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股價階段性增長模式
『壹』 兩階段增長模型(高級財務管理)特別是股利現值系數和股利現值的求法要個詳細公式……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高增長期股權資本成本(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6.5%+5.5%*1.4=14.2%
穩定增長期股權資本成本=6.5%+5.5*1.1=12.55%
P0=Σ高增長期各期股利的現值+穩定期股利現值*折現到2012年時點的折現率
根據各年的每股收益和股利支付率算出
前6年股利D1=0.92=2.4*1.15 D2=1.06 D3=1.22 D4=1.40 D5=1.61 D6=3.07
各年股利分別折現求和P1=Σ高增長期各期股利的現值=0.92*(P/F,14.2%,1)+1.06*(P/F,14.2%,1)+0.82+0.82+0.83=4.09
永續增長模型得出2017年的現值然後再次折現到2012年 P2= 3.07/(12.55-6%)*(P/F,14.2%,5)=24.12
P0=P1+P2=28.22
復利現值系數=1/[(1+r)^n],r是收益率 n是年數
現值就是F*復利現值系數,F是終值
『貳』 股票的階段性放量是什麼意思
放量分相對放量和持續放量。
相對放量:今天與昨天比,本周與上周比;
持續放量:最近幾天和前一段時間的某天的量做比較。
股市操作中經常發現有些個股走勢出現異動,例如成交量突然成倍增大,短期就實現巨量換手,主力的意圖則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判斷,有時屬於主力出貨,有時屬於主力換庄,投資者可根據放量出現的位置、K線形態等方面來判別:
1、「放量滯漲」,不祥之兆。若成交連放出大量,股價卻在原地踏步,通常為主力對倒作量吸引跟風盤,表明主力去意已決,後市不容樂觀。
2、下跌途中放量連收小陽,需謹防主力構築假底部,跌穿假底之後往往是新一輪跌勢的開始。
3、高位放量下挫,這是股價轉弱的一種可靠信號,投資者宜及時止損。
『叄』 股票中,什麼是階段性高位和長期性高位以及它們的辯證關系
1、中線高位,短期的。
2、長線高位長期的,就像6000點就是長期性高位了。
3、要看市場環境而定。假如要辯論要從泡沫經濟和,現行的金融風暴為題了。
『肆』 股息的三階段增長模型中,假設第二階段股息增長率會( )。為什麼
b 每期股息增長率:
股息貼現模型之一:零增長模型
股息貼現模型之二:不變增長模型
股息貼現模型之三:三階段增長模型
股息貼現模型之四:多元增長模型
『伍』 股票什麼情況下會形成一個階段性拐點
回答這個問題要提到兩條非常簡單但又非常著名的定律?熊市定律與牛市定律。這兩條定律是由證券分析師的鼻祖道和瓊斯提出的,表述起來非常簡單:在熊市中,每一個波段的高點都低於前一個波段的高點;在牛市中,每一個波段的低點都高於前一個波段的低點。乍看起來,這好像是兩句廢話,可是如果仔細琢磨,我們發現,如果將這兩條定律運用於一段時間的市場趨勢分析,也會有同樣的結論。首先這兩條定律以低點來判斷強市、以高點來判斷弱市,這與很多人習慣的思維方式相反??大部分人都在強市當中去判斷頭部在哪裡,在弱市當中去分析底部在哪裡。但是正確的做法是:不在上漲趨勢當中去分析哪個點位是最高點,也不在下跌趨勢當中去分析哪個點位是最低點,而是去分析上漲或下跌趨勢是否會結束,從思路上來講應該是科學的。如果說的直接一點,該理論的運用價值就在於:對於一段比較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走勢,要判斷股指是否脫離弱市,要看反彈的高點是否超過了上一波反彈行情的高點;要判斷股指是否已經結束強市,要看回調的低點是否已經擊穿了上一次回調的低點。這與習慣的思維方式最為明顯的區別就是:股價在運行上漲趨勢時,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壓力位置在哪裡,而是要看支撐位置是否能夠得到很好的保持;而股價在運行下跌趨勢時,最重要的不是分析支撐位置在哪裡,而是要看壓力位置是否一直有效。這對於中長線行情還是短線行情都是一樣的,只是分析的波段不同。
『陸』 下圖是股利兩階段增長模型的折現值,求給後半部分的推導過程。
Vn=[D0(1+g)^n(1+gn)/(r-gn)] n時點未來鼓勵價值
Vn折現除以(1+r)^n
『柒』 如何判斷股票趨勢階段性拐點
在南方尋不到你的偉大志向,你說你在南方牽腸掛肚的思念。原來,有些愛真的容不得
『捌』 股票的增長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三個的股價已經差不多到頂部了。除非有新資金大量買入,不然股價會階段性調整。除正虹科技外其他兩個股票盤子較大,股價不太容易被拉起來。
『玖』 什麼是階段性增長股票
如果你是要參加註冊會計師執業考試,那隻要把這個公式記住就行了。
它的推導涉及到「等比數列之和」和「極限」的問題。
單純從公式的字面意思,不好解釋。
還有你提的標准差除以(N-1)的問題,這又涉及到「統計」學科的問題。如果沒有學過類似科目,建議不要深究,考試也不會考這些東西。
《財務管理》中依靠記憶的東西很多,再如:隨機模式下的最佳現金持有量公式,教材中根本就沒給出推導過程,只給了那麼個公式;還有線性回歸法求β值、期權估價等涉及的公式,這些東西在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它是怎麼來的。除非你有深厚的「高等數學」等學科的功底。
因此,記住就行了。目的只是通過考試,要做理論研究,那應該是以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