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捷股份股票市值
⑴ 創金合信工業周期股票a如何
創金合信工業周期股票a是可以持有的。
創金合信工業周期股票a作為最近一年內漲幅比較大的基金,有很多的人都購買過並掙過錢,基金代碼是005968,管理人為闖進合信基金,基金經理為李游,全稱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主要投資於工業周期主題股票,通過行業配置與個股精選策略,力爭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獲取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創金合信工業周期股票A成立於2018年05月17日
,資產規模9.81億元(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
工業周期股票介紹如下:
投資一些股票及存托憑證、債券等,其中股票為主要的投資,倉位比較重佔比92.44%,前十大重倉股票分別為寧德時代、三一重工、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恩捷股份、萬華化學、陽光電源。
龍蟒佰利、東方雨虹、中國巨石,持倉佔比65%左右。其基金經理為李游,基金託管人為工商銀行,管理費率為1.5%/年,託管費率為0.25%/年,為股票型基金,風險和收益都較高。
⑵ 千億鋰電池隔膜龍頭跌停,到底發生了什麼
蔚來率先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讓不少液態電池隔膜的企業股價遭受到了跌停。主要的沖擊原因就是,蔚來召開了最新的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蔚來董事長李斌表示,其公司的第一款轎車ET7將採用固態電池,這也將成為首次量產,並且大規模使用的固態電池汽車了。而由於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想液態電池需要隔膜,所以該消息一出,鋰電池的隔膜廠商股價就出現了暴跌,連龍頭股恩捷股份都遭遇了跌停,其他中小型廠商的股價更是一言難盡,市場似乎對這次固態電池的使用尤其敏感。
其實前一段時間,就有知名私募經濟投資者表示,現在新能源和鋰電池已經不是投資的最佳機會了,現在的價格性價比太低了,雖然這些行業長期來看,前景較好,但短期來看,其泡沫化太嚴重,不排除出現大回調的可能。市場對一些新能源題材的股票炒作得太過了,現在投機者太多,可能一個負面消息,就會一鬨而散,股價就會開始大跌了。
⑶ 創新股份股票代碼:我們如何看創新的空間和競爭力
創新股份是2017年的大牛股,市場基本都認可創新濕法隔膜的龍頭地位,但站在當前時點,市場的疑惑在:第一,隔膜大概率復制電解液價格戰的行情,如何看待降價,第二,往後看3-5年,如何看創新的市值空間,第三,創新的核心競爭力和效率還有多少提升
降價、降本和核心競爭力:中游降價是產業鏈的必經之路,經歷過「急降」到「緩降」的過程行業才能出清。2017年市場看好創新的理由是簡單粗暴的,濕法隔膜是中游沒有價格下行風險的品種。去年年末,濕法隔膜也不可避免進入到價格戰,創新基膜的價格從3.32元/平一把降到了2.5元/平,但反觀毛利率變化,仍保持60個點向上的毛利率。
降價是必然趨勢,但創新作為濕法隔膜龍頭,其降本的能力也是超出想像的,這里體現的就是公司核心競爭力,即技術突破帶來的先發優勢和技術、工藝進步、降本帶來的正循環。
空間、盈利與估值:往後看3年,公司的收入體量有望翻5倍,增量來自兩方面,一是下游電動車保持50%以上增長,公司進入海外供應鏈,市佔率有望穩步提升至40%,貢獻40億收入。二是進軍鋁塑膜市場,2019年年底2億平鋁塑膜投產,2020年全球市佔率有望達16%,貢獻6億收入。
2020年不是結束,是新的開始與起點,在「零補貼」市場中,公司憑借自身優勢,預計毛利率仍能維持在40個點,凈利率在25個點以上。
自創新收購上海恩捷後,公司PE均值30X,最低點25X,從估值角度來看,創新確高於行業平均中樞,作為確定性龍頭企業,享有估值溢價。但站在當前時點,我們看好的是創新股份確定性龍頭地位和遠期市值空間。
⑷ 恩捷股份到底是中企還是美企幾個主要股東怎麼是美國籍
即使主要股東是美國籍。按照按照出資方來看的話,才能看出是中企還是外企。公司程序的時候還是中國人,但是後期換美國國籍的話不影響公司本身的一個性質。
⑸ 五部門聯合約談特斯拉,這兩年特斯拉給中國市場帶來些什麼
如何剎住這種風氣?引進特斯拉。自己的孩子不爭氣,只能靠“別人的孩子”來鞭策。和蘋果的到來一樣,特斯拉的到來,將拉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涉及到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其他構件、外飾等。一共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中國企業占據一半。特斯拉擁有大量中國供應商,產業鏈核心環節里,鋰電池有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信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外觀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後,因為關稅、海運、倉儲、零部件成本都下降了,其成本比在美國生產降低了65%。加上上游技術的不斷革新,特斯拉開啟了“瘋狂大甩賣”的節奏,從Model 3到Model Y,開始“薄利多銷”。雖然說是“降價大甩賣”,但實際上特斯拉Model Y的生產成本是237930元,其售價是33.99萬元,毛利率高達29.4%,遠高於汽車行業平均水平的8-10%,仍然有足夠的降價空間。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特斯拉通過不斷壓縮價格,攫取市場份額,雖然收縮了自己的利潤,但對別的品牌來說怎麼玩?會摧毀國內電動車行業嗎?答案是不會。相比電動車行業而言,傳統的燃油車行業才是真的岌岌可危。前些日子豐田章男突然炮轟電動車,是真的急了。世界都認為未來將會是電動車的天下,燃油車在後面小幾十年一定會被淘汰,資本已經作出了回應:擁有83年歷史的豐田市值為2143億美元,中國成立剛6年的小鵬汽車,市值已超400億美元,上市兩年多的蔚來市值也突破1000億美元,比亞迪現在市值也約1000億美元。
市值,表明了資本對未來的期待值,也宣告了燃油車市場開始進入夕陽產業。雖然,短時間內,特斯拉無法動搖燃油車的市場,但特斯拉的瘋狂降價,對於國產電動汽車而言,可謂“降維打擊”,對於同價位的汽車而言,則是精準打擊。
那為什麼中國還要引進特斯拉?不怕萬一打擊力度過大,直接錘死嗎?還真的不怕。打壓、沖擊不可避免,但相比整個電動車上下游產業鏈而言,錘死幾個品牌未嘗不可。因為,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那擺著,需求之下,一個品牌倒下了,還會有無數個新品牌站起來。前段時間,網路宣布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入汽車行業,打造智能電動汽車。
在此之前,華為、阿里等科技股巨頭也早已摩拳擦掌。阿里聯手上汽打造出中國第一代“互聯網汽車”,到騰訊、阿里、網路、美團紛紛投資造車新勢力,打造自己的智能汽車生態,科技公司渴望在汽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野心早已可見一斑。多家科技公司宣布與車企及產業鏈公司合作打造全新的汽車品牌。阿里與上汽合資建立新的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智己”,長安汽車也宣布與華為、寧德時代一起打造新的汽車品牌。
只要有產業鏈在,品牌就會起來。特斯拉打死一個,就會有千千萬萬個新品牌站起來。特斯拉的歷史使命會和蘋果手機一樣:我們創造足夠的條件給你,讓你賺足夠的錢,但這些條件不是白給的,你必須給我們把產業鏈整合優化起來。就像蘋果帶出來華為、小米、OPPO、VIVO,特斯拉也會帶出一批優秀的國產電動車品牌,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圖的不是現在,我們圖的是將來。不僅是整車產業鏈的將來,新能源產業崛起的背後,是中國擺脫對石油依賴的決心。而擺脫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才是我們真正的、最終的目的。電動車的發展,跟中歐投資協定、數字貨幣的推廣、一帶一路等大戰略是一體的,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幾條重要主線。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要堅定的引進特斯拉——特斯拉離不開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的汽車產業鏈同樣離不開特斯拉。
⑹ 恩捷股份是做什麼的
恩捷股份主要是做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
提供多種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及服務;鋰電池隔離膜、鋁塑膜、水處理膜等領域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薄膜類產品、液體包裝盒、煙標、特種紙、鋁塑膜、水處理膜等。
⑺ 恩捷股份為什麼每天跌最新消息
按揭股份每一天都會有最新的消息在平台公布。
⑻ 新能源電池電侍郎怎麼樣啊
我國鈷資源比較稀缺,國外的巨頭嘉能可產能佔全球的21%,洛陽鉬業佔到12%,兩家合計佔到33%,其餘的廠商都在5%以內。嘉能可計劃在年底前關閉 Mutanda 銅鈷礦,同時更新了2020年鈷產量指引,減產了24%!
A股主要有洛陽鉬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
洛陽鉬業是龍頭,但市值較大,彈性不夠。最看好的是華友鈷業,目前公司鈷鹽(注意是鈷鹽,而不是鈷金屬)市佔率和銷量在國內佔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規模是競爭對手寒銳的10倍。華友今年將新釋放出1萬噸的總產能,近年又准備向下游三元動力電池去延伸,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華友與動力電池的產業鏈的緊密度都是最高的,是電池上游鈷產業真正的龍頭。
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1.正極材料:杉杉股份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佔30%--40%。主要有長遠鋰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科技)、容網路技(科創板),當升科技,振華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廈門鎢業,這個行業沒有很明顯的龍頭,前五名都是10%+的市佔率。
值得注意,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准備向上游擴張,已規劃建設 10 萬噸正極產能,競爭格局會更加惡化。而且正極是技術變化最大的一個領域,磷酸鐵鋰、錳酸鋰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來會不會又出現新的技術路線,這對此領域的企業挑戰不小,若走錯技術路線,則萬劫不復,分分鍾被人彎道超車。
正極材料不確定性較大,潛在行業空間和彈性也沒有其他領域有優勢,不太推薦。
2.負極材料:杉杉股份
國內主要有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科技(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來)、凱金(新三板),前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60%!人造石墨領域,杉杉和璞泰來位列前二,市場份額相近,均佔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來大概50%。杉杉股份負極兼顧高中低端產品,主打中低端,璞泰來主要高端負極產品。
3.電解液:新宙邦
電解液是上一波產業風口中大牛股的集聚地,天賜材料、多氟多這些股票漲幅絲毫不弱於彈性最大的上游金屬材料。因為在當時電解液還有一個國產替代邏輯,而這個邏輯在接下來的隔膜裡面還在演繹。
此行業目前國內競爭格局比較清晰,天賜材料佔到27%,新宙邦18%,國泰12%,三家相加合計57%。從近三年情況來看,如果不考慮並購,集中度似乎很難再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相對穩固,因此毛利率變動不會太大,此外這個行業技術變化相對穩定,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它相比正極材料更具投資價值。
4.隔膜:星源材質,恩捷股份
四大核心原材料,上述三個均已實現完全國產化,也就是能夠打破國外企業封鎖,產能自給自足。最後一個尚未完全國產化的就是鋰電池隔膜。隔膜其實就是一層用來隔離鋰電池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夠起到隔離的作用,又要對鋰離子有很好的通過性,這樣電池才能正常充放電。
在鋰電池總成本中隔膜只佔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術壁壘卻是最高。
中國第一家嘗試切入隔膜產品的是星源材質,通過和四川大學合作產學研,4年時間突破干法隔膜制備關鍵技術。08年出產了中國第一卷干法隔膜。關鍵技術被突破,企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星源材質拿到了大量國內企業的訂單,包括比亞迪、國軒高科,萬向等。
電池設備:先導智能
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一樣基本上已是寡頭壟斷,很多外資大廠包括松下,LG、三星都是拿它的單子,確定性比寧德時代還要強,上市以來短短幾年已漲10倍。鏟子股主要是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
分析角度
從競爭格局角度:
寧德時代=先導智能>金屬材料>隔膜>電解液>負極(CR3和電解液差不多)>正極
從業績彈性角度:
金屬材料>隔膜>正極>負極=電解液>電池>設備
⑼ 汽車動力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特斯拉(599.040,+0.95%)股價自去年最低點已翻2倍有餘,市值也突破1萬億元。年初,特斯拉上海工廠投入使用與新車交付成功,再次帶動A股特斯拉概念股一度瘋漲。模塑科技與秀強股份意外「成妖」,漲幅分別達到270%和233.1%。
磷酸鐵鋰電池領域中,市值過千億的有寧德時代與比亞迪(175.29,+2.00%),二者市值分別達3533.44億元和1857.87億元。500億元市值以上的還有億緯鋰能、恩捷股份。根據年初至今漲跌幅看,湘潭電化漲幅100%,位列第一,漲幅超50%的個股還有德方納米、國軒高科、天奈科技、億緯鋰能(61.16,-1.74%)、天賜材料、寧德時代。
根據招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8-2019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超過1GWh的上市公司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和億緯鋰能,四家企業2019年出貨量累計佔比市場超93%,材料方面則有德方納米、天賜材料、天奈科技、合縱科技、湘潭電化等上市公司。
寧德時代是當前國內動力電池的老大,2019年推出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台使得空間利用率提升15~20%,零部件數量減少40%,能量密度提升10~15%。近半年,有44家機構對其2019年業績作出預測: 2019年每股收益 2.03 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23.69%, 預測2019年凈利潤 44.86 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32.44%
比亞迪是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製造商之一。早前,亞迪已推出的刀片電池也是基於對早期鐵鋰電池的升級,該種電池有助於大幅提高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天風證券研報稱,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可以將電池包利用率提高接近10%,體積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10~20%;鋁殼物料成本降低,成本下降20~30%;具有高安全、長壽命、散熱快等特性。工信部近期發布最新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中包含了比亞迪生產的比亞迪牌7009BEV1純電動轎車,比亞迪方面向上證報證實,該款汽車正是首個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EV純電動轎車。該車定位為中大型轎車,風阻系數僅為0.233Cd,將生產純電動漢EV與插混車型漢DM版本,EV版續航里程最高可達600公里,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市的再次布局,能否打動國人,成為一部佳作。而本次特斯拉電池升級改造,也讓市場對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想像力得到更多延展。
國軒高科是國內少數率先將乘用車磷酸鐵鋰PACK能量密度提升至140Wh/kg的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鋰電池及材料產品,磷酸鐵鋰為公司主要出貨電池產品。近半年來,共有 14 家機構對國軒高科的2019年度業績作出預測:2019年每股收益 0.63 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23.53%, 預測2019年凈利潤 7.14 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23.1% 。
緯鋰能創立於2001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鋰電池的創新發展,主要業務有鋰原電池業務、鋰離子電池業務,主要經營模式為公司直接銷售給下游生產廠家。近半年來,共有 30 家機構對億緯鋰能的2019年度業績作出預測:2019年每股收益 1.62 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141.79%, 預測2019年凈利潤 15.59 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 173.25% 。
⑽ 儲能行業龍頭股票都有哪些
你所說的儲能行業大概就是動力電池行業,這個行業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確實是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但也是個高燒的行業:首先就是鋰,自從汽車開始用鋰電池以後,鋰價格飛漲,漲了好幾倍,但隨著世界各地的產能急劇膨脹,鋰的價格大幅下跌,中國的鋰生產公司的成本都偏高,並不具備核心投資價值;其次是生產陰極和陽極的公司,這兩種的產能上升很快,當然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各個公司的開工率也普遍不高,從側面證明了生產陽極陰極的公司並不是儲能行業的龍頭;再次就是生產隔膜的公司,隔膜生產的方法分干法和濕法,干法是物理作用的生產方式,濕法是化學吸附產生隔膜更薄更均勻
很明顯濕法薄膜難度更大,需要更多的技術實力,那麼誰是生產濕法隔膜的上市公司呢,我國目前有兩家,分別是星源材質和恩捷股份;最後就是電池生產公司,就是訂單接到手軟的德賽西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