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票市場投資主體
㈠ 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
一、初創階段:1991-1993年。
我國在進行股份制改造以及改革經濟體制的前提下,開始逐步創建自己的證券市場,其中滬深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分別成立,從此我國的股票交易市場己經初具成形,以此更好的配置資源。上證所在剛剛開始掛牌交易的時候,上市證券的種類只有30種。
二、擴張階段:1994-1998年。
中國證券市場在此階段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試點運營。相關的法律制度得以逐步的建立健全,市場上市規模不斷的擴大。然而相應的問題也逐步的凸顯出來,投機現象越來越嚴重,作假事件普遍出現在上市公司當中。經濟學家將這些問題形象的叫做「賭場」。
三、規范發展階段:1999-2004年。
證券市場在此階段變得越來越規范。股票發行制度從2001年3月開始進行了調整,核准製取代了原來的審批制,監管機構開始更加嚴格的審核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視經營的合理性,促進公司質量的有效提升,進而使投資者獲得更強的自信。
四、改革階段:2003-2008年。
中國股票市場在2002-200_5年期間一直處於熊市的狀態,這主要是由於股權分置的存在。所以,股權分置改革也拉開了帷幕,以期能夠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使資本市場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融資和配置資源的功能,由此而成功上市的公司很多。
2006年,滬深股市的回升速度較為明顯,並且到2007年所達到的值己經創造了歷史之最,因此2006-2007年便出現了大牛市。
五、開拓創新階段:2008一至今。
我國股票市場由於受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變得十分萎靡。於是,我國於2009年開始執行經濟刺激計劃,小牛市又出現在了滬深股票市場。2010年4月,股指期貨正式出現在我國的證券市場,我國開始正式出現了金融衍生品市場。
(1)中國股票市場投資主體擴展閱讀:
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
一、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形成。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二、1992年,新中國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1992年2月,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股票,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三、199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全國證券市場,同時將發行股票的試點由上海、深圳等少數地方推廣到全國。
四、1992年年底,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這是深化改革,完善證券管理體制的一項重要決策。
五、1993年9月,中國大陸發生首起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延中實業股票突然停牌,深圳寶安上海公司聲明持有延中實業發行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
六、1995年5月,中國證監會經國務院同意,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七、1996年12月,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八、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九、1998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證券法,這一法律於199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十、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十一、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01年10月22日,中國證監會經報告國務院,決定在具體操作辦法出台前,停止執行這一辦法;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
十二、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十三、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十四、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證券投資基金法,這一法律將於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十五、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出台《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㈡ 中國股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投資資金總量分別是多少
目前,機構:個人的資金 = 2:1。
這是最新統計。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機構持倉只有50%幾,近期散戶大幅割肉,導致機構持股比例大幅增加。
㈢ 股票市場上的主體參與,他么的角色是什麼。。謝謝回答,,
主體就是那些股份公司的股東們!
行為金融學在對主流金融學(又稱標准金融學)的批判與質疑中成長壯大,在股票市場實踐中顯示了強大的力量。行為金融理論認為,證券的市場價格並不只由證券自身包含的一些內在因素所決定,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參與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行為金融學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心理學分析所起的作用。行為金融學融匯了心理學基本原理,其主要表現在信仰(過度自信 、 樂觀主義和如意算盤、代表性、保守主義、確認偏誤、 定位、記憶偏誤)以及偏好( 展望理論、模糊規避)在行為金融學的應用。從而,行為金融理論包含兩個關鍵要素:(1)部分投資者由非理性或非標准偏好驅使而做出非理性行為;(2)具有標准偏好的理性投資者無法通過套利活動糾正非理性投資者造成的資產價格偏差。這意味著非理性預期可以長期、實質性地影響金融資產的價格。
㈣ 中國股市的組織機構是怎樣的
證券市場是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證券市場的結構:
1、層次結構:一級市場、二級市場
2、多層次資本市場:這個很多
3、品種結構: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債券市場、衍生品市場
4、交易所結構:有形市場、無形市場
證券市場的基本功功能:
1、籌資-投資功能
2、定價功能
3、資本配置功功能
證券市場的參與者
一、證券的發行人
(一)公司(企業)
(二)政府和政府機構
(三)金融機構
二、證券投資人
(一)機構投資者
(二)個人投資者
三、證券市場中介機構
(一)證券公司
(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三)證券服務機構:
主要包括投資咨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證券信用評級機構等
四、自律性組織
(一)證券交易所
(二)證券業協會
(三)證券監管機構
五、證券監管機構
在我國證券監管機構是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直屬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按照國務院授權和依照相關法律對證券市場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他的主要職責是:依法指定有關證券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負責監督有關法律的執行,負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對全國的證券發行、證券交易、中介機構的行為等依法試試全面監管,維持公平而有序的證券市場。
㈤ 股市的主體是什麼
二級市場上買股票,你把錢交給了賣你股票的那個人,就如那個人有一隻雞賣給你了,他得了錢,你得了這只雞(股票),那些錢在干什麼是那個人的事了。你現在只剩下股票,只祈禱它能漲上去再賣給哪個倒霉鬼就好了。
㈥ 證券市場的主體是什麼
主體是投資者 又分為個人投資者 和機構投資者
你所說的基金公司和銀行屬於機構投資者。券商給想上市的公司承銷股票,又為廣大投資者買賣股票,做中間業務。對於創新型的證券公司,業務形式更多,比如最近即將開展的融資融券業務,主要是為投資者服務的。
建議經常看看中國證券報的網站。
http://www.cs.com.cn/index.htm
㈦ 請問現在股票市場有哪幾種投資者他們都有什麼特點
按投資股票市場的性質劃分應該有三種,一周是直接投資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通常持有的是非流通股份(如公司主管部門、公司高管、法人等),二是持有較大比例流通股的機構(如券商、基金、投資公司、超級大戶、游資等),三是持有流通股份較少量但人數眾多的散戶(如做長線投資的和做短線的),除了第一種外(有限售的)後二種主要是博取股票價格差價獲利為主,也是引起股價波動的主要力量所在,當然也有30%的長期投資者部分相對穩定些。
㈧ 股市的投資主體有哪些
總體來講分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
個人投資者包括國內自然人和可投資B股的外籍人士。
機構投資者分為金融機構(基金(公募、私募(投行或投資公司)、社保、QFII(海外投資主體))、保險、信託、券商)和非金融機構(企業自營或參股、政府持股或出入政策而購入股票)等。
投資主體是三權的統一體:
決策主體:擁有投資決策權 責任主體:承擔政治、法律、社會道德等風險 利益主體:享受收益權(包括盈利性的收益和非盈利性的收益)投資主體的實質是經濟要素所有權在投資領域的人格化。
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以前,投資基本上屬於國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投資主體呈多元化趨勢。目前我國的投資主體有:
(1)中央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其投資重點一般為公用事業、基礎設施、基礎工業、極少數大型骨幹企業和國防、航天、高技術等戰略產業的投資。
(2)地方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主要從事區域性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社會福利等方面。
(3)企業作為投資主體。企業作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更新技術,改進工藝等要求,作出相應的投資決策,進行投資活動。
(4)個人作為投資主體。相對於前三個投資主體而言,它具有范圍廣,數額小,靈活性強等特點。
(5)外國投資主體。指外國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對我國進行的直接投資、包括外商獨資、合資和合作經營等。
不同的投資主體擔負不同的投資任務,採取不同的投資方式。它們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既可單獨投資,又可以不同投資主體聯合投資,由此構成了我國有機的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投資體系。
㈨ 證券投資主體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區別是什麼啊
你好,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主要有金融機構及其發行的理財產品,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等。
個人投資者是指從事證券投資的社會自然人,是證券市場最廣泛的投資者。
㈩ 中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分析
參與市場的很多,如上市公司,機構,券商和散戶。
證券之星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