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賺經濟增長的錢
❶ 都說股票賺錢,股票到底賺誰的錢
首先必須承認這是現代金融社會的奇跡,即將這種資金的變化模糊化,在封建社會或更加原始的社會中,誰剝削誰、誰搶奪誰,一目瞭然,被搶奪的人都能明確需要復仇的對象;而現實中,雖然您賠了錢,或許前面的一位老大爺賺得盆滿缽滿,您卻不能說他搶了您的錢,幾乎90%以上的可能是,您們買賣的股票根本就風馬牛不相及。 簡單而言,股市是一個財富流動的場所,參與的要素有以下幾個: 1.投資者 投資者通過買賣股票、獲取上市公司的分紅(紅利)、參與上市公司的融資計劃(增發、可轉債)使得自己的財富發生變化。 2.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通過派息、融資(增發、可轉債)使得自身的資產發生變化。 3.國家 收取交易費用、派息稅金 所以,個人財富的來源包括:上市公司本身的收益、股票的差價。現在先將問題簡單化: 1.對於完全依賴上市公司的紅利人而言,即永遠不賣,那不存在誰賠的問題。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如果投資者本人認為股價高估,也會賣出,這時他的收益為上述兩部分。 2.股票的差價,分三種情況討論:(暫時拋開上市公司紅利部分) a.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平衡: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就是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保持平衡; b.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下: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小於別人賠的(包括賬面財富),另外整個市值下降; c.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上: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包括賬面財富)大於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上升。 回到上述問題,就不能簡單的說是誰賺了誰的錢,因為這個過程中,很多都還是賬面上的,不到最後永遠沒有真正的結論,人生是有限的,而市場是永恆的。 在賺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落袋為安或落袋為安太早,那麼存在虧或少賺的可能。 在虧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平倉或平倉太晚,那麼存在虧損加大或喪失較大程度挽回虧損的可能。 所以,永遠要明白股票與現金的相對虛實性,股市裡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加深對整個市場、社會的了解,如佛家所言具大智慧,戰勝自己的恐懼與貪婪,那麼離賺錢就不遠了! 以上。
❷ 股票對於個人來說,是如何賺錢的
股票賺錢,主要來自於三個地方。
第一個地方是股票的差價。當散戶在10元買入一隻股票之後,然後在11元賣出這只股票,散戶賺了1元的差價,就是11元減去10元的差價。絕大部分散戶做股票,都是賺取差價,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第二個地方是貨幣流動性的增加。當市場的貨幣不斷增加之後,也就是錢更多了,就會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讓持有股票的股民賺錢。水漲船高,就是說的這個道理,當水增加之後,船就會上升,股票就是船,貨幣就是水。
第三個地方是公司價值增長的錢。買入這只股票的時候,股票對應的上市公司凈利潤是5000萬元,持有一年之後,這家公司的凈利潤變為1億元,股票也會上漲100%,那麼,股票賺錢就是賺公司價值增長的錢。這個錢,才是投資股票賺錢的源泉和根本,也是可以持續賺錢的秘密所在,就是選擇好公司,選擇業績持續增長的公司。
股票交易時間: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股票
❸ 多年來說股票市場7虧2平1賺,要真是這樣中國經濟是怎麼增長的
你要明白,票股市場的功能,除了融資,還是資源配置。投資股票的人不等於是做生意的人,錢只是從不同的地方流向另一個地方,國內為什麼這些年這么多富人,國家不是富有了么,就是財富向小部份人集中,這不就是經濟增長的果實么,小散做為個人投資者在股市中是虧損的,很明顯,但這些錢卻流向了股份公司和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什麼這么多公司要上市,因為上市就把本來沒多少價值的東西換回了股民的錢,公司的價值變大了。基金公司為什麼這么多,因為基金管理員高薪油水比印錢還多。國家為什麼支持公司上司。因為有稅收和個人利益。國內為什麼這么多人買股票。因為這么多年的經濟增長後財富沒有合理的去處與外加通漲。
❹ 股票投資中,長線投資真的可以賺到錢嗎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還能有額外的閑錢,有的人就會選擇把這筆閑錢有來理財投資,理財投資有很多方式和渠道,股票投資是其中的一種,股票投資相對其他的投資理財方式來說收益和風險都比較高,長線投資是股票投資的一種投資方式,一定程度上來說長線投資可以賺到錢。
我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會進行理財投資吧,每個人選擇理財投資的目的和方式都不同,有的人進行理財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生活、有的人是為了賺取一些額外的生活費、有的人是為了保障自己未來的生活。所以說,投資理財的作用有很多,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投資理財方式,理性入市,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投資收益。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投資理財方式可以供大家選擇,股票投資、債權投資、基金投資、期貨投資等等。
❺ 投資股票能賺大錢嗎
股市投資
首先交易過程(股票買賣)並不會創造財富,只會發生財富轉移,而且轉移過程中財富總量還會減少(各種手續費和稅收)。碰到大牛市看起來大家都能賺錢,其實是先前已經有人虧在里邊了,而且等到牛市轉熊市時也有大批的人會虧損,所以從總體上看投機交易使大家都面臨著虧損的風險。
交易過程不會創造財富,但可以更好的配置資源。企業需要資金擴大經營而你正好有資金,於是你買入企業的股票,企業得到資金擴大生產創造財富,於是作為企業所有者之一你也能夠從企業的發展得到好處,從這點看股票所有者都能夠賺到錢。
但事實上中國的投資者特別事散戶賠錢的要比賺錢的多。因為中國的股市太不成熟投機太嚴重了,那些坐莊、內幕交易、大股東挪用、財務造假等等無不是肥了少數,讓廣大投資者為其買單。從事投機交易的人都認為自己能賺錢,確實部分人能夠賺錢,而且賺錢速度很快,但是他能夠持久地賺錢嗎?連續10年,連續20年,連續30年恐怕沒有人能夠做到,所以從長期大量的結果來看投機是肯定要賠錢的。
只有堅持價值理論從事投資活動才能夠為你帶來持續穩定的利益,選股票其實就是選公司。什麼樣的公司是好的公司能?能夠持續穩定盈利的公司就是好公司。通常處於壟斷地位的公司能夠有比較好的盈利;業務簡單單一的公司不容易因為科技的進步被別的公司取代,比如可口可樂,軟飲料生產商,產品沒有多少科技含量,但始終沒人能撼動他的霸主地位,又如七八十年代美國很多計算機高科技公司因為其他公司的競爭而倒閉,只要別人研究出比你更高級的東西你就可能被淘汰;資金充足的公司更能應對風險;那些即使不需要人管理也能賺錢的公司因為管理層變動而影響公司盈利的可能性比較小;那些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即使現在不賺錢,只要發展速度夠快在預計的將來能夠為你帶來足夠的回報,仍然是好的公司,那些夕陽產業,由於將來的盈利預期不理想,投資價值會比較的低。 時間是價值投資的最好朋友。假如你現在投入10萬元,每年能夠為你帶來20%的回報,那麼十年後將增值為62萬,20年後變為383萬,30年後變為2734萬,40年後變為14698萬。
當你選擇了一家公司只要等到股票價格在你所設定的價格以下你就應該買進,然後一直持有,直道價格過高而不值得再擁有為止,而分析這支股票到底應該值多少錢應該從市盈率、市凈率、凈資產收益率、資金流、利率水平、通貨膨脹、和你的期望回報率等等綜合分析
歡迎訪問我的博客,一起交流學習
http://hi..com/hadesii/
成功例子太多,看看巴菲特、彼得·林奇是如何創造神話的
❻ 買股票究竟賺什麼錢
1.投資者 投資者通過買賣股票、獲取上市公司的分紅(紅利)、參與上市公司的融資計劃(增發、可轉債)使得自己的財富發生變化。
2.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通過派息、融資(增發、可轉債)使得自身的資產發生變化。
3.國家 收取交易費用、派息稅金 所以,個人財富的來源包括:上市公司本身的收益、股票的差價。現在先將問題簡單化:
4.對於完全依賴上市公司的紅利人而言,即永遠不賣,那不存在誰賠的問題。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如果投資者本人認為股價高估,也會賣出,這時他的收益為上述兩部分。
5.股票的差價,分三種情況討論:(暫時拋開上市公司紅利部分)
a.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平衡: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就是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保持平衡;
b.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下: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小於別人賠的(包括賬面財富),另外整個市值下降;
c.整體股價(近似以股指論)向上:全體盈利>全體虧損,即以系統論,您賺的(包括賬面財富)大於別人賠的,另外整個市值上升。 回到上述問題,就不能簡單的說是誰賺了誰的錢,因為這個過程中,很多都還是賬面上的,不到最後永遠沒有真正的結論,人生是有限的,而市場是永恆的。 在賺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落袋為安或落袋為安太早,那麼存在虧或少賺的可能。 在虧的情況下,如果您沒有及時平倉或平倉太晚,那麼存在虧損加大或喪失較大程度挽回虧損的可能。
❼ 股票漲的時候大家賺的是誰的錢
回答這些基本問題,我們需要模擬一個股市運行的場景。來看一下,在股市中,究竟是誰在往股市裡面投錢,誰又在賺股市中的錢。
首先,我們假設一家叫做ABC的公司,通過向證監會提交申請,要發行股票。我們且假設該公司擬發行1000萬股,每股5元錢。在股市中,由於新股票在上次當天都會有比較大的漲幅,所以申購新股幾乎是一件沒有任何風險的事情。所以,新股發行很容易完成。這樣的話,這家叫做ABC的公司就從申購新股的股民那裡拿到了5000萬現金。
接下來,ABC公司的股票於某年某月上市,開盤價10元錢。這樣的話,凡是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在上市這天或著隨後幾天以10元賣出,每股就獲得了5元的收益。至於ABC的股票為什麼會開到10元錢,原因很多,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需要ABC的股票在上市當天有一個預想的價格。這個問題很復雜,有時間我們可以另外討論。
我們還是先來梳理一下吧。看看股市中被抽走了多少資金,第一筆是ABC公司發行股票得到了5000萬,第二筆,是所有申購到ABC公司股票的股民如果以10元賣掉自己申購到的ABC的股票,資金就又被抽走了5000萬。當然,第二筆抽走的資金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在實踐中,由於有一些新股持有者繼續看到該股票隨後的走勢,並不急於在10元賣掉。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股價的漲跌,並不能保證大家都賣在10元。
ABC公司付出了什麼嗎?它付出了自己的股份,得到了5000萬的現金。在此之後,除了現金分紅和股價波動,投資者不可能在它身上獲得更多的東西。除非將來這家ABC公司實在是錢多得不行,把自己企業的錢拿出來到股市上買股票做投資,這5000萬,基本就算從證券市場消失了。所有我們把發行新股叫做「抽血」。新股發行的越多,股市上的資金就越少,因為這些資金被轉移到企業的募集資金上面去了。
讓我們繼續下去。這就涉及到我們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股市為什麼會漲?股市是由千支股票組成的,我們所說的股市在漲,實際上是在說一個重要的指標,即股市的指數在上漲。而我們提得比較多的,就是上證綜合指數。綜合指數的計算有一個最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它是以一支股票的總股本來計算股票的市值,從而得出這樣一個指數。在股市中有許多股票屬於流通股本比較小,而總股本比較大的股票,這些股票就容易成為市場主力調控指數的工具。
股票為什麼會上漲,原因比較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資金持續買入這支股票就會導致股價的上漲。資金為什麼會買這個股票,也有很多原因。比如說,比價效應。比價效應,就是指在不同市場或者同一市場內對基本面基本相同或類似的股票進行對比,資本發現它們的價格差異之後流入那些價格低的股票,從而實現「同質同價」。比價效應在實踐中通常是被股市的參與者利用的東西。
事實上,在股市上漲或下跌的過程中,真正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參與各方對未來的判斷和信心。在股價上漲的時候,由於持有者預計股價還會繼續上漲,所有持有者不會急於賣出自己的股票,擁有貨幣的投資者由於有獲利的預期,也會買入這支股票。但是,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由於持有者對於股價的判斷並不一致,所有會有人賣出股票,有人買進股票。比如說,我們買進了一支股票,成交價是5元,我們自己判斷它會漲到6元錢,那麼,在這一元的目標沒有實現的時候,通常狀況下投資者不會賣出這個股票。但是,會有一些因素影響持股者的信心,比如整個股市的大幅波動,比如一些對股票或股市的傳聞等等,都會影響持股者的信心。
在股市中間,最常見的運行方式就是比價效應和個股輪動。比如說,太陽能題材的天威保變,白酒行業的山西汾酒股價大幅上漲,就會導致其他同題材股票的價格聯動上漲。再一個說到個股輪動,股市的持續上漲必須是個股輪動的,如果所有的股票都一起上漲,一方面對資金的消耗比較大,另一方面,不利於給新增資金以及場內資金創造持續贏利的機會。
但是,這些都還是表面現象,股市上漲最真正的實質,還是來自於資金的持續流入。中國股市的上漲,向來都是資金推動型的上漲。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貫穿全年的大牛市行情,說白了,依然是資金持續流入股市的結果。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央行宣布加息之後,面臨利空,股市依然出現大幅上漲,更是說明了後來的上漲完全是資金推動的結果。
股市從1000點之下漲到3000點之上,應該說參與者基本都是賺錢的。在這樣一輪大牛市中,賺錢是正常的,不賺錢是不正常的。但是,這又回到了一個根本問題,股市賺的是誰的錢?表面上看起來,大家似乎是都賺錢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股票的價格上漲,會導致股票持有者的資產增加,但是這只是一種紙上財富。還是舉例子,你5元錢買的股票,現在漲到10元了,看起來你是賺了5元錢,但是你要真的獲得這5元的收益,就必須把股票賣掉。股市可以承受你一個人賣掉自己的股票,但承受不起所有人都賣掉自己的股票。所有人都想把自己的股票賣掉,那實際上就是所謂的「崩盤」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因為我們現在市場的參與者已經太多,超過了8000萬,想讓8000萬人做同一種選擇,不容易。都只想買,沒人賣,股票開盤就漲停了。都只想賣,沒人買,股票開盤就跌停了。這種情況會出現在一些股票上。
當有很多人希望將自己的股票收益兌現的時候,就會出現拋盤,這時候股價就很難繼續上漲。因為所有資金投入到這個股市裡來,都是為了獲利,而且大多數資金,並不是為了只是維持一個紙面上的財富。基金要分紅,QFEI也要分紅,私募基金也要分紅,股民投進去的錢,到了一定階段,也需要把股票賣掉去做其他事情。除非股民越來越多,拿到股市裡面的錢越來越多。否則,隨著新股的發行,隨著印花稅和交易傭金對資金的消耗,股市裡面的錢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錢自然無法支持股市持續上漲。
在2007年元月份,股民單日開戶數達到了9萬,一個月就開了138萬新證券帳戶,帶來的新入市保證金增加了839億。但也就是在一月份,印花稅和傭金就收了150億,新股發行消滅了資金180多億。截止2007年元月末,滬深股票市場的保證金存量為6700億元。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說明中國股市主要的參與者是普通投資者,是散戶,是老百姓。隨著新資金和新股民越來越多,他們可能就是這輪行情最終的買單者。但具體誰是最後的接棒者,那就看個人的投資水平了。
從某種理論上來說,在行情一致看好的時候,股市應該是先來者賺後來者的錢。可惜,先來者也有水平低的,後來者也有水平高的。在上漲的時候,誰將自己手中的利潤兌現,誰就賺到了錢。而對後市判斷錯誤,以為股市還會繼續上漲,結果買入之後就一路下跌,最後又到低位將股票賣出的投資者,就是股市中的輸家。所有,股市賺的錢,就是那些高位接盤者的錢。而所謂的高位接盤,並無先來後到,也許新股民都逃得一干二凈,老股民卻全倉殺入也說不定。
股指在1000點的時候,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可以持倉到3000點,至少獲利在100%;這個概率很高。但是,在3000點買入股票的股民,如果想實現同等的指數收益,大概需要等到指數在9000點吧?這個概率有多高?
指數上了3000點,可能暴跌,也可能繼續漲下去,或許還有可能回探一次2245點,確認一下是否有效突破。甚至可能會令大家都大跌眼鏡,馬不停蹄地一路漲,直到5000點才停下腳步,或者更高。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終究會有大部分股民成為股市的犧牲品。能夠成為勝利者的,依然會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股市為什麼會漲?因為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它就會漲。贏家贏的是誰的錢?贏家做得是低買高賣的事情,在高位接盤是輸家,贏家賺的就是在高位買入者的錢。股市的財富從哪裡來?股市的財富來自千千萬萬的普通投資者,是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許,只有時隔多年之後,我們才能冷靜地看待這一輪大牛市帶來的深遠影響。
❽ 股票投資如何才能賺錢
用笨辦法,在股市低迷的時候買進,在股市牛氣沖天的時候賣出。長線投資。分散投資最主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
❾ 答答看 1、我們投資股票的賺的都是哪些錢
我們的資金可以投給上市公司,也可以投給非上市公司,其實性質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權比較難買,非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也不太嚴,信息披露也不是很透明,投資的話,風險比較大。而上市公司的股權相對容易購買,門檻也很低,只要你有錢,隨時可以買。國家創建股市的目的也是為了吸收社會的閑散資金,幫助企業發展。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買股票其實就是買公司。
買股票其實和你投資你朋友的一家飯店或者一家超市差不多,在投資之前你肯定會對它進行詳細考察,地段怎麼樣?人流量怎麼樣?周圍居民的消費能力如何?口味如何?能不能持續經營,大概多久能回本等等?這些都考察完成之後,你認為勝算很大你才會做出投資的決策。
這跟我們投資的公司是一樣的道理,企業可以拿一部分利潤給股東分紅,另外一部分利潤用來投資再發展,賺了錢之後再回饋股東。我問問大家,比如你們投資了20萬元給朋友開飯店,你們會每天都去問,我這20萬元現在變成多少錢了?你們會每天去打聽這家飯店的一些小道消息嗎?比如,哪個客戶吃魚卡喉嚨了,哪個客戶又忘記買單了,哪道菜又降價了?衛生局對餐飲行業的監督又加強了。你會不會因為這些消息而賣出你那20%的股份呢?
我相信你肯定不會,你也不會去關注我說的那些小道消息,你只會在每年分紅的時候核算一下飯店的財務狀況,計算一下自己應該分多少錢。這跟我們買企業的股票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是我們買的企業把股份分成了很多份,我們只持有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完全沒必要每天花很多精力去看它的價格,打聽它的消息,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它的價格低估的時候買入,把我們的錢交給我們信任的企業,然後就像你投資飯店一樣耐心等待企業賺了錢給你回報就可以了。
我們投資股票賺的是三方面的錢:第一、企業成長的錢;第二、企業分紅的錢;第三、市場情緒的錢。
什麼是企業成長的錢呢?舉個例子:一家企業在15年前的營業額是10億,凈利潤是1億,市盈率為10倍,那市值就是10億,經過十五年的發展,現在的營業額是1000億,凈利潤是150億,市盈率維持10倍的話,現在的市值就是1500億。
一流的投資者賺的是企業成長的錢,順便把企業分紅和市場情緒的錢也賺了;而三流的投資者呢,他想賺的只是市場情緒的錢,因此,他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K線,打聽各種消息,關注資金的出入情況,利用技術分析做出各種判斷,進行頻繁的交易,每天都很累,但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只想賺市場情緒的錢的投資者在所有投資者中是最累的,也是最不賺錢的,因為他們的錢都被券商和國家賺走了,我們國家的交易摩擦成本還是挺大的。不過券商還是挺喜歡這一類的投資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