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防騙感悟
1. 股票市場悟到以後的感受。
談股市感悟真諦:
我們不再諱言金錢,因為富裕是我們的目標。金融業是最容易造富的,據說雷軍曾說股市的錢太好掙了,會把人荒廢掉。但是也有很多人,被股市整的血本無歸,甚至家破人亡也是有之。
那麼股市到底有多難?我認為世間最正確的真理,就是最簡單的道理和最基本的常識。
舉個極端的例子,上百萬培訓費的成功學培訓,是否符合基本邏輯?
普通大眾可能看不懂很多新概念若干光鮮包裝下背後的本質,但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常識。立足基本常識,就至少可以避開極端的情況。比如非法集資等種種超出正常范圍回報的「投資」。
試想一下,這種荒唐的事情如果可以,告訴你信息的那個人壓上全部身家都會投,為何要告訴你呢?因為他需要你來接盤,需要更多更多的你,盡可能長的支撐他的謊言。
回到股市,全世界最好的股票投資人,我們認為是巴菲特。其實巴菲特的投資年化收益不超過20%,或者應該更低。我們很多人進入股市的目標肯定比巴菲特要遠大的多。
巴菲特太老,我們都等不及像他一樣用一輩子來守望財富。中國人有自己的思維,中國人有自己的心理,所以我們可以用中國最主流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來闡述股市投資。
第一,買入前要有儒家風骨。
我們不能聽風便是雨,聽消息買入股票的普通人大概率是那個擊鼓傳花最後接棒的人。儒家講究積極入世,要主動去研究,「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做事想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
「仁者先難而後獲」,這是基本常識,不付出千萬不想要天上掉餡餅。
此外,要有堅持選擇的標准。自己說服不了自己的不去碰。信心就是黃金。自己都不了解也沒有信心長時間去持有的股票,終究是不屬於你的。
第二,買賣時要有菩薩心腸。
買入賣出的時機,要有佛心,要有捨得的智慧。大家搶著要的時候就給他,大家都落荒而逃的時候要去入市去救救大家。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我記得有專門研究股民情緒指數的,用的就是這個思路。用投資者常用的話就是:別人恐慌的時候,我勇敢堅定;別人瘋狂的時候,我冷靜退出。
第三,買入後要學道家無為。
要有足夠的耐心學會無為而治,讓上市公司慢慢幫你賺錢。公司的事主要留給管理層操心,放手做股東老闆就好了。道德經說「為無為,則無不治」。
買入的一刻就沒有想著賣出,並且要抱著可以永遠不賣的心態。「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都說股市可怕,其實世事無非人心,把握基本原理,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貧窮是無能且恥辱的。用儒釋道三教法力為人生的投資來加持,是符合中國國情的。老子說,「富者贈人以財,仁者贈人以言」。吾竊仁者之名,姑贈汝以言語,一起為共同富裕的目標而努力。
2. 股票投資心得體會3000字
股市神馬的都是浮雲!!!都是浮雲!!!
3. 股票投資心得
逆向思維操作,對於新手來說,成功率比較高。
你很想買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買,
很想賣的時候強迫自己不賣。
切忌,無論如何不要相信內幕和小道消息。
不要相信任何網站上的個股推薦。
4. 大家聊聊對買賣股票的一些感悟,心的體會吧!
先說心態
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如何保持號的心態——先要明確你的目標,是做短線還是中長線。如果是短線,就要選好股票,達到了你的盈利目的就賣,不要比較賺多少,只要賺了就是好。當然短線不可能次次都賺,該割肉就割,虧了不要老是有心理壓力。記住一點,總體收益是正數就可以了。不要在意每一次的輸贏。弄的人大喜大悲的。
如果做長線,選擇好股票,當然這類股票是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喝成長價值的。不然不值得做長線。買了之後就不要天天去看。當存在銀行,每天該干什麼就干什麼。過個幾個月半年再去關注下,覺得差不多了就買。
散戶永遠不是機構的對手,任由機構去忙活,只要股票總體走勢向上就可以了。
你是新手,入市肯定會遇到盈利和虧損,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不了解的股票不要去接觸,要想買哪個股票,先給自己找出買的理由。好的股票一般業績優良,有成長性,有題材,市盈率合理。你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判斷,自己做出決斷,不要老是聽從別人的推薦以及評說。
再說自己的一點投資操作
1.長線投資:長線的股票只關注3點,基本面,業績面和成長性。只要大盤處於低潮的時候,這些股票逢低介入持有。主要是一些績優股和藍籌股,比如我持有聯通,寶鋼,遠洋,石化。這類股票不用擔心其未來,肯定是向好的。
2.短期投資
關注消息面:這里主要指的是國家的一些政策取向,建設投入,未來的經濟政策,發展趨勢等等。比如今年5月,聯通的重組炒作;不久前鐵路板塊炒作,每年的兩會農業炒作,這種短期炒作都是快進快出。
概念性炒作:奧運概念,世博會概念等等,這類股票只要在這種概念實現之前,都是有反復炒作的機會,你可以參見中體產業在奧運前的波段炒作
短線的追漲操作:對於前幾日表現一般,突然放量上漲的股票,可以在放量當日快速進場,而後次日獲利離場。如果連續放量拉升的不追漲
對大盤突然異動的判斷:大盤在連續持續低迷,成交量萎縮的時候,某個交易日下午突然出現異動,大幅度拉升。很有可能就是國家即將出台政策利好。因為一些機構往往會提前知道利好,而採取行動。今年4.24行情錯失了,但是9.19行情把握了,正是在9.18下午大盤在季度萎靡的時候突然異動,大膽的抄底了華北制葯。這是我今年最滿意的一次操作。當然,這是要承擔風險的,不一定每次都是對的
個人認為股市裡面什麼時候都是有風險的,對市場不過度樂觀,也不盲目悲觀,對自己要有耐心和信心。這樣才能做好股票
5. 想找一些關於股票投資的感悟、心得或者是投資的格言。
買但斌的<時間的玫瑰>,彼得.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這兩本書來看吧!
6. 談談對股票的認識和感悟
股票就是企業的股權,就是公司的一部分,買股票就相當於擁有一家企業的一部分,當上這個公司的小老闆,然後公司越來越好,股價震盪上漲,工資越來越低,股價震盪下跌。
7. 投資理財防騙感悟怎樣寫
你說投資理財防騙感悟怎麼寫?
這個很難寫啊,
因為騙子也在與時俱進,
他們的招數套路層出不窮,
花樣翻新,
讓人很難完全識別,
所以只能控制住自己,
不要貪婪。
不要輕信,
不要盲目的信任那些專家呀,熟人呀。
捂緊錢袋子。
過好小日子。
8. 股票買賣投資經驗,心酸血淚歷觀後感。五六句就成
月有陰晴圓缺,股市有漲有跌,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價!
9. 股票模擬投資心得體會,400字 作業
經過兩個月的模擬炒股比賽,我深深感受到炒股的風險與挑戰。剛開始,因為對投資市場的不了解與不確定,我只是買了一隻特力a的股票,而且由於沒有深入分析股票市場,而是看到特力a
漲得很好就買了,因此我忽略了應該是低買高賣的,所以一開始就虧本了,不過幸好只是模擬炒股。
後來慢慢地摸索和對股市行情進行分析,加上平時上證券投資課,我也對投資上的知識了解得更多,所以對於投資不再那麼盲目。
我也收獲了一下心得:1、不要買自己不熟悉的股票,選擇幾支股票堅持每天觀察其走勢,運用一些專業知識判斷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發展前景,再決定是否買進與賣出。2、要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沉著冷靜分析,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保持五分樂觀七分警覺。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及時抽身而退,從而最小化地降低損失。
模擬炒股雖然只是一個游戲,但它卻是能幫助我們特別是一些初學者更包括一些暫時沒有股本的人找到一份自己的天地,實際動手在股市中游盪一番,在這里,我們賺的是經驗。
10. 一個專業投資者的至深感悟:股票的本質是什麼
(慢慢看,細細品,或許你能豁然開朗起來。。。。。) 在接下來的文字里,我會提出一些看起來與眾不同,甚至在正統的「投資者」看來有些離經叛道、聽起來驚世駭俗的觀點。我希望認同我的朋友繼續讀下去,不認同我的朋友一笑置之,不要較真,也不要企圖通過辯論來改變我的看法,更不要憤怒地謾罵。對我的觀點抱一絲寬容和同情的態度,將是我非常樂意見到的。因為我這些言論是深思熟慮的。我說的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說出了我所知道的全部,但我保證我說的全是實話。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有十年以上的股票理論和實戰功底,我這些文字對你來說也許更容易理解;如果你是初學者,雖然過一段時間再來讀這些文字更為合適,但是現在不妨先跟隨我的思路讀下去。為了化繁為簡,有些地方我將不得不採取直接給出結論的做法。因為做股有許多流派,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會有「專業人士」站出來「批評指正」,很抱歉那樣的探討恐怕會使這本書偏離主題而在枝節問題上走得過遠。大家記住這里說的都是我個人的看法和認知,有些地方乃至整體上不符合你的思想觀念那是再正常不過的。 我們不得不從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入手: 什麼是股票?股票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看起來是那樣簡單、基礎,但是兩百年來卻是愈辯愈模糊。在投機客看來,管它什麼股票、商品期貨、石油、美元乃至股指期貨,統統給它們取了個統一的名字,叫做「籌碼」。「籌碼」者,金錢魔術師之道具也!在電子交易的時代,你叫它們電子符號、游戲砝碼也行。同樣是這些電子符號,在「價值投資者」眼裡,它們卻具備了貴族的血統:他們的「一股」代表一個企業,代表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和行業地位、代表該企業董事長的個人魅力、代表該企業的投資價值和發展前景、代表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總之它被賦予了太多的神聖意義。在無神論統治下的國度,「價值投資者」對他們購買的那「一股」所抱持的感情和期待與神的子民對神的崇拜有相似之處。 眾所周知,美國當代股神沃倫.巴菲特是「價值投資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費雪則是價值投資派的開山鼻祖。人們都知道巴菲特和他的兩位老師並不完全相同,兩位老師之間也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巴菲特、格雷厄姆和費雪這三個人對價值投資理論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從而走出了一條和以「道氏理論」為指引的技術分析路線完全不同的側重個股研究的新道路。他們的理念和方法深深的影響了後來在華爾街叱吒風雲的頂尖投資大師威廉·歐奈爾和彼得·林奇等人。然而不幸的是,美國的投資環境是獨一無二的,就象巴菲特本人是獨一無二的一樣。是美國造就了巴菲特,是在美國的經濟土壤上誕生了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就象香港造就了李嘉誠、台灣造就了王永慶一樣。這些人在中青年時期只要換個位置、挪挪窩,就會象鹽鹼地里種植的莊稼一樣無聲無息地死掉。個人認為,在美國之外的其它各國照搬價值投資理論,下場正是如此。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象美國那樣充滿勃勃生機和幾乎無窮無盡的創新力,以及在創新力基礎上維持如此之久的經濟繁榮。看看那些執世界各行業牛耳的偉大企業,那些曾經高速成長的「百倍股」、「千倍股」,成批成批地誕生在美國:微軟、英特爾、思科、通用電氣、沃爾瑪……不勝枚舉;除此之外還有成百上千以「十倍股」面目出現的中小企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誕生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這樣的人物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盡管格雷厄姆將他一生的經驗和理論都無私地寫在《證券分析》、《財務報表解讀》和《聰明的投資者》三本書中,但是後人能象它的作者一樣掌握這些彈性很大的理論嗎?巴菲特則是迄今為止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年長的企業家、金融家和投資家,他一生的經驗,又有什麼辦法可以傳授給後人呢?這些人500年未必能夠出現一個,他們是不可復制的!「價值投資派」的信徒們有集體淪為「偽價值投資者」的危險。 好在世界上業績突出的頂尖交易員沒有幾個是價值投資者 ,他們多數屬於本書將要重點討論的另一類人——以維克多.斯波朗迪為代表的「專業投機者」。迄今為止,他們的隊伍之龐大、業績之出眾,普通的「價值投資者」難以望其項背。尤其重要的是,以維克多.斯波朗迪為代表的「專業投機者」所取得的成就是可以復制的,他們的分析方法也是能夠通過培訓來傳授的(指初級的、基本的內容,高級的技術和經驗還是得靠自己領悟)!因此這時常爭吵、爭搶「正統」的兩派哪個更適合中國投資者已經不言自明:在中國,專業投機,才是踏浪股海的王道!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國內所謂的「價值投資者」們可能是一些連做股票的門都沒進入的一些人。他們中的部分人雖然賺到了錢甚至是大錢,但是他對自己所賺的錢很不自信,因為他不知道能否在下一次交易中復制自己的成功!所謂的長期持股的信心也經常因為盲目和缺乏方向感而倍受考驗和煎熬,在做假成風的中國股市這種矛盾錯亂的心情更為突出。他們是盲目的,更是懶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