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香港置地股票市值

香港置地股票市值

發布時間: 2021-06-06 15:53:35

1. 誰能把香港證券史上發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說一下。。。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會(The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2月21日,該會易名為香港股份總會(Hong Kong Stock Exchange)。1921年10月1日,香港股票經紀協會(Hong Kong Sharebrokers' Association)注冊成立,結束香港股份總會壟斷的局面,會員大多是被香港股份總會排擠的經紀,華人更佔大多數,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此外,更有香港股票及經紀社(1924年),加以香港匯兌經紀會所(年分不詳),但此兩間交易所均於三十年代初倒閉。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股票經紀會和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於1947年3月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香港會」。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俗稱「遠東會」)、金銀證券交易所(The Kam Nga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金銀會」)及九龍證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 Exchange Limited,俗稱「九龍會」)先後成立。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早於1974年7月四家交易所同意組成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聯會(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ock Exchanges,簡稱「聯會」),就未來發展及合並交換意見。期間在1977年曾發生「香港會」及「遠東會」私下的「小合並」事件,最終因「香港會」內部分岐而拉倒,但是在該年8月24日,經過多月籌備,"越所買賣"正式在「香港會」及「金銀會」開始,成交踴躍,約有38萬元。 1980年7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聯交所」)注冊成立,為正式合並踏出第一步。1981年10月30日,香港聯合交易所舉行第一屆會員大會,選出21人委員會,其中,胡漢輝獲選為為主席(583票),湛兆霖(523票)、李福兆(511票)、王啟銘(505票)及馬清忠,獲選為副主席。1985年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Futures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簡稱「期交所」)正式開業。經過12年籌備,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在收市後一同停業,結束四會並立的時代,當日恆生指數為1,625.94,上市公司總市值約2,500億元。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上午10時正「聯交所」主席李福兆邀請財政司彭勵治(J. Bremridge)、經濟司易成禮(J.F. Yaxley)及金融司林定國(D.A.C. Nendick)等進行簡單的買賣儀式,宣布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最先進的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首項交易是彭勵治買入太古洋行,原因一是彭氏曾任太古主席,二是行內稱太古為大吉祥,是好兆頭的象徵,該日成交股數為3,300萬股,成交達2.26億。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Bourses de Valeurs)的正式成員,得到國際的肯定。同年10月6日再由港督尤德主持「醒獅點睛」儀式,在鑼鼓聲中宣布香港股市進入一個新年代。 停市四天 由於當時香港股市的市盈率比日本東京和美國紐約都低,所以恆生指數由1984年底1200.38點起步,升至1987年10月1日3949.73點的高位,上升6.09,最高更曾一度升上3968點。兩年多升幅達175%,次日,成交亦創歷史新高達54.07億元。10月16日,美國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幅下跌91.55點,約為當時的5%,遂使國際指數大幅下跌,香港亦不能獨善其身,當日恆生指數一度下跌100多點,跌市最凌厲在中午的一段時間,那時市場全無利淡消息入市,大家不知道大市因何下跌。午後市道出現反彈,這反彈令不 少投資者對後市繼續抱有信心,才會被接踵而來的狂瀉殺個措手不及。當日全日指數只下跌45.44,而期指仍高水達107.1(現貨月份),遠期月份的溢價更高逾200點;報章引述證券業人士的看法,極大部分都繼續看好後市,認為市底穩好,下周便可反彈回升。只有極小部分認為只受到美國加息的影響,調整之勢或會持繽,但似乎沒有人敢對後市看淡。 10月19日,市場受到美國紐約股市大跌的拖累,當日香港股市開市,強大的拋售浪潮便告出現,所有藍籌股紛紛低開好幾個價位,接著沽盤排山倒海般出現,二、三線股份跌幅更見凌厲,許多股份牌下更只有 賣家,沒有買家。市場只有賣非但不跌,竟還逆市上升,十時十五分(開市後十五分鍾)恆生指數已跌去120點,接著市場喘定下來,沽盤稍收斂,普遍股價企定於低位,十一時正恆生指數彈升了二點多,接下來另一輪沽售狂潮又再涌現,十二點鍾恆生指數再跌去約140點,報3524.64。由於跌市實在過分,而且市場全無看淡的理由,於是十二點過後,一些經紀行開市執平貨,使恆生指數輕微反彈23點,以3547.90收市。 下午二時三十分股市重開,賣盤排山倒海般涌至,連「跌市奇葩」置地也告不支而下跌,整個下午短短一個鍾頭,恆生指數再跌185點,許多股票甚至是藍籌股均只有賣家,買家牌下空無一人,股民欲沽無從、欲哭無淚,市場投資情緒就在這一日內從絕對樂觀轉為極度悲觀。 當日香港股市十大上升幅度最大的股票只有一隻,就是「百利達熊債券(1992年期)」,全日升幅為8.33%,十大跌幅之首的股票就是「港澳發展1996年認股證」,跌幅高達32%。由3783.20點急跌420.81點至3362.39點,跌幅之大及跌勢之急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聯交所翌日早上8:30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停市4天,希望投資者有時間冷靜情緒,避免恐慌性拋售,同時讓經紀可以處理積壓的交易。 10月26日股市重開,股民隨即展開拋售,恆指急挫1120.70點,單日整體市值蒸發三成多。政府及市場人士以減息(兩次各減1厘)、放寬合拼收購及貸款給香港期貨保證公司(Hong Kong Futures Guarantee Corporation Limited)等救市行動,並未能收即時之效,10月底恆指報收2240.13點,較上月底下跌43.2%。 國企股及紅籌股出現 中資企業取得上市地位,最早可於1984年,該年1月,華潤及中銀集團組織新瓊企業,注資康力投資,以解其困境,共注資4.73億港元,取得該公司67%股權。 1986年6月,中信集團向嘉華銀行(即現在的中信嘉華銀行)注資3.5億港元,取得92.5%股權。 接近同期,招商局和兆亞國際組成新思想向友聯銀行(即現在的工商銀行(亞洲))注資4億,得61%股權。 1987年2月,粵海集團購入殼股友聯世界,同期越秀集團又購入華盛國際,借殼上市。 直至此時仍較被動,至1989年,紅籌只得6隻,市值僅60億,只佔市值總額的0.2%。 1990年,中信集團取得泰富發展控制權,並注入以國泰航空、港龍航空等資產,成為現在的中信泰富。 在1992年7月,招商局把附屬公司海虹在港上市, 集資8,200萬元,成為第一隻在港直接上市的紅籌。 1993年7月15日首家H股公司青島啤酒在港上市,以每股2.8元上市,第一天上市即升至3.6元,較招股價高約28.57%,其後更升至15.8元,升幅以倍計 。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以每股3.88元,在聯交所上市,當天開市為七點二元,最高為九點二元,收市為八點一五元,較招股價高百分之一百一十一。

2. 港股里買不到外國奢侈品牌么

港股里買不到外國奢侈品牌么?港股IPO|疫情之下奢侈品也賣不動了!香港奢侈品零售商妙思集團三闖港交所能否「渡劫」? 來源:資本邦

7月31日,資本邦獲悉,妙思集團控股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東興證券(香港)為獨家保薦人。

妙思集團成立於2010年,主要以」妙思」品牌於香港經營零售店,銷售奢華及高端品牌時裝相關產品。於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於兩個香港黃金購物地段,即尖沙咀及銅鑼灣經營兩個零售特賣場銷售聯網。公司每個現有銷售聯網由一間主零售店及多間附屬零售店組成。

據悉,主零售店為妙思集團的主要收入貢獻來源,通常規模較大、商店陳列較好,以及售賣中高價位、當季及流行產品,而相應附屬零售店主要在以下方面與主零售店相輔相成,包括但不限於(i)市場推廣;(ii)消化存貨;及/或(iii)擔當策略性遏制競爭對手入場。公司提供各式各樣的奢華及高端品牌時裝相關產品,主要可分為(i)服裝;(ii)鞋履;(iii)手袋;及(iv)配飾。

於往績記錄期間,妙思集團向超過80間海外供應商采購產品,該等供應商主要來自義大利、瑞士、美國、日本及法國,當中主要包括品牌擁有人及品牌擁有人之授權分銷商。公司亦銷售240多個品牌的產品,包括國際奢華時裝公司及歐洲最頂級時裝品牌,售價介乎數百港元至數十萬港元不等。公司的客戶主要為個人消費者,包括香港普羅大眾及海外旅客等零售客戶,以及來自中國及東南亞的批量采購客戶。

於2017年財政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及2019年財政年度,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6430萬港元、7480萬港元及1.32億港元,分別占總收入的4.9%、5.6%及10.5%。公司最大的客戶為公司帶來的收益占公司總收益少於3.5%。

於2017年財政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及2019年財政年度,妙思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為6.53億港元、7.48億港元及7.14億港元,占采購總額的57.5%、67.2%及58.8%。

招股書顯示,2018-2020財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3億港元、13.3億港元及12.58億港元。可以看出近三年公司的收入出現停滯甚至下滑。

從兩個銷售聯網經營零售店的銷售情況來看,公司的情況並不樂觀。2019財年,有2家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出現下滑。到了2020財年,公司旗下7家門店的同店銷售額均出現下滑。2020財年整體門店總銷售額為12.07億港元,同比下降8.7%。公司將原因歸結於社會事件、2019年6月旅客數量減少以及疫情的影響。此外,2020財年,大部分附屬店的經營溢利率均錄得跌幅。

3. 在香港上市的大盤藍籌股有哪些

中國移動中石油中國平安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石化中國人壽騰訊國企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鋁業神華青島啤酒鞍鋼股份中國國航上海電氣中國電信紫金礦業中國中鐵;紅籌中國聯通中海油深圳國際華潤創業比亞迪中國糧油華潤電力聯想集團華潤置地遠洋地產

4. 通過港股通可以買賣聯交所哪些股票

通過港股通可以買賣聯交所的股票如下:

  1. 00001長江實業。是一間地產發展及策略性投資公司。長江集團是一家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和記港陸有限公司及TOM集團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一四年四月三十日,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之公司的總市值為一萬零五百四十億港元。長江集團的業務遍及全球五十二個國家,雇員人數約二十八萬名。

  2. 00002中電控股。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香港電燈)。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離島(南丫島除外)及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近年亦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投資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

  3. 00003香港中華煤氣。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亦是本港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企業管理和營運均達到世界級水平。過去150多年來,煤氣公司與時並進

  4. 00004九龍倉。原本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的名稱,也是香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與置地公司並稱為怡和系的「兩翼」。1978年,「船王」包玉剛入主九龍倉。上世紀90年代初,包玉剛辭世,由其二女婿吳光正接管家族業務。九龍倉集團是香港十大地產商之一,總資產上千億,公司業務包括房地產、傳媒、酒店、港口、百貨公司等

  5. 00005匯豐控股。為匯豐集團的控股公司,總部設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991年,但旗下附屬公司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匯豐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機構之一,2010年12月31日,市值達1800億美元。匯豐的業務根基深厚,國際網路遍及全球六個地域,在歐洲、香港、亞太其他地區、中東、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87個國家和地區共設有約7500個辦事處。匯豐的產品及服務乃透過兩大客戶群(個人理財和工商業務),以及兩大環球業務(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和環球私人銀行)推廣。


5. 全球前十名房地產公司有哪些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產商DLF集團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凈資產300億美元。憑借DLF集團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籌資23億美元。辛哈的財富伴隨印度股市繁榮而劇增,所擁有的資產達到300億美元。DLF集團於20世紀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總理幫助下,以開發新德里近效的衛星城古爾岡起家,目前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萬平方英尺的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商鋪,還有超過4,500萬平方英尺的建築正在施工。
根據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產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別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來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計凈資產1351億美元,平均凈資產135億美元,最高達300億美元,最低70億美元,100億美元上下各5名,資產都同比上升。
從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餘都來自亞洲,這得益於亞洲經濟近年的快速發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來自香港,兩名來自印度,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齡61歲,除來自中國大陸的26歲的楊惠妍外,年齡都在55歲以上,其中六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而楊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資產,所以房地產十大富豪都是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財富。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凈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於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託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於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後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號稱亞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凈資產190億美元。現任香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國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凈資產140億美元。英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格羅夫納的董事長。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則是查爾斯王子的密友。
格羅夫納集團的總部位於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中心的格羅夫納街。公爵是100多家組織和慈善機構的總裁或贊助人。該富豪曾被媒體暴光六周內召妓4次,與前紐約州州長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納德·布倫
美國房地產首富唐納德·布倫,凈資產130億美元。今年75歲的布倫為人低調,學藝術出身的他投資眼光敏銳。布倫在1958年以1萬美元開始其房地產生涯,如今已經擁有多幢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樓群和超豪華酒店。不僅在地產領域,布倫在政治領域的投資眼光也一樣獨到,這一點在他對阿諾·施瓦辛格的慷慨贊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唐納德·布倫是美國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錢德拉
拉米什·錢德拉,印度房地產開發公司Unitech老闆,凈資產96億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兩個兒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設一個350英畝的位於新德里郊區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社區。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凈資產77億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8名,全球富豪第124名:Akira Mori
子承父業的日本首富Akira Mori,凈資產75億美元。1993年在其父去世後,與其兄Minoru Mori繼承家族事業。後與其兄因事業發展分歧,分道揚鑣。名下物業包括酒店,公寓,辦公樓和度假村等。其兄Minoru Mori是台北101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上海第一高樓環球金融中心的開發商老闆。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9名,全球富豪第125名:楊惠妍
代父持有家族資產的中國首富楊惠妍,凈資產75億美元。其父楊國強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碧桂園集團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2005年楊國強將其名下全部權益轉讓給其女兒楊惠妍。2007年4月碧桂園集團於香港上市,家族財富暴增,成為中國首富。楊國強與香港富豪李兆基私交甚好,李兆基借款30億助其收購香港最大電視台TVB。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黃廷芳
新加坡首富黃廷芳,凈資產70億美元。新加坡遠東集團及香港信和集團主席。黃廷芳早年赴新加坡,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進軍地產業,他在新加坡商業中心烏節路擁有多塊地皮,被譽為烏節地王。黃廷芳積極在香港發展,分別透過兩家上市公司及一家私人公司投資香港地產。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一: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科或萬科集團,證券簡稱:萬科A、證券代碼:000002,證券曾用簡稱:深萬科A、G萬科A。公司總股本1099521.02萬股(2008年2季度),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現任董事長為王石,總經理為郁亮。萬科集團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連續三次上榜。
少林方丈——王石
淡薄名利:禪讓權位,他創立並領導著萬科,但他本人並非公司的所有者。
悲天憫人:關注大氣候,關注環保,他參加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大力推廣住宅產業化與綠色建築理念。
世外"高人":他成功登頂7大洲最高峰之中的三座,並有信心要完成其他四座的攀登。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二:恆大地產集團

恆大集團是集民生住宅、文化旅遊、快消、農業、乳業、畜牧業及體育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總資產4600億,員工8萬人。2013年銷售額1004億;2014年前八個月銷售900億,納稅119億;2015年有望躋身世界500強。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三: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保利集團控股的大型國有房地產企業,是中國保利集團房地產業務的運作平台,國家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企業 。總部位於廣州。2006年7月3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在股權分置改革後,重啟IPO市場的首批上市的第一家房地產企業。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四: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5月21日大連萬達與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簽署並購協議,萬達以26億美元並購AMC。北京時間2012年9月5日凌晨,萬達集團宣布完成對AMC娛樂控股公司價值26億美元的收購,成為全球最大影院運營商。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五: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外發展」或「本公司」)於一九七九年在香港注冊成立,是中國最大建築聯合企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一九九二年八月,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首開中資企業以香港本地業務資產直接上市之先河。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六: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綠地集團是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截止2013年)唯一一家躋身《財富》世界500強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集團。2014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268位。綠地集團房地產開發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市,特別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站商務區及產業園開發領域遙遙領先,目前的世界十大高樓近一半來自綠地。2013年實現經營收入超過3283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約占總營收60%左右),較上年增長33%,預計2015年經營收入突破5000億。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七: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碼:960),創建於1993年,成長於重慶,發展於全國,是一家追求卓越、專注品質和細節的專業地產公司。龍湖在地產中國網舉辦的紅榜評選活動中,兩次上榜。 2011年被評為最具風險控制能力的多業態領軍企業」; 2010年被評為最具成長性的標桿企業。集團總部設在北京,現有員工12012多人,業務領域涉及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和物業服務三大板塊。累計已開發項目超過100個,建築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待開發土地儲備約3949餘萬平方米,年銷售額達481億元人民幣,公司於2009年11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八: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HK 1109)是華潤集團旗下的地產業務旗艦,是中國內地最具實力的綜合型地產開發商之一,從2010年3月8日起香港恆生指數有限公司把華潤置地納入恆生指數成分股,成為香港43隻藍籌股之一。截至2009年底,公司總資產超過960億港元,凈資產超過390億港元,土地儲備面積超過2210萬平方米,是中國地產行業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地產企業之一。截止到2013年10月,華潤置地已進入中國內地39個城市,正在發展項目超過70個。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九: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世茂集團是一家國際性、綜合性的投資集團,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房地產、旅遊、酒店、百貨、進出口貿易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滬港兩家上市公司,實力雄厚、業績卓著。 本著「締造生活品位,成就城市夢想」的開發理念,世茂集團積極投身於中國大中型城市的運營改造。集團以每年超過200萬平方米的開發速度,在北京、上海、江蘇、福建、黑龍江等地建造了具有21世紀水準,集現代新型示範住宅區、超五星級酒店、行政辦公、旅遊娛樂、休閑購物於一體的新城,業績驕人,成果斐然。

中國房地產公司排名十: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編號:2777)成立於1994年,總部在廣州,注冊資金8.06億人民幣,集房地產設計、開發、工程監理、銷售、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等業務為一體,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一級開發資質、甲級設計資質、甲級工程監理資質、一級物業管理資質及一級房地產中介資質,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6. 全球著名的置業公司有哪些...

置業就是房地產企業。 有個名單:全球十大房產企業和他們的創始人。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1名,全球富豪第8名:K.P.辛格 印度最大房地產商DLF集團主席K.P.辛格(KushalPal Singh),凈資產300億美元。憑借DLF集團2007年7月上市,DLF的IPO共籌資23億美元。辛哈的財富伴隨印度股市繁榮而劇增,所擁有的資產達到300億美元。DLF集團於20世紀80年代在拉吉夫·甘地總理幫助下,以開發新德里近效的衛星城古爾岡起家,目前已經建成了超過2,500萬平方英尺的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商鋪,還有超過4,500萬平方英尺的建築正在施工。 根據2008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全球房地產十大富豪在全球富豪榜分別排名8--132位,排名最高的是來自印度的KP Singh。十大富豪合計凈資產1351億美元,平均凈資產135億美元,最高達300億美元,最低70億美元,100億美元上下各5名,資產都同比上升。 從地域看,除英、美各一名外,其餘都來自亞洲,這得益於亞洲經濟近年的快速發展和地位提升,其中三名來自香港,兩名來自印度,日本、中國大陸、新加坡各一名。十大富豪平均年齡61歲,除來自中國大陸的26歲的楊惠妍外,年齡都在55歲以上,其中六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而楊惠妍也是代父持有家族資產,所以房地產十大富豪都是經過長期積累形成今天的地位和財富。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2名,全球富豪第23名:郭氏三兄弟 掌控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兄弟,香港第二富豪,凈資產199億美元。新鴻基地產是目前香港市值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由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於1972年創立並上市。1990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聯三兄弟子承父業,公司主要股權由三人母親鄺肖卿名下的信託基金掌控。2008年2-5月家族紛爭,導致老大郭炳湘出局權力核心。 新鴻基地產除在高檔住宅開發領域在香港處於領導者外,還是香港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高檔商場的擁有者。目前香港最高的寫字樓—國際金融中心和最大的六星級酒店—四季酒店都屬其名下物業。新鴻基地產目前正在建設的環球貿易廣場,高490米、共118層,2010年落成後將是全球第三高樓。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3名,全球富豪第29名:李兆基 號稱亞洲股神的李兆基,香港第三富豪,凈資產190億美元。現任香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及恆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兼總經理,恆基中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副主席,美麗華酒店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小輪(集團)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4名,全球富豪第46名:威斯敏斯特家族 英國第六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凈資產140億美元。英國最成功的房地產公司格羅夫納的董事長。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是威廉王子的教母,而公爵則是查爾斯王子的密友。 格羅夫納集團的總部位於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中心的格羅夫納街。公爵是100多家組織和慈善機構的總裁或贊助人。該富豪曾被媒體暴光六周內召妓4次,與前紐約州州長斯皮策有同好。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5名,全球富豪第56名:唐納德·布倫 美國房地產首富唐納德·布倫,凈資產130億美元。今年75歲的布倫為人低調,學藝術出身的他投資眼光敏銳。布倫在1958年以1萬美元開始其房地產生涯,如今已經擁有多幢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樓群和超豪華酒店。不僅在地產領域,布倫在政治領域的投資眼光也一樣獨到,這一點在他對阿諾·施瓦辛格的慷慨贊助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唐納德·布倫是美國著名的慈善家。 全球房地產富豪第6名,全球富豪第86名:拉米什·錢德拉 拉米什·錢德拉,印度房地產開發公司Unitech老闆,凈資產96億美元。其上市公司Unitech由兩個兒子打理,目前正在建設一個350英畝的位於新德里郊區帶有高爾夫球場的豪宅社區。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 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香港第四富豪,凈資產77億美元。兼任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恆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Cheng Yu Tung Family(Holdings) Limited及Centennial Success Limited董事。亦為信德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及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

7. 恆生指數的成份股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乃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於香港作第一上市地點。如是國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點亦可。·該H股公司股本以全國企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該H股公司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非流通股本。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總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過去一年內的平均值);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額在首90%之列(成交額指按將過去兩年內的成交總額分成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須在聯交所上市滿兩年或符合相關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的指引。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於2006年6月30日宣布將成份股數目由33隻加至38隻(當中包括33隻非H股及5隻H股),並於2007年2月9日宣布將成份股逐漸增加至50隻,當中H股與非H股數目將不會被固定於持定水平。 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指引於檢討指數時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最少上市時間第五或以上 3個月 第六至十五 6個月 第十六至二十 12個月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18個月 第二十五以下 24個月 經甄選符合資格後,再按以下三項准則接受最終評選:
·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不同行業在恆生指數內所佔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布;
·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任何一隻指數成份股如連續停牌一個月,該成份股將會從指數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況下,例如該成份股被認為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復牌,才有可能獲保留在指數內。 恆指成份股(含代碼)(截至2015年4月9日) 指數及成份股 - 香港指數成份股恆生指數 . 代號名稱00001.HK長和00002.HK中電控股00003.HK香港中華煤氣00004.HK九龍倉集團00005.HK匯豐控股00006.HK電能實業00011.HK恆生銀行00012.HK恆基地產00013.HK和記黃埔00016.HK新鴻基地產00017.HK新世界發展00019.HK太古股份公司Α00023.HK東亞銀行00027.HK銀河娛樂00066.HK港鐵公司00083.HK信和置業00101.HK恆隆地產00135.HK昆侖能源00144.HK招商局國際00151.HK中國旺旺00267.HK中信股份00291.HK華潤創業00293.HK國泰航空00322.HK康師傅控股00386.HK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8.HK香港交易所00494.HK利豐00688.HK中國海外發展00700.HK騰訊控股00762.HK中國聯通00823.HK領匯房產基金00836.HK華潤電力00857.HK中國石油股份00883.HK中國海洋石油00939.HK建設銀行00941.HK中國移動00992.HK聯想集團01044.HK恆安國際01088.HK中國神華01109.HK華潤置地01299.HK友邦保險01398.HK工商銀行01880.HK百麗國際01928.HK金沙中國有限公司02318.HK中國平安02319.HK蒙牛乳業02388.HK中銀香港02628.HK中國人壽03328.HK交通銀行03988.HK中國銀行

8. 為什麼孫宏斌融創市值蒸發66億港元

事件再次讓人瞠目結舌!據悉,孫宏斌「樂視不差錢」話音剛落,融創市值蒸發66億港元。

據悉,近日融創計劃發行的100億元公司債已被上交所終止發行。而在此之前,融創多次發債融資。去年9月底,融創曾發過一個購房尾款資產支持轉向計劃,涉及金額24.2億元,承銷商為長城證券;去年7月,發行40億元公司債;更早前的2015年12月,曾發行過50億元公司債,子公司天津融創置地曾發過50億元公司債。

9. 香港股票市場價格指數是什麼

恆生指數簡介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43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幅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
編輯本段
成分股的意義

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中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入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
編輯本段
成分股的選取原則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1)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屬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乃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1)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編輯本段
恆生指數歷史

恆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100點,並選出30間上市公司股票為成分股,僅供恆生
恆生指數
銀行內部參閱,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發報,開始點數是150點。
1985年1月2日,恆生指數增加4隻分類指數,把33隻成份股以行業分為4個分類:
恆生金融分類指數
恆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
恆生地產分類指數
恆生工商分類指數
恆生綜合指數於2001年10月3日設立,提供更具廣泛代表性的股市指標,綜合指數包括在香港股市市值頭200位的上市公司,共代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97%市值,取代1998年4月20日設立的恆生100指數。
恆生指數的歷史最高點是19161.38點,於2006年11月7日創下,當日的升幅主要受到匯豐銀行突然宣布減息,升勢主要由中國移動、匯豐銀行及地產股上升帶動。然而在收市前半小時,市場傳出中國移動會進行配股籌集資金,中國移動隨即下跌3元,使恆生指數在15分鍾內急跌超過250點,一度倒跌超過80點,然後大市再度倒升超過30點,最終恆指收市升2.76點,香港交易所總成交急增至超過517億。上一次所創的新高是18397.57點,於2000年3月28日創下,當時主要受到泡沫化的科網股熱潮所帶動。
歷史最高收市點數則是18952.86點,於2006年11月9日創下,升幅主要由匯豐控股、中國移動上升帶動。
歷史最低收市點數則是1967年8月31日的58.61點,原因是六七暴動引發的股災。
2006年11月7日由於恆生指數於收市前牛氣沖天,導致僅餘一隻的恆生指數熊證亦被收回,加上發行
恆生指數
商增發需時,故11月8日是自牛熊證推出以來,沒有恆生指數熊證掛牌交易。
編輯本段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

恆生指數 Hang Seng Index;Hang Seng。名。用單數。縮寫為:HSI。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公司編制的指數。入選樣板股為香港股票市場33家上市公司,是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為香港股票市場最有影響的指數。
國企指數,又稱H股指數,全稱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也是由香港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和發布的。該指數以所有在聯交所上市的中國H股公司股票為成份股計算得出加權平均股價指數。國企指數下1994年8月8日首次公布,以上市H股公司數目達到10家的日期,即1994年7月8日為基數日.當日收市指數定為1000點。
編輯本段
恆生指數現況

自 2003年年中開始,恆生指數逐漸由2003年4月25日低位 8,331 點反彈,進入長達四年半的牛市。於2003年6月17日

重上 10,000點後,更先後於2006年12月28日及2007年10月18日分別突破 20,000點及 30,000點,並於 2007年10月30日創下歷史新高 31,958.41點。
但受「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港股直通車)落實遙遙無期、內地股市由高位大幅調整及美國次按風暴惡化等利淡因素拖累,恆生指數由高位反復下跌,於2008年1月22日跌穿被視為牛熊分界線的 250天移動平均線,跌至 2008年3月14日的低位 21,041.25點,及後雖曾一度反彈至 26,000點水平,但隨著美國次貸風暴新一波危機爆發,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國國際集團陷入財政困難等消息拖累,恆生指數每況愈下,更於 2008年10月27日報出最低位10,676.29點,為04年5月以來的新低。
編輯本段
恆生指數的計算公式

今日恆生指數的計算公式:
恆生指數
Current Index:現時指數Yesterday's Closing Index:上日收市指數P(t):現時股價P(t-1):上日收市股價IS:已發行股票數量FAF:流通系數CF:比重上限系數恆生指數計算公式說明是:
現時指數 = (現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日收市時成份股的總市值)*上日收市指數指數易交易全球大盤恆生指數,T+0快速交易,漲跌雙向盈利.
(例如比重上限系數為40%,即指在指數編算上,只計算該成份股40%之流通量股權。)
基準日是1964年7月31日,基準日指數是100點。
四個分類指數的計算方法及公式與恆生指數相同。
2006年6月30日恆指服務有限公司宣布更改恆生指數加入H股後的計算方法及對現有成份股的數目及影響。(詳情於#外部連結|外部連結)
編輯本段
恆生指數成份股

選股范疇
恆生指數成份股必需是以主版及於香港作第一上市地點。如是國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點亦可。
恆生指數
•該H股公司股本以全國企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該H股公司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非流通股本。
•新上市的H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總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過去一年內的平均值);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額在首90%之列(成交額指按將過去兩年內的成交總額分成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須在聯交所上市滿兩年或符合相關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的指引。
編輯本段
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指引

於檢討指數時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 最少上市時間
第五或以上 3個月
第六至十五 6個月
第十六至二十 12個月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 18個月
第二十五以下 24個月
經甄選符合資格後,再按以下三項准則接受最終評選:
•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不同行業在恆生指數內所佔的比重能否反映股市分布;
•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指數任何一隻指數成份股如連續停牌一個月,該成份股將會從指數中剔除。在非常特殊情況下,
恆生指數
例如該成份股被認為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復牌,才有可能獲保留在指數內。
公司 行業 股票代碼(按公司股票代碼順序排序) 比重(%)
長江實業 地產 0001 2.60
中電控股 電力 0002 1.89
中華煤氣 燃氣 0003 1.32
九龍倉 地產 0004 1.08
匯豐控股 銀行 0005 15.00
香港電燈 電力 0006 1.18
恆生銀行 銀行 0011 1.66
恆基地產 地產 0012 1.09
和記黃埔 多領域 0013 2.32
新鴻基地產 地產 0016 3.17
新世界發展 地產 0017 0.68
太古股份公司A 多領域 0019 1.34
東亞銀行 銀行 0023 0.94
港鐵公司 鐵路 0066 0.72
信和置業 地產 0083 0.65
恆隆地產 地產 0101 1.09
招商局國際 海港服務 0144 0.61
中信泰富 多領域 0267 0.44
華潤創業 經銷商 0291 0.65
國泰航空 航空 0293 0.31
思捷環球 服裝零售 0330 1.32
中國石油化工 石化 0386 2.06
香港交易所 金融服務 0388 2.74
利豐 經銷商 0494 1.85
中國海外發展 地產 0688 1.19
騰訊控股 網路軟體服務 0700 2.98
恆生指數
中國聯通 電信 0762 0.83
華潤電力 電力 0836 0.57
中國石油 石油 0857 3.80
中國海洋石油 石油 0883 4.35
建設銀行 銀行 0939 6.77
中國移動 電信 0941 9.09
中國神華 煤炭 1088 2.26
華潤置地 地產 1109 0.61
中遠太平洋 海港服務 1199 0.27
工商銀行 銀行 1398 6.22
富士康國際 電子製造服務 2038 0.37
中國平安 保險 2318 1.75
中銀香港 銀行 2388 1.24
中國鋁業 鋁 2600 0.64
中國人壽 保險 2628 5.11
交通銀行 銀行 3328 0.92
中國銀行 銀行 3988 4.32
恆生指數開盤時間
恆生指數是港交所股票指數,隨港交所開盤而開盤,港交所每天交易的開盤時間是固定的所以它也是固定的。

10. 恆生指數成分股有哪些

恆生指數成分股(部分)如下

1、00001.HK 長和

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實)為長江集團的旗艦。長江集團是一家建基香港的跨國企業,集團在香港的成員包括三家同為恆生指數成份股的上市公司:長實(股份代號:0001)、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13)及電能實業有限公司(前稱香港電燈集團有限公司)。

2、00002.HK 中電控股

中電集團(簡稱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注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是香港兩家電力供應商之一(另一家為香港電燈)。

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離島(南丫島除外)及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近年亦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投資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

3、00003.HK 香港中華煤氣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煤氣公司),於1862年成立,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亦是香港規模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企業管理和營運均達到世界級水平。過去150多年來,煤氣公司與時並進,與香港一起成長,由初期供應煤氣用於燃點街燈,發展到今天在大中華能源行業領先。

4、00004.HK 九龍倉集團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1886年-,港交所:0004)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香港十大地產商之一。1886年由保羅·遮打成立,原本是香港最大的貨運港的名稱,當時的名字是香港九龍碼頭及貨倉有限公司,以經營港口轉口業務為主,並擁有九龍倉碼頭等貨運碼頭。

5、00005.HK 匯豐控股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為匯豐集團的控股公司,總部設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991年,但旗下附屬公司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匯豐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機構之一,2010年12月31日,市值達1800億美元。

匯豐的業務根基深厚,國際網路遍及全球六個地域,在歐洲、香港、亞太其他地區、中東、北美洲及拉丁美洲的87個國家和地區共設有約7500個辦事處。

6、00011.HK 恆生銀行

恆生銀行有限公司(Hang Seng Bank Limited,港交所:0011,OTCBB:HSNGY)於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立,是一間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務為重點的銀行,是匯豐集團成員之一。

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9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中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入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

(10)香港置地股票市值擴展閱讀:

選股范疇,恆生指數成份股必需是以主板及於香港作第一上市地點。如是國企股只要符合以下其中一點亦可。

1、該H股公司股本以全國企股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2、該H股公司需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非流通股本。

3、新上市的H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4、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總市值在首90%之列(市值指按過去一年內的平均值);

5、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H股除外)成交額在首90%之列(成交額指按將過去兩年內的成交總額分成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須在聯交所上市滿兩年或符合相關上市少於兩年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的指引。

熱點內容
買普通股票算投資嗎 發布:2025-05-17 20:34:02 瀏覽:201
理財丟失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17 20:29:36 瀏覽:934
退市整理期股票門檻 發布:2025-05-17 20:18:55 瀏覽:852
基金跌停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7 19:58:40 瀏覽:138
江鈴科技股票 發布:2025-05-17 19:42:42 瀏覽:257
金太陽怎麼查股票歷史 發布:2025-05-17 19:41:32 瀏覽:535
貨幣計量是什麼價值 發布:2025-05-17 19:31:42 瀏覽:390
股票交易軟體里籌 發布:2025-05-17 19:24:07 瀏覽:222
期貨倉庫存儲增加是什麼意義 發布:2025-05-17 19:16:50 瀏覽:79
公司制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17 19:01:05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