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股票的投資邏輯
⑴ 怎麼看抱團股大跌
我們都知道2020年散戶炒股票已經形成了一種方向,什麼方向呢?就是要買藍籌股要買機構抱團的股票。不買那些盤子比較小的股票,這個形式呢,一直到春節之前一直在延續,那些機構,抱團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是不斷的上漲,反過來說,多數的股票無人問津。
但是春節之後,你會發現市場的風格悄然變化,那些長期無人關照的個股呢,開始表現比較好。反過來說春節之後我們看機構,抱團的股票開始紛紛的出現一個調整,一說到機構抱團的股票,大家第一個印象就想到了龍頭。龍頭是誰當然是茅台。這幾天茅台跌幅就比較大。這種績優的股票趨勢類的股票,他慢慢的漲能漲很久,但是就怕它加速。往往一加速就是最後沖刺。一般漲高的股票,一旦進行一個調整的話。有的時候會條很長很長的時間,這是價值投資者有時候必須忍受這個煎熬。原因就是價值投資,你不能光看這個股價的波動,有的時候就得用時間去換這個空間,但是不管怎麼講漲高了他的調整壓力就會加大。也許將來還能再上漲,但是我覺得恐怕要進行一個長期的一個休整之後再上漲。
再看我們機構抱團的這些股票它的市盈率水平到了一種什麼狀況。恆瑞醫葯是93.91倍市盈率,貴州茅台是63.73倍市盈率,海天味業是97.31倍使用率,比亞迪是150倍市盈率,寧德時代是195倍市盈率,愛爾眼科是164倍市盈率,葯明康德是122倍市盈率,中國中緬108倍市盈率,隆基股份48倍市盈率,五糧液是62倍市盈率。所以說,這個市盈率的水平,這個估值的水平是不是把它未來多少年的成長貢獻已經提前給透支了,提前反應了呢?所以說,盡管它是龍頭,盡管它還有很高的成長性,但是如果股價漲得過高,提前反應了,那是不是就要去思考這樣一個風險了呢?
所以說現在我們覺得這個抱團的股票,盡管跌了幾天,我們仍然覺得還是太高。買入的時候要慎重一點,那麼我們剛才講了思維非常的重要,當散戶的思維趨於一致的時候,實際上你要打一個問號了。我們回憶一下06 07年,那陣兒大家炒的都是大盤股,越是業績好的漲得越多。隨後大盤跌下來,你會發現後面機構開始炒什麼?炒小盤股。以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越炒越瘋。直到2020年,當大家對大盤股深惡痛絕的時候,你會發現2020年開始機構抱團大盤藍籌股漲得非常好。小盤股跌的非常多,現在呢?散戶又認為大盤股好了你是不是要打一個問號,因為散戶總是被動的跟風。
但是現在市場風向。明顯轉到二三線的一個藍籌股,所以說投資者呢,買藍籌,我覺得沒有錯,但是盡量的不要買估值過高的位置過高的一些股票,所以說現在呢,投資者要注意2021年,恐怕這個股票的炒作難度比2020年要難得多得多,因為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悄然收緊,在這種情況下,,你一定要注意就是今年一定要降低預期謹慎而為。
⑵ 在股票里 什麼是題財股 績優股 藍籌股 重倉股 詳細解答一下
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具有穩定的盈餘記錄,能定期分派較優厚的股息,被公認為業績優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稱為"績優股"。
"藍籌碼"一術語源自賭具中所使用的藍籌碼。藍籌碼通常具有較高的貨幣價值。股票成為藍籌股的基本支持條件有:
(1)蕭條時期,公司能夠制訂出保證公司發展的計劃與措施;
(2)繁榮時期,公司能發揮最大能力創造利潤;
(3)通脹時期,公司實際盈餘能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
藍籌股指多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此類上市公司的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二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志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
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和中資背景的"中信泰富"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藍籌股的分類:
藍籌股有很多,可以分為: 一線藍籌股,二線藍籌股,績優藍籌股,大盤藍籌股,中國藍籌股;還有藍籌股基金.
一線藍籌股:
一、二線,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而且有些人認為的一線藍籌股,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屬於二線。一般來講,公認的一線藍籌,是指業績穩定,流股盤和總股本較大,也就是權重較大的個股,這類股一般來講,價位不是太高,但群眾基礎好。這類股票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類個股主要有:長江電力、中國石化、中國聯通、寶鋼股份、鞍鋼新軋、武鋼股份、粵高速、民生銀行等。二線藍籌,一般來講,總股本和流通股本比一線藍籌要小,股價一般較高,機構比較偏愛,但由於價格較高,散戶一般不敢碰,如:中集集團、上海機場、煙台萬華、蘇寧電器、鹽田港等個股。600050,600028,600019,601398,601988,000002 600036 000060 600497 600030 等
二線藍籌股:
A股市場中一般所說的二線藍籌,是指在市值、行業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遜於以上所指的一線藍籌公司,是相對於幾只一線藍籌而言的。比如上海汽車、五糧液、中興通訊等等,其實這些公司也是行業內部響當當的龍頭企業(如果單從行業內部來看,它們又是各自行業的一線藍籌)。
一、鋼鐵行業:業績增長價值重估
寶鋼股份為代表的中國鋼鐵股,理應獲得市場合理定價。由於給予了過高的貼現率或風險溢價,目前主要鋼鐵上市的價值都被明顯低估。作為一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不可能永遠存在估值「窪地」,鋼鐵股達到15倍的市盈率才是國際水平。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鋼鐵股:寶鋼股份、鞍鋼股份、馬鋼股份
二、港口業:投資主線:低估+資產注入
雖然板塊估值已經到位,但是板塊中個股估值差異較為明顯,上海港、南京港、重慶港的估值較營口港、深赤灣、鹽田港高出一倍以上,在板塊估值已經到位的情況下,安全性是我們給出07年投資策略時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在整體行業具有20%增長幅度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擁有更多的港口資源,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占據更主動的市場地位,因此存在資產收購可能的公司也是我們關注的對象。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港口股:鹽田港、深赤灣、營口港
三、煤炭行業:外延擴張帶來機會
從投資標的的選擇而言,我們建議優先投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更加註重「自下而上」的策略。邏輯主線為:價格維持高位——產能增量可充分釋放——運輸寬松——成本影響不大的企業最值得投資。預期資產價值注入、整體上市將是07~08年整個煤炭行業面臨的重要投資主題及機會。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煤炭股:蘭花科創、西山煤電、開灤股份、國陽新能、恆源煤電、金牛能源、兗州煤業、潞安環能、平煤天安、神火股份
四、公路行業:長期穩定增長 關注價值重估
我國高速公路行業在07年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都將保持平穩增長的趨勢。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路網建設的逐步完善所帶來的網路化效應、油價回落和海外投資帶來的車流量增長都為整個行業的的穩定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機遇。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公路股:贛粵高速、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現代投資
績優藍籌股:
目前,大家都在談論新績優藍籌股,認為隨著開放式基金即將入市,這個板塊會是首選對象,應該說,這種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股市中風水輪流轉的原理,在科技股、國企大盤股、重組股輪番表現以後,也該輪到績優藍籌股了。但什麼是績優藍籌股呢。我個人認為績優藍籌股除了有較大的市值和良好的業績之外,一定還要有穩定的成長性,另外,藍籌股必須經過時間的考驗。
中國藍籌股:
海通證券給予中國軟體、東軟股份、鹽湖鉀肥、ST 建 峰、澄星股份、雲 天 化、柳化股份、五 糧 液、順鑫農業、南 玻A、冀東水泥、海螺型材、北新建材、中國玻纖、格力電器、福耀玻璃、S 三 星、青島海爾、廈華電子、秦川發展、西山煤電、蘭花科創、國陽新能、山西焦化、雲南白葯、康緣葯業、江中葯業、一汽夏利、宇通客車、上海汽車、S 江 鑽、時代新材、雙良股份、晉西車軸、龍元建設、中材國際、中興通訊、中國聯通、華勝天成、上海機場、億陽信通、大秦鐵路、鹽 田 港、法拉電子、恆瑞醫葯、華海葯業、橫店東磁、浦發銀行、民生銀行、上海電力、華聞傳媒、中信國安、電廣傳媒、歌華有線、桂東電力、東方明珠、中聯重科、柳工、山推股份、江南重工、岳陽紙業、棲霞建設、中華企業、天創置業、世茂股份、廣船國際、上海機電、許繼電氣、平高電氣、泰豪科技、東方電機等72隻股買入評級。
大盤藍籌股:
藍籌」的提法最早起源於賭場:各國賭場中的大面額籌碼一般是藍色的,由此引申到股市,就產生了「藍籌股」一說。從本意來看,藍籌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盤股都能夠被稱為藍籌股,因此要為藍籌股定一個確切的標准比較困難。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那些市值較大、業績穩定、在行業內居於龍頭地位並能對所在證券市場起到相當大影響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長實、和黃;美國的IBM;英國的勞合社等,才能擔當「藍籌股」的美譽市值大的就是藍籌
紅籌股
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它實際是指最大控股權直接或間接隸屬於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發行的股份。即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由於人們形容中國是紅色中國,而她的國旗又是五星紅旗,因此把中國相聯系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稱為紅籌股。這是一種形象的叫法。同時這種劃分也是由藍籌股概念的典故而來。由於美國人打牌下賭注,藍色籌碼為最高,紅色籌碼為中等,白色籌碼為最低,後來人們就把股票市場上最有實力、最活躍的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股幾乎成了績優股的代名詞。有些發展前景不錯的紅籌股,由於被選進了恆生指數的成份股中,因而也兼備鳳的身份。隨著內地陸續赴港上市,現也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謹的定義,即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而公司在內地注冊,只是借用香港資本市場籌資的企業,另稱為「H股」。但一般仍以紅籌股廣泛地作為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的代名。在香港最為有名的紅籌股有:中信泰富、粵海投資、招商局海虹、上海實業,以及不久前上市的深業控股和北京控股等。
紅籌股的說法則僅適應於香港股票市場。對紅籌股的具體定義,尚存在著一些爭議。主要的觀點有兩種。一種認為,應該按照業務范圍來區分。如果某個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國際信息公司彭博資訊所編的紅籌股指數就是按照這一標准來遴選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按照權益多寡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所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4月,恆生指數服務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時,就是按這一標准來劃定紅籌股的。通常,這兩類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早期的紅籌股,主要是一些中資公司收購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後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來出現的紅籌股,主要是內地一些省市將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組並在香港上市後形成由,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紅籌股已經成了除B股、H股外,內地企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一條重要渠道。紅籌股的興起和發展,對香港股市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從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紅籌股公司通過首次發行及增資配股籌集的資金為115.5億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場的總籌資額約為1433億港元,其中,紅籌股佔了23.8%。
後來,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格的定義: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並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通常,上述幾種范圍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H股,是指注冊地在中國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詞首字母。
由此可見,紅籌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區別是:紅籌股在境外注冊、管理,屬於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內地注冊、管理,屬於中國大陸公司。紅籌股和H股與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主要區別還有:
紅籌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國有H股股份則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後增發新股時,紅籌股可能擁有更大的彈性和空間,而H股增發的風險可能較高,時間也可能相對較長。
紅籌股管理層持有的認股權可能與海外公司一樣,管理層可享受全部認股權的所有權益;但H股則不同,管理層並未真正擁有上市公司認股權,即使擁有的也是模擬的認股權。
在發行可換股債券和其它債券時,紅籌股公司並不需要符合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但H股則需要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另外,在所屬行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業績較好、成交較活躍、紅利稍好的大中型公司股票被稱為紅籌股。"紅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籌次之,白色的籌碼最差。
⑶ 股價跌破凈資產是投資好機會嗎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⑷ 股市暴跌,市值縮水,那些錢去哪了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⑸ 做什麼投資最賺錢
最賺錢的投資項目有:特色小吃店、大棚種植、農家樂、車輛維修店、綜合小賣部。
1、農家樂
在城鄉結合部,開一家風味店,推出農家菜,也能賺錢。首先,鄉村風味店能吸引城市的消費者。現在,不少城裡人吃膩了飯店裡常有的菜餚,倒希望能品嘗一下農家風味菜。
2、大棚種植
進入新世紀,綠色無公害、有機食品的意識深入人心。生產綠色有機蔬菜,保障消費者身體健康成為廣大菜農的共識。
5、綜合小賣部
在每個村子裡,都會有幾個小賣部,每天就數這里的人流量最大。由於農村房租便宜,日用品、學慣用品、煙酒副食,有時候還兼顧買菜,所有必需品一應俱全,村民購買方便,這個小買賣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投資注意:
1、確定項目是需要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
一般來說,財務投資主要是為被投企業提供資金,錢是主要;而戰略投資的話除了為被投公司投錢之外,還會與公司之間建立業務上的往來和資源上的幫助。
2、與投資公司溝通項目與其他投資公司的情況
找投資公司的過程中,創業者不應該只局限於一家投資公司或是一個投資人,而是對於有投資意向的,多措並舉,多方攻佔。
⑹ 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股票就一定有投資價值嗎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⑺ 五糧液股票的前景怎麼樣,可否長線這只股票。
1、目前一線白酒利空消息不斷,五糧液股價已經腰斬,但是我感覺公司成長性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請您說出公司近十年的凈利潤增長率是多少?如果您不能回答,五年的也行,如果五年的也不能回答,您是怎麼判斷其成長性的呢?
2、考慮到不利的基本消息面,請問現在是否已經到達相對的底部:既然您是准備長線價值投資,您就不能按照技術分析者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只有技術分析者才會去判斷股價的底部或頂部在那裡。價值投資者只考慮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未來可能的盈利預期。
3、可否長線價值投資五糧液股票:本人對白酒行業並不感興趣,因為不懂其盈利模式。僅就個人目前的經驗進行一點粗略的分析,供您參考。
從五糧液近四年的盈利情況判斷,這的確是一家很優秀的公司,綜合考察該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值得長線投資的品種。
4、五糧液去年分紅10股派5元,幾乎是每年提升一倍分紅,照這樣的趨勢一直發展下去,多少年收回成本: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不能簡單地類推未來的高分紅比例。一般收回成本的年限是以市盈率的多少來衡量的,目前五糧液的動態市盈率為8.8倍,也就是說,如果該公司一直維持這一市盈率比例不變,你今日買進該股,8.8年之後就可收回成本。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⑻ 白酒成為A股投資者的信仰,為什麼能一直漲呢
1、白酒股其實上漲邏輯很好理解,中國酒文化也比較盛行,況且酒類和食品有著同樣的邏輯就是吃完喝完沒有了,要是在想吃喝還得需要重新購買,屬於剛需性質,同時又能拉高消費水平,所以上漲邏輯就說的通了。
2、至於白酒股後面還能不能一直上漲,該怎麼上漲,這里想說漲多了必然要回調,回調到位同樣必然也要上漲,不單是這一個板塊,股市中任何一個板塊邏輯都類似。
白酒
⑼ 為什麼我的股票到了一定價位卻賣不出去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⑽ 為什麼中國股票投資者的水平那麼爛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