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9日均線和14日均線
㈠ 股價和均線的關系
股價均線的關系
一、利用均線炒短線。
股市一周交易五天,一月為四周,那麼,我認為,一月之內都為短線。
我們把K線中的均線參數改為10、20、30日時,就會發現均線當中的很多秘密。
我們跟蹤一隻股票,在整盪或下跌時,如果10日均線道先上穿20日均線,隨後,20日均線又上穿30日均線,三條線之間形成一個三角形,稱之為「托「。根據三角形的穩定性原理,說明該股已基本穩定,不再下跌,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
當穩定後,如果三條線成多頭排列,即:10日均線在上,20日均線在中,30日均線在下,就說明該股票已進入短期上升通道,如果相反,則是下跌通道。
上升通道中,必須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如果成交量逐步或猛然間放大,則說明該股已進入拉升階段,應及時介入,,如成交量明顯不足或量能突然間消失,則可能是空頭陷井或是莊家的波段性洗盤,最好持觀望態度。
當然,短線的組合方法還有3、6、9日,5、10、15日,用法一樣,根據行情而定。如果是牛市行情,用10、20、30日均線,如果是整理行情或熊市行情,則用3,5。但如果將三種線搭配使用,我們的勝率也將可能更大。
二、如何用均線判斷股票的漲幅。
前面說過,如果一隻股票的三條均線成多頭排列,那麼,這只股票便在上升通道中,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那麼怎樣判斷該股能漲多高呢,這就要求我們將三條均線搭配使用。
首先,以369線為基本線,找到成多頭排列的個股,再用515線來作判斷,如果也附合條件,最後,我們用1030線來做最後的定擇。當1030線形成「托」時,如果三條線趨勢都是向上(一般會出現漲停),那麼此股一定在近期內要大漲,這們應及時介入,如果股價跌入低谷時,369、515、1030托三線的趨勢都向上時,該股會及時大幅上漲,是我們抓反彈的最好時機(如綠景地產2007年7月的表現);如果「托」成橫向的長形,那麼該股上升的速度一定會很慢;如果三線在底部相交成為「叉托「,那麼當時的股價便是該股的上升前的最低價,說明莊家的整盤以經完成,只剩拉升;如果369線叉托和515線的叉托出現在同一天,那麼次日便是該股行情的發動日(如復旦復華2007年12月份、力合股份2007年8月份)
然後,無論時在高位還時在低位,隨著成交量的不斷放大,當各種均線指標都符合條件成多頭排列時,如果三線之間的距離均勻,向上的角度越大,便說明該股的漲勢越強烈,上漲的幅度也就會越大。
三、中長線均線的應用。
選擇中長期投資,最關鍵是要選一個優秀的企業,其次,如果你想或得更大的利潤,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保證股價在60日均線之上。
㈡ 炒股同花順我想設7曰,14日,21日均線設置,請詳細告之
在日k線圖上把滑鼠放到上面寫均線數字的地方,會提示你雙擊修改曲線參數,你雙擊之後在均線參數的位置寫上你要的天數就行了,還可以設定更少或者更多周期
㈢ 如何理解14日均線
一般來說 都以5個交易日為一個循環來看..所以有5日 10日20日 60日 120日 250日等作為基礎的均線..其實這個是基本的東西..14日的話就光代表了14個交易日的平均成本...那麼其實反映不了他真實的成本..你可以自己設置..你覺得這個股票的調整周期是怎麼樣的就可以相對進行調整...不用一定按照原先定好的均線來畫...14日也可能是一個股票的調整周期..那這樣來看的話就會比較有用了..
㈣ 為什麼有些人把股票均線調成13日和21日均線
股票均線是自己的愛好,看自己想法吧
㈤ 5 日均線 14日均線 21日均線都是怎麼得來的怎麼去理解均線的形成
Moving Average,簡稱MA,原本的意思是移動平均,由於我們將其製作成線形,所以一般稱之為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
移動平均線是將某一移動平均線段時間股指或股價的平均值畫在坐標圖上所連成的曲線,用它可以研判股價未來的運動趨勢。
移動平均線常用線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標。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動平均線。是短線炒作的參照指標,稱做日均線指標;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線指標,稱做季均線指標;120天、240天的是長期均線指標,稱做年均線指標。對移動平均線的考查一般從幾個方面進行。
移動平均線是由著名的美國投資專家Joseph E.Granville(葛蘭碧,又譯為格蘭威爾)於20世紀中期提出來的。均線理論是當今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指標之一,它幫助交易者確認現有趨勢、判斷將出現的趨勢、發現過度延生即將反轉的趨勢。
按演算法分類算術移動平均線所謂移動平均,首先是算術平均數,如1到10十個數字,其平均數便是5.5;而移動則意味著這十個數字的變動。假如第一組是1到10,第二組變動成2到11,第三組又變為3到12,那麼,這三組平均數各不相同。而這些不同的平均數的集合,便統稱為移動平均數
舉例說明:某股連續十個交易日收盤價分別為:(單位:元)
8.15、 8.07、 8.84、 8.10、 8.40、 9.10、 9.20、 9.10、 8.95、 8.70
以五天短期均線為例:
第五天均值=(8.15+8.07+8.84+8.10+8.40)/5=8.31
第六天均值=(8.07+8.84+8.10+8.40+9.10)/5=8.50
第七天均值=(8.84+8.10+8.40+9.10+9.20)/5=8.73
第八天均值=(8.10+8.40+9.10+9.20+9.10)/5=8.78
第九天均值=(8.40+9.10+9.20+9.10+8.95)/5=8.95
第十天均值=(9.10+9.20+9.10+8.95+8.70)/5=9.01加權移動平均線加權的原因是基於移動平均線中,最近一日的收盤價對未來價格波動的影響最大,因此賦予它較大的權值。加權方式分為四種:
1.末日加權移動平均線:
計算公式: MA(N)=(C1+C2+……+Cn×2)/(n+1)
2.線性加權移動平均線:
計算公式: MA=(C1×1+C2×2+……+Cn×n)/(1+2+...+n)
3.梯型加權移動平均線:
計算方法(以5日為例):
[(第1日收盤價+第2日收盤價)×1+(第2日收盤價+第3日收盤價)×2+(第3日收盤價+第4日收盤價)×3+(第4日收盤價+第5日收盤價)×4]/(2×1+2×2+2×3+2×4)即為第五日的階梯加權移動平均線
4.平方系數加權移動平均線:
公式(以5日為例):
MA=[(第1日收盤價×1×1)+( 第2日收盤價×2×2)+( 第3日收盤價×3×3)+( 第4日收盤價×4×4)+( 第5日收盤價×5×5)]/(1×1+2×2+3×3+4×4+5×5)
㈥ 請問一下股市裡邊說的7周均線跟14周均線是什麼意思,我怎麼找不到,請大神告知
因為默認均線中都沒有7周和14周均線,所以要自己調均線參數
㈦ 通達信怎麼設置14日線和其9日均線
九日平均線:MA(C,9);
LC:=REF(CLOSE,1);
十四日RSI:SMA(MAX(CLOSE-LC,0),14,1)/SMA(ABS(CLOSE-LC),14,1)*100;
㈧ 股票里說10日均線和30日均線之間是主力成本價,怎麼理解希望發個圖
主力的成本價一般情況下,別人是無法知道的。這是主力的絕對秘密。
但是,在日常交易中,我們利用統計的方法可以估算出主力的大概成本價,現在有許多這樣的軟體,可能會准確一點,但你得掏錢買。
我的方法是:首先確定買賣計劃,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再找市場的大概成本,短線看10日均線,中線看30日,長線看120日;再結合SLL指標和動態籌碼分布來判斷;另外,我還可使用軟體的成本分布、火焰山等功能知道主力的大體成本。如: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是多少?
主力600842的成本價在3.40-3.80;市場平均成本:3.45,獲利盤:23.23%,等等。
你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先在裡面練習一下比較好,我開始就是這樣學習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㈨ 請問股票行情中的均線, 幾日均線
一般來說短期的看5、10日均線的交叉情況,中期的要看60日均線,60日均線被稱為生命線,如果股價在60日均線之上是比較好的形態。
k線圖又稱陰陽燭圖。陽燭表示該時段中收盤價高於開盤價,陰燭表示收盤價低於開盤價,燭頂和燭底反映該時段中的最高、最低價。根據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以及最低價之間的不同情況,陰線和陽線會呈現不同的形態。
而k線圖最重要的參考指標是均線系統,它是進行股市操作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以每天的前九天和當天共十天的收盤價取算術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這種算術平均值而連結的曲線就是十日均線。同樣,有十分鍾均線、十小時均線、還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時間單位作成的各種均線。通常1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統稱為10均線。20均線就是20個時間單位的均線,......,其它都是同樣的意思。以上是常見的做法。還有人取每天的平均價,還有的取均權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K線圖中常標以MA5、M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