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股票上市後卓勝微股價會大漲嗎
㈠ 中芯國際AH股價大跌是怎麼回事
9月7日數據顯示,目前中芯國際AH溢價率約為255%,創上市以來新低。
當地時間9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正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國防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了一項建議,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稱,國防部正在與其他機構合作,以確定是否對中芯國際採取行動。
消息人士則稱,美國政府正在評估中芯國際與中國軍方的關系。9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聲明稱,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該公司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
9月7日,晶元股早盤分化,龍頭股跌幅較大,中芯國際一度跌逾9%,港股市場上中芯國際一度跌近20%,目前報19.14港元。數據顯示,目前中芯國際AH溢價率約為255%,創上市以來新低。
(1)中芯國際股票上市後卓勝微股價會大漲嗎擴展閱讀
中芯國際回應的具體內容
9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聲明稱,任何關於「中芯國際涉軍」的報道均為不實新聞,該公司對此感到震驚和不解。
中芯國際稱,中芯國際作為一家同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及中國大陸A股上市的國際化運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且與多個美國及國際知名的半導體設備供貨商,建立多年良好的合作關系,美國商務部多年來針對中芯國際進口采購的設備,也已經核發多件重要的出口許可。
同時,中芯國際自成立以來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成員,客戶遍及美國、歐洲及中國大陸等世界各地,其產品及服務皆用於民用和商用,從沒有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為,與中國軍方毫無關系。
2016年及以前,中芯國際還是經美國商務部正式認可的『最終民用廠商』(Validated End-User) ,並曾有多位美國商務部官員實地到中芯國際進行訪查。
㈡ 中芯國際美國、香港同時上市,但股價差別很大,是否是同股不同權呢
是。
同股不同權又稱雙層股權結構,是指資本結構中包含兩類或多類不同投票權的普通股架構。同股不同權為AB股結構,B類股一般由管理層持有,而管理層普遍為始創股東及其團隊,A類股一般為外圍股東持有,此類股東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願犧牲一定的表決權作為入股籌碼。
由於市場造成的,港股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買賣,而且八成投資者為機構,很理性,A股散戶多,制度不完善,執法不嚴,導致投機氣氛重,所以同股不同價,同股同權的權是指權力,一樣的知情權,一樣的分紅權,一樣的投票權等,這要靠完善制度,嚴格依法束達到。
(2)中芯國際股票上市後卓勝微股價會大漲嗎擴展閱讀:
雙層股權結構在美國很普遍,可以使公司創始人及其他大股東在公司上市後仍能保留足夠的表決權來控制公司。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在港交所官網披露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咨詢總結中表示,港交所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IPO新規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上市規則將於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納相關上市申請。
㈢ 中芯國際以前在美股市值及股價漲跌如何
中芯國際之前在美股的表現並不好,以至於直接從美股退市。
中芯國際自從今年6月1日在A股科創板提交IPO申請後,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拿到了批文,刷新了A股IPO的審核速度。到了7月5日,中芯國際直接宣布發行價為27.46元/股,從融資規模上來看,中芯國際已經是當之無愧的A股規模第一。中芯國際此次初始發行股票數量為16.86億股,時至今日,中芯國際已經飆升到了70元/股,其市值已經超過了6000億元的大關,堪稱是A股科創板的第一股。由此可見,中芯國際從美股退市,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其二是因為中芯國際在中國地區的市場份額顯著提升。根據中芯國際的年報顯示,其在中國的銷售佔比擴張至百分十五十九,而在美國的銷售佔比卻進一步萎縮至百分之三十二。
也正因為上面的這些原因,中芯國際才會從美股退市。總而言之,中芯國際此前在美股的表現很不好。
㈣ 中芯國際會漲到一萬一股嗎
你等著吧,但願你有生之年,這只股票能漲到1萬一股
㈤ 中芯國際CEO提出辭職,這對中芯國際的股價會有什麼影響
中芯國際的股價可能會因此而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趨勢。
而此次梁孟松辭職的主要原因是董事會決定空降一位新上級與梁夢松搭檔,這讓梁孟松感覺到董事會對他並不是充分信任的,他覺得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質疑。而且新來的人員對於自己的行政效率以及決策的制定,也會造成一部分阻礙。在充分權衡之後,梁孟松選擇了辭職。
而梁孟松辭職之後,這一事件對中芯國際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對我國半導體事業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中芯國際這次事件後一定會受到重大打擊。股價大降也是必然的趨勢了。
㈥ 博古通金剖析中芯國際上市科創板表現怎麼樣
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登陸科技創新板。發行價格為27.46元/股,首次發行16.86億股,擬籌資462.87億元。截至昨日上午,中芯國際上市首日股價上漲至每股87.98元,股票總市值為人民幣6278.63億元。。滿意我的回答嗎?如果滿意請採納下
㈦ 上市了!中芯國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上市,開盤報價48.6元,市值高達8.9萬億人民幣。彼時微軟、蘋果等公司的市值才不過1000億美元左右,中國石油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是,出道即巔峰,上市後的十三年裡,中國石油只在2009年、2014年和2017年的三年裡收了陽線,股價從48.6元一路下跌到4元多,市值更是從8.9萬億元蒸發到僅有8100億元。
7月16日,另一隻萬眾矚目的新股「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作為中國晶元產業的希望,「中芯國際」一直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在萬眾期待其股價可以不斷走高的同時,市場也很擔心這只股票會步中國石油的後塵,上市即巔峰。
不過,從目前的市場環境和兩者的業務情況來看,「中芯國際」應該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表現不佳的原因
首先,中國石油的整體盤面很大,雖然跌到四塊多,仍然有超過8000億元的市值,市值總量位居A股市場前十。因此沒有莊家會輕易砸資金去坐莊,中國石油的股價也很難拉動有大的上漲。
其次,從上市到如今,中國石油的業績一直算不上好,雖然中國石油的營業收入不低,但其營業成本這些年來都在上升,其中最大的支出體現在采購方面,可以佔到其經營支出的七成以上,再加上石油勘察和採集工作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但未必有所收獲。
所以,中國石油的凈利率一直比較低,加上一直沒有利好消息刺激,中國石油的股價常年在低位徘徊。
中芯國際的發展情況
個人認為,中芯國際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首先,晶元產業現在是我國發展的核心產業之一,作為國內最大規模、技術最為先進的晶元製造廠商,中芯國際在產業發展和技術革新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了發展中國自己的晶元技術,國家是一定會給予其適當補貼的,有了業績作為基礎,中芯國際的股價也會有一定的保證,不會發生與中國石油類似的暴跌情況。
其次,中芯國際是半導體板塊中第一隻在大陸和香港上市的「A+H」股。在2020年的上半年中累計上漲超過230%,股價走勢一直非常強勁。而本次其在科創板進行IPO,還獲得了566倍的超額認購。可以說只要中芯國際能潛心發展技術,中國政府和個人投資者都會對其給予最大的支持,認可他的業績表現。
綜上所述,與中國石油相比,兩者行業不同、領域不同,股價的走勢不能以一個標准確認。不管從業務發展前景還是業績預測來看,中芯國際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㈧ 中芯國際上漲對第一大股東有利嗎
肯定是有利的,中芯國際上漲第一大股東所持有的股票的市值就會上升,也會讓大股東的股東權益上市。
㈨ 中芯國際上市會影響與之關聯的股票么
會影響。
中芯國際是一家集成電路晶元代工和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對於晶元上市公司來講,多了一家龍頭公司競爭,如果是本身盈利比較差的公司,股價是很容易受到影響而下跌,因為投資者一定會放棄盈利差的股票,買入盈利能力更好的股票。
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首日收盤漲201.97%,報82.92元,換手率為53.08%,成交額達到479.7億,占科創板所有股票成交額近50%,躋身A股市場歷史第四大單只個股成交金額。
(9)中芯國際股票上市後卓勝微股價會大漲嗎擴展閱讀:
對於晶元上市公司來講,多了一家龍頭公司競爭,如果是本身盈利比較差的公司,股價是很容易受到影響而下跌,因為投資者一定會放棄盈利差的股票,買入盈利能力更好的股票。
中芯國際將根據修訂後的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申請將公司的美國存托股(ADS)從紐約證券交易所自願退市,並注銷這些ADS和相關普通股的注冊。
㈩ 中芯國際為什麼上市後光跌不漲
因為中芯國際上市大漲定位過高,跟港股價差太大,股價跟業績不太匹配,後市需要有一個股價回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