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滯漲
⑴ 誰推薦一本介紹美國70年代\80年代經濟滯脹和股市關系的書
1)石油危機
中東石油價格提高,美國不得不付更多的金錢購買石油,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物價上漲,經濟危機發生.
2)西歐,日本的競爭
戰後,二者進行多處改革,調整政策,經濟發展迅速,對美國形成很大壓力.
3)軍事擴張
為與前蘇聯爭霸,美國在歐洲集結重兵,以保證它在歐洲的地位,後來又深陷侵越戰爭,軍事開支大.
主要由於以上原因,美國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與國際環境,所以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
⑵ 20世紀8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扭轉70年代經濟滯漲採取了哪些措施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臃腫,財政支出龐大。總統尼克松在咨文中呼籲,應當「使權力和資源開始從華盛頓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體人民手中。我們要使各州和地方擔負更多的責任,我們將同他們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國聯邦政府試圖消除國家干預經濟的弊端。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資本主義相比,當代資本主義在許多方面已經並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國家資本所有制形成並發揮重要作用,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並成為居主導地位的資本所有制形式;(二)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為緩和勞資關系所採取的激勵制度有職工參與決策制度、職工終身僱傭制度、職工持股制度;(三)社會階層和階級結構的變化:一是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二是高級職業經理成為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三是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四)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二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為盡快恢復國民經濟,在繼續發揮市場機制主導性作用的同時,開始對經濟進行全面干預,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西方國家普遍走上強化市場調節、弱化政府幹預的道路,即通過國有企業私有化來提升經濟競爭力,通過福利制度改革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通過放鬆對經濟和金融的管制釋放經濟活力,經濟危機呈現新的特點:去工業化和產業空心化日趨嚴重,產業競爭力下降;經濟高度金融化,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財政嚴重債務化,債務危機頻繁爆發;兩極分化和社會對立加劇;經濟增長乏力,發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機和結構性危機交織在一起;金融危機頻發,全球經濟屢受打擊;(五)政治制度的變化: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趨勢,改良主義政黨在政治舞台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公民權利有所擴大。
⑶ 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發生了嚴重的「滯脹」現象,產生的原因,運用宏觀經濟學原理進行分析(要求有圖示)。
油價---總供給沖擊,導致失業增加,產出減少,利率下降.
資本家榨取了資本後,由於生產力大於勞動人民的購買力,使廣大勞動人民的購買力不能隨勞動力發展而相應提高,這就造成生產盲目擴大同勞動人民購買力的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到一定程度必然滯脹.
其實這是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石油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老師提醒我們要注意!!
⑷ 解釋滯脹的含義以及為什麼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出人意料(美國)。
就是經濟危機,即資本家榨取了資本後,由於生產力大於勞動人民的購買力,使廣大勞動人民的購買力不能隨勞動力發展而相應提高,這就造成生產盲目擴大同勞動人民購買力的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到一定程度必然滯脹.
其實這是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矛盾,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美國九十年代因人們大規模購買股票,造成市場虛假繁榮,
物價上漲,失業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徘徊不前,這就是滯脹
⑸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嚴重滯漲問題說明什麼
國家干預經濟《即凱恩斯主義》已經不能適應國家經濟的發展。
⑹ 70年代美國出現經濟滯漲的標志是什麼
普遍認為,美國當時的滯漲以及此後爆發的經濟危機主要是由能源價格上漲所致。所以標志應該是能源價格上漲
⑺ 美國70年代滯脹的原因是什麼
經濟學家提供造成滯脹的兩個主因:
1、經濟產能被負面的供給震盪而減少。例如石油危機造成石油價格上漲,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減少,引致商品價格上升同時經濟放緩。
2、另一原因為不當的經濟政策。例如中央銀行容許貨幣供應過度增長,政府在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作出過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滯脹時提供了兩種解說:首先是油價暴漲,繼而中央銀行使用過度刺激的貨幣政策對抗經濟衰退,形成物價/薪資螺旋(price/wage spiral)。
影響和現象
1、影響
而出現滯脹會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使得貨幣貶值,貨幣的國際購買力減弱。也在二十世紀70年代的美國出現過滯脹現象,這一度使得日本的GDP總值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也算是經濟危機的一種。
2、現象
滯脹時代也就可以說是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或說主要的經濟體)存在滯脹的現象,國民經濟不增長或是負增長的現象廣泛存在,而且通貨膨脹率也居高不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滯脹時代,網路—滯脹
⑻ 美國滯脹時期指的是什麼時期
美國滯脹時期指的是二十世紀70年代。
美國滯脹主要是在20世紀70年代,准確的說是1970年-1983年左右。
從外部看,一是1973年10月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引發了石油危機,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這次危機持續了3年,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
二是在1978年底,受兩伊戰爭影響,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這兩次石油危機直接引發了1973和1979年的經濟危機,成為70年代美國滯脹的重要的外部原因。
從內部看,這段時間美國的科技發展處於低潮。在經歷了近20年的科技高潮後,到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力已經明顯減弱。此外,美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出口貿易額開始下降,幾乎均為逆差。
科技革命推動力減弱、出口減少,導致美國實體經濟停滯不前、生產力水平下降。加之工資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其增長速度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樣的惡劣局面一直持續,最終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且通貨膨脹率一度上升到了二位數。
當時,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交織在一起,形成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滯漲。在滯漲中,美國長期推行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失靈。
(8)年代美國股票市場滯漲擴展閱讀:
滯脹對美國經濟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1、美國工業經歷了長時間的生產下降。1973年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5.3%,持續時間為18個月;197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使得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持續時間約44個月。
2、企業倒閉、銀行破產數和失業率都創出戰後最高紀錄。企業破產數量達25300 家,失業率最高時達10.8%。
3、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物價上漲都嚴重影響了美國的經濟發展。「滯脹」階段是美國「二戰」結束後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
4、經濟的衰退通常伴隨著股市的下跌。整個滯脹期間,股票市場經過了6次調整,約有一半的時間處於熊市之中。滯脹嚴重影響了美國股市的發展。
5、異常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同時發生,使得美國政府進退兩難。為了應對這次危機,先後有四任政府與其進行了不懈的斗爭。其中最為有效的兩條是穩定貨幣供應量和減少政府幹預。
⑼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滯脹困境是為什麼滯脹是什麼意思能說的通俗一點嗎
滯漲就是停滯性通貨膨脹,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經濟繁榮往往伴隨通貨膨脹,但是在各種經濟政策治理通貨膨脹(凱恩斯主義)的時候,經濟蕭條,同時通貨膨脹(物價為代表)依然,這種現象就叫滯漲。除了經濟政策,迅速上漲的油價也被認為是滯漲的重要原因。