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者如何判斷何時撤資
『壹』 時間性:購買股票是一項無確定期限的投資,不允許投資者中途退股。
可以的,購買的第2天就可以賣出,權證可以每時每刻來回買賣,除非你是該企業的大股東才有時間限制.
『貳』 年前股票是不是撤資的人會多一點,所以股票就跌了
一,年前撤資的人多一點,這是一個原因是,
二,現在國家加息,很多資金會迴流銀行,股市裡的錢少了,
三,現在快過年了,大家都忙著過年年,炒股的人也少了,
所以股票就跌了,
『叄』 為什麼公司一旦上市,投資公司會紛紛退出撤資
問:為何公司一旦上市,投資公司會紛紛退出撤資?答:「募、投、管、退」四個字是私募股權基金的全部要點,退出是最後一步,融資是第一步,融資有了錢,於是尋找投資標的,錢投下去以後,要進行投後管理,然後通過上市/並購等渠道退出,退出後再募集資金成立新的基金。再進行下一輪投資。
況且,已經上市了,在二級市場都可以買到股票了,如果投資人真的看好這家企業,大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這個沒有一點難度,向軟銀對阿里巴巴、南非報業集團對騰訊的這種持有十幾二十年年的是非常少見的,而且軟銀已經減持了股票,獲得的收益已經遠遠好過當時的投入。這種情況是極其少見的。私募股權基金的專業性非常強,從成立開始,然後就要挑選投資項目,然後等待企業上市,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風險極高的階段,死亡率很高,即便沒有死,能否熬到上市也不一定,GP是要給LP交待的。二級市場很多人都可以參與,但是一級市場能夠有能力參與的人是非常少的。
『肆』 為什麼公司一旦上市,投資公司就退出撤資
簡單的來說,就是錢賺夠了。
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一般是以私募基金(GP)向高凈值人士、專業投資者(LP)募集資金的形式籌集資金後,通過投資項目並變現退出後實現收益的。這部分收益由GP和LP按照一定的約定進行分成。同時LP會對GP有一定的約束,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退出期。由於LP一般為純財務投資者,只關心回報率而不會過多在意諸如價值觀、情懷之類的虛名,因此衡量GP的水準以及是否繼續將資金交給GP繼續管理的唯一標准就是能否獲得足夠的現金回報。而一個早期項目的投資期較長,尤其是對於早期互聯網項目投資領域,如果能投出一家在美IPO的互聯網企業,這個基金屬於非常非常成功,足夠覆蓋其他項目上的大量損失,因此從GP的心理上也會有盡早退出以消除本金壓力的考慮。實際上對早期基金來說大部分退出事件甚至都不會等到IPO,而是通過老股轉讓退出。長期持股對早期項目來說可能反而風險更大。
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其次,這些私募基金一般在偏早期介入,承擔的企業經營風險也較大,同時一級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企業發生問題時無法拋售,因此與風險相對應的預期收益也較高。天使輪項目如能往後走2-3輪時,即便拋售少量持股也能獲得較高的收益,對於投資機構來說選擇一部分落袋為安,保留另一部分股票成本已經為0,是非常理性的選擇。
最後是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盈利方式和思維模式也存在較大的不同,一級市場的投資者在獲得具有流動性的股票後均會選擇逐漸拋售退出,主要也是因為術業有專攻,二級市場的波動不是一級市場投資者擅長應對的事情。
『伍』 如何判斷股票是下跌還是拆股
拆股(share split),又稱「分割」。當一隻股票的價格高企,影響股票的交易量影響投資人(尤其是散戶)的購買慾望,交投清淡。這時股份公司就會考慮將股票拆股,分割股票後,股東權益不變,公司的總市值也不變,且能激勵每股股價急升,因此分割股票的決定常被投資大眾視為公司管理階層看多股價後市的吉兆。拆股有利於擴大投資者基礎,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增加交易量和流動性。
可以在這里查看拆股日歷
『陸』 中央的投資到股票後,在什麼情況下會撤資呢
所謂中央投資的股票,在股市有個美麗的名字國家隊,國家隊首先是不能虧損的,而且還要產生一定的盈利;其次,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保持股市的穩定發展,避免股市暴漲暴跌,同時也能很好地保護普通投資者,給市場以信心。簡單說來,就是國家隊會在市場情緒爆冷時,持續買入股票,在全民踴躍買股時,會在股市賣出股票降溫,這種操作剛好也是價值投資的邏輯。所以盈利就順理成章了,中國股市散戶是喜歡追漲殺跌,算是剛好和國家隊操作相反。
國家隊投資的的股票,根據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公布出來的數據可以看出,都是很優秀的有業績支撐的好股票。
回歸正題,國家隊賣出股票的時候不多,一般在每年或每季度,根據市場或行業經濟走勢,或者公司盈利能力賣出部分盈利股票,轉向其他看好的行業標的股票;另一種大批量賣出股票的情況肯定就是在股災發生的前期,國家隊投資也不會願意看到虧損,所以賣出也是正常的。
『柒』 投資者撤資
這個要看你們以前的合同了,撤資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要麼有人接,要不按合同。不可能直接把錢拿回去的。可以找個律師咨詢下一般不用錢
『捌』 投資上市公司即為參股,但投資者對其失去信心後如何撤資,除了轉賣股票外可以無條件撤資嗎那小股民呢
一般都是在證券市場上面把股票都賣了,就是撤資了啊,如果拿的是法人股或者是有限售條件的股票,也是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轉讓股份的,至於小股民怎麼樣,上市公司還在,沒有取消,那就沒什麼問題的,生活繼續,炒股繼續.
『玖』 投資者何時賣出股票
選擇有潛力的股票、把握最佳的股票買入價格固然重要;但是股票賣出的時機可能是投資盈利最為關鍵的一環。沒有把握住賣出的時機,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成為「無用功」。
買的好不如賣的好
「10隻絕對不能錯過的股票。」
「5隻在未來10年最值得持有的股票。」
投資者經常能看到這類投資建議。這些投資建議都在強調買入股票。當今的投資世界傾向於更關注買入而不是賣出股票。很顯然,知道該買入哪只股票的確很重要。
然而,筆者認為,何時賣出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人性的弱點決定大部分投資者會賣出表現好的股票以鎖定利潤並避免賬面利潤蒸發。可經常發生的情況卻是表現好的股票在我們賣出後繼續表現良好。另一方面,大部分投資者會繼續持有表現差的股票以避免承受損失和避免承認做了錯誤的投資決策。我們總結了一些股票賣出的原則以減少人性對我們做出賣出決策的影響。如果遵循了以下四條原則,就很有可能改善你的投資結果。
當以下幾種情況發生時,賣出股票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1、股票達到賣出的目標價位
有時股票市場對短期事件反應過度,這就給了你機會去獲得好的投資機會。幾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場嚴重低估的時候。同理,幾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場嚴重高估的時候,股價遠超出其實際價值,這種情況在挑戰者對公司前景過於樂觀時發生。如果你剛好持有這類被市場嚴重高估的股票,那麼你就應該考慮減少你在那隻股票上的倉位以實現部分利潤。比如說上海汽車,在經歷了2003年汽車行業井噴後,大部分投資者認為2004年汽車行業將繼續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上海汽車的股價在2003年股價翻倍的基礎上也被繼續看好,可最終結果是2004年國內汽車行業僅為低速增長,而且利潤率大幅下降,因此上海汽車的股價在2004年也慘遭腰斬。
2、公司基本面惡化
一旦注意到公司的基本面開始惡化,你可能希望賣出該股票。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你可以得知公司基本面是否惡化。上升的負債水平、上升的庫存和應收賬款比收入上升更快,以上是判斷公司的效率開始惡化的3個常用預警信號。如南開戈德,主營收入由2002末的2.22億元下降到2003年末的0.98億元,而應收賬款仍然由2002末的2768萬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2958萬元,這就表明公司的基本面已經嚴重惡化。投資者如果繼續持有該股票,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下面還列舉了一些其它的公司基本面開始惡化的預警信號:
A 降低的股東權益回報率
B 下降的利潤率
C 市場份額收縮
D 不明智的並購
E 意想不到的管理層變更
3、錯誤買入的股票
無論你在股票研究方面花多少精力,你都有可能會犯錯。即使像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這樣偉大的投資者都犯過投資錯誤。當買入一隻股票後,你有可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比如說有問題的關聯交易、變更的會計方法和下降的競爭優勢等等。如果在購買這只股票後發現了類似的問題,你就應該考慮賣出,即使賣出意味著損失。明智的止損,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遠優於繼續持有一隻註定會表現不佳的股票。比如說實達集團,從2000年開始由於電腦行業競爭的加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股價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下跌超過80%,遠超市場平均跌幅。
4、實施投資組合的再平衡
牛市的時候,由於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投資者經常習慣於忽略公司的基本面。通常只有到了熊市的時候,投資者才會認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有些股票即使在熊市也能上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公司能承受住經濟的下降周期,但是沒有競爭力的公司在市場變差的時候會下降更多。比如說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行業第一品牌,從2001年中到目前,上證綜指下跌了一半,而它的股價幾乎沒有下跌。這就是為何你應該時刻保證在你的組合里用高質量的股票替換低質量的股票。
當一隻股票上漲到占你的組合很大比重的時候,你也許會考慮賣出一部分該股票以獲得利潤。如果一隻股票在過往只佔你投資組合的20%,但它在過去一段時間內股價翻倍,而你組合內的其它股票價格變化不大,那這只股票現在占你組合的近40%的比例。這樣的話,你目前組合的表現就太過於依賴一隻股票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賣出一部分該股票以實施投資組合的再平衡。
有時候關於港股/投資/A股的知識或者入門常識,易闊每日財經的投資者學堂有非常詳細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