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鉅大股票市值
㈠ 海灣戰爭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啊急求啊~
世界各國之所以都高度關注美伊戰爭問題,關鍵在於美國經濟變化對世界經濟影響巨大。美國、日本、歐洲聯盟三大經濟體GDP佔世界經濟的70%,而美國GDP佔世界經濟的30%。因此,要分析世界經濟運行趨勢主要看世界三大經濟體,其中美國經濟尤其重要,並且這三大經濟體之間相互依賴程度非常高。一旦新海灣戰爭打響,美國經濟不可避免要隨戰爭局勢變化而沉浮。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中國經濟也正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中,世界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必然要波及中國。據統計,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佔中國總出口的比重為30%。在所謂的全球化的時代,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不光取決於自己,還會和整個世界經濟聯系在一起。
中國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這種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趕上了產業資本的轉移,特別是低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基本上是從全世界范圍內向中國的東南沿海集中,也就是說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初級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的主要的加工基地。中國實際上是代表了世界經濟的低端———加工業,傳統的加工業日益集中到中國,反過來說就是中國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它是給世界生產,產品是輸往整個世界的。我們這些年來外貿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這些也要來源於國際市場。在更開放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將不可避免的受到來自美國、歐盟等經濟體動盪的影響。根據這一趨勢,投資者應當關注貿易以及進出口占銷售比重較大的上市公司。在戰前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以進口原料為成本的一類公司受進口產品成本高企的影響較大,業績會發生較大波動;而隨著戰爭速戰速決,美國經濟重新走上復甦的軌道,對外貿易類公司,機械、輕工業出口企業等將面臨來自美國的巨大商機。
事實上,根據海關的最新統計,今年首月,我國外貿已經出現逆差。進出口總值為60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5%,其中出口 297.7億美元,進口310.2億美元,分別增長37.3%和63.4%。其中,進口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致使進口金額加速攀升,尤其是原油及其衍生品價格上升明顯。
「新海灣戰爭」影響國際金融市場,我國證券市場也難免牽連———關注股市系統風險
一旦戰爭打響,無論是「閃電戰」還是「持久戰」,國際金融市場必然經歷時間長度不等的劇烈波動,中國股市也難免牽連。由荷蘭銀行與倫敦商業學院合作進行的研究指出,截至去年年底,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較1999年12月底時的高峰期,損失了50%,造成了13萬億美元的損失。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股市在2000年至2002年,經歷了自二次大戰後最長的熊市周期。如果以損失計,則為有紀錄以來第3大最惡劣的熊市,最差的一次為1929年至 1932年的華爾街大跌市,其間美國投資者以實質計損失了80%,第二差為1973年至1974年的熊市,其間英國股市以實質計損失了71%。美伊戰爭如果爆發,並且戰爭沒有按照美國預期的方向進展,國際金融市場將受到較大影響,可能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更為動盪不安。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資本市場最終也將對外全面開放,中國股市波動受國際環境影響會越來越大,國內股市與周邊市場互動關系也將明顯加強。因此,第二次海灣戰爭如果爆發,對中國股市也將產生一些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目前,華爾街彌漫著一種期望戰爭開打,並且戰爭打響股市就會大漲的氣氛。但我們認為類似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的股市效應難以再現。畢竟上次戰爭並沒有深入,而此次戰爭即便獲勝,美國也將面臨重建伊拉克政權等長遠的任務。戰爭並不能根本消除眾多的不確定因素和恐慌情緒,也不能改變股市自身發展的大趨勢。我們很難期望隨著戰爭的發動,美國股市發生反轉,從而帶動中國的股市走出漫漫熊途。
「新海灣戰爭」影響中國對伊以及中東地區的工程勞務合作———關注相關公司
如果美伊戰爭爆發,中國在伊拉克的直接利益將受損,主要有3個方面:石油、欠款和一些沒完工的工程。在聯合國「石油換食品」協議下,中國公司在伊拉克承包了很多工程,有些工程規模還比較龐大。此外,在伊拉克到處可以看到中國的輕工業品和耐用消費品,如VCD產品、五金礦產品、卡車、中國服裝等等。戰爭一旦爆發,這些項目的完成就會成問題,大量的未盡工程成本將付之東流,一些已完工工程的款項也沒有了多少收回的把握。戰爭一旦結束,在美國控制下的伊拉克傀儡政府上台,伊拉克市場將完全處於美國的控制、壟斷之下,中國企業試圖再進入這一市場將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