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票總市值和gdp
A. 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判斷泡沫的公式,就是市值除以這個國家的gdp
這東西管個屁用,按這個算中國股市還要暴漲,但可能嗎,6000點的時候gdp多少,現在gdp漲了多少倍,股市卻只有4000點
B. 巴菲特指標是什麼這個指標有什麼作用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巴菲特指標的來歷,故事是這樣的巴菲特在《財富》雜志發布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說他對當前股票市場的看法。在這篇文章中呢,他提出了一個判斷股市整體估值也就是股票走向的指標,後來就被人們稱為“巴菲特指標”。
C. 股市總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怎麼計算
股市總市值/GDP數值嘛,這有什麼難算的。 查市值去兩交易所網站,查GDP去國家統計局網站。
D. 巴菲特曾說股市總市值是GDP的70%~80%時值得買入!現在只有69%,為何所有人都認為接下來大盤
股市是藝術,不是科學。
所以沒有精確的數學模型。
巴菲特被套30%的事情多了去了。
E. 投資 基金 巴菲特 用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佔GNP的比例判斷買入賣出時機,一般在70%~80%
這個指標類似於市銷率、市盈率的概念。衡量整個股票市場的高低估情況。GNP是國民生產總值。統計局網站是估計可以找到。不過用GDP也是可以的。。股票總市值/GDP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的證券化率。希望對你有幫助
F. 我國股票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多少是合理的
巴菲特提出一個判斷市場估值高低的原則:市場總市值與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場投資機會和風險度。如果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的比率在70%~80%之間,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由於美國和英國大量的國外上市企業,他們股票總市值佔GDP高位常常在150%以上,屬於高位區域。所以當比率在70%~80%之間,就是低谷區域了。大致相當於高位的一半的位置。
目前我們3000點的位置,大概這個比值是70%,是不是就低估了呢?
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的股票市場不僅沒國外企業,國內的許多優秀企業都跑到國外上市去了。2000年這個比值最高只有48%;05年最低的時候這個比值只有17.7,07年最高有127%;08年最低的時候又降到43%,今年6月15日的時候,比值又變成110%。發生這個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國家核心的企業多數已經上市了在這幾年中。
按照最近目前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對比來看,最高值與最低值應該在0.4-0.5的樣子,考慮到從前兩年開始,又有一批股票上市,我們把比值提高一些,大概在0.45-0.55,或者0.5-0.6。所以按照巴菲特的理論,在中國的具體情況這個比值應該是45%~60%之間,取中位數,同樣也是對比美國,大概就是gdp的一半的位置50%的樣子吧。對應的點位是2400點的位置。
G. 怎麼樣計算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站GDP的比例
這些東西沒有什麼用的,這個比值叫證券化率,反應證券市場容量。聯系我吧!
看的到嗎?
H. 全球股市總市值和全球gdp比例怎麼看
這個沒有一定的比例的,因為股市總是波動的,而且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
I. 巴菲特認為股票總市值佔GDP的比例在70%到80%左右,股指才能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可是我在百度上
上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查總市值後相加,除以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