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十小市值十高成長股票
Ⅰ 高送轉股票怎麼選擇
高送轉股票指送紅股或者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高送轉」後,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公司的股東權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於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 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做除權處理,也就是說,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但投資者卻熱衷追捧高送轉股票,更多地是出於對公司成長性的看好,或是對管理層釋放後續利好的期待。<br />一方面,高送轉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較高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且當年業績增速也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質地和成長性。<br />另一方面,高送轉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持續高成長的信心,並希望通過股本擴張加速市值擴張的步伐。<br />另外,通過除權除息降低股價,可以迎合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也可以提升股票的流動性。<br />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助於高送轉股票在除權後獲得繼續上漲動能,也即出現「填權效應」。<br />一般情況下在年報公布前的一至三個月內,高送轉股票以75%的概率超越大盤,並能獲得一定的收益。<br />二.高送轉公司的特徵<br />由於送股與否跟上市公司管理層的主觀意願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過去,高送轉概念股往往成為「內幕信息」的重災區。但實際上,通過分析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和財務數據,可以找到高送轉公司共同的一些特徵,並歸納出一些能夠較好表徵上市公司送轉能力和送轉意願的指標。<br />1. 高積累<br />較豐厚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為高送轉提供基礎。能夠向股東每10 股送轉5 股以上的上市公司,首先要積累到足夠的基礎——高轉增股本的上市公司須具有較高的資本公積,高送股的上市公司須具有較豐厚的未分配利潤。從歷史上看,三季報每股資本公積與未分配利潤之和越高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中實施高送轉的概率也越大 。<br />2.高股價<br />實施高送轉的意願也更強。由於股價過高往往意味著單手的市值偏高,這會制約股票的參與度和活躍度,不利於上市公司持續地進行市值擴張,因此很多股價較高的公司願意通過高送轉的方式攤低股價,進而增強股票的流動性。從過去三年的情況來看,年末每股股價在40 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會在當年年報中實施高送轉 。<br />3.高業績<br />高送轉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較強。一方面,較高的EPS 和較快的業績增速是上市公司能夠持續高送轉的保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高送轉後為了盡快實現市值擴張,也願意釋放出較好的業績以催化「填權效應」。從過去三年的情況來看,年報EPS 大於0.8 元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高送轉的概率接近40%,而年報業績增速在60%到80%之間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高送轉的概率也遠高於其他上市公司<br />4.低股本:<br />公司股本規模較小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概率較大。<br /><br /><br />
Ⅱ 高送轉10送4轉4股是什麼意思
每10股股票送4股股票轉增4股股票。
高送轉是送紅股或者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通常10送或轉5以上的才算高送轉。比如每10股送6股,或每10股轉增8股等,送轉的比例通常不會超過10送轉10。
通常具有較高的每股資本公積(大於2元)和每股未分配利潤(大於1元)、股本較小(小於5億股)、股價較高(10元以上)以及盈利穩定的公司高送轉潛力較大,而高送轉在10轉10以上的個股更容易受到投資市場的關注。
高送/轉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持續高成長的信心,並希望通過股本擴張加速市值擴張的步伐,有助於高送轉股票在除權後獲得繼續上漲動能,出現填權效應。
(2)高送轉十小市值十高成長股票擴展閱讀:
實行高送轉需滿足的三個條件:
1、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持續增長,且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
2、報告期內實施再融資、並購重組等導致凈資產有較大變化的,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報告期末凈資產較之於期初凈資產的增長率。
3、最近兩年凈利潤持續增長且最近3年每股收益均不低於1元,上市公司認為確有必要披露高送轉方案的,應當充分披露高送轉的主要考慮及其合理性,且送轉股後每股收益不低於0.5元(僅適用於依據年度財務報表進行高送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送轉股票
Ⅲ 現在A股 10股送10股 是利好么
10送10的意思是每10股送10股。但是總市值不會變,不能因為公司出了一個送股公告就會增加吧,所以,在市值不變的情況下,股本翻番了,那麼股價就會下降,成為原來的1/2。「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公司的盈利能力無實質影響,而且由於凈利潤不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都將攤薄每股收益,投資者並未獲得真金白銀。
「高送轉」題材形成動因主要有三個:一、是企業通過股本擴張為未來的再融資做准備,二、是迎合投資者的投資偏好或者配合一些資金的運作。三、是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因此,「高送轉」個股集中於成長性相對較高的中小板企業,這類企業一方面容易發生「高送轉」的現象,一方面也容易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
Ⅳ 股市中的:10送10的高送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0送10的意思是每10股送10股。但是總市值不會變,不能因為公司出了一個送股公告就會增加吧,所以,在市值不變的情況下,股本翻番了,那麼股價就會下降,成為原來的1/2。
10送10的好處是:從行為經濟學來說,投資者偏愛買低價股,由於很多股票炒的很高了,把股價打一半下去,讓人感覺股價不是很高,可以繼續炒。
所以高送轉行情:送股後,可能有個填權行情。、
給分
Ⅳ 小市值,大題材,低市盈率,高成長的股票有哪些
從消息面看,證金公司負責人介紹,證金公司連夜回應稱未賣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管理層呵護股指意圖明顯。在證金公司回應了減持傳聞之後,A股近期利空可謂一一破除。在國家隊資金仍維穩、管理層呵護市場下,大盤繼續向上沖高是大概率事件。而在大盤強勢沖關下,具有中報高送轉主力積極運作類成長股,成為沖關新龍頭可能性最大,從而成為投資者扭虧、調倉的最佳投資品種。
Ⅵ 如何選擇高送轉股票
高送轉股票指送紅股或者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高送轉」後,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公司的股東權益並不會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於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 在公司「高送轉」方案的實施日,公司股價將做除權處理,也就是說,盡管「高送轉」方案使得投資者手中的股票數量增加了,但股價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投資者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也未發生變化。但投資者卻熱衷追捧高送轉股票,更多地是出於對公司成長性的看好,或是對管理層釋放後續利好的期待。
一方面,高送轉的上市公司一般具有較高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且當年業績增速也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良好的質地和成長性。
另一方面,高送轉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持續高成長的信心,並希望通過股本擴張加速市值擴張的步伐。
另外,通過除權除息降低股價,可以迎合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也可以提升股票的流動性。
以上這些因素都有助於高送轉股票在除權後獲得繼續上漲動能,也即出現「填權效應」。
一般情況下在年報公布前的一至三個月內,高送轉股票以75%的概率超越大盤,並能獲得一定的收益。
二.高送轉公司的特徵
由於送股與否跟上市公司管理層的主觀意願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過去,高送轉概念股往往成為「內幕信息」的重災區。但實際上,通過分析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和財務數據,可以找到高送轉公司共同的一些特徵,並歸納出一些能夠較好表徵上市公司送轉能力和送轉意願的指標。
1. 高積累
較豐厚的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為高送轉提供基礎。能夠向股東每10 股送轉5 股以上的上市公司,首先要積累到足夠的基礎——高轉增股本的上市公司須具有較高的資本公積,高送股的上市公司須具有較豐厚的未分配利潤。從歷史上看,三季報每股資本公積與未分配利潤之和越高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中實施高送轉的概率也越大 。
2.高股價
實施高送轉的意願也更強。由於股價過高往往意味著單手的市值偏高,這會制約股票的參與度和活躍度,不利於上市公司持續地進行市值擴張,因此很多股價較高的公司願意通過高送轉的方式攤低股價,進而增強股票的流動性。從過去三年的情況來看,年末每股股價在40 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會在當年年報中實施高送轉 。
3.高業績
高送轉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較強。一方面,較高的EPS 和較快的業績增速是上市公司能夠持續高送轉的保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高送轉後為了盡快實現市值擴張,也願意釋放出較好的業績以催化「填權效應」。從過去三年的情況來看,年報EPS 大於0.8 元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高送轉的概率接近40%,而年報業績增速在60%到80%之間的上市公司在當年年報高送轉的概率也遠高於其他上市公司
4.低股本:
公司股本規模較小的公司實施高送轉的概率較大。
--------------------------------------------------------------------------------------------------------
{附高送轉預期選股}
FINANCE2(8)+ FINANCE2(7)>10 and FINANCE2(3)>1 and FINANCE2(10)>50;
Ⅶ 低估值高成長股票有哪些
如何投資低估值成長股?
可以預見的投資趨勢是,隨著外資不斷進入A股市場,投資期限的長度也在逐漸拉大。
A股與港股市場差異較多,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上市公司公告良好業績後的股價表現,A股常常跳水下跌,而港股總有大漲的驚艷表現。一個恐懼,一個貪婪,又是為何?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良好業績可能在公告前業績走漏風聲,投資者更看重的應是超出預期的部分。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市場交易環境偏重於換手率很高的散戶市場,所以頻繁買賣追求交易價差是常見的投資思維。但是,港股市場擁有較多的機構投資者,更看重公司產品優勢和長期的業績增長預期,也就是公司市值在幾年時間里整體的增長前景,不會總在幾個月周期的定期報告披露時間里反復交易。
試想,實施高送轉這種對公司完全沒有「營養」的行為,卻常常可以推升股價,更別提走漏消息的良好業績了。許多投資者提前了解公司由於行業發展或者某個重大事項,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然後在公司公告業績之前已經買入股份潛伏其中,等到消息一公布,馬上兌現20、30個點的漲幅落袋走人,造成了公告日當天股價的跳水現象。
追根溯源,這其實體現了投資者對公司研究了解程度的巨大差異。對少許浮盈化為泡影的恐懼,讓投資者選擇迅速落袋為安。更進一步地說,投資者並不是相信公司產品優勢和業績發展帶來市值增長,而是相信短暫擁有的信息優勢和各種交易策略帶來所謂的收益。在不成熟的資本市場,這樣的心態是常見的和常規的,我們可以將其劃入「投機」的范疇。常有人放言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到中國來也得賠錢,就是基於A股市場種種不成熟的特徵。
筆者認為,成長性能否維持是投資高估值成長股的主要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低估值成長股所承擔的風險就會小一些。在公司兌現良好業績時拋售股份,並非明智之舉。一旦公司保持行業優勢,甚至利用自身競爭優勢提高行業的集中化水準,那麼我們將見證一個數十億元市值的小公司逐漸成長為數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大公司,而這在A股上市公司中已經屢見不鮮。
舉例闡述,中國製造業是具備上述特徵的典型行業。在一些製造子行業中,中國製造業企業對海外市場的大規模並購重組,已經讓其成為行業的領跑者。近些年快速發展的蘋果產業鏈行業,也有諸多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不斷加強技術優勢的企業,從小不點市值逼近千億元市值,甚至上千億元市值。
在持有公司股份時,應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行業和公司發展。如此一來,沒有多少精力可以去感受恐懼或者貪婪。A股市場是不斷成熟和發展的市場,連續幾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幾十的上市公司少說也有幾十家,但大多數人並不能從中獲取投資收益,因為他們的投資決策主要來自於股價的波動,而不是公司自身優劣勢的變化。
一個可以預見的投資趨勢是,隨著外資資金不斷進入A股市場,投資期限的長度也在逐漸拉大。3年甚至5年的投資周期將慢慢被投資者所接受,對公司研發、技術等各種核心優勢的考量將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對外資機構成為股東持歡迎態度,放低短期利益考核的比重,才有可能迎來公司長久的壯大和強盛。
Ⅷ 股票中的10送10和10轉10那個對投資者來說那個劃算
實際上基本上是一樣的,但對於投資者來說只是股票數量增加了,而股價會有一個自然除權的現象,股價經除權後交易的絕對價格變低了,讓市場容易有炒作的借口而已。
這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對投資者的相關的教育內容:
全面理性看待高送轉現象,規避題材股風險
2010-3-26
近期,一些推出了高送轉方案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個別具有炒作概念的公司,股票出現較大漲幅,作為投資者,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一現象呢?
一、認清高送轉的本質:公司基本面並不因此改變
高送轉是指較高比例的送股和轉股,表面上投資者手中的股票多了,實際上不會給投資者也不會給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帶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眾所周知,送股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即利潤轉增股本,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雖然多了,但價格除權後,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並不會發生改變。而轉股是指上市公司將公積金(包括盈餘公積金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結果與送股類似,投資者手中股票雖多市值卻不變。現實中,公司之所以能夠高送轉,往往是因為其高溢價發行積累了豐厚的資本公積金,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實質就是把從廣大投資者手中募來的資金,用於擴張股本而已,公司的經營狀況不會因此發生任何改變。因此,高送轉往往並不意味著上市公司高成長需要將利潤和公積金轉增股本,高送轉本身並不會給投資者帶來額外的回報。
因此,只有公司擁有良好的現金流量、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不斷增長的市場佔有率,才能受到市場的最終認同。能給投資者帶來真金白銀的公司才是真的好公司。
二、全面看待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不僅要看同比,更要看環比
近日某物聯網概念公司預計其2010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幅(相對於2009年一季度的增幅)在700%以上,而其環比增幅(即2010年一季度相對於2009年四季度的增幅)卻是負數,反差很大。說明投資者看待上市公司數據一定要全面,不僅要看同比數據,更要看環比數據。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業績增幅基數往往較低,因此2010年一季度業績的同比數據即與2009年一季度業績的比較數據,往往較高。要准確地把握上市公司的發展趨勢,有必要關注其環比數據,即2010年一季度數據與2009年四季度數據之比,2009年四季度數據與2009年三季度數據之比,以此類推,全面分析數據,方不致被鮮亮的同比數據所迷惑,同時也才能冷靜看待某些人片面強調上市公司個別有利指標、淡化其他不利指標,不對上市公司做全面分析的現象。
三、理性看待少數公司的高增長:個別並不代表全體
一方面,投資者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2009年上市公司業績好轉,得益於2009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逐漸好轉,特別是2009年下半年的宏觀經濟穩步上行,但同時應該看到,2010年將是我國經濟最復雜的一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少數上市公司的超常增長,並不意味著同一板塊或同一概念的其他公司同樣如此增長。經過一段時間,同一批上市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往往會發生分化。以中小板為例,2009年中小板43家公司業績翻番,凈利潤排名前10%的36家公司佔中小板凈利潤總和的50.36%。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績差公司受金融危機持續影響,所處行業復甦緩慢,業績沒有明顯好轉,甚至繼續出現虧損。2009年凈利潤排名後10%的公司合計虧損額9億元。投資者若不關註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盲目跟風買入,將面臨較大的投資風險。
此外,面對不同的概念,面對上市公司增長的業績,投資時要特別注意關注市盈率。據統計,截至3月25日,深市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為46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87倍,均高於深市平均的39倍市盈率。
四、加強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近年以來,深交所不斷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內幕交易監管,確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及交易的合規性。一方面,繼續完善信息披露機制,強化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披露,對中小板上市公司實行了利潤分配方案預披露制度。另一方面,加強高送轉公司信息披露事前事後的監管,並對高送轉及短期題材公司的交易進行重點監控,及時發現異常交易行為並採取措施,涉嫌違規的將報中國證監會立案查處。同時,上市公司應完善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制度,規范運作,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內幕信息知情人應知法守法、自我約束。
Ⅸ 請問10送10高送轉股有什麼好處
首先說一下 轉股。増股、和送股的區別!
一、只有公司有利潤了才能送股,而增股則是用公積金來增加總股本。
一般來說增股比送股好。
二、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的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股相似。
轉增股本與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些,增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轉增股本嚴格地說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送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里,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
比如:10送2股是在公司獲得盈利的情況下,對股東的一種分紅回報.
10轉增6.6股則是公司不管有沒有盈利,它使用公積金轉贈股本,對股東來說,並沒有實質的進行分紅回報!
還有,我個人覺得高送配只是迎合市場概念的一種炒作,實際上送股也好轉增也罷都無太大意義。持有的股數多了,但價格也下來了,所謂背著抱著一般沉,股票總市值無明顯變化。主要是看有沒有人在除權前搶權及除權後填權,以此來炒作高送配概念,只有莊家動它,我們才有獲利的機會。
還有一點在牛市中比如10送10,股價攔腰砍去一半(確實有時候為股價繼續上升讓出了空間),視覺上價格較低容易吸引新股民跟風。填權後雖然莊家獲利豐厚真實的復權價格已到天上,但跟風的並不恐高。看看貴州茅台從03年的低點也就3、4元錢(復權後)炒到現在的200來塊,可謂是牛庄吧,現在依然被基金、股評等人士奉為價值投資的真經!這就是高送轉個股在牛市中受到市場追捧的原因之一。
至於你說的他有什麼用?你怎麼通過這個消息賺到錢?我個人覺得在現在的牛市當中高配送之後的股他就是漲的快,不服不行,看看之前的那些10送10的,10轉的10的,在送完之後幾乎又是迎來新一輪的飆漲,沒有理由!但是我還是建議你不要追高,逢低可以吸入,並且注意及時鎖定利潤!
Ⅹ 高送轉類中小市值品種股票有哪些
10轉15股以上,小盤股
西泵股份002536通達股份002560日上集團002593國恩股份002768天翔環境300362中泰股份300435邁克生物300463賽摩電氣30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