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賽門鐵克股票市值

賽門鐵克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1-05-17 14:26:37

㈠ 賽門鐵克的熱點事件

2012年7月26日消息,安全軟體開發巨頭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宣布,該公司已解僱其CEO恩里克-塞勒姆(Enrique Salem),任命該公司董事長史蒂夫-班奈特(Steve Bennett)為新任CEO。
即將上任的班奈特表示:「在過去三年中公司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進展,不過公司沒有把握好機會。公司董事會認為更換CEO符合賽門鐵克的最大利益,因而採取了這一舉動。」
賽門鐵克在公布最新一個財季業績的同時公布了上述人事變動消息。相關數據顯示,在截至2012年6月29日的過去三個月中 ,賽門鐵克實現營收1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1%;實現凈收益1.72億美元,同比下降9%。在過去一個財季中,賽門鐵克兩個最大的業務部門即消費者與存儲、伺服器管理部門銷售額均有所下滑。該公司預期在未來一個財季中營收將增長3%(同比)。事實上,該公司過去一個財季的業績超過了分析師們的預期,這也推動了該公司股價上漲。 事件 派遣員工被忽悠 女老闆來京討薪
從2014年1月1日起連續一個禮拜,河南鄭州軟語公司總經理馬女士都堵在賽門鐵克公司北京總部門口。
年僅30歲的她甚至不惜拉下臉雇了兩個路人,打出「還我工錢」的條幅,用「農民工討債」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對方的重視。
擔心賽門鐵克的負責人看不到,她還特意拍照發給相關總經理,而得到的回復是「我在開會」,之後便無下文。無路可走之際,馬女士致電本報求助。
2014年1月7日,記者在賽門鐵克公司門外見到了一臉萎靡的馬女士。據馬女士介紹,她是河南鄭州軟語公司的總經理,2013年6月參與賽門鐵克公司的一項外包業務,他們公司派遣了三人,入駐賽門鐵克CNPC中石油項目組。
「當時談好每人月薪15000元,至今已經為其服務6個月,共計248601元。但直到現在,賽門鐵克一分錢都沒有給過,連合同都沒簽。」馬女士想不通,「這么大的公司怎麼還能欠人錢?」
馬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賽門鐵克屬於外資公司,受一些政策原因影響,雙方商量後,同意找一家分銷商公司代付外包費用。
最後雙方確定,由神州數碼公司代為簽訂服務合同,付款方式為三個月一付。
然而不管賽門鐵克還是神州數碼,在項目開始後,對於合同和工資均未再提起過。
回應 賽門鐵克稱與己方無關
隨後記者聯系了賽門鐵克公司媒體部,其在回復郵件中稱:「在此事件中,賽門鐵克遵守了其合法的渠道銷售流程。賽門鐵克一向非常重視與本地合作夥伴及供應商的關系,對於這一事件也十分關注。目前賽門鐵克正在積極協調,促成各方達成共識。」
對於馬女士所說的先與賽門鐵克銷售談好合作、後找第三方付款一事,賽門鐵克媒體部相關負責人王華並未正面回答,僅表示這是神州數碼公司和軟語公司之間的糾紛,與他們沒有關系。同時王華也承認,神州數碼是賽門鐵克的合作夥伴。
當記者表示,從軟語公司提供的神州數碼公司回復郵件可以證明,截至2013年12月10日,神州數碼並沒有收到賽門鐵克付給他們本項目款時,王華則表示不太清楚。那麼,賽門鐵克是否為降低成本,寧願走勞務合作的方式,而拒絕與相關人員簽署勞動合同呢?對此,王華予以否認,並表示以後公司會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進展 已收部分欠款 剩餘部分3月底付清
截至2014年3月2日,馬女士稱神州數碼公司已主動找到她,商量簽署合同事宜。馬女士已收到部分欠款,而剩下欠款據雙方協議,會在3月底付清。 賽門鐵克1990年代推動了殺毒軟體技術的發展,並成為這一行業的先驅企業,該公司的諾頓殺毒軟體曾經在PC中十分普及。然而,賽門鐵克近年來的發展卻逐步與安全行業脫節。摩根大通和塔吉特最近遭遇的數據泄露,凸顯出當前的技術難以阻止專業黑客入侵系統 。
2014年10月10日,賽門鐵克周四宣布,該公司計劃分拆為兩家獨立上市公司,其中一家將以安全業務為重心,另一家則將以信息管理為主要業務。
賽門鐵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布朗在該公司周四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賽門鐵克的安全和信息管理業務都面臨著獨一無二的市場機會和挑戰。現在的形勢已經變得很明顯,那就是如果想要在安全和信息管理業務領域中都取得成功,那麼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戰略、集中化的投資以及『到市場中去』的創新活動。」
在截至2014年3月份的上一財年,賽門鐵克旗下安全業務(包括諾頓反病毒業務)的營收為42億美元;同一財年中,賽門鐵克旗下信息管理業務(包括數據備份和恢復業務)的營收為25億美元。完成分拆以後,布朗將繼續擔任賽門鐵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現任首席財務官托馬斯-西佛特(Thomas Seifert)也將繼續留任。此外,約翰-加農(John Gannon)將出任分拆後的信息管理業務的總經理,唐恩-拉斯(Don Rath)則將擔任這項業務的首席財務官。 2014年11月24日,賽門鐵克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發現了一款名為「Regin」的先進隱形惡意軟體,並稱該惡意軟體從2008年起,就被黑客用於監視政府、公司和個人。
賽門鐵克稱,Regin間諜工具使用了多項隱形技術,可躲避常規反病毒軟體檢測。從Regin的復雜設計來看,開發這一惡意軟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間接表明該惡意軟體是一個「國家」所開發的產品。但賽門鐵克並未指明哪個國家開發了這一惡意軟體。賽門鐵克同時表示,Regin的設計,使它非常適用於對目標進行長期監視活動。
賽門鐵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Regin的開發者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從而確保該惡意軟體非常隱蔽、不被引起注意。由於其特有的隱蔽自然特性,意味著它在數年來潛在可能持續實施間諜活動。」
Regin惡意軟體高度可定製化特點,允許黑客發起一系列的遠程木馬攻擊,包括竊取用戶密碼和數據,截獲用戶滑鼠點擊功能,從被感染的計算機上捕捉截圖,以及監控網路流量、從Exchange資料庫里分析電子郵件等等。 北京時間2015年4月12日早間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賽門鐵克正考慮出售Veritas數據存儲及恢復業務。該公司此前曾考慮分拆這一業務,成立兩家單獨的上市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賽門鐵克近幾周正在聯系私募股權公司和潛在的行業內收購方。這一業務的出售價格可能將超過80億美元。賽門鐵克於2005年以約135億美元股票的價格收購了Veritas。

㈡ Adobe 和 Symantec 這兩家軟體公司哪家的規模大一些

symantec大,營業額估計差不多,規模上adobe員工不多,產品的性質決定不需要養那麼多員工,不像symantec的產品線那麼復雜,需要很多售前和售後人員做技術支持。

㈢ 賽門鐵克的發展歷史

(1982——1985)
Symantec賽門鐵克公司1982年由34歲的Dr. Gary Hendrix(一位語言處理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專家)創立。他聚集了斯坦福大學自然語言方面處理的很多研究者們成立了Symantec。而這些人具有創造性的編程能力。公司一開始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後來Hendrix獲得了風險投資,盡管如此1983年仍然沒有做出任何產品。1984年Symantec被另一個比之較小的軟體公司C&E軟體公司收購。兩個公司合並後保留了Symantec的品牌,並且C&E公司的領導者Eubanks被任命為新公司的CEO。而Eubanks是一個同樣具有傳奇人生的人物。他原本是一個核潛艇的指揮官,在加利福尼亞的海軍研究生院裡面修得了計算機工程。C&E公司專注於數據資料處理,而Symantec更具有高科技性和高創新性,兩者又在不同領域達到互補。隨後又從John Doerr那裡獲得了大量的風險投資支持,而John Doerr最終也成為公司的董事之一。Symantec第一個產品就是為IBM開發的一個個人數據處理軟體,憑借這個軟體的成功,其獲得了第一桶金。 (1985——90年代初)
1985~1989.隨著產品創新開發與並購不斷成長,Eubanks敏感的覺察到光靠產品來慢慢做,是不夠的,盡管公司的產品一再在市場上取得很好的成績。Symantec開始合並小的公司並保留了被兼並公司的雇員,而這更是一筆很大的財富。Symantec真正的購並戰役於1987年打響。於當年一月、七月和九月分別購並了已經都各有建樹的Breakthrough、Living Videotext和Think Technologies of Bedford。憑借著一系列的購並,1987年到1988年,盡管由於一系列購並的成本的原因,公司凈利潤為負,但Symantec的銷售額還是成功實現了翻番。不幸的是,在一系列的部門整合中,兩位高管----CFO Michael Perez和主管市場發展的副主席Spencer Leyton兩位高管在88年選擇了離開。Eubanks不得以重組公司,減少高管人數,並賦予中層管理者更多的職權。因為管理的和公司財務的問題使得Symantec原本88年上市的計劃流產。在1988年末,Symantec終於止住了連續六年的虧損,第一次出現盈利,公司也於1989年6月23號,成功上市。1991年,股票漲到了IPO時的五倍。收益為原來64倍。股票市場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支持了Symantec後來的並購。與此同時,Q&A軟體繼續一路高唱凱歌,在其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1989年的公司財務報表上,它為Symantec提供了5000萬美元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於1991年成為領域的領頭羊。
Symantec於1990年8月完成了它創立以來的最大並購,收購了位於加利福尼亞的業界相當成功的Peter Norton Computing Inc.諾頓Norton是當時基於dos系統的電腦綜合軟體提供商的領導者。其產品Norton Utilities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的實用功能,如備份和解壓縮文件,病毒檢測恢復遺失數據。此次並購給與Symantec在4.1億美元的綜合軟體市場的34%的市場份額。收購幫助Symantec從Macintosh 平台(較早的裝在mac蘋果機上的平台)成功轉向了個人電腦綜合軟體市場。 而被收購的Norton公司的創始人彼得諾頓Peter Norton被授以Symantec三分之一價值6000萬美元的股權,同時成為Symantec公司的高管之一。合並後的Norton仍然為 Symantec公司獨立的部門,並更名為彼得諾頓集團。而大部分的原有職工得以保留。合並幫助Symantec擴大了市場份額,開拓了新的市場,並將原來失去的市場份額重新搶了回來。而這次合並也被稱為軟體產業最成功的一次收購而屢次被引用。
1991年Symantec又有了幾次收購。6月,其收購了Leonard Development Group(同樣為macintosh開發軟體的公司)8月,購並Zortech Inc(提供擴平台C++程序編寫),還並購了 Dynamic Microprocessor Associated Inc.,最牛的PC遠程式控制制軟體 PC anywhere 的開發者。
盡管90年代經濟大蕭條,而加州更加嚴重,都沒有擋住Symantec發展的腳步。公司收入從90年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91年的1.16億美元。而雇員一年間增加了28%。Symantec在歐洲同樣獲得了發展。91年五月,Symantec開始在蘇聯大賣它的Norton Utilities和一些列軟體。為打擊俄國相當嚴重的軟體盜版問題,公司開始提供注冊並為注冊者提供售後服務。1992年在英國收購一機構,建立Symantec 英國。截至1994年前,Symantec已經在全球150個合作者建立銷售網路並開發了多達120個不同語言的產品版本。Symantec試圖成為多平台軟體提供商的領導者。1992年購並Whitewater Group,和MultiScope Inc. 為了擴大其在商業軟體上的進展。Symantec完成了最大的一次並購。收購價值4700萬美元的Contact Software International Inc。除了一系列的軟體的發展。Symantec一直在utility programs上保持著領先地位。1993年以及以後陸續收購了幾個安全軟體公司。後來的戰略便是擴大客戶端和伺服器上為區域網提供的軟體。因為傳統的dos下的軟體已經受到了微軟windows的沖擊而開始下滑。於是轉而開發微軟不擅長的網路軟體。隨後收購了幾個這方面的公司。1994年開始提供區域網的整體軟體解決方案。可以有一個中心管理者管理所有網內電腦的綜合軟體。 (2000至今)
進入新千年,Symantec繼續保持了其走並購之路的趨勢,事實上,從2000年2月到2006年2月,其收購了不下25家公司。而其也在收購之路上屢試不爽,成功率頗高。收購也繼續為Symantec的發展鋪平道路。 2012年1月-收購雲數據存儲廠商LiveOffice
2010 年 5 月 --收購 VeriSign
2008 年 11 月--收購MessageLabs2008 年 6 月 --收購SwapDrive
2008 年 4 月 --收購AppStream2007 年 12 月 --收購Vontu
2007 年 4 月 --收購 Altiris
2006 年 2 月 -- 收購 Relicore
2006 年 2 月 -- 收購 IMlogic
2006 年 1 月 -- 收購 Bindview
2005 年 10 月 -- 收購 Sygate
2005 年 10 月 -- 收購 WholeSecurity, Inc.
2005 年 7 月 -- 與維爾軟體合並
2005 年 5 月 -- 收購 XtreamLok
2005 年 4 月 -- 收購 DataCenter Technologies,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購 Platform Logic
2004 年 10 月 -- 收購 @stake Acquisition, LIRIC
2004 年 9 月 -- 收購 KVault Software Limited
2004 年 7 月 -- 收購 TurnTide Acquisition, Invio Software, Inc.
2004 年 6 月 -- 收購 Brightmail
2004 年 2 月 -- 收購 ON Technology 公司
2004 年 1 月 -- 收購 Ejasent, Inc.
2004 年 12 月 -- 收購 PowerQuest Corporation
2003 年 10 月 -- 收購 Safeweb, Inc.
2002 年 8 月 -- 收購 Riptech, Inc.、Recourse Technologies 和 SecurityFocus
2002 年 7 月 -- 收購 Mountain Wave
2001 年 10 月 -- 收購 Lindner & Pelc
2001 年 7 月 -- 收購 Foster-Melliar
2000 年 12 月 -- 收購 AXENT Technologies
2000 年 11 月 -- 收購 Seagate 的 Network Storage Management Group
2000 年 2 月 -- 收購 L-3 Network Security

㈣ 紅極一時的FireEye,市值掉入歷史低點,還有機會翻身嗎

火眼,APT威脅下快速成長
FireEye的興起開始於2012年,這時段正好迎上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級持續性威脅)猖獗。
APT是一種以特殊利益(通常為商業和政治利益)為目的,針對類似政府、企業、軍隊等組織發動具有潛伏性、針對性的攻擊。APT是對組織網路的破壞,組織網路上任何一個節點的薄弱都會引起系統性的破壞。
APT近年來出現了愈演愈烈的趨勢,並逐漸向移動端蔓延。FireEye憑借獨有的MVX(Multi-Vector Virtual Execution)虛擬沙盒技術,在APT防禦領域幾乎是獨步武林。這幾年發展起來的虛擬沙盒產品,基本上都受到了FireEye的影響。

從創立至今,FireEye共換個三任CEO,Ashar Aziz、David DeWalt和Kevin Mandia。
Ashar Aziz,是 FireEye創始人,2004-2012年擔任CEO,他曾擔任Sun Micro的DE(Distinguished Engineer),曾創辦TerraSpring公司,後被Sun收購。2012年以後,Ashar卸去CEO職位,擔任CTO和首席戰略官。
David DeWalt ,任期在2012-201。進入FireEye之前,David曾擔任MacAfee公司的CEO,並主導了Intel對macfee77億美元的收購。他是一個收購專家在職業生涯中收購多達50多次,並被刊物CRN評為高科技領域最有影響力的25位高管之一。
Kevin Mandia 從2016.2上台,他以前是FireEye收購的公司Mandiant的CEO,2012年加入FireEye後一直擔任副總裁。2004年成立Mandiant之前,他曾在五角大樓第七通訊部擔任安全員,並在多家企業企業從事信息安全和安全取證工作。
FireEye在三任CEO的帶領下由技術性向服務性轉變,並在第二人CEO的收購技能加持下完善了自身的安全平台。
技術小強兼收並蓄,通過並購建立從威脅防護到情報管理綜合性平台
FireEye自身定位為一家全面的網路安全方案提供商,而不同於之前基於特徵碼傳統安全方案。傳統的安全解決方案通常後知後覺,在病毒的潛伏期無法判斷其存在。而APT攻擊常常利用未被發覺的0Day漏洞,潛伏下來,並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攻擊。
MVX技術是FireEye的核心,這一種無需特徵碼的技術。FireEye會在虛擬機上復制客戶的網路環境,並在虛擬環境中模擬運行原系統文件的行為,例如郵件中的附件。FireEye虛擬機的系統兼容性非常好,包括了Linux、Mac和Android系統。沙箱技術雖然在APT防護領域已經廣泛使用,但MVX仍然是最優秀的技術之一。
FireEye的第一個產品Web MPS於2008年發布,直到2012年FireEye的主要的收入都是依靠硬體及配套的軟體產品。2012年,FireEye開始轉型,產品線向服務端擴展。
2013年到2016年,FireEye進行了四次收購,其中10億美元收購Mandiant,6000萬美金收購nPulse,2億美元收購iSight,最後一次3000萬美元收購Invotas。
這四家公司主要從事網路安全咨詢與輿情控制、威脅情報和安全整合業務,收購實現了FireEye在安全服務領域較大的跨越,構建了以偵測、處理、情報、咨詢為一體的綜合安全管理平台。

在成熟的威脅防護平台上,逐漸向雲安全和專家服務模式轉變
至今,FireEye業務線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威脅防禦、分析響應、安全服務:
威脅與防禦,以網路安全NX、郵件安全EX、移動安全MX、端點安全HX、文件安全FX等安全設備為基礎,構建在中央管理系統CMS下APT檢測與防禦網路。
分析與響應,由惡意行為分析MA、威脅分析平台TAP、安全協調SO和安全取證Forensics等系統組成,結合威脅防禦平台建立的威脅分析、取證平台。其中,FireEye的取證系統取得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認證,可用於司法認定。
安全服務,包括了火眼即服務FAAS、威脅情報等服務。其中,火眼即服務FAAS會有相應的專家會跟蹤系統的異常事件,對發生的異常快速反應,並能夠快速記錄下攻擊的證據,作為系統遭受依據。

FireEye響應的收費分為三種,產品出售,Saas類雲訂閱服務和維護支持以及由安全專家管理的訂制類服務。
產品出售包括了威脅防禦平台、中央管理系統、威脅分析平台、惡意軟體分析平台和安全取證產品。這些產品通常由硬體設備及配套的軟體構成,該類收入可以在當期內確認。
雲訂閱服務提供類似Saas的動態威脅智能DTI、高級威脅智能ATI等服務及其配套的維護,這些服務按照入口流量收費,通常簽訂1~3年的合約,並在合同期內攤銷。這類服務對專業人員的要求較小。
安全管理專家類的定製服務,即FireEye as a service。是藉助FireEye的網路平台、終端安全平台和取證平台,通過響應的安全專家對其進行7x24小時的分析、管理,以達到快速精準響應的目的,這類服務需要配置大量的專業人員進行服務。除此之外,FireEye還提供了安全咨詢服務。
市場份額逐年縮減,同業競爭壓力加大
從2011年至今2015年,FireEye客戶數量從450家客戶,增長到了4400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83%,其中2015年客戶凈增數量為1300家,增長率為42%,增速在逐漸減緩。不過,FireEye的客戶中並不存在銷售額超過年收入10%的超級大客戶,2015年其福布斯2000強的客戶數就有680家。
FireEye客戶主要來自美國國內。在國際市場方面,FireEye的國際市場開拓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其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一直在70%-80%,呈緩慢下降的趨勢。安全產品的拓展在地緣問題上阻力還是比較大。

數據來源:FireEye年報
此外,FireEye還來自競爭和自身業務模式壓力。
第一,像思科、Intel、IBM、賽門鐵克、趨勢科技等設備或者軟體提供商,在其安全體系中都提供了產具有APT防禦功能的綜合性安全解決方案。若客戶對APT的防護需求不是很高,遇到這種比較貴的解決方案,客戶通常優先選擇啟用安全防護系統中帶有APT防護功能。
第二,對FireEye壓力最大的廠商為Palo Alto Network,其生產的WildFire第二代防火牆,在APT防禦產品排名中僅次於FireEye。Wildfire多採用捆綁銷售的形式,利用Palo的原有客戶源,WildFire的鋪貨面積已超過8000家,遠大於FireEye現有的4400家客戶。
第三,FireEye競爭力的下降還受制於本身的原因,如FireEye現階段只提供了對攻擊狀態的隔離而無法對系統補救;由於FireEye系統比較復雜,需要派駐專人進行調試;同時FireEye開始遇到新的挑戰,越來越多的惡意代碼採取繞過沙箱的手段,越來越多的安全公司(如趨勢科技)開發了新的沙箱技術,加劇了APT領域競爭。
雖然FireEye在APT防護領域較早建立了技術優勢,但受限於市場容量、海外開拓的阻力、同行的強力競爭及產品更新的需求,FireEye的競爭優勢已大幅下降。
通過一系列的並購工作,FireEye結合自身威脅防護平台的建立的情報收集網路,已經建立了全面的威脅情報、分析及快速響應平台,雖然這個優勢現在還沒發力,後期將是FireEye的重點。
收入增速降低,營銷費用仍較高,虧損幅度繼續增大

單位:$,mm 數據來源:FireEye年報
FireEye自2011年銷售額開始穩定增長,但增長趨勢逐漸減緩。
2015年,FireEye在業務上增長只有46%,增長率滑落到20114年的四分之一。這種銷售收入的下降與其產品特性及競爭的加劇是分不開的。這一點在2016年FireEye第二季度財報發布後也得到驗證。FireEye 已將2016年預期從7.8-8.1億美元收益調低至7.16-7.28億美元,預期增長率將低於20%。

數據來源:FireEye年報
從利潤表中可以看出,FireEye的毛利率從2011年的78%下降到2015年的63%。FireEye利潤率的下降主要與服務收入佔比逐漸升高,同時服務毛利率逐漸降低有關。結合收入構成看,從2011年其訂閱服務的佔比從26%增加到65%,但服務毛利率逐年降低直至2015年的61%。

單位:$,mm 數據來源:年報
結合產品成本構成分析,FireEye的成本佔比最大的當屬營銷費用,2013年FireEye的營銷費用佔比一度高達104%,當年的營銷費用已超過總收入。
2015年經過管理層調整,FireEye的營銷費用佔比從90%降至76%,已初見成效。但從長遠看,按照現有的銷售增速,FireEye由虧損轉為盈利還遙遙無期。2015年底,FireEye的負債總額已達13.97億美元,其中7.06億為可轉換債券,其再融資能力也受到限制。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2013年FireEye的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上漲了一倍,達到了41%和32%,雖然與佔比高達104%的營銷費用相比不怎麼起眼,但與同為網路公司的CyberArk和Palo Alto的研發費用佔比僅為13%左右相比,FireEye的研發費用佔比竟然高出了一倍。
雖然FireEye產品市場市場增長有限,快速的服務業務增長成為FireEye翻身的關鍵。
這裡面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服務平台依託於FireEye的防禦平台及威脅情報和分析系統,FireEye在威脅情報分析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二、其中,FAAS的服務屬性,可以不依賴安裝設備的數量,具有市場爆發的潛力,而雲服務平台人工成本較低,利潤提高較快,三、服務的毛利率一度高達90%,通過適度的管控手段,服務的利潤具有超過產品利潤的潛力。
市值持續下跌,業務轉型成為新的機會
FireEye從2013年9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其股價在2014年Q1一度接近100美元,市值達131億美元峰值。但隨後處於下跌的趨勢。雖然在2014年,FireEye的收入增速高達163%,但高額的管理費用和持續虧損將股價一起帶進了溝里。

單位:$,mm 數據來源:年報
對比FireEye上市來的市值變化,其市銷率由2013得34.52下降到2016年的3.69。與美股上網路安全行業同類型的行業相比,其P/S值也處於較低的水平。

數據來源:相關公司年報
愛分析認為,FireEye市值較低的主要原因有:
1. FireEye的主營業務為APT防護業務,缺乏其他安全系統的查殺和修復功能,客戶還需另行購置其他安全方案;
2. 傳統廠商的APT解決方案常與其他安全方案捆綁銷售,對APT要求不高的公司無需為其單獨付費;
3. FireEye業務模式中APT業務佔比過重而市場競爭激烈,而其作為網路安全服務商的轉型從市場效果上看還不明顯;
4. 運營費用較高,其營銷成本和研發成本是同行公司的兩倍,造成了企業的持續虧損。
根據The Radicati Group的報道,APT防護市場2015年僅有19億美元,至2020年的也只有73億美元,但整個安全市場將在2020年1700億美元的規模。如果FireEye新上任的CEO Kevin Mandia能夠在管理費用上有效控制,抑制虧損加劇,並藉助其在APT防護領域積累的威脅情報體系持續發力,FireEye必將重新走上發展正軌。
愛分析是一家專注於創新企業研究和評價的互聯網投研平台。愛分析以企業價值為研究內核,以獨特的產品形態,對創新領域和標桿企業長期跟蹤調研,服務於企業決策者、從業者及投資者用戶群體。關注愛分析公眾號ifenxicom,及時獲取重要信息。

㈤ 希捷什麼時候收購邁拓的花了多少錢收購的

2006年5月23日,希捷(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STX) 宣布完成了對邁拓公司的收購,合並後的公司保留「希捷」(Seagate)名稱,並繼續以STX代號在紐約證交所上市。而邁拓的普通股已停止在紐約證交所交易。預計整合工作完成後,邁拓將裁員50%

㈥ 大家為什麼都不看好360股票

公司2020三季度營業成本30.7億,同比下降7.6%,低於營業收入16.3%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3.6%。期間費用率為38.3%,較上年升高7.4%,對公司業績形成拖累。截至本報告期末,三六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30,399,335,000元,較上年末增長5.9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16,147,000元,同比減少39.83%。公告顯示,營業外收入減少31.09%,本期減少主要為政府補助減少所致。營業外支出增長247.77%,本期增加主要為抗擊疫情公益捐贈支出增加所致。

我們反觀2019年的三六零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1.76億元,同比增長105.74%;實現營收95.22億元,同比增0.77%。可以說是兩相對比明顯,不過這個下滑也是從2019年就開始的,2019年以來,三六零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及服務收入就已進入下行通道,2019年全年實現收入97.25億元,同比下滑8.76%。2020年上半年更是大幅同比下跌29.76%至32.99億元,三季度依然未能扭轉下跌頹勢。
360在互聯網時代的崛起在於免費殺毒。在那個互聯網時代的早期,大多數人都有印象,當時各家各戶的電腦紛紛接入互聯網,但是由於大家都沒有什麼防護意識,這就直接導致了大量的互聯網病毒泛濫,類似於熊貓燒香、灰鴿子這樣的病毒都成為橫掃全球的病毒,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殺毒軟體出現,但無論是俄羅斯的卡巴斯基還是美國的賽門鐵克實際上都是非常昂貴的殺毒軟體,當時國產還是瑞星、江民和金山毒霸的天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為了自己的安全也都只能苦逼地去裝殺毒軟體,360就看準了這個時機,祭出了當年那個前互聯網時代還不常見的免費大旗,雖然360的免費殺軟不一定有其他的那麼好,但是勝在免費,一時間席捲全國,截至2008年12月底,360旗下客戶端軟體360安全衛士累計安裝量已接近2億,要知道那個時候QQ的活躍用戶也沒多少,可以說的確在2009年前後,360 用免費給自己構建起了一個足夠和騰訊叫板的能力。

㈦ 百度是誰創立的

網路是李彥宏創立的。

1991年,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

2000年1月,李彥宏創建網路。並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2013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第十一屆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第八屆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等職務,並獲聘「國家特聘專家」。

2018年1月19日,李彥宏成為了《時代》當期亞洲版的封面人物。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李彥宏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7)賽門鐵克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創業理念:

1、向前看兩年;

2、少許諾,多兌現;

3、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

4、分散客戶;

5、不要過早地追求盈利;

6、專注自己的領域;

7、保持激情。

㈧ 消息稱賽門鐵克洽談收購瑞星

瑞星很久不用了,我現在一直使用的是360殺毒。

㈨ 全球第一大獨立軟體供應商是誰

在以下的證據中,第一條證明了微軟在高科技領域中是最大的企業,第二條證明微軟是獨立軟體供應商,所以可以得出結論:

微軟是最大的獨立軟體供應商!

1.
http://it.sohu.com/20060203/n244055359.shtml
"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微軟公司依靠它在軟體市場的雄厚實力,以2797億美元的市值成為最有價值的高科技公司。英特爾公司的市值為1283億美元,IBM公司的市值為1277億美元。"

2.
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12/.shtm
繼微軟、SAP等全球著名獨立軟體供應商相繼落戶蓉城之後,昨日,全球第四大獨立軟體供應商——賽門鐵克落戶高新區,將「中國西部戰略」的首個「腳穎留在了成都。

㈩ 有沒有全球知名安全軟體廠商市值、利潤的排行

好像有一個利潤和市場份額的排名,前幾名的有emc、賽門鐵克、ibm、趨勢、麥咖啡[]

熱點內容
夏天美國股市怎麼樣 發布:2025-08-06 05:13:28 瀏覽:798
股票交易excel表 發布:2025-08-06 05:12:47 瀏覽:527
農銀和建信哪個基金好一些 發布:2025-08-06 05:08:27 瀏覽:930
創業股權估值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6 04:49:45 瀏覽:848
成都房屋基金多少一平方 發布:2025-08-06 04:37:21 瀏覽:107
最早一批理財保險受益人領多少錢 發布:2025-08-06 04:34:59 瀏覽:837
債務投資和股權投資各有什麼特點 發布:2025-08-06 04:06:27 瀏覽:874
基金輪動模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8-06 04:00:01 瀏覽:941
如何做好內部股權激勵 發布:2025-08-06 03:53:28 瀏覽:63
楓葉理財現在怎麼樣 發布:2025-08-06 03:41:32 瀏覽: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