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價的股票能買嗎
『壹』 貴州茅台股票分析:如此高的股價還能買嗎
大盤藍籌股。財務狀況優。產品呈多元化態勢,主營業務集中,盈利能力很強,管理成本控制在較穩定水平,成長性極佳,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不過負債明顯增加。在酒飲料行業中處於龍頭地位,業績在行業中有明顯優勢。機構認可度較高。整體走勢與大盤波動相近。
◇策略好了嗎7月14日點評:◇機構參與度:機構參與度為37.6%,屬於完全控盤◇資金流向:主力凈流入-4075.90萬,超大單流入-3855.75萬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456.02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464.63元◇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456.02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464.63元
操作建議:1.處於長期上升趨勢,近期走勢震盪回調 2.震盪整理K線形態,多空雙方存在分歧 3.成交換手下降,延續弱勢狀態
『貳』 剛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原因如下:
近幾年市場總體低迷,A股已經持續了多年的熊市狀態。很多人問我:秋實的天空,怎麼在熊市裡面選對股了能賺錢?我的回答是選那些朝陽行業中前景光明、業績逐年增長的成長性企業,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分辨。那麼我只能再縮小范圍說比如醫葯白馬類股,甚至點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復總是:那些股股價高了,不敢買了。很久之後,那些股翻倍了,同樣的人又會來問同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換個思路來回答大家:在熊市買入近期首創歷史新高的股票,你就會賺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不是100%的准確。之所以加了個熊市兩個字,因為這可以保證你的准確率在90%。大牛市裡面的股票創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創造泡沫,所以類似2007年的那種牛市的情況下不適用於本文探討的范圍。而熊市裡面能創新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基本面發生了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凈利潤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極少數概念炒作或重組炒作的情況。如果你能通過結合基本面來按此操作,並嚴格執行基本面萬一變壞之後的8-15%以內止損操作,你的准確率就會在90%的基礎上再提升,達到95-100%。試問,這樣賺錢還難嗎?你再也不用管什麼行業什麼股票了,僅僅就需要判斷當前是熊市嗎?當前你關注的個股創新高沒有。
空說無憑,我們得來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實。
巴菲特在2012年股東會上說,高盛和通用電氣這樣的交易不是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即尋找便宜貨),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購買可口可樂和IBM這樣的公司之上的(即尋找估值合理的偉大公司)。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買入這兩家公司的時點和價位。可口可樂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在其股價三年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也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是購買估值合理、股價正在創歷史新高的偉大公司。
傑克.德瑞福斯則是點陣圖表專家,他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有人根據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歐奈爾也有一項重大理論,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盡量不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歐奈爾認為,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的熊市裡,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後來無數事實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在A股市場,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同樣的所謂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資者。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虧錢的必然結局。
舉國外市場的例子你會說這不具備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實際上,A股市場完全一樣,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點以上時候的階段性牛市創新高的個股不談。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後到今天的時間里。如果你買入首次創歷史新高的個股,秋實初略統計了一下,後來繼續新高漲30%以上的概率大於90%,那些牛股後來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於基本面走壞後來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時買入仍有大賺甚至翻倍的機會(比如些酒類股)。秋實記憶最深刻的是雙鷺葯業曾經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裡在大盤下跌4000多點後逆市創了歷史新高,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雙鷺葯業又漲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賞。
遠的不說,筆者剛好找到了一張去年8月10日當時統計8月上旬創歷史新高股票的一個匯總圖片如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如果你在當天「追高」買入這些股,24支股票一支買4%的倉位,9個月後的今天,你的收益達到了70%多。你會發現,像大華股份、歌爾聲學、上海家化、樂視網,藍色游標,康得新、天士力這些大牛股不僅是新高不斷,而且再次翻倍有餘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經典選股法: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們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實50ETF成分股》來看,同樣可以看出,如果買入那些首次創新高的股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實現了翻倍。而少數沒創新高的股票,反而長期比較低迷。
實際上,秋實的天空認為,好的價格就是正在創階段新高或者歷史新高的價格。不斷創新低的價格,哪裡都不是好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價格,哪裡都是好價格。我們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術分析,但是當一隻股票正在創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的時候,應該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無一例外。在熊市裡,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買入就一般不會錯。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輔助分析和必要情況下的止損操作,你出錯的概率就是極低極低了。
從投資戰略戰術思路上來看,買入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與買入超跌反彈股甚至創新低個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搶反彈買新低股是一種消極思路,把自己的僥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以為很聰明。買創新高的股票則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預期下的主動進取思路。也許在偶爾的較短時期內,買創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彈股或創新低個股收益高,但是由於其視野開闊目標明確,加上持股心態好,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新高後買入,等待你的,還會是無數個新高再新高。
『叄』 股票股價很高時是不是就不能買了,上漲空間有限嗎是不是價格越低的股票買越好
買股票與股價有很多關系,但是它只是因素之一,你還要關注市盈率和市凈率,還有該股票的成長性等。
比如說貴州茅台,他前一段時間的價格,大概在2011年12月份是200塊錢左右,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股票在2012年8月份的時候,因茅台要提價,最高價格曾達到266元。
再比如說現在一些ST的股票,現在股票價格很低,但是你如果買進它之後他有可能就退市。也就是說股價只是影響該股票的因子之一,它的高和低,從理論上來講是市場對它定價的一個體現,和是不是買進沒有必然的聯系。
『肆』 個股股價超過前7個月的高點能買嗎
如果是創出新高,首先業績沒問題的,不虧損的,可以看看成交量是否放大,成交量配合的話,也是可以買入的。
『伍』 股票是買股價高的還是底的
買股不應過分關注是「高」還是「低」的,而是關注它是「高估」還是「低估」的。低價不等於安全,高價也不等於高風險。對沒有業績、缺乏前景的公司來說,股價雖然很低但如果貿然買進的話,照樣能套死人。而對很多優質公司而言,高價是有高業績、高成長做保障的,所以風險反而小很多。
『陸』 股票價格買高了,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假如你用10萬元一次買入,區別在於:
1、除了用同樣的資金量買入價是8元的股票比買入價8.5元要多很多的;
2、你在8塊買入,當股價到8.5元你就每股賺0.5元,一萬股就是五千元的收入;而在8.5元買入,當股價到8元你就每股賠0.5元,一萬股就是五千元沒有了。
『柒』 股價在高時買和在低的時候買收益一樣嗎
這個收益肯定不一樣了,股價高時,股票上漲的空間小,收益自然就少了。股價買在低位,上漲的空間大,收益也就多了。
『捌』 如果股價高時沒人買,這該怎麼辦
股價高沒人買也分2種情況。
1.沒人買,有人賣:
這時,股價就一直往下走,慢慢的應該有人願意買了,但只要賣的人比買的人多,股價就會一直往下,直到跌停位置才會停住。如果跌到一定的位置買的人和賣的人差不多了,股價就開始上上下下震盪,買方占優價格就上,賣方占優價格就下。
2.沒人買,也沒人賣:
這時,股價就會停止不動,這類情況在國內股市幾乎看不到,但在香港及國外的股市還是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
如果你很不幸的在高價時買了股票,關鍵是判斷公司的基本面如何。 如果基本面沒問題可以繼續持有總會解套的。 如果基本面不好而且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選擇,則可以考慮在反彈的時候換個股票。
『玖』 換手率高的股票能買嗎
換手率表明一隻股票的活躍度。從統計數據分析,大致上可以這樣判斷:
1、換手率低於3%,說明股性不活,參與機會不大。
2、換手率3-5%,屬於蓄勢待發階段,可以適當關注。
3、換手率5-10%,活躍度高,上漲趨勢較大。
4、換手率10-15%,通常是處於加速上升階段,也就是所謂的「主升浪」。
5、一旦日換手率超過20%,說明短期分歧較大,短期具有調整要求。而這時機構震盪出貨的概率很大。
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如果某隻股票持續上漲了一個時期後,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味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
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通常上漲行情,較好的換手率標准在5%左右,小於這個數,說明交投不夠活躍,太大則有主力出貨嫌疑,若日換手率超過10%,就要格外小心,主力出貨跡象已相當明顯了。
股票上升的動力是資金推動,換手率往往是資金運動,換手率只是參考的一項指標,與股票走勢沒有絕對的關系,同成交量一樣,股價所處高位、中位、低位對於換手率的分析很重要,利用換手率分析股價走勢前,必須先看股價所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