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當股票市場投機氛圍

當股票市場投機氛圍

發布時間: 2021-05-14 03:31:36

❶ 中國的股票市場為什麼是一個投機市場從政策制度,產權制度,風險偏好角度分析。急求答案啊!!!

1、從政策制度上來說,中國的股票相關政策制度本身的設計並不能很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給投資者帶來的效果就是股市並非一個價值投資的好地方。比如新股發行,高頻度、高市盈率的發行制度,明目張膽的圈錢,投資者想價值投資談何容易;比如我們的印花稅,完全成為了打壓投機氣氛的工具,而不是考慮取消來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再比如退市制度,很多公司為了連續3年財務不虧損,總在關鍵時刻奇跡扭轉,這種很明顯的財務造假沒人去徹查,沒人去管,給投資者都帶來了很大的風險,反而大家為了什麼所謂的重組,所謂的「殼資源」,惡炒ST,所以這種退市制度重組制度的不完善和監管的不力給了股市投機的土壤。
2、從產權制度上來說,首先一個集中的不合理的地方是很多國有上市公司的產權制度不合理,國有公司當初為了融資匆匆上市被股民們投資養活之後,法人股、原始股以不合理的低廉成本成為了股市未來發展的隱患,這種股讓股民去接盤和巨額高成本再去認真投資它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公平的;還有現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制度根本就沒有,或者不合理,未考慮到持續發展,對股民也造成不了價值投資的吸引力。
3、從風險偏好來說,中國的投資者與國外的差距尤其是成熟市場的差距是巨大的,美國的個人投資者大多數(約8成以上)都是通過成熟的基金公司代為投資股市的,這種投資都是經過了比較科學和深入的調研,風險較低;而中國的個人投資者直接進入股市炒股的比例非常大,根據中登公司的數據,佔了70%以上的流通市值。由於個人投資者的投資信息來源有限,並且賭博意識較濃,導致了股市投機嚴重,追漲殺跌現象普遍。

❷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投機市場

因為目前中國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是為了給股民賺錢而發行股票。

❸ 股票市場是怎麼運作的

股票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或次級市場,是股票發行和流通的場所,也可以說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過股票市場來實現的。一般地,股票市場可以分為一、二級,一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發行市場,二級市場也稱之為股票交易市場。

我們已經說過,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有價證券除股票外,還包括國家債券、公司債券、不動產抵押債券等等。國家債券出現較早,是最先投入交易的有價債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後來才逐漸出現股票等有價債券。因此,股票交易只是有價債券交易的一個組成部分,股票市場也只是多種有價債券市場中的一種。目前,很少有單一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不過是證券市場中專營股票的地方。

股票市場是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大量的長期資本。而如果單靠公司自身的資本化積累,是很難滿足生產發展的需求的,所以必須從外部籌集資金。公司籌集長期資本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向銀行借貸;二是發行公司債券;三是發行股票。前兩種方式的利息較高,並且有時間限制,這不僅增加了公司的經營成本,而且使公司的資本難以穩定,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則無須還本付息,只需在利潤中劃撥一部分出來支付紅利即可。把這三種籌資方式綜合比較起來,發行股票的方式無疑是最符合經濟原則的,對公司來說是最有利的。所以發行股票來籌集資本就成為發展大企業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而股票交易在整個證券交易中因此而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股票市場的變化與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股票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始終發揮著經濟狀況晴雨表的作用。
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

道·瓊斯根據美國股市的經驗數據,總結出牛市和熊市的不同市場特徵,認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為三個不同期間。
牛市第一期。與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心灰意冷,即使市場出現好消息也無動於衷,很多人開始不計成本地拋出所有的股票。有遠見的投資者則通過對各類經濟指標和形勢的分析,預期市場情況即將發生變化,開始逐步選擇優質股買人。市場成交逐漸出現微量回升,經過一段時間後,許多股票已從盲目拋售者手中流到理性投資者手中。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這段時間可維持數月甚至超過一年,主要視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擊的嚴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後,股市成交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進入市場。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會使投資人退出市場,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加入。市場情緒高漲,充滿樂觀氣氛。此外,公司利好的新聞也不斷傳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並等。上市公司也趁機大舉集資,或送紅股或將股票拆細,以吸引中小投資者。在這一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即使出現壞消息也會被作為投機熱點炒作,變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門股股價均大幅度上漲,而一些穩健的優質股則反而被漠視。同時,炒股熱浪席捲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大軍。當這種情況達到某個極點時,市場就會出現轉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況下,這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市場上真真假假的各種利好消息到處都是,公司的業績和盈利達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在這段時期內加速擴張,收購合並的消息頻傳。正當絕大多數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升勢時,少數明智的投資者和個別投資大戶已開始將資金逐步撤離或處於觀望。因此,市場的交投雖然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降溫的跡象。這時如果股價再進一步攀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的話,大跌就可能出現。在這個時期,當股價下跌時,許多人仍然認為這種下跌只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其實,這是股市大跌的開始。
熊市第二期。這一階段,股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發「恐慌性拋售」。一方面市場上熱點太多,想要買進的人反因難以選擇而退縮不前,處於觀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開始急於拋出,加劇股價急速下跌。在允許進行信用交易的市場上,從事買空交易的投機者遭受的打擊更大,他們往往因償還融入資金的壓力而被迫拋售,於是股價越跌越急,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投資者會覺得跌勢有點過分,因為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的現狀尚未達到如此悲觀的地步,於是市場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回升和反彈。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可能維持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回升或反彈的幅度一般為整個市場總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以後,經濟形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趨於惡化,公司業績下降,財務困難。各種真假難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對投資者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這時整個股票市場彌漫著悲觀氣氛,股價繼反彈後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價持續下跌,但跌勢沒有加劇,由於那些質量較差的股票已經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經不大,而這時由於市場信心崩潰,下跌的股票集中在業績一向良好的藍籌股和優質股上。這一階段正好與牛市第一階段的初段吻合,有遠見和理智的投資者會認為這是最佳的吸納機會,這時購入低價優質股,待大市回升後可獲得豐厚回報。
一般來說,熊市經歷的時間要比牛市短,大約只佔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過每個熊市的具體時間都不盡相同,因市場和經濟環境的差異會有較大的區別。回顧1993年到1997年這段時間,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經歷了股價的大幅漲跌變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轉熊,再由熊轉牛的周期性過程。

❹ 可以把投資股票當做做生意嗎

不可以,股票投資並不是完全受市場行為決定。由於證券市場體制的根本原因,內幕交易,上市圈錢,違法成本低等原因,使整個股票市場投機取巧者多,長線投資者少,最終形成長線投資者很難賺取應得的資本收益。

❺ 中國股票市場為什麼說是一個投機市場可以從宏觀市場制度和微觀市場制度的角度分析求答案啊!!!

上市公司所以不派現,絕大多數是因為它無錢可派,但有的公司有利潤也不派現或者只送紅股,為什麼說採用送紅股的方法有問題呢?派現給股民,股民可以自己決定是繼續買股票還是用於生活消費?而送紅股就是強制股民必須買上市公司自己的股票,而股民自己要變現就必須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股票,即上市公司不給股民(上市公司的股東)錢,而由其他股民給錢,對上市公司來說,它是一分錢的支出也沒有。如果有一個上市公司,業績不錯,就是總不派現,怎麼辦呢?比如像蘇寧電器,它會說,你把錢投在我這,我的收益率比你存銀行高,如果它一直收益率高於銀行,它的凈資產也在增加,理論上是不錯的,問題是它是否真能永遠如此,中國股市新公司還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10年以上的老上市公司似乎還沒有發現這類公司,倒是經常看見公司一段時間業績不錯,過幾年就變臉,好時利潤被上市公司扣下了,滾存進未分配利潤中去了,壞時就拿過去的盈利來補虧損,股民還是什麼也得不到,中國股市過去有一個上市公司「鄭百文」就像今天的蘇寧電器一樣,也是做家電連鎖的,開始時也是迅速發展,業績優良,但因發展連鎖店太快,資金斷裂,而倒閉退市。安知蘇寧電器以後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呢?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輿論說70%以上的上市公司業績是增長的,甚至是20%—50%的增長,個別公司是幾倍,幾十倍的增長,但遺憾的是我們股民得到的盈利還是靠出更高價的股民給的錢,直到有一天上市公司的業績是下降的時候。它的股價又回到了起點。
筆者所以羅里羅嗦說這么一大篇,只是在說明,
第一, 上市公司對二級市場的派現總額還不如二級市場給國家上繳的印花稅,給券商的手續費多。
第二, 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股票的資金所得到的上市公司給的分紅派現還不如同樣的資金存入銀行一年所得的利息。
而我們前面說了,我們來股市,是為了賺比在銀行存款利息更多的錢,那麼,我們的問題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及的,投資者賺的錢從哪來,賺誰的錢?
我們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的基本定律,試想,股民又要交印花稅,手續費,又要有人能賺到遠超過銀行存款利息的錢,錢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那麼顯然只有一種可能,你賺的錢就是別的股民給的,這就解釋了股市中的一句諺語「七賠,兩平,一賺」,賺錢的人得到的這些錢只能是別的股民賠的,
有一次,看財經節目,一位「專家」大談股市如何如何好,說如果你在股市中投一萬元,一年賺20%,若干年後就是上億元,也許這對個別股民來說是可能的,但對整個股市來說卻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好比18世紀有些人想造的無能源的永動機一樣是永遠不可實現的,如果所有股民都賺上億元錢,請問,錢從哪來,誰給的錢?如果你賺了錢,給你錢的股民難道不是在虧錢嗎?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股市中投機盛行,虧損的股票也能賣十幾元錢,市盈率20以上的股票佔了80-90%,幾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因為我們賺的錢不是來自上市公司的派現,而是股價的波動。只要股價有能波動的原因——題材也好,業績增長也好,重組也好,政策也好,至於這些因素到底能使上市公司給我們多少回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因素使其他人願意在更高位接盤。中國股市投機還有一個特點,無論業績多差,不會跌到一元以下(這也與中國股市沒有真正的退市機制有關),為何小盤股股價高,受追捧,除了所謂高成長外,易被主力控盤,公積金高,可以轉增股本也是主要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如果1000萬的股本股價是70元的話,當它擴張16000萬股時(當然,前提是假設它有這么多公積金轉增),股價就除權到4.38元了,而按中國股市,一億六的盤子,4.38的股價,絕對是低價小盤股了,股民到股市中來,都是為了賺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潤,所以即使表面看起來大盤股市盈率低,分紅高,但其大部分時間,股價也高於銀行利息所對應的價格,也是投機價,既然都是投機價,而它盤子大,拉高股價所費資金大,拉升幅度小,那還不如做小盤股,又有題材,又可送股,還好控盤,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股民說,「即使大盤股業績再好,股性不活躍,我也不買,小盤股再投機,只要它漲,我也要買」,這就是大盤股股性呆滯,沒人買的主要原因之一。

❻ 股票市場是怎麼運作的

股票運作的本質是供求關系。
如果買的人大於賣的人,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股票上漲;反之下跌股票就會漲跌。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買賣、轉讓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所以又被稱為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更加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加大。
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籌碼,那麼可參與買賣的籌碼就會減少,這樣一來,物以稀為貴,買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價買。這時候風險極大,主力的獲利機會也極大。主力出貨完畢,散戶的熱情也就告一段落,那麼股價就會自然降下來或者被主力砸下來。

❼ 假如股市中沒有了散戶,會變得怎麼樣

散戶是股票市場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如果股市沒有散戶了,市場會沒有韭菜了,市場會沒有接盤俠了,市場會降低活躍度,市場會只剩下機構與機構博弈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股票市場的漲跌都是由資金推動的,背後都是有資金在博弈的結果所致的!

當市場多頭明顯強於空頭的時候,股市會出現大漲或著暴漲;反之如果空頭明顯強於多頭的時候,股市會出現大跌或者暴跌;



3、市場活躍度大幅降低

散戶炒股的目的是賺錢,而絕大部分散戶炒股想賺快錢,也就是今天進明天出的那種,希望每天都有錢賺。

正因如此散戶在股票市場總想賺快錢,出現頻繁操作買賣,是股票市場最活躍的角色。但假如股市沒有散戶了,股市的活躍度大幅降低,最終剩下的機構與機構博弈,這樣活躍度必然會低於有散戶頻繁交易的活躍度。

總結分析

散戶在股市扮演重要角色,股市永遠不可缺少散戶,如果股市缺了散戶或者沒有散戶了,市場必然會沒有韭菜收割,咩有接盤俠,以及市場活躍度大幅降低,整個市場都是機構與機構博弈,市場會變得非常平穩,市場會走價值投資之路。

❽ 關於股票

要把股票講得很明白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的,最好自己買這方面的書看。買股票要去券商公司開戶,現在很多銀行都有證券公司的駐點,直接去銀行辦就可以了。

❾ 有些經濟學家以中國資本市場的市盈率過高,推定中國資本市場投機氛圍過濃,你認為這種判斷如何為什麼

顯然沒錯。市盈率的概念很說明問題了。
當一隻股票市盈率很高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公司要運營很多很多年,才能賺回這個股價的錢。
比如市盈率30倍,相當於:
假定這個公司增長速度為零,則需要持續運營30年,才能讓該公司的累計凈利潤(30年的凈利潤之和)等於當前股價。這種情況,還把股價往上炒作,這不是徹底的投機是啥??
尤其是很多公司過去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出色的成長速度時,那麼這種價格就是純粹的投機性炒作結果了。

❿ 簡述中國股票市場投機性的宏觀制度基礎(從法律,產權,公司三個方面答)和微觀市場制度。

我是學生物的,然後又有炒股票的經驗,會有一些所想,僅供參考。

一、思路:
闡明你這個問題,我以為必須要對比(分析化學常用的辦法),先指定一個為參照物,然後與所研究的對象對比,然後得出結論。必須要有對比才知道自己的高度。
A、參照物:美國股市。
B、研究物:中國股市。

二、具體比較內容:
1、法律、產權、公司:
A、美國股市:美國的法律非常健全,從立法到執法,從法律工作者到老百姓,法制的程度很高。
B、中國股市:行政嚴重干預法律,很多時候法律沒有行政命令強,法制的道路還有待提高。
【注釋】我以為,法律是市場經濟的基礎,而產權、公司只是法律在市場經濟中的體現,有比法制高的東西,那麼法律必然弱勢,從而產權、公司等只是一個大概的存在內容罷了(就好比「霧里看花」,歌詞比我寫再多的語言都鮮艷、深刻,參考歌詞吧 )。

2、紐交所、納斯達克,上證、深證:
A、美國股市:紐交所、納斯達克是公司制的,他們的營收(對所有在其所內上市的公司的營收)根本上講是體現收益、更高的收益。而收益的體現核心是「分紅」,也即高分紅的公司是好公司。
B、中國股市:上證、深證更像是一個國有行政機構,他們的營收主要體現的是「國家意志」&「收益、更高的收益」,注意了,這里有一個國家意志,這就是跟美國的不同。其一,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國家最急需的資金走向;其二,收益的體現核心是「非分紅」,也即分不分紅沒關系。

3、股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權利和義務):
A、美國股市:投資公司、散戶。參與者與中國股市基本一樣,但是因為法制的程度不同,權利和義務的體現就不同,美國股市投資者保護自己收益的關鍵辦法——法律——可以訴訟且有高賠償。
B、中國股市:投資公司、散戶。參與者與中國股市基本一樣,但是因為法制的程度不同,權利和義務的體現就不同,中國股市投資者保護自己收益的關鍵辦法——操作——千萬不要被套住了(訴訟什麼的是浮雲)。
【注釋】這里有很多的法律事件可以對比。

4、上市、退市、分紅、定價——繞不開的股市核心市場機制。
A、美國股市:好就能上市,差就要退市,上市了就必須分紅,透明化市場定價格——不然就訴訟你然後面對巨額賠償。
B、中國股市:好未必能上市,差未必能退市,上市了不一定分紅,「暗香」艹作定價格——沒有不然(訴訟如浮雲)。

三、總結:
我們可以寫出種種美國股市對比中國股市的優秀點(反之也成立),但關鍵還是要面對種種困難找到辦法改革我們股市的缺點,任重道遠。努力吧。
最後,不管美國股市、中國股市,作為股民永遠有一點是共通的——讓損失減小、讓收益奔跑(千萬不要被套)。

希望對你有用。

熱點內容
股票暴跌影響黃金嘛 發布:2025-08-03 21:13:27 瀏覽:641
美元化和金融哪個好 發布:2025-08-03 21:12:53 瀏覽:249
恆大金融小鎮是什麼級別 發布:2025-08-03 20:48:04 瀏覽:818
沒有偷吃是調倉了是什麼意思基金 發布:2025-08-03 20:27:15 瀏覽:196
基金如何在降價時候入手 發布:2025-08-03 20:20:47 瀏覽:990
雷霆隊市值多少 發布:2025-08-03 20:20:42 瀏覽:789
為了股市鋪一條線路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5-08-03 20:16:51 瀏覽:689
3300點後如何布局基金 發布:2025-08-03 19:34:50 瀏覽:498
退市股票價格為最後O 發布:2025-08-03 19:16:13 瀏覽:235
數字貨幣銀行怎麼賺錢 發布:2025-08-03 19:07:47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