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股票市值好壞
Ⅰ 如何判斷一隻股票的市值是否合理
我們知道,股票的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任何一個成交價格都是市場均衡價格,都是買賣雙方真實意願的反映,不存在非意願的價格行為。也就是說,只要有成交價,說明買賣雙方達到了暫時的均衡,這時的成交價就是當時市況下股票價值的真實反映。所以,只要市場信息充分,市場就不可能存在被低估的股票,只存在沒有被挖掘的股票。隨著市場熱點的不斷轉換,一些股票逐步被市場認同,股價節節攀升,而另一些已漲高的股票則逐步盤落。由此可見,市場信息充分是股票價格是否被低估的充分條件,股票價格被低估是市場信息不充分造成的。從這一點而言,投資者要想找到被市場低估的股票,就必須掌握沒有被市場充分了解的信息,而要做到這一點,絕非一般的投資者所能實現的,這不僅需要比較強的專業知識,而且需要與上市公司保持良好的關系。 在這里,有一個問題是值得探討的,就是股票的估價問題。我們認為,股票的價值不僅僅是業績的反映,而是市場態勢即市場熱點、公司基本面、股本結構等多重因素的綜合函數。同一隻股票在不同市況下其價值是不一樣的,不同股票由於股本結構不同,其價值就存在差異,小盤股通常比大盤股定價要高,ST股票比績優股定價要高也並不奇怪。同時,需要指出的是,股票價值的衡量標准應該是一個動態標准,隨股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修整,所以,將一個不變的標准,如現金流量估價模型、未來收益貼現模型等,去衡量一個不斷變化的市場和股價,顯然有點不科學。 許多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投資經歷:在買賣股票前總要看看它的業績情況如何,市盈率是否偏高,股價下跌空間有多大,將此作為入市的標准,實際上,這是明顯錯誤的,這種方式也決非價值型投資。因為電腦上的所有資料都是公開的,公開的信息必然早已反映在它的股價上,也就是說,過去的信息已被市場消化,如果再將它作為未來的評判標准,必然會差之千里。有些投資者甚至自欺欺人,提出什麼「投資眼光進,投機眼光出」,他這里所講「投資眼光進」就是根據股票的基本面、市盈率作出一個基本判斷,認為目前股價低於他的估價就買進,由於他的估價標準是一種靜態標准,用這種靜態標准去判定動態股價,就不可能得出合理的股票價值,所以他也不可能買到真正的便宜貨。即使他買到的股票漲了也只能是一種偶然的巧合,而通常情況是,買了之後瘟著不動的情況比較多。 巴菲特可以說價值型投資的鼻祖,他的投資經驗可用三句話概括:眼光要准、下手要狠、要有耐心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價值型股票的投資價值是靠等待的時間來換取的。從我國股市的實際情況看,價值型股票的表現機會相對比較少,這要求這種類型的投資必須具備良好的耐心,長期持有,等待幾年中偶爾出現的一二次機會,否則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 在價值型投資中,我們需要指出一個典型的錯誤,即把市盈率作為選股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年來,無論是證券分析師,還是投資者都一直認為,當一隻股票市盈率低時,就考慮買入;當市盈率高時就考慮賣出。市盈率真的那麼重要嗎?然而事實是,那些有傑出表現的股票,其行情的開始並不因為市盈率低,而後來其高不可攀的市盈率也並沒有讓其股價下落。對於這些股票,其行情的發動並非與市盈率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歐奈爾通過對美國歷史上眾多明星股的分析,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即股票的買入點和賣出點與其市盈率關系甚微,低市盈率不能成為股價發動的主要動力。我國股市的表現也存在類似之處。 對成長型股票而言,盈利增長率對股價上漲的促進作用遠遠超過市盈率。在1953年至1985年的30多年間,美國市場上表現出色的股票,其在股價上漲之前的平均市盈率為20倍,都高於市場平均市盈率。我國股市比較典型的高成長股,如清華同方、東大阿派、中興通訊等股票,其啟動前的市盈率一般在40~50倍,遠遠高於市場平均市盈率,但他們的漲幅從來沒有因為高市盈率而受到限制,相反,每次牛市都是它們率先沖在前而。 好貨不便宜,便宜無好貨。正如歐奈爾所說:市盈率為10倍的股票就值10倍於其收益的價錢。實際上,任何便宜的股票都自有它的道理,市盈率只有20倍的股票它同樣也可以跌到10倍,不要因為它市盈率低而買入它。 在牛市中,應以盈利性為第一原則,首選跑得快的股票,而不是選低市盈率股票,相對而言,高市盈率股票比低市盈率股票跑得快。投資者應買高市盈率股票。
Ⅱ 怎樣判斷股票的業績好壞
股票業績好不好,主要是看市盈率,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業績是否增長來分析股票業績好壞。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市盈率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場廣泛談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態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准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市盈率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針,一方面,投資者亦往往不認為嚴格按照會計准則計算得出的盈利數字真實反映公司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獲利能力,因此,分析師往往自行對公司正式公布的凈利加以調整。
Ⅲ 股票市值怎麼看
股票市值看自己持有多少股,現價每股多少錢,然後股份數*現在股價就是股票市值了。
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簡稱 Market Cap)是一種度量公司資產規模的方式,數量上等於該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乘以該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數量。市值通常可以用來作為收購某公司的成本評估,市值的增長通常作為一個衡量該公司經營狀況的關鍵指標。
Ⅳ 怎麼看股票市值
在股票的基礎資料中,就有關於公司總股本的數據,公司的總股本乘以現在的股價就是公司股票的市值。
Ⅳ 怎麼判斷一個股票的好壞
你好,怎樣判斷股票的好壞的方法:
第一,不管除權的股票有多好,建議不買它。
第二,股票在相對的高位橫盤整理並且伴隨成交量放大時建議不買!
第三,所謂的龍頭股在一輪上漲後,又再度拉升,有文章吹噓說龍頭再次啟動,盡量不碰這種股票。
第四,在年底的時候堅決不買腰部的股票,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股票。該類股票風險預告一出,逃也逃不了。
第五,不買下跌通道的股票和暴跌,亂跌的股票,因為這就是故事規律,跌就是跌,漲他就會一直漲。
第六,不到大盤見底企穩的時候,堅決不抄底,新手都死在抄底上。寧可少賺點,也不去做抄底的犧牲者,時刻記住「下跌不言底」「上漲不言頂」!
第七、在價值投資的前提下,選擇30日均線陡峭向上的股票。
第八、選擇沿45度角向上運行的股票,而成交量逐步遞減的股票。因為沿45度角向上的股票走勢最穩,漲幅最大,所以我把這樣的股票稱之為「慢牛股」。
選兩類股可以優選選擇:
①在弱市中尋找「慢牛股」特徵:小碎步,小陽線慢慢上漲。
②在牛市時,買漲停股,跟著莊家賺漲停,做短線。如對漲停股感到吃不準,等待機會尋找預計能有50%至100%以上漲幅股票,一年中只要抓住2、3隻就行了,切勿急躁,一步一腳印,不要想著天天都買股票,要學會控制自己。
其實最賺錢的操作方式是中短線結合:中線持股一般時間為2—5個月,短線持股時間為7—15天,合理規劃自己的倉位,長短結合,靈活操作,不要太死板於規矩規則,人是活的,規矩是死的,要根據當時盤面情況和突發事件去做最合適的決定。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Ⅵ 股市如何看市值
1、打開股票交易軟體,輸入個股代碼或者簡稱,然後按快捷鍵F10即可查看該股票最新的市值了。
2、市值是一種度量公司資產規模的方式,數量上等於該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乘以該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數量。市值通常可以用來作為收購某公司的成本評估,市值的增長通常作為一個衡量該公司經營狀況的關鍵指標。市值也會受到非經營性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例如收購和回購。
Ⅶ 股票市場中。怎麼樣用股票市值去衡量一隻股票的好壞
股票市值沒法衡量一隻股票的好壞。
比如可口可樂這種大公司都是從小公司一步步走來的,市值滾動到現在這樣巨大。不過就成長性來說買成長初期的股票,享受公司的成長過程,會讓你的股票獲得的利潤不斷翻滾增長。
在這里要說的就是股票的市值不代表公司的好壞,但是從成長的空間來說,同樣是好的公司,市值較小的處於起步階段的,前景看好的公司更值得我們去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