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與cpi和GDP的關系
1. GDP和CPI之間有什麼聯系
CPI反映消費價格變化情況,是一個相對數。GDP反映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是一個絕對數。CPI的變動反映經濟運行過程中物價變動情況,是觀察通貨膨脹程度的重要指標,GDP的變化則反映經濟的增長情況。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存在以下四種情形:高增長低通脹,高增長高通脹,低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
高增長低通脹。主要特徵是GDP高速增長和CPI的低位穩定並存,表明宏觀經濟處於良性運行的軌道,這是一個社會追求的最重要的經濟目標。我國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就是典型的高增長低通脹,這段時間是經濟的「黃金增長期」。
高增長高通脹。主要特徵是GDP的高速增長與CPI高位運行並存。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需求增長較快,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價格上漲從而引發通貨膨脹。此時,由於經濟高速運行,所以即使通脹壓力較大,整個社會壓力也不是很大。但如果分配不公,容易出現窮人補貼富人的情況,從而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我國在1992年至1995年期間就處於這樣的階段。
低增長低通脹。主要特徵是GDP增長較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同時CPI也處於低位運行狀態。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緩慢,則國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需求減少,從而使得產品價格下降,CPI降低。促進經濟增長成為整個社會的首要目標,可以採取適當的通貨膨脹政策來刺激生產。政府會採取擴張性的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增長。我國在1988年至1991年期間就處於這樣的階段。
低增長高通脹。即經濟停滯通貨膨脹,俗稱「滯脹」。主要特徵就是GDP增長比較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但同時物價上升加快,通貨膨脹率一般超過5%甚至更高。滯脹要比單純的通脹更可怕,對一個社會的破壞性更大。
2. cpi和gdp的關系是什麼
CPI是居民消費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是對一個固定的消費品籃子價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費者支付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度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工具;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
評價經濟也有很多的指標,比如規模上的GDP、民生上的基尼指數等等。在目前的中國從這個兩個指標看,是背離的,從前一個看是好經濟,從後一個看是壞經濟;前一個是特色下的「奇跡」,後一個已經崩潰了。由於特色的人種,奇跡的是後者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還沒有被允許崩潰。光光一個GDP的大小,是不能驕傲的,我們的民工今天用上了彩電、手機,但不能說,生活質量比以前的皇帝好。一輩子的錢甚至買不來一個廁所,這樣的GDP是黑板上的餅。保羅克魯格曼來中國的時候,用了「神奇」一詞來描述中國,大概其中有一層意思是對這種背離感到不可思議吧!
當然,另外一層就是對中國速度奇跡的不懷好意的贊揚。如果我們在馬拉松上看到一名運動員,從一開始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開始跑,我們肯定也會對他進行不懷好意的贊揚的吧。我們會為他鼓掌,會為他感到驚奇,會驚呼看到了馬拉松運動史上的奇跡,而同時在心裡我們一定會對這名運動員表示質疑,常識也會告訴我們,這位運動員是不能「持續」的,最終是最差一名,他不是超人,如果你認為他能以這個速度跑完全程,那你就是一個「超人」的頭腦。一個好的教練他肯定具有「科學訓練觀」,會告訴他,你要平均的分配體力,以最快的速度達到終點,不會告訴他,你一開始就要沖刺,只要三分鍾內領先也是領先,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我想這樣「亂來」的教練是沒人請的吧。除非這個教練是用槍頂著請的人,一定要當這個教練,那也沒辦法。
3. GDP 平減指數與CPI指數之間的區別
三點關鍵的差別:
1、GDP平減指數衡量生產出來的所有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而CPI只衡量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與服務的價格。
2、GDP平減指數只包括國內生產的產品,進口品並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減指數上。但進口品卻影響CPI。
3、CPI是用固定的一籃子產品來計算的,而GDP平減指數允許當GDP組成部分變動時,一籃子產品隨時間變動。
GDP平減指數=名義GDP/實際GDP。是用來反映經濟中物價總水平所發生的變動。而CPI是衡量消費者購買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衡量的是固定一籃子的消費品的。
(3)股票市場與cpi和GDP的關系擴展閱讀
如果用當前的價格來計算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所得到的GDP稱為名義GDP(Nominal GDP)。"名義"一詞表示用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用人為規定的基年(目前是1996年)價格來計值的經濟指標是比較可靠的。用不變價格計算的GDP稱為真實GDP。
"真實"一詞表示以不變價格計算。真實量值衡量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就只會因為真實數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會因為價格的變化而變化。舉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義收入是3萬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義收入變為了6萬美元。如果從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價格都翻了一番,實際上你的生活水平並沒有變化。
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也是宏觀經濟分析與決策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台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准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期貨市場、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變化。
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目的,是了解全國各地價格變動的基本情況,分析研究價格變動對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的影響,滿足各級政府制定政策和計劃、進行宏觀調控的需要,以及為國民經濟核算提供參考和依據。
4. GDP與CPI的關系
cpi是消費價格指數,反應了物價的變動。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反應了經濟的增長。
一般而言GDP增長的國家CPI也會同期增長
兩種指標保持同步,說明經濟結構發展比較合理,如果GDP增長過快,CPI增長幅度小,甚至不增長,就說明該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點不協調。例如我國,發行國債,增加出口,拉動內需是我過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但我國在拉動內需方面做的不好,增加了在外貿方面與各貿易國的矛盾,使出口受阻,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5. GDP和CPI的關系
CPI反映消費價格變化情況,是一個相對數。GDP反映國民經濟生產總量,是一個絕對數。CPI的變動反映經濟運行過程中物價變動情況,是觀察通貨膨脹程度的重要指標,GDP的變化則反映經濟的增長情況。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關系存在以下四種情形:高增長低通脹,高增長高通脹,低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
高增長低通脹。主要特徵是GDP高速增長和CPI的低位穩定並存,表明宏觀經濟處於良性運行的軌道,這是一個社會追求的最重要的經濟目標。
高增長高通脹。主要特徵是GDP的高速增長與CPI高位運行並存。由於經濟高速增長,國民收入大幅增加,社會需求增長較快,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價格上漲從而引發通貨膨脹。此時,由於經濟高速運行,所以即使通脹壓力較大,整個社會壓力也不是很大。但如果分配不公,容易出現窮人補貼富人的情況,從而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低增長低通脹。主要特徵是GDP增長較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同時CPI也處於低位運行狀態。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長緩慢,則國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需求減少,從而使得產品價格下降,CPI降低。促進經濟增長成為整個社會的首要目標,可以採取適當的通貨膨脹政策來刺激生產。政府會採取擴張性的政策來刺激經濟的增長。
低增長高通脹。即經濟停滯通貨膨脹,俗稱「滯脹」。主要特徵就是GDP增長比較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但同時物價上升加快,通貨膨脹率一般超過5%甚至更高。滯脹要比單純的通脹更可怕,對一個社會的破壞性更大。
6. GDP與CPI的關系
GPI是消費價格指數,反應了物價的變動。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反應了經濟的增長。
一般而言GDP增長的國家CPI也會同期增長
兩種指標保持同步,說明經濟結構發展比較合理,如果GDP增長過快,CPI增長幅度小,甚至不增長,就說明該國經濟增長的支撐點不協調。例如我國,發行國債,增加出口,拉動內需是我過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但我國在拉動內需方面做的不好,增加了在外貿方面與各貿易國的矛盾,使出口受阻,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7. GDP與CPI有什麼聯系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反應了物價的變動。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反應了經濟的增長。
CPI為衡量通脹的重要指標,CPI與GDP的組合是判斷經濟形勢的重要表徵:
1、雙高,且CPI更高--通貨膨脹(Inflation)tight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y
2、CPI高,GDP速度低--滯脹 (Stagflation) 主要特徵就是GDP增長比較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negative growth)的情況,但同時物價上升加快,通貨膨脹率一般超過5%甚至更高。Tight monetary policy but loose financial policy
3、雙低,--通貨緊縮 (Deflation) 央行和政府會採取擴張性的政策來刺激(stimulate)經濟的增長。我國在1988年至1991年期間就處於這樣的階段。
4、GDP 速度高,CPI低--健康 (Health)這是一個社會追求的最重要的經濟目標。我國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就是典型的高增長低通脹,這段時間是經濟的「黃金增長期」。
8. GDP和CPI分別指什麼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一、定義
國內生產總值(英語:Gross Domestic Proct,縮寫:GDP),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market value)。
消費者物價指數(英語: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作 CPI;亦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
二、聯系
GDP和CPI都是屬於國家宏觀經濟指標,都是用於衡量國家經濟狀況,是用於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
三、區別
1、反映的情況不同
GDP反映的是國家總體的經濟狀況,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CPI反映的是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
2、核算方法不同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CPI的核算採用抽樣調查方法抽選確定調查網點,按照「定人、定點、定時」的原則,直接派人到調查網點採集原始價格。數據來源於全國 31個省(區、市) 500個市縣、 8.3萬余家價格調查點,包括商場(店)、超市、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和互聯網電商等。
3、范圍不同
GDP核算范圍原則上包含了位於中國經濟領土范圍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單位的經濟活動。
CPI只涉及消費方面。CPI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 8大類、 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8)股票市場與cpi和GDP的關系擴展閱讀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就業穩首先得益於經濟持續發展。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GDP超過9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6%。「經濟總量的盤子持續擴大,就業容量也相應擴大,這為就業增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產業結構優化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2018年第三產業的增加值達到46.96萬億元,佔到GDP的52.2%。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5%,跑贏CPI,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9. GDP和CPI的關系
問題在於真實GDP是多少?我們不可能用物質來衡量GDP,比如一年中國生產了100噸煤,500瓶罐頭等等,GDP要表示為貨幣單位,也就是人民幣。那麼如何確定真實GDP呢?很簡單,以某年的價格指數為標准,比如說去年米4元一斤,那麼4元/斤就是基數。今年生產了100斤米,那麼今年的CPI就應該=今年價格乘以100斤 除 4元/斤乘以100斤。得出來的就應該是個比值。如果我們把前一年的價格指數表示為基準點100,那麼今年就是(今年價格乘以100斤)/(4元/斤乘以100斤)再乘以基準點100=103.9;如果基準點是1,那麼就是1.039;第三種說法3.9應該是漲幅(103.9-100)/100=3.9%。
有個問題要更正下,CPI其實不是用名義GDP除真實GDP計算出來的,它是調查得來的。而名義GDP除真實GDP的值應該叫做「價格平減指數」!不過確定基準點的意思一樣,我把去年的4元定義為100或1,也能算出103.9或1.039。差別是平減指數是「加權平均」的結果而CPI不是加權的(應該有固定的折算比例)。所以說平減指數更能反映價格水平。再舉例,現在房地產增幅很高,如果以CPI看,價格指數就很高;但價格高了交易量少,對整體價格帶動就減少了,平減指數肯定低於cp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