基金的投資策略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9-26 14:24:02

股票投資策略有哪些

出資失利和成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由,能夠在股市中笑到最後的成功者,他們都有一個一起的特色,那就是都閱歷過而且一直不間斷地探索股票出資的成功戰略。

成功的戰略來源於學習這個循環進程,每完結一次循環後,出資才能就會上一個台階,出資戰略就會進一步完善成功的股市出資者,都閱歷了學習基礎知識和出資技巧、構成出資風格、進步市場分析和捕捉盈餘時機的才能、擬定出資方案以及在買賣進程中培育履行才能這么一個進程。

出資戰略

出資能否獲得成功,首先受到四個要素的直接影響,一是成效率,二是買賣次數,三是止盈與止損的起伏,四是買賣資金量。它們之間彼此促進,也彼此限制,處理好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獲得成功的關鍵。

出資方案書不僅是協助出資者理順這四者聯系的重要手法,也是執行出資戰略、清晰買賣指令的流程表,同時也是束縛出資者規范買賣的法令。出資方案書既能夠容易,也能夠雜亂,首先是列出出資理由、出資方針、出資風險以及到達方針和操控風險的戰略,並詳細擬定資金管理方法,以及建倉和加倉、減倉和平倉、止損與止盈的詳細規范和辦法。

監控賬戶是出資者了解自己出資作用的一項基本內容,它能夠告知出資者買賣結果是否契合預期,賬戶是否有反常變化,提示出資者採納恰當的調整戰略,保證賬戶資金能夠持續穩定地增長。

出資戰略

依據以上對股市性質的判別,風險大於收益.好像沒有出資的時機。從全體市場看,這種結論是正確的,一般出資者應採納躲避情緒,盡量削減出資。

可是從部分看,股市出資時機還是存在的,這些時機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真實的成長性企業,它們的基本面並不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或者是影響很小,而且它們的市場走勢脫離於大盤,能夠走出獨立的行情,這些企業依然值得出資者關注。另一方面是捉住市場中的次級反彈行情,採納中短線的買賣戰略慎重參加。

不過股市究竟依然處於熊市中,因而整體出資戰略應該保守一些,投入資金、出資種類、操作方法都應以熊市思想為主.操控風險是首先任務。

資金注入

依據出資戰略,本次出資的資金運用無擔負的清閑資金,注入股票賬戶50萬元。當然,這並不是表明50萬元一定要用於直接出資,全部買入股票,僅僅闡明這筆金錢能夠依據市場狀況隨時調用。

Ⅱ 基金中投資策略具體有哪些

基金投資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通俗地說,證券投資基金是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交給銀行保管,由基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於股票和債券等證券,以實現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種投資工具。根據募集方式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是指以公開發行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基金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它具有公開性、可變現性、高規范性等特點。私募基金,指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基金資金並以證券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它具有非公開性、募集性、大額投資性、封閉性和非上市性等特點。

Ⅲ 基金投資有哪幾種策略

1、固定比例投資策略。即將一筆資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資於不同種類的基金上。當某類基金因凈值變動而使投資比例發生變化時,就賣出或買進這種基金,從而保證投資比例能夠維持原有的固定比例。這樣不僅可以分散投資成本,抵禦投資風險,還能見好就收,不至於因某隻基金錶現欠佳或過度奢望價格會進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為泡影,或使投資額大幅度上升。
2、適時進出投資策略。即投資者完全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來買賣基金。通常,採用這種方法的投資人,大多是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對市場行情變化較有把握,且投資的風險承擔能力也較高的投資者。畢竟,要准確地預測股市每一波的高低點並不容易,就算已經掌握了市場趨勢,也要耐得住短期市場可能會有的起伏。
3、順勢操作投資策略。又稱「更換操作」策略。這種策略是基於以下假定之上的:每種基金的價格都有升有降,並隨市場狀況而變化。投資者在市場上應順勢追逐強勢基金,拋掉業績表現不佳的弱勢基金。這種策略在多頭市場上比較管用,在空頭市場上不一定行得通。
4、定期定額購入策略。就是不論行情如何,每月(或定期)投資固定的金額於固定的基金上。當市場上漲,基金的凈值高,買到的單位數較少;當市場下跌,基金的凈值低,買到的單位數較多。如此長期下來,所購買基金單位的平均成本將較平均市價為低,即所謂的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的功能之所以能夠發揮,主要是因為當股市下跌時,投資人亦被動地去投資購買了較多的單位數。只要投資者相信股市長期的表現應該是上升趨勢,在股市低檔時買進的低成本股票,一定會帶來豐厚的獲利。(來自網路) (基米花502)

Ⅳ 證券投資基金最常見的集中投資策略有哪些

e租寶

Ⅳ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策略

投資者購買了一隻股票基金,那麼就意味著成為該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的股東。通過股票基金成為上市公司股東後,可能獲得兩方面利潤:一是股票價格上漲的收益,即通常所說的「資本利得」;二是上市公司以「股利」形式分給股東的利潤,即通常所說的「分紅」。如上市公司經營不當,股價就可能會下跌。
股票型基金,雖然在短期「對價」行情中落後市場,但其長期表現看好,投資者不應進行頻繁調整,以免交易成本上升凈值表現落後大盤。以2004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的統計數據為例,這兩年間,投資股票的累積收益率為19.52%,而投資債券和儲蓄的累積收益率則分別為16.27%和2.16%。
以2006年為例,中國股票基金的收益表現不俗。中國開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混合進取型、混合靈活型和混合平衡型基金全年累計分別上漲130.54%、124.74%、111.72%和95.15%,其中,股票和混合資產類型基金年度回報率在全球遙遙領先。資產規模已突破37億美元的QFII的A股基金,2006年平均回報率達108.41%,略高於國內的混合平衡型基金,但低於其他幾類股票方向基金。
伴隨著股市的大漲大跌,自然也會給股票基金帶來不小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雖然長時間看投資股票基金虧損的概率幾乎為零,但對一些中短期投資資金來說,虧錢的風險仍不小。所以,投資者在選擇股票基金時,首先要問問自己:可否避免承受中短期內凈值的波動?
選擇股票基金,從股票基金的投資策略開始,因為這代表了基金經理選股最根本的原則。從投資策略角度,股票基金可以細分為價值型、成長型和平衡型,以下具體說明: 在三類基金中,價值型基金的風險最小,但收益也較低,適合想分享股票基金收益,但更傾向於承擔較小風險的投資者。通常來說,價值型基金採取的投資策略是低買高賣,重點關注股票價格是否合理。因此,價值型投資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價格低廉的股票。
價值型基金多投資於公用事業、金融、工業原材料等較穩定的行業,而較少投資於市盈率倍數較高的股票,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類的公司。 在三類基金中,成長型基金適合願意承擔較大風險的投資者。因為這一類基金風險最高,不過,賺取高收益的成長空間相對也較大。
成長型基金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對股票的價格考慮得較少,多投資產業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在具體選股時,更青睞投資具有成長潛力如網路科技、生物制葯和新能源材料類上市公司。 平衡型基金則是處於價值型和成長型之間的基金,在投資策略上一部分投資於股價被低估的股票,一部分投資於處於成長型行業上市公司的股票。
因此,在三類基金中,平衡型基金的風險和收益介於上述兩者之間,適合大多數投資者。
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對於大額的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決定,應該避免在市場過度炒作時作出決策。
應對股票型基金高台跳水的招數
在股市出現了較大調整,股票型基金開始高台跳水,凈值不斷縮水的情況下,投資者如何進行應對,以下教你兩招避險:
第一,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落袋為安。
每逢基金市場發生大的波動,各類型股票基金業績開始分化,一些品種如分紅型基金,達到一定條件就分紅,能夠有效地鎖定投資收益,制度性地減少未來可能的下跌風險。對投資者來說,將一部分收益現金化,實現「落袋為安」,減少了隨股市下跌帶來的凈值損失。
例如,被復制的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上旬到中旬的第一波回調中,上證指數下跌了近9個百分點,該基金分別在2006年6月6日和6月14日實現了兩次分紅,每次分紅0.0225元,及時鎖定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同樣是在2006年7月份的這波調整中,大盤從1740點的高位下跌近100個點,在基金凈值一片跳水聲中,華夏回報基金在2006年6月29日及7月18日的兩次分紅,又為投資者挽回了每份基金4分5的收益。
提醒投資者注意,在行情不穩的時候,為了鎖定收益,如果原來選擇紅利再投資的,不妨暫時改為現金紅利,否則就實現不了避險的目的。
第二,拋售老的基金鎖定收益,同時購買新發行的基金。
當股市進入暫時盤整期,但是長期走牛的格局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有投資需求,並且看好未來股市的話,可以選擇拋售老的基金鎖定利潤,同時投資新發行的基金。在股票明顯升值期間,應該購買已經運作的老基金,因為老基金倉位重,可以快速分享牛市收益。而在股市盤整期,則應該購買新發行的基金。新基金一般有一個月的發行期,然後是至少3個月的封閉期(建倉時期),從發行到運作需要的時間,剛好可避過股市盤整,而正好在股價繼續上揚的情況下開始運作。

Ⅵ 投資基金的策略有哪些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

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

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幾種策略基本上都不用擇時,在基金的選擇上也要求不高,各位童鞋如果想用不同的投資策略玩玩基金,可以考慮一下。

Ⅶ 請問目前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資策略有哪些

各類基金投資策略不同。這里以恩好基金為例,恩好基金主要以股票阿爾法對沖策略和股指期現套利策略為主。股票阿爾法對沖策略利用統計原理和主觀選股結合的方式對全市場股票進行篩選,並利用股指期貨對沖股票組合的大盤波動風險,形成多空結合的投資組合,獲得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套利策略則捕捉股指期現價差的套利機會,獲取穩健低風險收益。

Ⅷ 私募基金投資策略都有哪些

私募基金策略的分類不僅是私募基金投研人員研究開始的第一步,也是私募基金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評估的第一步。下面簡單介紹私募基金中的股票投資、管理期貨、相對價值、事件驅動、組合投資、債券投資、宏觀對沖、復合投資等策略。

私募策略架構圖

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是以投資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收益來源,其投資標的為滬深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和股票相關的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貨、ETF期權等)。股票策略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約有80%以上的私募基金採用此策略,按照風險暴露的大小排序分別為股票多頭、股票多空、股票市場中性三種子策略。

股票多頭策略

股票多頭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該策略的投資盈利主要通過持有股票來實現,所持有股票組合的漲跌幅決定了基金的業績。其實質就是單純的股票的買賣操作,此策略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徵。

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簡單而言就是基於各種理論模型和經驗總結,在股票投資中配置不同比例的股票多頭和空頭(融券賣空股票、做空股指期貨或股票期權等),構建成符合自己預期收益和風險特徵的投資組合,並持續跟蹤和調整的投資策略。股票多空策略與股票多頭策略相比,共同點都是將資產主要投向於股票,核心都是選股。所不同的是,股票多頭只需要選出被低估的股票,而股票多空策略則同時還需要選出被高估的標的,同時採取做多和做空操作來對沖掉組合風險。此策略一般呈現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特徵。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

股票市場中性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融券、股指期貨、期權等工具完全對沖掉股票組合的系統性風險,或是僅留有極小的風險敞口,以期望獲得超額收益。股票市場中性策略可以看做是股票多空策略中的一種特別的實施方式,市場中性策略要求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近似為零,基金經理必須構建嚴謹的投資組合風險對沖模型進行估算,以保證其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的風險敞口相等。這類基金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多頭與空頭頭寸漲跌幅的差額。此策略一般呈現低收益、低風險特徵。

管理期貨策略

管理期貨策略稱為商品交易顧問策略(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簡稱CTA),該策略主要投資:商品期貨、金融期貨、期權與衍生產品、外匯與貨幣。管理期貨策略區別於其他策略的關鍵在於期貨是杠桿交易,投資者可以成倍的放大收益(或虧損),並且賣空像做多一樣稀鬆平常(每一份期貨合約的背後都有一個多頭和空頭),投資者可以同時從上漲和下跌中獲利。該策略一般包含期貨趨勢策略、期貨套利策略、復合期貨策略三種子策略。

期貨趨勢策略期貨趨勢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跟蹤商品價格漲跌趨勢,通過做多、做空雙向手段博取收益。此類策略的一般呈現高收益、高風險的特徵

期貨套利策略

期貨套利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定性、定量等分析方法利用相同期貨品種在不同市場、不同時點的不合理價差,或者相關期貨品種不同交易場所的不合理價差來獲利。具有對價差的深刻認識並能發現不合理的定價,是套利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從資本逐利還是從避險的角度來說,套利都是一種有效的交易模式。此類策略一般呈現低收益、低風險的特徵。

復合期貨策略

復合期貨策略,指基金經理通過多種分析方法和交易手段,獲取期貨市場漲跌收益。此類策略資金容量大,一般呈現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特徵。

相對價值策略

相對價值策略強調從資產價格的相對高低中獲利,既同時涉及兩個具有高度相關性的資產或者不同市場中的同一資產,當這兩個資產(市場)之間的價格差變得充分大時,買入價格低的資產,賣出價格高的資產,獲取兩者之間的價格差。簡單一點說,相對價值策略是一種無風險或者低風險套利。該策略一般包括ETF套利策略、可轉債套利策略和分級基金套利策略。此類策略普遍呈現較低收益、較低風險特徵。

ETF套利策略

ETF套利策略,由於ETF基金可以同時在一級、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當一級市場的ETF份額凈值和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之間存在不合理價差時,就是交易機會的出現。一般有如下兩種交易方法:一是折價套利,當ETF二級市場價格小於凈值時,投資者便可以在二級市場買進ETF,然後在一級市場贖回ETF份額,再於二級市場賣掉ETF籃子中的股票,賺取之間的差價;二是溢價套利,與折價套利相反。

可轉債套利策略

可轉債套利是指通過轉債與相關聯的基礎股票之間定價的無效率性進行的無風險獲利行為。可轉債套利的主要原理:當可轉債的轉換平價與其標的股票價格產生相對折價時,兩者間就會產生套利空間,投資者可以通過將手中的轉債立即轉轉換成股票並賣出股票,或者投資者可以立即融券並賣出股票,然後再購買可轉債立即轉換成股票並償還先前的融券。

分級基金套利策略

分級基金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絕大多數的股票型分級基金分為三類份額:基礎份額、A類份額(獲取約定收益的穩健份額)、B類份額(具有杠桿功能的進取份額)。當基礎份額凈值大幅高於兩類子基金按初始比例得到的整體二級市場價格時,就產生了折價套利機會。投資者可通過在二級市場買入兩類子份額並申請將兩類子份額合並為場內基礎份額,進而在場內贖回基礎份額。當基礎份額凈值大幅低於兩類子份額按初始比例得到的整體二級市場價格時,就產生了溢價套利機會。投資者可通過在場內申購基礎份額,然後申請將基礎份額拆分為兩類子份額,進而在二級市場將兩類子份額賣出。

事件驅動策略

事件驅動型投資策略,就是通過分析重大事件發生前後對投資標的影響不同而進行的套利。基金經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並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發生,然後擇機退出。該策略主要包含定向增發和並購重組等策略。此類策略一般呈現高風險、高收益特徵。

定向增發策略

定向增發指將募集的資金專門投資於定向增發的股票,即主要投資於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定向增發通常有良好的預期收益:一方面,定向增發行為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利好;另一方面,定向增發由於拿到了「團購價格」,因此有折價優勢。定向增發的基金通常需要較大的規模才能做到有效地分散風險,且會面臨募資周期與定增項目周期不匹配的情況。另外,由於定增投資者會有12個月的持股鎖定期,定增策略的基金相對於股票類的基金流動性較差。

並購重組策略

該策略是通過押寶重組概念的股票,當公司宣布並購重組時對股價形成利好後獲利。

組合策略

組合策略指將投資理財上的"資產配置"概念,應用於單一基金上,由基金經理人針對全球經濟和金融情勢的變化,決定在不同市場、不同投資工具的資產配置比重。 組合策略通常通過投資在於多種不同類型的專業基金如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甚至絕對回報基金作為資產配置的工具。投資"組合基金"能充分發揮多元化效益,將投資風險分散,而擁有一個完善的基金組合,所需的資本卻遠比自行建立投資組合為低。

FOF

FOF(Fund of Fund)是一種專門投資於其他投資基金的基金。FOF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范圍僅限於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它是結合基金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基金新品種。

MOM

MOM(Manager of Managers) 即管理人之管理人模式。是指一個基金產品,分為母基金和子基金兩種層面,母基金募資然後把資金分配給下層子基金管理人管理。當然母基金管理人不單單是做資金分配這樣一個工作,更多是多宏觀走勢產生一個判斷,做好一個資產配置的計劃,然後挑選各種投資風格底下最為優秀的子基金管理人,而且在資金分配完之後也可以調整資金分配、增減子基金管理人等等。FOF是直接投向現有的基金產品,MOM則是把資金交給幾位優秀的基金經理分倉管理,更具靈活性。

TOT

TOT(Trust of Trusts)是指投資於陽光私募證券投資信託計劃的信託產品,該產品可以幫助投資人選擇合適的陽光私募基金,構建投資組合,並適時調整,以求獲得中長期超額收益。

債券策略

債券策略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策略,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在國內,債券策略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通常,債券為投資人提供固定的回報和到期還本,因此債券基金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徵。此外債券策略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可轉債、打新股)以增強收益。

宏觀對沖策略

宏觀策略對沖基金是指充分利用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來識別金融資產價格的失衡錯配現象,在世界范圍內,投資外匯、股票、債券、國債期貨、商品期貨、利率衍生品及期權等標的,操作上為多空倉結合,並在確定的時機使用一定的杠桿增強收益。宏觀策略的主要優勢是與股市、債市關聯度低,同時投資靈活,在股票市場低迷時也能創造收益。此類策略一般呈現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特徵。

復合策略

該策略通過將對沖基金的多種策略組合起來來運作對沖基金。每一種對沖基金的策略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的一面。通過對多種策略的組合,往往可以平滑單一策略的風險,使得業績表現趨向於穩定。此類策略一般呈現低風險、低收益特徵。

投資有風險,一路需謹慎!

攜手同行,共享未來~

Ⅸ 常用的基金投資策略有哪些 常用的基金投

常用的投資策略有以下幾種:

1、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

Ⅹ 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技巧有哪些

證券基金的種類許多,股票型基金便是其間的一種。股票型基金是股票出資中份額占基金財物60%以上的基金。與其他類型的基金比較,股票型基金具有特色。那麼怎樣購買股票型基金呢?股票型基金的出資技巧有哪些?

股票型基金向來被視為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種類。穩健型出資者對其敬而遠之,而激進型出資者對其則趨之若鶩。那麼,終究有沒有什麼好的出資手法,能恰當減小出資股票型基金的風險,然後獲取較高的收益呢?

股票型基金購買:

購買股票型基金有幾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在銀行購買就能夠了,現在的大部分銀行都能夠買到各種的基金理財產品,股票型基金也許多,咱們能夠到銀行直接咨詢那裡的客戶司理就知道了,一般股票型基金購買比較容易,很快就能夠處理完結。

還有一個方法也比較容易,那便是網路上購買股票型基金,不過咱們在購買的時分一定要在基金的官方網站購買,不要在一些不知名的網站找廉價,許多垂釣網站便是使用咱們的占廉價心態,所以咱們要千萬認清正規的基金網站。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便利的方法便是去股票買賣市場進行股票型基金的買賣,不過這樣的話咱們需求開辦一個自己的股票買賣賬戶,一般去處理開戶手續很容易,十幾分鍾就能夠處理完結,然後咱們能夠依據自己的需求購買適宜自己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的出資技巧?

一、出場時刻很重要

許多出資者訴苦,股票型基金就像坐過山車相同,忽上忽下讓人難以捉摸。其實,假如咱們選擇對了出場時刻,往往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

絕大多數基民關注股票型基金往往是在牛市時,發現許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水漲船高,感覺不出資都對不住賬戶里的資金,終究虧本累累。這會為什麼?由於出場時刻恰恰做反了。

出資股票型基金,咱們應該學會在市場低迷時布局,並在這一時期逢低加倉,終究收成牛市所帶來的行情收益。而當人人都知道股票型基金普遍賺了大錢的時分,你再去出場,往往就會追在最高點,不虧錢都難。

因而,股票型基金出資技巧的第一關鍵,便是要學會選擇適宜的機遇出場。

二、看清大勢,學會止損

當咱們選擇一隻股票型基金並進行了出資之後,咱們應該不時關注它的走勢與咱們預期的是否共同、類似度是否較高。假如不相同,咱們要考慮自己開始的出資判別是否發生了較為嚴峻的失誤,並及時止損,防止過錯越放越大。

比方咱們看好國企改革相關基金,出資一段時刻後卻發現許多相關主題基金根本沒有跑贏市場,乃至被大盤遠遠甩在死後,咱們就要考慮原因是什麼。是否國企改革利好以被提早消化?還是國企改革預期並沒有自己最初判別那麼激烈。

假如市場走勢及相關方針證明你的判別與大環境發生了嚴峻誤差,就要及時賣出止損,替換出資方向。

三、基金自身很重要

作為高風險、高收益的基金種類,股票型基金對基金管理團隊的要求是很高的,相同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同股票型基金走勢往往存在著顯著差異。所以,咱們在選擇股票型基金前,一定要仔細剖析並判別該基金是否滿足優異。

那麼,怎樣判別一隻股票型基金是否優異呢?

1、過往成績,調查這只股票型基金的過往成績,看其在過去幾年能否跑贏大盤及同類平均水平。

2、基金司理,調查基金司理管理過的歷屆產品走勢怎樣,是否能普遍跑贏大盤及股票型基金平均水平,其出資理念是否契合當下的趨勢。

3、大盤跌落中虧本程度,假如大盤跌落或遭受調整期間,該基金很少虧本乃至能略有盈餘,則標明其風控水平相當超卓;而假如它在大盤調整期間往往比大盤跌得更慘更深,則證明其擇時擇股才能比較差,咱們要敬而遠之。

所以,股票型基金出資技巧第三點期望咱們記住一定要學會判別預備購買的基金是否滿足超卓。

熱點內容
資產和金融有什麼區別 發布:2025-07-13 05:42:17 瀏覽:427
中國股票下跌中國房產有沒影響 發布:2025-07-13 05:34:09 瀏覽:992
英雄互娛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13 05:34:08 瀏覽:177
為什麼印加沒有貨幣功能 發布:2025-07-13 05:28:24 瀏覽:339
中電廣通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13 05:27:45 瀏覽:419
中宏退市買了股票的散戶錢怎麼辦 發布:2025-07-13 05:22:29 瀏覽:311
哪些基金持倉中盤股 發布:2025-07-13 05:21:10 瀏覽:405
銀河證券軟體查歷史股票價格 發布:2025-07-13 04:58:32 瀏覽:475
主力機構基金怎麼看 發布:2025-07-13 03:58:08 瀏覽:223
瑞安股票交易員 發布:2025-07-13 03:57:19 瀏覽: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